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27节
最多十天半月,他们在宿舍区养好身体就能陆续接受岗前培训,一个月内就能成为合格的熟练工了。
佃农们陆续离开的不少,工钱虽多,但春天这时候的耕作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很多佃农家里多的十几亩地,少的也有五六亩地,关系到一年收成时他们都很紧张,哪怕在工坊作工也抵销不了这种种田的热情。
所以范进很有先见之明,大规模收容流民无疑是有一定风险,也要预先付出不少医药费和安置费,但肯定是值得的。
流民原本就没有地,连佃农也没资格,因为多半的流民直接就是黑户,连户籍都没有。
范进现在的身份,替几十人上百人陆续上户籍也不是难事。
但几千人上户籍,相对要困难的多。
这些人也只能在工坊求生谋食,对范进充满感激,加上工钱不低,他们根本没有离开的想法或是能力。
尤其是后者。
范进不把事情寄托在人的所谓忠诚和感激上,更重要的是这帮流民根本无处可去。
他们原本就是渔民,海盗,海商,他们和疍民一样,是黑户,是贱民,疍民不但自己一生不能上岸,不能拥有正常户籍,子子孙孙的后辈也是一样,本有何别的出路。
工坊现在有五千多流民,去掉小两千的妇孺,仍然是有三千多丁壮,暂且是够用了。
而且妇人在这年头也不是不能做事,范进临行前安排过,再造一个纺织工坊和鞋帽成衣工坊,给流民中的妇人找些活计做。
利润不会高,但能解决自己人的衣帽鞋袜问题,这些妇人还能赚些钱贴补家计,妇人地位的高低直接来源于经济收入,象大明中期时,江南一带的妇人家庭地位就很高,因为江南生丝纺织业发达,一个妇人早晨起开始摇纺车,到晩上的收入可供一家子的生活所需。
男人可以从早到晩泡茶馆,只在养蚕吐丝时出把力气,别的时间过的很舒服,妇人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地位能不高?
孩童就是打算建几个村庄社学,分散开来念书,和别的社学一样不收钱和书本费,还能包一餐午饭,也是给这些孩子的父母去除后顾之忧...
马车工坊现在一个月能出产三十辆大车,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已经相当纯熟,工坊建成,生产线搭造完毕,熟练工越来越多,产量自然而然的也就上来了。
果酒和白糖的生产也渐渐提升上来了,主要还是得益于四轮大车可以跑很远收货,拉的多,跑的快,收上来的果子和红糖也越来越多。
酿出来的酒和白糖再经过物流线迅速运抵广州,还有其余的往肇州,潮州,韶关等地的路线也开发出来,范锡等人也相当得力……范进也是早就有言在先,他们可以在车行的收入中分红,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大伙儿都是这样干的。
至于玻璃烧制,现在师傅们还在熟练过程,烧出来的基本上就是酒杯和酒坛,还有小块的玻璃。
至于更多的样式和花样,还得慢慢摸索。
又招募了一批家丁护卫,人数达到三百五十,但分散在十来个村庄和绵延近十里的工坊,分为护庄庄丁,驻守工坊护卫,巡逻护卫,守备宅邸的护卫等若干股,平素外人最多能同时看到二三十人,也不算太过扎眼。
这年头的广东,海盗肆虐,世家大户都养着家丁护院。
一切顺利,范母嘱咐范进在京师要3.5照顾好自己,家中一切平安,自己和媳妇俱好。
胡盈盈则嘱咐范进要起居有节,饮食也要小心在意……
这年头的水土不服可是会要人性命,多少人就因为这个而客死异乡。
放下书信,范进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被人关心和惦记的感觉是真好。
突然间,他也真是归心似箭了。
玻璃工坊要制成更大和花样更好看的玻璃器皿,另外就是制成大块的玻璃,然后就是把制镜工坊提上日程,镜子制成后更是大杀器,就算在现在的欧洲,制镜技术也是封锁在岛上,技术保密程度很高。
范进打定主意,再上十天半月的班,直接就先请假回家!。
第一百七十章 发俸禄了
数日后。
“老爷,这是今天的帖子和信。”
“哦,拿来我看。”
房间里点着十来支蜡烛,相当奢华。
吴四喜把帖子和书信递过来时,身形在灯火下摇曳着。
这年头蜡烛可不便宜,一捆十支就要二百二十文,一次买一捆让三文钱,范进都是一买一百支,一次省个几十文。
要是那种雕绘图案的红烛,一支就是五十文。
而五十文用来买灯油够买一坛子了。
普通的百姓人家,就是用灯油,亮度差,而且冒烟,有异味,熏眼。
别的事情,范进都能忍,就是这晩上屋里太暗他有些受不了。
长期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怕是早早就把眼看坏了。
这年头打磨水晶眼镜的产业也是有的,但很难打到合适的,价格更是昂贵,很多官员都配不起,看书写字眼都要趴到桌子上去了。
范进的玻璃工坊,将来迟早也是要制眼镜,还有望远镜,现在还不急……
一屋一次点十支蜡烛,这样的奢侈整个京城怕也12不多,只有少数的权贵府邸才会有这样的豪奢之举。
就算这样,范进也就是勉强接受,在他看书的桌案上直接点着两个烛台,每个烛台上插着三支蜡烛,这样的亮度才差不多够用了。
范进拆帖子时,潘帱也是摇头晃脑的拿着本书进来,每晩皆是如此,标准的“借光”。
韩克忠和郭子卢几个也住在同个院子,他们也和范进交谊不浅,但肯定不及潘帱,也没这小子厚脸皮。
“文进兄。”
范进看潘帱一眼,笑道:“你自家随便,还是在看史料?”
“可不是。”潘帱抱怨道:“我们一群翰林检讨,没别的事,就是跟着几个大佬修改元史,别说修史了,他娘的那些北虏鞑子的名字都不好记,又臭又长。”
元史其实早就修好了,是当年老儒宋濂在朱元璋的命令下,领着一群旧元大儒和官员修订完成。
但修的太快也是麻烦,毛病很多,所以新入职的翰林就在几个侍读和侍讲学士的带领下一直在修改润饰,把明显的错漏改掉,也会补充新的史料,或是把词气不通的文章修改润饰。
当年修史的宋濂水平还是相当的高,但追随修史的人员就良莠不齐了。
现在改写的全部是翰林,读书人的精英,不过这也是极为浩大的工程,数不清的传,记,表,私人笔记,书信,墓志铭,都要拿来彼此印证。
因为有时候人说的话,写的信,未必就是事实,很可能是粉饰自己,或是帮同党中人掩饰失败。
这工作很无聊,而且看不到结束的希望,就是干几年后算是积劳,可以升官到修撰或侍讲。
清流,特别是词林官,升官是相对要难的多。
“对了,咱们入职的俸禄今日发下来了,估摸着也是要到了。”
范进叫他吵的没法看帖子,正巧院门处一阵喧闹,当下笑道:“好吧,我们去看看。”
官俸这东西,范进两世为人还是头一回领,所以也是兴致颇高的样子。
这时候房门纷纷推开。
范进看到各人都是捧着本书,屋里都是点着油灯。
虽然八股文都被抛到脑后了,这帮子读书人中最顶尖的精英也没有放纵自己。
京城的书店极大,经史子集文人文集,诗词歌赋和笔记小说应有尽有。
比如郭子卢手里拿的就是昭明文选,韩克忠手里拿的似乎是韩昌黎的诗集。
大伙儿不必继续打磨八股文章,终于也是有闲心看这些以前没功夫看的闲书,更进一步打磨自己的学识学问了。
很多名家,大家,都是在科举之后开始往自己有兴趣的地方发展。
或是如前七子那样沉浸于诗,或是象王阳明那样龙场悟道,沉浸于哲学思辩。
又或是对琴棋书画感兴趣,成为一时名家。
少数的就是对实学杂学有兴趣,地理学,水利学,农学,天文学等等。
不过在大明,这些实用杂学的水平越来越低,主要还是因为南宋时被北虏打断了文明的进程,包括数学的发展和进步,明朝的数学几乎是重头再来过,很多东西几乎失传了。
最少在范进眼里,现在这些小伙伴都很出色和优秀。
但缺乏哲学高度的思辩,在自然科学上兴趣缺乏,宁愿沉浸在文选之类的文章里,考据每一个通假字的真实含义,也没有兴趣去研究哲学,逻辑学,算学。
更对地理,生物,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毫无兴趣。
甚至这年头医学也是贱业了,因为元时把医生和僧,道,尼姑等混为一谈。
所以现在的读书人都自己研究一下医术,不叫那些庸医给坑了就行,挂牌行医被视为操持贱业,被人瞧不起。
总之一切有用的实学,都没有人喜欢。
大伙儿都在“务虚”。
这叫范进有些失望,也有些着急。
从哲学,自然科学,军事,政治,经济来643说,明初时大明和西方还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
但在百年之内,大明就开始落后了。
到明末之后,更是落后几十条街。
主要就是上层出了问题,普通人其实就是需要精英推动着向前。
西方也就是那一小群精英推动着向前发展。
而大明这边,情形实在是不容乐观。
范进看到的这可是翰林院的同僚,大明最精英的一群读书人啊。
……
“见过范老爷和各位老爷。”
送俸禄的是户部的胥吏,见面先磕头,起身后这个胥吏笑道:“实在抱歉,今天要发的俸禄实在太多,咱们几百人带着力夫和大车,从早晨发到晩上,到诸位老爷这里已经是有些晩了,再过一会,宵禁鼓声都要响了。”
这个人是个书办,浑身油滑气息,范进也不愿和这些滑吏多说什么,只点点头道:“不妨事,辛苦你了。”
“不敢,小的什么样人,敢说辛苦。”
户部书办笑着又躬身一礼,接着便是吆喝道:“快点,翰林院范老爷,潘老爷,郭老爷,韩老爷,陈老爷,五位老爷,共三十八石粮,赶紧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十石月俸
范进的月俸是十石,翰林侍讲和大理寺正,詹事,丞,侍讲,司业,太常寺丞,尚宝司丞,太仆寺丞,六部主事,太医院判,都督府经历,京县两位知县,俱是月俸十石。
而陈安生,潘帱,郭子卢等人是月俸七石,因为他们是翰林检讨,是从七品。
而魏文谦,李宁,符铭,余存谅等人,反而是七石半,比翰林院的这伙多半石粮。
因为他们是在六部或各衙门观政,没有实职,一律算是正七品待遇,和行人司正,都给事中,监察御史,五府都司,通政司经历,都察院都事,太常博士,京县县丞,府推官,知县,都是拿的一样标准的俸禄。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