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375节

  “是。”

  “你是相如长子,你最好留下。你在赵国是上卿,继相如爵位而为君。到了秦国,你甚都不是。你留下,对窈窕才有价值,对秦王才有价值,哪怕你什么都不做。只要你不再做间人,老夫保你性命无忧。”

  蔺仪沉默了一段时间,道:

  “我不想留下。”

  廉颇霍然转首,巴掌抡过头顶。

  看着从小看到大的侄子缩脑袋的害怕模样,那只不知结束多少生命的大手就悬在了空中:

  “废物!

  “你留在赵,秦国蔺氏若亡,还有个赵国蔺氏。

  “这点鸟事,还用老夫说透吗?”

  蔺仪低下头,像是个大鹌鹑:

  “假父所言,我都明白……但我不想留下。”

  老将这一巴掌还是甩了下去,在蔺仪胖脸上留下了五根清晰的手指印记。

  “贪生怕死的废物!这若是在军营,我立斩你!”老将痛斥着侄子。

  他一脸怒气地从侄子面前走过,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远远的,有年老声音传来:

  “滚吧!都滚!”

  “假父……”蔺仪捂着眼睛。

  泪水从手掌下流出,淌在微微浮凸的手指印上,火辣辣的。

  离开了蔺相如墓地的廉颇径直入宫,面见赵王。

  他是奉赵王命令来调查蔺仪。

  廉颇入宫城城门,为宦官引领着行进,来到了一间大殿之外。

  还没有走到大殿近前,相距还有三十步。

  廉颇就听到了放肆的调笑声,和美人的娇呼音。

  廉颇抬头看大殿匾额——长乐宫,赵国专门用来举行大型王宴的宫殿。

  老将以十三万破六十万凯旋时,就是在长乐宫吃的大宴。

  推开长乐宫宫门,宫中春色比外面春色还要浓郁不知多少。

  殿中央,美人如云。

  穿衣服的半穿衣服的没穿衣服的。

  跳舞的唱歌的在地上爬来爬去不知道做什么的。

  他们美得各有千秋,环肥燕瘦,肌肤在通明烛光下反着靡靡之光。

  赵王丹大笑着,吊儿郎当得从一众美人中心走出来,胡乱穿着衣服:

  “信平君要不要来玩一玩?”

  廉颇心中极不舒服。

  君王白日宣淫不算罪过,赵国不看重这个,没有确立敦伦具体在何时的法令。

  但明知道要和自己谈大事,在此之前白日宣淫,这是不是太不拿自己和政事当回事了?

  老将拱手,有些生硬地道:

  “老臣不知王上事务繁忙,来的不是时候。

  “老臣先行退去,等王上忙完再召。”

  赵王丹叹了口气:

  “廉公这是在说寡人太荒淫了。”

  廉颇微微低头:

  “老臣不敢。”

  “廉公说的在理啊,这确实是寡人过错。”赵王丹自承有错。

  低头的廉颇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极为熟悉的利刃破空之音!

  随着一声凄厉惨叫,廉颇再顾不上什么大不敬,霍然抬头。

  就看到赵王丹拿着不知从哪里摸出来的利剑,在美人群中肆意挥舞。

  利剑划破了风花雪月。

  鲜血混合着男女哀鸣,在长乐宫中挥洒。

  赵王丹的利剑很利,很快就杀得宫殿之中只有他和廉颇两人站立。

  地上全都是美人身,像是被屠宰的牲口一般,随意丢在地上。

  被鲜血浸染的身体,换了一种方式摄人心魄。

  刚享受人间极乐的赵王丹,亲手将这一切变为地狱。

  他丢掉卷刃利剑,身为血染,呼哧带喘地笑道:

  “廉公,寡人可算得上知错便改?廉公可否不记恨寡人的慢待之过啊?”

  廉颇抽着鼻子。

  不熟悉的香气,变成了再熟悉不过的血腥气。

  老将眸子渐热:

  “王上病重假信,已通过蔺仪传了出去,不知”

  赵王丹“哎”了一声,打断廉颇言语,诚挚地道:

  “此事不急。

  “寡人现下最关心的是,廉公能否原谅寡人这些年的慢待之过啊。”

第223章 施厚恩的君,效死命的臣,活出二世的玩物

  廉颇一时半刻摸不清楚赵王心中所想,沉默不语。

  老将胸中热血未尽。

  但脑袋顶上假相邦的假字,以及信平君的信平二字,都让他不敢再轻易表露真情。

  赵王丹非赵惠文王。

  心性多疑。

  信宗室,不信文武大臣。

  赵王丹拽起一具貌美男美人尸体,扯掉美人身上衣,擦拭着自己身上溅射的散点血迹:

  “寡人记得。

  “父王当初去渑池与秦昭襄王相会,廉公在送行父王时说若父王不归,则拥立寡人继位。

  “渑池会面后,父王嘉奖了随行的蔺相,却对廉公陈兵边境对峙秦国的功劳视而不见。

  “廉公那数年不得升迁,皆是因为孤也。”

  廉颇动容,张口开一线,复闭,抿成一条线。

  他的年岁,经不起错误了。

  赵王丹甩掉染血衣衫,看了一眼待在角落的宦官。

  宦官捧着衣服,恭敬地走到赵王丹面前,身体颤抖如筛糠。

  赵王丹一边穿衣,一边道:

  “蔺氏里通外国,该受族刑。

  “念在蔺相有大功于赵,寡人就网开一面,看着他们离开赵国好了。

  “只是可怜了廉公。

  “廉氏与蔺氏从廉公这代开始结交,至今已有两代姻亲。

  “蔺氏出走赵国,廉公的几个女儿、孙女也会跟着一起走。

  “这一走,廉公再想见女儿、孙女,就难了啊。”

  穿好衣服的赵王丹扶着廉颇,满面歉意:

  “廉公不能尽享天伦之乐,这又是寡人的过错啊,希望廉公不要怪罪寡人啊。”

  廉颇心中大骇。

  他和侄子蔺仪谈话毕,就立刻来见王上,中间没有片刻耽搁。

  但王上竟然先一步知道了蔺氏出逃,可见王上的眼线遍布广且细。

  大骇之后,便是感动。

  蔺氏举族迁于秦这件事,老将本想用这些年的功劳苦劳以及头顶上的假相邦,换赵王丹应允。

  廉氏和蔺氏两代姻亲,蔺仪对廉颇以假父相称。

  蔺氏举族从赵国迁到秦国,没有了一丝退路。

  廉氏却多了一丝退路。

  虽然女子称姓不称氏,嫁出去就是夫家的人,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能算是廉氏分支。

  但不管怎么说,嫁入蔺氏的廉家女,血液里都流着廉颇的血。

  这多多少少也给了老将一个心理安慰。

  赵王丹嘴上说的是廉公不能尽享天伦之乐。

  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你廉颇找一条退路,可以,寡人答应了。

首节 上一节 375/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个弹夹三万发,你管这叫汉阳造

下一篇: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