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376节

  老将伟岸身躯拜倒在赵王丹脚下。

  如推金山,如倒玉柱。

  “颇愿为大王效死命!”老将声音苍老且沧桑,在长乐宫中回转涤荡,有如虎啸。

  虎虽年迈,威风仍在!

  赵王丹仰头畅快大笑,笑声掀翻了殿顶。

  “公且将歇!”赵王丹搀扶起廉颇,红光满面地道:“明日还要起早,参加大朝会。”

  热血燃烧,老将重重应“唯”。

  明日不是赵国例行大朝会的日子。

  这种临时大朝会,意味着赵国将有大行动。

  重病将死的假消息,不能白白传递啊……

  老将风风火火。

  开、关长乐宫宫门时的风,吹淡了宫中越发浓郁的血腥气。

  赵王丹目送着廉颇离去,忽然一把捂住心脏,面露极为痛苦之色。

  他化掌为拳,拥立捶打左胸心脏部位,外力的疼痛能够消减内力的疼痛。

  消减后的疼痛仍然很痛,痛得他整张脸的五官都挤在一起,扭曲得不似人样。

  “放肆!”宦官忽然一声既尖又脆的失声惊叫,冲着赵王丹。

  赵王丹抬头,目中露出凶光。

  看着宦官冲向自己,经过自己身边。

  赵王丹捂着心脏回首,正看到宦官一脚踹倒了一个满身是血的血人。

  那血人发出了一声赵王丹极为熟悉的惨叫。

  赵王丹曾经极度痴迷于这声总响于床帏之间的惨叫。

  “停手!”赵王丹一声令下。

  对着血人拳打脚踢的宦官停下手脚,浑身冒汗。

  有吓出来的冷汗,还有打人的热汗。

  赵王丹看着那血人,笑了:

  “郭开?”

  血人紧爬两步到赵王脚下,匍匐在赵王脚前,撅起光溜溜的屁股,含糊不清地哭诉道:

  “请王上开恩,不要杀开啊!”

  赵王丹用脚趾勾着郭开下巴,慢慢上抬,笑着道:

  “你倒是命大,没有被寡人砍死。

  “你怎么不继续装死呢?你刚才想做什么?”

  赵王丹通红的脚底板滴着血,血腥气直往郭开鼻子里钻。

  郭开吓得俏脸煞白,更显娇怜,颤抖着说道:

  “开见王上身体不适,一心只想着大王,想扶王上坐下休憩,忘记自己已经是个死人。”

  赵王丹心下一暖。

  廉颇离开赵国,离开他赵王丹,依旧是廉颇,依旧是列国争抢的天下名将。

  可郭开要是离开赵国,离开他赵王丹,什么都不是。

  只有名为宠臣,实为玩物的郭开会真的担心他赵王丹的身体。

  赵王丹是大树,郭开就是大树上的藤蔓。

  大树长的越高,藤蔓爬的越高。

  “真是让寡人心疼啊……”赵王丹俯身。

  他细心地擦去郭开的眼泪,在那张白净细腻的脸上轻轻一吻,柔声道:

  “寡人怎舍得杀美人呢?都是被廉颇逼得罢了。”

  他抱郭开入怀:

  “天佑寡人的美人。”

  赵王丹的下巴放在郭开的肩膀上,蹙眉,一脸痛苦,眼中闪过暴虐之色。

  他抱紧郭开,用力,再用力,最后用力到浑身都在颤抖。

  郭开趴在赵王丹怀中,只觉上半身的骨头都要碎了,痛苦至极。

  他咬着牙,在赵王丹耳边轻声细语:

  “大王好一些了吗?”

  赵王丹心下二暖,卸了力气,有些虚弱地道:

  “好多了。”

  “那就好……”郭开长出了一口气。

  他低眉敛目,掩饰住眼中与赵王丹如出一辙的暴虐之色。

  [廉颇……该死……大王……也该死!]

  他不是那个被赵王几句花言巧语,就骗得晕头转向的郭开了。

  翌日。

  赵王宫,信宫,前殿。

  赵王丹红光满面,坐在高位之上,气色极佳。

  他自高向下看,在最前面偏左的位置停留了一下,眸中满是悲伤。

  [叔父……]

  那个位置,原本正坐的是平阳君赵豹。

  去年三月,赵豹染疾离世。

  赵王丹,心甚痛。

  赵国朝堂上,再没有赵王丹靠得住的宗室了。

  “廉公可在?”赵王丹发出了上朝第一音。

第224章 赵王遣使赴秦要质子,边关大将李牧再入秦

  “臣在!”廉颇昂然起身,意气风发。

  喧闹朝堂渐渐消音。

  群臣看着这一君一臣,皆有怪异之感。

  赵王丹与假赵相廉颇不和,赵国朝堂人尽皆知,今日怎么……

  “相邦嬴成蟜,其能足以为相邦,其德足以配相邦。

  “然其离赵日久,不思回还,不过问我国政务,不该为相邦。

  “今寡人罢嬴成蟜之相位,拜廉公为相,诸君可有异议啊?”

  赵王丹的眼神四下一扫,极具威严,一副不容拒绝的模样。

  能上朝堂的都是人精。

  这种事,王上不事先打招呼让反对,哪个敢反对?

  就是与廉颇极为不对付的乐乘,瞄一眼王上没看到暗示,也就低下了头,捏着鼻子认了。

  “看来廉公众望所归。”赵王丹满意一笑。

  “老臣……谢王上!”廉颇拱手称谢,心潮澎湃。

  近三年了。

  他韬光养晦,不露锋芒。

  黄土埋到脖子的他本以为余生蹉跎,难有起伏,心灰意冷时。

  王上如先王一般信任了他,拜他为相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谊儿去秦国的日子很久了,寡人甚是想念谊儿啊。”赵王丹在王位上自言自语。

  廉颇闻弦音而知雅意,脑海中迅速估算了一下现在国家兵力,又思考了一下秦国局势。

  片刻后,站起来就没坐下的老将高声道:

  “老臣愿出使秦国!请春平侯回国!”

  群臣面色皆有些细微的变化,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已经被确立为太子的赵偃。

  春平侯赵谊,前赵国太子,已经质秦三年。

  在这三年中,赵国换了太子,不少赵臣都站在了太子偃的身后。

  现在一听要把前太子赵谊接回来,站队太子偃的一脸忧愁。

  一直站队前太子赵谊没有改换门庭的满脸喜色,高声附和着赵王丹。

  没有站队的少部分无所谓,大部分也是欢喜的。

  与前太子赵谊相比,当下太子赵偃实在是没什么称道的地方,哪哪都不足。

  赵谊这春平侯的侯爵可是实打实靠文治武功得来的。

  以公子之身而封侯,赵国仅有赵谊一个。

  平原君赵胜生前也对赵谊极为满意,曾说太子谊可为相邦。

首节 上一节 376/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个弹夹三万发,你管这叫汉阳造

下一篇: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