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78节
从秦国咸阳,到赵国邯郸。
年迈的李崇一路急行,片刻也不敢耽误。
这一路舟车劳顿让他腰酸背痛精神萎靡,在信宫面见赵王时,全靠一股气强撑着。
如今终于是停下来了。
他嗅着腐烂、酸臭的气味,枕着冰凉、破烂、肮脏的草席,听着狱卒打骂、囚犯哀嚎,睡着了。
睡得很香。
几只老鼠在他身边打转溜达,观察着这个新室友。
抓着他的锦衣咬了几口,发现不好吃,“吱吱”叫着跑开了。
不知过去多久,待李崇醒过来时。
腰还是酸,背还是痛,好在精神好了一些,脑袋也随之清醒了不少。
“吃点粟豆粥吧,世父。”李牧端着精美瓷碗,递到李崇嘴边。
李崇也不知道侄子是什么时候来的,但他是真饿了。
大口大口地喝着粟和大豆熬的稀粥,一碗很快就见了底。(注1)
李牧见世父对自己毫不设防,那张年纪轻轻就饱经风沙的脸上,不禁露出笑容,戏谑道:
“世父就不怕我下毒?”
李崇舒服地打个嗝,背靠着阴冷潮湿的狱壁坐起来,笑骂道:
“少说屁话,都拿过来。”
李牧右手残疾,很是不便,但还是将吃食拿到世父身边,让世父享用。
李崇看着摆在身前的两样吃食。
粟豆粥、不那么清的清水。
沉默半晌,望着侄子,指着两样吃食,幽幽地道:
“我远道而来,你就拿这两样吃食招待?连个肉腥也看不见。”
李牧解释道:
“粟米补充元气,大豆补充体力。
“世父身体虚弱,第一顿吃这两样最好。
“等今夜过去,世父身体恢复,明日牧便带酒肉来,世父想吃多少吃多少。”
“这还差不多。”李崇嘟囔了一句。
端起大碗粟豆粥,鲸吞牛饮,喉结上下抖动。
昏暗的囹圄里,“咕咚咕咚”的声音响了好久才停。
粥吃尽,水喝完。
肠胃不好的老人连打了好几个嗝,吁了口气,道:
“你在代地、雁门政令一体,能收取赋税、能指挥兵马、能委任官员,就如同封在那边的诸侯。
“现在回了邯郸,赵王没有拜你为相邦,可见你已经失势。
“这次世父前来,除了国事还有一个目的。
“世父要带你回秦国。
“你应该听说过,我王最宠爱的王孙是公子成蟜。
“公子成蟜说了,只要你来,任何要求都可以提,他为你去向秦王讨要。”
…………
【注1:粟,小米。】
第72章 天真的李牧,贪财的郭开
李牧宽厚的鼻子猛吸了一下,这是长年在边郡养成的习惯。
代地雁门风沙大,有时必须用布蒙住口鼻,大力呼吸。
他有些心动。
自他领命驻守代地、雁门,防御匈奴,已有六年。
这六年来,他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训练士兵。
第二、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
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增设侦察人员,着重增强警戒。
他从来不与匈奴起冲突。
为了防止手下擅自出战,他下过一道军令: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意思是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应战、捕捉俘虏的处斩刑。
这六年里,匈奴来犯次数极多,绝大多数都被斥候发现。
每次赵国都提前关上城门。
匈奴在城门外骂半日,无人应战。
不擅长攻坚的匈奴,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只能在赵国大军集结之前,骂骂咧咧地撤退。
长以此往,六年后。
李牧在边郡的名声、威望,越发低迷,在被召回之前就跌到了底。
匈奴看不上他,说他只知道龟缩。
赵军也看不上他,说跟着他永无出头之日,在外战死也好过在龟壳里被骂死,窝囊死。
[既然赵王不识我本事,那我何不去秦国呢?]
这想法一起,就再也压不下去。
李牧转头四顾,看到周围没有人在,压低脑袋,轻声而急切地道:
“世父说的是真的?”
李崇佯怒道:
“那还有假?我还能欺你一个小辈不成?”
待李牧压着喜意,乐滋滋地走了。
李崇自肮脏的草席上拔下一根黑茅草,叼在嘴里也不嫌脏。
右腿搭左腿,翘起二郎腿。
右腿轻晃,吊儿郎当,哼起悠悠秦曲。
另一边,李牧归家,第一时间去书房找了父亲李玑,急不可耐道:
“父亲,我见过世父了。”
李玑比李崇小两岁,但面相看上去,竟和儿子李牧差不多大。
他头发浓密,乌黑,身着一件月白衣裳,手里捧着一卷竹简。
坐在塌上,倚着墙壁看得认真,时不时用毛笔画圈勾点。
他眼睛还盯着竹简,嘴上却是应着儿子。
“嗯,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没有。”李牧用灵活的左手抢下父亲手中竹简,再也掩不住喜色,道:“世父要我随他去秦国,父亲,我们这就准备起行吧!”
“秦国?”李玑一挑眉毛,神情明显认真,手撑着塌坐起身:“你们都说了甚,一字一句复述给我听!”
李牧为父亲态度感染,躁动的心落下来一些,回忆着在囹圄中与世父说的话。
两人言语不多,李牧记性又好,竟真是一字一句地复述了下来。
但这短短的几句话,李玑越听脸色越青。
等到儿子说完,不显老的李玑拿起竹简,盖在脸上,有气无力地道:
“儿啊,你这还叫甚都没说啊,你这甚都说了啊。”
李牧满脑子都是问号。
“世父根本未谈国事啊……”
竹简下,李玑传出声音,似是不忍见儿子。
“你世父问你为何不拿酒肉,你说明日给他带。
“这不就摆明了他明天没事吗?他明日要是处死,你给鬼带啊!
“你世父又说你失势,要带你回秦国,你这蠢货还问是不是真的。
“你这一承认了自己失势。二告诉了你世父,你这个失势的人还能给他带酒肉。
“这摆明了告诉你世父,关押只是做做样子嘛……”
李牧恍然,咬着牙,恨恨道:
“世父还说不会欺我!原来竟如此狡诈!说招揽我去秦国只是为了探情报!”
李玑拿下竹简,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颜色。
“叫你去秦国,倒不一定是诓你。
“但他以一个秦国公子名义招揽,明显是没甚诚意。秦国真要是看重你,他就领王命来了。
“罢了,应下就应下吧。
“真要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也是一条退路。
上一篇:一个弹夹三万发,你管这叫汉阳造
下一篇: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