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32节
新二团以后能不能实现火力自由,可就全看他们的了,现在兵工厂还是一只雏鸟,自己必须保证它的顺利成长。
“是!保证完成任务!”罗永安立正道。
随着搬迁的完成,炸药厂、机械厂和修械所算是真正稳定了来。
在完成既定的任务同时,工人们开始自造小型车床、刨床、铣床等手动设备,二郎洞的产量与日增加。
新二团的战士们,利用二郎洞产出的地雷、手榴弹,实实在在的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而且对于新的装药的手榴弹,用过的人都表示了认同。
虽说比小鬼子的香瓜手雷威力还差点,但已经比黑火药强太多了,最起码能把人炸死而不是熏黑。
一眨眼的功夫,新二团就迎来了成立以后的第一个春节。
大年三十,罗平一大早就来找陈成兴。
“团长,今天是除夕,明天就过年了,咱们是不是热闹热闹?”
陈成兴想了想,觉得热闹热闹也好,转过年来后,八路军膨胀的实力肯定会引起鬼子的注意力,明年还真不一定有这个机会。
“后勤还有之前雁门关缴获的牛肉罐头和干马肉,再从物资拨点钱,让炊事班再想办法弄几个菜,以班为单位做个小席面。”
虽然新二团有了根据地,梁尚的那些土地也分了下去,但是毕竟还没到收获的时候,因此新二团的兜里还是没几个子,唯一的一点钱都是摸尸摸出来的。
罗平听到要拨钱,又有点心疼了,新二团实在是太穷了。
“少拨点吧,买点肥肉炼油,然后用荤油炒菜一样好吃,油渣还能包个饺子。”罗平想了想说道。
“让后勤看着办就是了,别心疼钱,花没了再找鬼子要就是了,咱们守着鬼子的交通线,还怕没有油水捞?”陈成兴笑道。
“行吧,我去跟罗永安讲一下。”罗平点了点头。
不过他还是决定亲自去找罗永安,让罗永安带队去采购的时候省着点,多杀杀价。
到了下午,红泥湾、二郎山以及各营连的驻地全都弥漫起香味。
“乖乖,老班长,这是哪来的?还有饺子?!”
“嘿今天团长大出血,不但批了罐头、马肉,还买了猪肉。”炊事班班长笑道。
“那感情好,咱们新二团可有段日子没见荤腥了。”
“那就敞开肚子,好好吃一顿,今天管够!”
因为新二团的缘故,大云山各村头上的枷锁全部都被打碎。
即使其他地主不像梁尚那样作死被直接打掉,陈成兴也配合地方上的同志实行了减租和减利的政策。
老百姓借的高利贷必须全部降到2分利,哪怕是之前的借贷,高于2分利的部分必须予以退还。
今年过年整个大云山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老百姓见了回头钱,也舍得给婆娘、孩子扯点布做件衣服,而且除夕夜的餐桌上也多少见了点荤腥。
这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了。
过完年后,老百姓参军的热情不减。
还没到正月十五,系统的提示音就响了起来。
【主线任务:招兵买马。已完成!】
【奖励发放中】
【获得特性:训练专家。】
【训练专家:训练速度+10%】
【主线任务发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任务要求:完成1万亩荒地的开荒以及粮食种植。】
【任务奖励:高产土豆100公斤。】
“高产土豆?”陈成兴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根据陈成兴的了解,高产土豆如果照顾的得当,产量能达到每亩7千斤甚至上万斤,即使大批量种植,而且肥料跟不上,亩产也能达到3千到5千斤。
这跟目前主粮一两百斤的产量可是天差地别,要是能把高产土豆种好,这一万亩的地的产出,足够扩充数万人的大军。
要是能把高产土豆扩展到整个八路军根据地,尤其是太行山,先不说能养活多少军队,到了42年最起码能救活几十万人。
对陈成兴而言,这就不枉自己穿越一回。
而且高产土豆对于鬼子来说属于鸡肋,鬼子现在吃的都是什么?是大米、牛肉!
等后期鬼子口粮匮乏以后,他们的实力却又不足以支撑他们下乡大肆抢粮了。
这就导致鬼子战斗力强的时候不稀罕抢土豆,等想抢土豆的时候,却发现打不过八路了。
总不能为了点土豆就出动大部队进山吧?那县城还要不要了?
第48章 大练兵
“老罗,老罗!”
陈成兴喊着走到了团部的西屋,罗平在这里办公。
“怎么了团长?”罗平好奇道。
“我突然想起个事,那就是粮食问题。”陈成兴坐到桌子前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粮食?咱们的粮食很充足啊。”罗平有些疑惑。
“没那么简单。”陈成兴摆了摆手。
“以目前大云山的产出,甚至连现在的新二团都无法维持,如果部队继续发展壮大,粮食必然紧缺。”陈成兴说道。
现在大云山的耕地主要供给的新二团部直属部队和后勤兵工厂,3个主力营都是在山外游击区就食,因此罗平才感觉新二团粮食充足。
可一旦收缩兵力,新二团恐怕无法维持日常消耗。
听到陈成兴的话后,罗平的脸色逐渐严肃起来。
大云山的人口不少,但是有超过60%的人口,集中在南侧和西侧的丘陵地带,这两片区域南侧靠近潞阳,西侧靠近平安县,其余超过80%的地域分散着不到40%的人口。
如果再排除东侧的轿子山一带,真正根据地内的人口也就是25%,最多5万人。
而正常情况下,5万人也就只能供应2500人的脱产士兵,再多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了。
“团长你有什么想法?”罗平问道。
“我有几个想法,一是开荒,在比较平缓的山坡上建立梯田;二就是沿中云山脉,着手往北发展。”陈成兴说道。
现在根据地内合适的土地早就被开发成耕地了,新二团想要开荒就只能往山上走。
好在土豆的种植条件没那么苛刻,即使土地不肥沃也能种,最多就是产量少罢了。
而往北发展则可以使新二团获得更大的空间,整个中云山脉的人口超过100万,足以供应新二团的发展。
“开荒?”罗平皱了皱眉。
往北发展好说,派出小股部队发展就可以了,但是开荒可没那么简单,新二团没有多余的人手来干这个事。
陈成兴一听就知道罗平是什么意思:“我已经想过了,新二团的12个步兵连已经基本满编,剩下的各营机枪连虽然缺乏武器,但是人员也已完成招募。”
“现在每天还有不少青壮参军,我决定再编一个新兵补充营,补充营在训练间隙进行开荒工作,同时也可以招募无地或少地的百姓一起参与。”
反正系统要求的是开荒1万亩,又没说这个地必须得由新二团来开荒。
只要陈成兴说老百姓开的荒地归个人所有,那老百姓能把山给全部撸成梯田。
而陈成兴之所以要补充营也参与开荒,除了可以自给自足以外,更重要的是高产土豆还需要一块试验田。
不然自己即使拿出土豆来,也没人会轻易的改变耕种计划。
冒险去种不了解的作物,可能面临的就是颗粒无收,那对整个家庭而言可是灭顶之灾。
而只要试验田的产量出来,看到实物的百姓自然会不请自来,到时候工作就好开展了。
罗平想了想,同意了陈成兴的想法。
之前为了尽快完成满编,各连是将新兵直接充入部队,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部队战斗力下降。
现在有了补充营,正好可以让新兵在训练的时候养养身子,等部队缺员以后再从补充营补充到各连,这样最起码可以避免新兵和老兵的训练无法同步。
陈成兴和罗平两人做出决定后,补充营立刻就建了起来。
因为不是主战部队,而且补充营都是新兵,思想和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补充营的营长是从政治处选派了一个政工干部担任。
孔翰文,是陈成兴之前从旅部带回来的政工干部,老红军了,在思想教育方面比较拿手。
将补充营搭建起来以后,新二团也展开了一场大练兵,陈成兴还提出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
各部队每天6点准时起床训练,首先要做的就是全副武装的行军训练。
要知道,在世界战争史上,速度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正常来说,各国家的全副武装行军,每小时最少都是5公里,每天是行军40-50公里。
而陈成兴提出的则是要做到全副武装,每小时行军7公里,且连续行军25公里不停歇。
轻装急行军,速度要更快,达到每小时15公里以上。
即使新二团现在饮食上有所欠缺,但是有陈成兴特性的加持,这一点并不难完成。
除了全副武装的行军训练之外,部队要进行偏向实战的搏击和拼刺训练。
当然了各部队的思想学习和文化学习也不能落下,陈成兴想要的是一支从思想到肉体,全副武装的无敌军队。
为此陈成兴还不定时的组织文化考试,要是哪个连敢有不及格的,那营长、连长都得在团部大门口站一天。
在大练兵的时候,陈成兴也考虑过要不要推行三三制战术,这毕竟是轻步兵的巅峰战术。
但是想了想,陈成兴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
三三制的出现,是因为部队武器落后,没有足够的轻机枪,导致整班都是步枪手。
因此才以三人组成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组成步兵班,以三角形进行进攻和协防。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进攻,另外两人负责掩护和火力支援。
三三制的优点很多,比如可以降低伤亡,可以通过层层推进、交替掩护来加强进攻力度。
但是其缺点一样明显,大量的训练就先不提了,这一战术不是精锐绝对玩不转。
三三制的最大问题就是非常灵活,但缺乏足够的攻击的强度,毕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散了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