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64节

  “兕子不跟你玩了。”

  李明达鼓着脸蛋,很不高兴。

  “你这丫头,成天跟着稚奴,也不来找我玩,没我这个哥哥是吧?”

  李承乾倒打一耙,李明达当即就着急了,“没有,不是。”

  “是太子哥哥天天那么忙,根本就见不到人。”

  “我想见太子哥哥都不行。”

  李承乾点了点她鼻尖,“狡辩是没有用的。”

  “稚奴,过来!”

  李治翻过年,就十四岁,成人之年了。

  不过这家伙脸色苍白,一副病恹恹的。

  “太子哥哥。”

  他恭敬的站过来,李承乾上下打量一番,道:

  “年后,你也是成年了。”

  “就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李治也不知道该拒绝还是同意,面对太子哥哥,他莫名的有些心慌。

  “怎么?”

  “不听哥哥的话?”

  李承乾眉毛一挑,你丫的还待在宫里怎么能行?

  武才人他也听说了,最近跟李二眉来眼去的,颇为受宠。

  你个少年,情窦初开,迷上后娘咋能行?

  “不是。”

  李治手忙脚乱的说道:“稚奴不敢不听哥哥的话,只是,父皇未允,稚奴担心父皇生气。”

  “生气?”

  “我生什么气?”

  李世民神出鬼没,这会儿就身后探出头来了。

  “父皇!”

  “陛下!”

  几个子女,称呼截然不同。

  尤其是李承乾的一声陛下,搞得李世民心头很不是滋味。

  他也没有露出异样。

  “稚奴,怎么要惹我生气了?”

  “父皇,太子哥哥说年后,就去他身边做事……。”李治快速说道。

  李世民有些狐疑,好端端的,太子为何要让稚奴跟着他呢?

  李承乾心说,我在帮你排斥头顶带绿的隐患。

  “稚奴也不小了,该是做点事情了。”

  李承乾道:“陛下,年后我开始准备做事情,也好让稚奴跟着学习。”

  “做事?”

  李世民心头一顿,不咸不淡的说道:“你算是舍得走出东宫了。”

  “我的腿脚好了,再足不出宫,怕是群臣真的对我这个储君有意见了。”

  “你知道就好。”

  李世民本来想岔开这个话题,但突然想到什么,道:“回头我下道手敕,朝中大小事奏本,皆抄录一份送东宫。”

  说完,他也不看李承乾的反应,抱着李明达快步上前。

  李承乾属实有点愣住。

  李世民这不按常理出牌啊。

  怎么还知道提前打补丁了。

  突然,见到李明达对他做了个鬼脸,李承乾恶狠狠的瞪她一眼,吓得她急忙缩回去,李世民回头狐疑看来。

  “听到了吧。”

  “过年就来东宫。”

  李承乾拍了拍李治,李治愁苦,却也只好应下。

  家宴开始。

  没有太子跟魏王之间的争斗,一家人很是融洽。

  李承乾关心的询问李胖胖的《贞观大典》,李胖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着迷进去,席间都还想着大典的事情。

  这一幕,李承乾舒心的笑了。

  他要的就是让李胖胖沉浸在文学知识的海洋中,无可自拔。

  只要手头有事,他哪里还有精力去七想八想的。

  除夕一过。

  贞观十六年到来。

  好消息是接踵而至。

  李绩再次大败薛延陀,差一点抓住乙失夷男,可惜在混乱之时,让其跑了。

  孙思邈救治好伤兵,除重伤外,几乎没有伤势恶化的。

  大年过去后。

  李承乾的跛脚,只要不仔细观看,根本看不出来异样。

  “传孤教令。”

  “凡呈尚书省奏本,抄录即送东宫。”

  “召赵国公,入东宫显德殿议事!”

  李承乾中气十足,目光深邃。

  大唐!

  你准备好了吗?

  孤来了!

第123章 把李世民写入启蒙教材

  李承乾的太子教令一下,三省六部接到教令,当即忙碌奔走。

  “召我没有?”

  刘洎见到尚书省六部官员都在奔走,忍不住焦急。

  他是黄门侍郎,但门下省侍中暂阙,也算是领着侍中的差事。

  只不过,魏征以特进知门下省事,管着门下省的事务。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去。

  毕竟,太子召见传人,谁不在谁尴尬一说,在朝野是广为流传的。

  他如果不去,那自己的处境不是很微妙了?

  但太子教令也没给他啊。

  自己难道厚着脸皮去东宫不成?

  所以,他才焦急难安,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黄门侍郎刘洎,太子教令:召你即刻前往东宫议事,不得有误。”

  好在长孙冲前来宣读召见,刘洎如蒙大赦,想也不想领命,道:“臣刘洎遵令!”

  中书省那边,长孙冲也去传令了。

  很快,就能看到太极宫一片景象,三省六部主官,接二连三行走,皆是匆匆朝东宫而去。

  这一事当然是惊动了李世民。

  他在知晓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在练习王羲之书法。

  东宫。

  群臣陆续抵达显德殿,见太子早就在等候了,纷纷行礼拜见。

  “免礼。”

  “诸公坐吧。”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他手里拿着一道奏本在看,他好像还没看完,没有立刻跟群臣交谈。

  高士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也不着急,只是有点好奇。

  晋王李治怎么会在太子身边侍奉?

  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治也知道众人投来的目光,不过他没有去管,低声对自家太子哥哥说道:“民部尚书唐俭在外,兵部尚书李绩在统兵……。”

  这是两个未能来的。

  李承乾点头不说话,李治只好乖乖的坐好。

  不久后。

首节 上一节 164/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