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37节

  “殿下。”

  “江南可是忠于朝廷,断然不敢有非分之想,也不存在……。”

  萧瑀急忙解释,他还没说完,李承乾就挥手打断了。

  “孤当然明白。”

  “但这也是朝廷对江南没有太多关注,所导致的一些旁枝末节。”

  “这次,孤看重你等,自是要把这方面的欠缺,给弥补回来。”

  萧瑀一喜。

  太子就差明白的告诉他,要重用江南方面的人才了。

  江南为什么不被关注?

  当然是朝堂上无人为江南说话。

  他自己虽然身为宋国公,但相比于其他,声音还是太小,独木难支的。

  “孤想在江南设一陪都。”

  李承乾声音很低,只有两人可闻。

  萧瑀大惊失色,差点弹射而起。

  他目瞪口呆的注视着太子,不敢相信这是太子说的话。

  在江南设陪都!

  萧瑀差点没晕厥。

  他很清楚这个陪都的用意是什么。

  结合太子先前的话,这分明就是在给江南士族,想法设法的给好处。

  江南陪都!

  这可是陪都啊。

  陪都的架构,是另外一套,不与当地官府并行的。

  相当于,陪都设立,从上到下的官员都要选任的。

  也就是说,有很多官位空缺,需要有人来弥补。

  那么,让谁来弥补,哪些人来弥补?

  萧瑀不用想都知道。

  这其中操作的空间,可就太大了。

  江南士族有着天然的优势。

  不说全部都是江南士族的人才,但也绝对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江南本地挑选出来的。

  江南的名望之士,可能比不得山东士族,但在当地绝对大有人在。

  只要这一些人有官职,并且通过陪都作为跳板,进入朝堂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山东士族,也可能盯上陪都的官位,对他们产生威胁。

  但朝廷他们没基础,难道江南还没根基了?

  “殿下……!”

  他目光火热,几乎难以自控。

  一旦陪都真的设立,对江南的影响,有多大,他都难以想象。

  “此事,暂且只有你知,我知。”

  李承乾道:“绝对不能让第三人知道。”

  萧瑀是江南士族强有力的代表,告知他,就能让江南士族放心做事。

  不管是李承乾画的饼,还是真有这想法。

  他们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殿下,就连陛下也不说吗?”萧瑀迟疑的问道。

  他不是怀疑太子能不能促成,而是这事情李世民不拍板,就是朝中的阻力,也大到不敢想象。

  “国公不会以为,三两年就能办成的事吧?”

  李承乾反问一句,道:“这事要从长计议。”

  “一步一步的来。”

  “如今江南,可不是以前了。”

  “先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再说。”

  萧瑀明白太子说的当前的事情。

  要是跟山东士族过不了招,那一切都免谈。

  这是设立陪都的大前提。

  也不说打赢山东士族,那显然不太可能。

  但至少不能输,要能够打个平手。

  要是输的一败涂地,被压制的话。

  太子有心也没办法。

  “臣明白了。”

  萧瑀重重点头。

  江南能否再次立足,东山再起。

  就看这一次,他们出多大力,使多大的劲。

  李承乾含笑点头。

  设立陪都,他的算盘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一个是给江南士族一个奔头。

  另外一个,江南那边是该有个陪都,毕竟未来海上贸易,可是大唐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必须要对江南进行一系列的布局。

  再者,他说江南山高皇帝远,可不是随口一句话。

  再关起门来做事,对朝廷,对天下都不利的。

  “走吧,我们出去。”

  萧瑀还在消化。

  陪都的设想,给他造成太大的想象与冲击了。

  他几乎是想迫不及待,立马就实现。

  刚出去,就见到李治与长孙冲在等候。

  “太子哥哥,东西拿来了。”

  李治拿着一张宽大的纸。

  李承乾伸手拿过来看了两眼,递给萧瑀,道:“这是报纸的大致布局。”

第167章 谁敢查军方的帐啊

  这报纸是大概的布局样版而已。

  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是为了展示。

  “这发明印刷术的人,真是奇才啊。”

  萧瑀不由感叹的说了一声。

  李承乾不置可否,奇才不奇才没什么,关键要给到实惠才是。

  “此术暂时不会公布于众。”

  “但在公布之后,发明之人也该论功行赏的。”

  他随意的说了一句,萧瑀秒懂其中的意思。

  这事,他也要出一份力去推动才是。

  也明白是给他们江南士族的时间。

  正好可以利用印刷术打山东士族一个时间差。

  “殿下。”

  长孙冲见有人到来,过去一问,回来后道:“诸位大臣已经在显得殿等候了。”

  “好,孤随后就到。”

  萧瑀没想到,太子今日还召见了其他人。

  当他与太子一同出现,不出意料的成为焦点。

  在场的大臣都投来颇有含义的目光。

  长孙无忌与高士廉面无表情。

  最近萧瑀上蹿下跳,活跃得很。

  但现在他们也拿萧瑀没办法,太子看重他,自是不能再讨太子不快。

  “时间飞逝,转眼间年关将近,又是一年过去了。”

  李承乾感叹道:“这一年朝廷做了什么事情,颁布了什么政令,达成什么成就。”

  “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

  “朝廷都该有个明确的交代。”

首节 上一节 237/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