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28节

  方永没说是宝钗,只是轻轻抓着黛玉的小脚,揉着道:

  “此事有何不妥,还请妹妹说与我罢。”

第142章 ,以战求和

  黛玉看着方永,道:

  “既如此,哥哥近前来,我说与你听!”

  方永身体前倾。

  黛玉伸手轻轻拉住方永的衣袂。

  方永见状顺势搂住黛玉细腰,侧躺在黛玉身边。

  “妹妹且说吧。”

  方永说道,呼吸间的气息吹动黛玉鬓间的青丝。

  黛玉安静的贴在方永怀里,小手轻点着方永的胸膛,言道:“哥哥这是中了别人的计了呢!”

  方永问道:“此话怎讲?”

  黛玉道:“昔日朝廷尚不能束缚哥哥,如今哥哥却反要自缚其身,岂不是中计了吗?”

  方永若有所思。

  黛玉又道:

  “哥哥为图大业,府中姐妹众多,若立条例,必因条例而争,为条例而斗,又岂是好事?”

  方永想了想,黛玉所言的的因条例而争、为条例而斗,虽未明言是争谁斗谁,但细想想,肯定会对黛玉造成很大的影响吧。

  宝钗是提前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假借为黛玉好的名义来推动此事?还是说他想多了呢?

  方永思考间,黛玉又轻抱住他,贴身说道:

  “倘若哥哥心里有我,自不会冷落;若哥哥心里厌我,立了条例,亦难改变。”

  “若真立了条例,哥哥下次若来,是为条例而来,还是为我而来?哥哥若不来,是不愿来,还是因条例而不能来?如此约束,岂不反使哥哥与我生嫌?”

  说到此处,黛玉漂亮的眼眸中不由得泛上了一层水雾。

  这丫头准是又想多了!

  方永不想让黛玉落泪,于是直接贴近黛玉的脸蛋道:

  “妹妹之言多虑了,我对妹妹爱不释手,岂会生嫌?”

  方永说着,也不等黛玉多说,吻住黛玉,拉上帘帐,开始奖励。

  泪水流出来了……

  长沙,龚府。

  自龚照回乡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由于龚照是被三千淮阴贼大张旗鼓的送回了家乡,因此家乡的世家大族天然就将龚照打入了淮阴贼的派系。

  一应社交、文会都不再邀请龚照参加,就连龚照的亲弟弟,时任长沙府同知的龚奇都与龚照断绝关系,躲避龚照犹如蛇蝎。

  这段时间,龚照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对于普通人来说龚照的生活还是非常优渥的。

  期间自然也有人想要举报龚照,但都被龚奇压了下来。

  虽然在外面龚奇与龚照断绝了关系,但事实上二者依然是亲兄弟,血浓于水,所谓的断绝关系也只是为了两头下注罢了。

  龚家在长沙颇有些势力,因此完全不必担心那些小人物的举报。

  至于势力更大的人家,他们就更不会举报龚家了。

  做这种事不仅不会得到多少好处,反而会得罪如今势力庞大的淮阴贼,他们又怎么会去做。

  更何况,城外现在就有一股淮阴贼,数量已经相当庞大。

  城外八十里,莲花岭。

  这是一片呈U字形的山岭,遍布山川水脉,周边是乡镇山村。

  得益于隆庆帝的新政,百姓大量逃入山中,这给予了何艾发展的基础。

  他依托莲花岭向外发展屯田,收缴大户,排练民兵,很快收拢百姓四五万人,声势日渐壮大。

  长沙府中的官员很快发现了莲花岭附近的情况,然后上报给了湖南巡抚。(湖南巡抚衙门设置在长沙。)

  湖南巡抚遂组织长沙众官员一同商议,应该如何应对城外的淮阴贼。

  很快,众官员商议完毕。

  经过一致商议,众官员得出共同结论。

  他们决定,敲诈淮阴贼!

  乱世之中,没有什么是比钱财更保险的依靠了!

  湖南巡抚对此深感赞同。

  剿灭这一小股淮阴贼,且不说费时费力,主要是还不一定成功,就算成功了,朝廷现在日薄西山,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为此和淮阴贼结下死仇实在不值,还不如借此捞一点好处来的实在。

  湖南巡抚遂派遣使者进入莲花岭,要求何艾支付白银三十万两,否则就上报朝廷,让朝廷派大军剿灭淮阴贼。

  何艾一时间真是不知该如何言说。

  到底谁才是匪啊?

  无奈,何艾只能将此事写成信件传递给方永,信中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何艾在信中如是说道:

  “大熙官吏,素习惯于欺软畏硬,对上司阿谀奉承,对百姓敲骨吮髓。若如今许之而予财帛,则来日必复索愈多。唯有先以战立威,继之以财,方得无虞。”

  方永看过信件,觉得何艾言之有理。

  又与吴元商讨,吴元亦认同。

  方永遂同意何艾开战之事。

  何艾得到方永的同意后立刻行动起来。

  他表面上答应湖南巡抚的要求,告诉对方需要时间筹集银两,以此来降低对方的警惕。

  湖南巡抚得知消息后果然放松了警惕,心里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起了该怎么分这笔钱。

  然而事实上,何艾已经开始排兵点将,准备开战。

  初七,正值立夏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回暖。

  此行只是突袭,何艾没有带太多人,只带了2500人,都是曾经带过来的淮阴军的精锐,剩余500名淮阴军和数千民兵负责留守莲花岭。

  何艾带着部分手下伪装成运粮的商船,因为根据城中传来的消息,今晚会有程家运粮的商船进城。

  夜间,城中的防守已经松懈。

  因为根本没人会想到淮阴贼会来攻城。

  守城的官吏早就回家睡觉,只有几个士兵苦哈哈的留在城上看守。

  何艾带人开船进城。

  守城官兵远远看到船上的旗帜,是程家的旗帜,遂丝毫不敢阻拦。

  上面早就交代过,今晚会有程家运粮的商船进城,程家势力庞大,行事霸道,他们这些小兵怎敢检查。

  何艾就这样顺利的带着士兵进了城。

  进城后的何艾迅速带人暴起,把控住城门,让后面的大部队跟着进入。

  随后,迅速展开战斗。

  何艾目标明确,在内部人士的帮助下,早就拿到了城中的地形图。

  其下令分兵三队,一队一千五百人去占领城中武库,同时拦住长沙城内的守军。

  另一队五百人,去城中粮库放火,放完火后支援前者,阻拦长沙城内的守军。

  根据内部消息,长沙城内的守军数量在编三千五百人,但实际上绝对不会超过两千人,两千名淮阴军绝对足以将其拦住。

  至于最后的500人由何艾亲自带领,负责控制城内主要的世家官吏。

  可以说,何艾的计划非常严密,不过计划永远抵不过现实。

  首先是第一队人,他们按照计划非常顺利的占领了长沙城中的武库,而武库的位置距离长沙府守军的驻地位置是非常近的。

  何艾本以为,战斗开始之后,长沙府的守军会第一时间出动,和攻打武库的第一队淮阴军发生交战。

  毕竟按照正常情况,士兵的武器装备除了少部分随身携带外,其余大部分的装备都是存放在武库里的,守军不可能不拿装备吧?

  然而现实情况是,长沙府内的守军根本没有出现。

第143章 ,棋逢对手

  守军呢?

  难不成去别处了?

  负责攻打武库的一千淮阴军的统领者名叫单洪,他立刻派人去查探守军的动向,如果长沙城内的守军去了别处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果不其然,经过查探,长沙城中的守军竟然绕过了武库,不拿装备,只带着一些随身的刀剑枪棒就轻身前往了内城。

  “莫非他们提前知道了计划!”

  单洪大惊,连忙命令300人留在武库留守,其余人跟随他赶往追击。

  另一边,前往粮库放火的士兵也出现了意外。

  他们到达粮库后,泼上火油,准备引火。

  期间,一些士兵看着这一袋袋上好的粮食心中多有些不忍,忍不住的用刀捅开了一个小口,想着自己装两把回去,然后里面就漏出了大量的沙子。

首节 上一节 128/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