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29节

  负责烧粮的淮阴军领队大惊失色。

  连忙又查看了几袋粮食,无一例外,都是沙子。

  敌人竟然提前把粮食转移了!

  不好,赶快回去支援!

  五百人迅速赶往武库。

  等到了武库,又从留守人员口中得知了单洪追击的事情,不由得再次震惊。

  是有人泄露了军机,还是敌人料事如神?

  来不及思考太多,现在的关键是立刻带领部队支援单洪。

  此时,长沙城内的最高武官,长沙协都司正督促着士兵快速前进。

  “快快快,巡抚大人有令,速速前往贡院街的巡抚大人府邸,保护巡抚大人家眷!”

  士兵们睡眼惺忪的赶着路,听到都司的命令后,有气无力的答应着,有的此时还穿着内衣。

  由于城内突然出现战火,湖南巡抚担心自己家眷的安全,遂命管家紧急来到军营命他们快速出兵过来保护自己。

  那管家不通军事,只是一个劲的催促,都司不敢得罪对方,便也一个劲的督促士兵,

  这就导致这些士兵们无比匆忙的赶了出来。

  有的拿着把刀,赶路到半途中才发现是刀鞘。

  有的背着把弓,走了半天才发现没带箭矢。

  有几个夜盲的,走着走着就发现来到了一片不认识的部队中。

  “嗯喃是哪过?”

  这几人问道。

  单洪狞笑一声,“是淮阴军!”

  战斗爆发了。

  没有怜悯一说。

  怜悯是对己方的残忍。

  即便单洪知道,这些守军士兵也都是穷苦人,可是该动刀的时候他却绝不留情。

  过程不必过多着墨,完全就是一场屠杀。

  淮阴军的整体素质本就远超这些长沙守军,再加上如今这些长沙守军极低的状态,淮阴军一个冲杀过去,长沙守军就直接开始溃散了。

  一名淮阴军士兵挥舞着锋利的战刀砍过去,直接将对方的战刀砍成了两半!

  挥刀的淮阴军很是震惊!

  “我的力量这么强了吗?”

  “仔细一看,哦,原来是刀鞘……”

  有两名长沙守军弓兵,一人没带箭矢,一人没带弓。

  一人说:“把你的弓借给我。”

  一人说:“把你的箭借给我。”

  争执之间,淮阴军的士兵射出两箭,将二人一同射死。

  很快,后面烧粮的援军也赶了过来,双方联合进攻,长沙府的守军被迅速击溃。

  另一边,何艾带着五百精锐迅速抓捕着城内的各个世家大族,因为有着内部的情报,他对这些世家大族的信息了如指掌,因此一抓一个准。

  不一会儿,长沙城内的三个最大的家族全都被他抓了起来,另外还有七个中型家族也被陆续抓捕,包括龚家也在其中。

  何艾的军队合归一处,把守住城内各处,此时的长沙城中全无反抗之力。

  湖南巡抚钱益恐惧的看着何艾,直到现在他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长沙就这么破了?

  另一边的徽州巡抚恨不得把头埋进土里,生怕何艾认出他来。

  何艾其实是认识他的,因为看过画像,不过现在徽州巡抚已经没什么价值了,何艾也就并不关心。

  长沙城确实被攻破了,很容易就攻破了,不过何艾却守不住。因为淮阴军的大部队还远在徽州,距离太远,何艾一支孤军在外,根本无法坚守住长沙城。

  他此次攻城只是给城内官兵一场警告,现在该撤退了。

  何艾从各家分别勒索出三万两白银现银,凑齐三十万两,又将各家嫡子掳走,充做人质,扬言要每家出十万两白银才能赎人。

  龚奇怒不可遏,大骂何艾贼子,他龚家与淮阴贼势不两立。

  何艾一怒之下,命人暴打了龚奇一顿,又将龚家宅邸放火燃烧,尽管何艾等人离开后人们及时抢救,却也烧毁了好几间大院。

  何艾带着金银人质,装上了船,然后从容离开。

  事后各家愁眉苦脸。

  何艾带走了他们的嫡子,那对各家的重要程度不可谓不重。

  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由于害怕淮阴贼撕票,他们不仅不敢轻易上报,还得帮忙遮掩。

  各家坐在一起商议许久,可是就连湖南巡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以往只是听说,现在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淮阴贼太凶残了,说破城就破城啊!

  就算他们上报了朝廷,朝廷援军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赶到,届时淮阴贼要是知道了此事,各家嫡子不仅凶多吉少,而且淮阴贼要是再打进城来,他们可就……

  “难不成我们真得交赎金吗?”

  一名家族的族长愤恨的说着。

  其余人闻言尽皆沉默,无力的低下头来。

  或许,真的只能交赎金了。

  然而有的时候,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没过几天,钱益的嫡孙钱千舒竟然回来了!

  钱千舒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着各家的嫡子,以及何艾抢掠过去的三十万两白银一同回来了。

  “千舒,这是怎么回事?”

  钱益问道。

  钱千舒悄悄从怀里拿出一纸信封,交给钱益,小声道:

  “这是将军大人给您的信。”

  其余回来的人也都各自有信。

  由于是方永的信,众人不敢立刻拆开查看,便都借口返回家中,然后再将其拆开。

  各家的信件大意类似,如下。

  “吾乃永淮公方永,只因驭下失严,累及诸君,此为吾之咎也。今尽偿所损,望诸君宽恕。”

  “吾遣麾下至贵地,只欲助湖南百姓耕稼,绝无觊觎城池之心。吾等同朝为大熙之臣,后宜相扶相济,协赞王业,使社稷久固,江山永固……”

第144章 ,瞒天过海

  湖南之事告一段落。

  这里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默契。

  淮阴贼不攻城。

  大熙官吏不下乡。

  城镇和乡下被旗帜鲜明的切割开来,双方分别进行管理。

  在上报给皇帝的奏章中,钱益含糊其辞,只写道:有一股贼寇混入城中,掀起动乱,但很快就被守军平息……

  隆庆帝轻轻扫了两眼,根本没有在意这份奏报。

  随意批复了两句了事。

  和这种小事相比,隆庆帝更关心草原上发生的情况。

  根据多方消息查探,去岁草原大雪,给草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卡赫部借此机会发动战争,成功在今年一统草原,成为了新的草原共主。

  历朝历代,一旦草原完成统一,那么接下来势必就将会是南下染指中原王朝!

  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无论是大同还是辽东都不止一次传来了草原兵马异动的消息,要求朝廷尽快增兵援助。

  然而现在摆在隆庆帝面前的难题是,由于朝廷财政的乏力,再加之持续的征战,他无法兼顾两面的防守。

  如果派兵加固大同一带的重镇防御,则辽东方向的防御就无法兼顾,反之亦然。

  所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草原会选择从哪一边进攻。

  如果提前得知草原的动向的话,那事情就会好办的多了。

  愁眉思索之间,天色已暗。

  戴权走了进来,提醒道:“皇上,今您说要去凤藻宫的。”

  隆庆帝一想,确实有这么回事。

  只因之前,贾母进宫求老太妃把和亲之人换成了探春,元春便又留在了宫中。

  隆庆帝心里多少对贾家和亲之事有些愧疚,又觉得贾元春贤良淑德,相貌端庄,便将元春升为了凤藻宫尚书,作为对贾家的补偿。

  只是因国事操劳,身体太过劳累,这才一直并未宠幸。

  但是隆庆帝又知道,如果一直不宠幸的话,反而会引起贾家误会,后宫的其他妃嫔也会将这个当做一种信号……

  所以隆庆帝今早特地叮嘱戴权,让他提醒自己,别再忘了此事。

  隆庆帝放下折子,准备起身。

首节 上一节 129/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