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29节
负责烧粮的淮阴军领队大惊失色。
连忙又查看了几袋粮食,无一例外,都是沙子。
敌人竟然提前把粮食转移了!
不好,赶快回去支援!
五百人迅速赶往武库。
等到了武库,又从留守人员口中得知了单洪追击的事情,不由得再次震惊。
是有人泄露了军机,还是敌人料事如神?
来不及思考太多,现在的关键是立刻带领部队支援单洪。
此时,长沙城内的最高武官,长沙协都司正督促着士兵快速前进。
“快快快,巡抚大人有令,速速前往贡院街的巡抚大人府邸,保护巡抚大人家眷!”
士兵们睡眼惺忪的赶着路,听到都司的命令后,有气无力的答应着,有的此时还穿着内衣。
由于城内突然出现战火,湖南巡抚担心自己家眷的安全,遂命管家紧急来到军营命他们快速出兵过来保护自己。
那管家不通军事,只是一个劲的催促,都司不敢得罪对方,便也一个劲的督促士兵,
这就导致这些士兵们无比匆忙的赶了出来。
有的拿着把刀,赶路到半途中才发现是刀鞘。
有的背着把弓,走了半天才发现没带箭矢。
有几个夜盲的,走着走着就发现来到了一片不认识的部队中。
“嗯喃是哪过?”
这几人问道。
单洪狞笑一声,“是淮阴军!”
战斗爆发了。
没有怜悯一说。
怜悯是对己方的残忍。
即便单洪知道,这些守军士兵也都是穷苦人,可是该动刀的时候他却绝不留情。
过程不必过多着墨,完全就是一场屠杀。
淮阴军的整体素质本就远超这些长沙守军,再加上如今这些长沙守军极低的状态,淮阴军一个冲杀过去,长沙守军就直接开始溃散了。
一名淮阴军士兵挥舞着锋利的战刀砍过去,直接将对方的战刀砍成了两半!
挥刀的淮阴军很是震惊!
“我的力量这么强了吗?”
“仔细一看,哦,原来是刀鞘……”
有两名长沙守军弓兵,一人没带箭矢,一人没带弓。
一人说:“把你的弓借给我。”
一人说:“把你的箭借给我。”
争执之间,淮阴军的士兵射出两箭,将二人一同射死。
很快,后面烧粮的援军也赶了过来,双方联合进攻,长沙府的守军被迅速击溃。
另一边,何艾带着五百精锐迅速抓捕着城内的各个世家大族,因为有着内部的情报,他对这些世家大族的信息了如指掌,因此一抓一个准。
不一会儿,长沙城内的三个最大的家族全都被他抓了起来,另外还有七个中型家族也被陆续抓捕,包括龚家也在其中。
何艾的军队合归一处,把守住城内各处,此时的长沙城中全无反抗之力。
湖南巡抚钱益恐惧的看着何艾,直到现在他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长沙就这么破了?
另一边的徽州巡抚恨不得把头埋进土里,生怕何艾认出他来。
何艾其实是认识他的,因为看过画像,不过现在徽州巡抚已经没什么价值了,何艾也就并不关心。
长沙城确实被攻破了,很容易就攻破了,不过何艾却守不住。因为淮阴军的大部队还远在徽州,距离太远,何艾一支孤军在外,根本无法坚守住长沙城。
他此次攻城只是给城内官兵一场警告,现在该撤退了。
何艾从各家分别勒索出三万两白银现银,凑齐三十万两,又将各家嫡子掳走,充做人质,扬言要每家出十万两白银才能赎人。
龚奇怒不可遏,大骂何艾贼子,他龚家与淮阴贼势不两立。
何艾一怒之下,命人暴打了龚奇一顿,又将龚家宅邸放火燃烧,尽管何艾等人离开后人们及时抢救,却也烧毁了好几间大院。
何艾带着金银人质,装上了船,然后从容离开。
事后各家愁眉苦脸。
何艾带走了他们的嫡子,那对各家的重要程度不可谓不重。
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由于害怕淮阴贼撕票,他们不仅不敢轻易上报,还得帮忙遮掩。
各家坐在一起商议许久,可是就连湖南巡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以往只是听说,现在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淮阴贼太凶残了,说破城就破城啊!
就算他们上报了朝廷,朝廷援军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赶到,届时淮阴贼要是知道了此事,各家嫡子不仅凶多吉少,而且淮阴贼要是再打进城来,他们可就……
“难不成我们真得交赎金吗?”
一名家族的族长愤恨的说着。
其余人闻言尽皆沉默,无力的低下头来。
或许,真的只能交赎金了。
然而有的时候,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没过几天,钱益的嫡孙钱千舒竟然回来了!
钱千舒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着各家的嫡子,以及何艾抢掠过去的三十万两白银一同回来了。
“千舒,这是怎么回事?”
钱益问道。
钱千舒悄悄从怀里拿出一纸信封,交给钱益,小声道:
“这是将军大人给您的信。”
其余回来的人也都各自有信。
由于是方永的信,众人不敢立刻拆开查看,便都借口返回家中,然后再将其拆开。
各家的信件大意类似,如下。
“吾乃永淮公方永,只因驭下失严,累及诸君,此为吾之咎也。今尽偿所损,望诸君宽恕。”
“吾遣麾下至贵地,只欲助湖南百姓耕稼,绝无觊觎城池之心。吾等同朝为大熙之臣,后宜相扶相济,协赞王业,使社稷久固,江山永固……”
第144章 ,瞒天过海
湖南之事告一段落。
这里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默契。
淮阴贼不攻城。
大熙官吏不下乡。
城镇和乡下被旗帜鲜明的切割开来,双方分别进行管理。
在上报给皇帝的奏章中,钱益含糊其辞,只写道:有一股贼寇混入城中,掀起动乱,但很快就被守军平息……
隆庆帝轻轻扫了两眼,根本没有在意这份奏报。
随意批复了两句了事。
和这种小事相比,隆庆帝更关心草原上发生的情况。
根据多方消息查探,去岁草原大雪,给草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卡赫部借此机会发动战争,成功在今年一统草原,成为了新的草原共主。
历朝历代,一旦草原完成统一,那么接下来势必就将会是南下染指中原王朝!
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无论是大同还是辽东都不止一次传来了草原兵马异动的消息,要求朝廷尽快增兵援助。
然而现在摆在隆庆帝面前的难题是,由于朝廷财政的乏力,再加之持续的征战,他无法兼顾两面的防守。
如果派兵加固大同一带的重镇防御,则辽东方向的防御就无法兼顾,反之亦然。
所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草原会选择从哪一边进攻。
如果提前得知草原的动向的话,那事情就会好办的多了。
愁眉思索之间,天色已暗。
戴权走了进来,提醒道:“皇上,今您说要去凤藻宫的。”
隆庆帝一想,确实有这么回事。
只因之前,贾母进宫求老太妃把和亲之人换成了探春,元春便又留在了宫中。
隆庆帝心里多少对贾家和亲之事有些愧疚,又觉得贾元春贤良淑德,相貌端庄,便将元春升为了凤藻宫尚书,作为对贾家的补偿。
只是因国事操劳,身体太过劳累,这才一直并未宠幸。
但是隆庆帝又知道,如果一直不宠幸的话,反而会引起贾家误会,后宫的其他妃嫔也会将这个当做一种信号……
所以隆庆帝今早特地叮嘱戴权,让他提醒自己,别再忘了此事。
隆庆帝放下折子,准备起身。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