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32节

  和薛蟠一样,宋云一进城门就被官兵逮捕。

  不过宋云和薛蟠不同,他不是被当做难民逮捕的。

  宋云被逮捕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着地道的淮州口音。

  守城士兵向宋云索要贿赂,宋云不给。

  他宋云行事坦荡,又没有触犯大熙律法,凭什么向他索要贿赂?

  然后他就被当成淮阴贼奸细逮捕了。

  本来像宋云这样的是要直接被当做政绩处死的。

  然而正巧他赶上朝廷和方永完成和谈,所以宋云也就被暂时免除了死罪,无限关押在牢中。

  薛蟠和宋云在牢中一见如故,纷纷为对方感到惋惜。

  六月,淮州的水稻将熟。

  和水稻一起成熟的还有一只只肥大的鸭子。

  得益于将军大人的保佑,农户们养的鸭子没有出现任何生病的情况,除去少数被野兽偷吃了的之外,其余的全部都存活了下来。

  这些鸭子在吃饱了的情况下,每天可以下两个蛋,这些蛋拿去卖给军政府,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这日下着大雨,一家农户里的男人冒着雨从外面跑了回来。

  “当家的,下着雨呢你干啥去了?”

  男人解下背后的背篓,端给妻子。

  “你看。”

  妻子一惊。

  “这么多鱼,哪来的?”

  男人道:“河里捡的,不知道为啥,飘上来好多死鱼。”

  死鱼吃不得,不过可以喂给鸭子……

  在这些天,淮州、徐州一带的河流里陆续出现了大量鱼类死亡的情况。

  官员立刻将消息汇报了上去。

  方永亲临现场观看,但了解后也依然无法判断这是什么原因。

  “难道是要地震了?”

  他麾下的人才中,关于了解这种天象的人才不多,众人商讨了一下,也没有个准确的判断,只是觉得有可能是地震或者洪水。

  但对于这场地震或是洪水具体发生在什么位置、多大规模却无法判断。

  方永只能使用笨办法,准备大量物资,派遣大量军队进行无差别支援,命令淮州到徐州这一带区域的所有县镇时刻做好防灾准备。

  同时将部分有可能受灾的水稻提前收割,损失将由政府直接进行赔偿。

  方永顺便以此为借口,小范围的推行了之前杜麦提出的政策。

  即由军政府设立一个稳定不变的最低粮食价格,保障百姓的权益。

  通过反复商议,方永将稻米的价格固定在了每斤六文钱,低于这个价格,百姓就可以直接将稻米出售给军政府衙门,政府将以这个价格无限进行收购。

  目前,淮州的粮价在8文钱左右,陈米会卖到七文钱,所以这个最低粮食价格暂时还用不到。

  但这个政策是有意义的。

  因为有了这个政策后,粮商就无法再无底线的压榨百姓的粮食价格,一旦粮商给出的价格低于六文钱,百姓就可以直接将粮食卖给方永。

  而目前,淮州最大的粮商是,薛氏商铺……

第147章 ,风雨欲来

  大同。

  运送许久的路线没出什么问题。

  给足了好处之后,负责防守的关隘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万两千匹战马被分成几十波,有惊无险的通过了这道重镇的防线。

  守将邓仁其实是爱国的,他本身对这种走私深恶痛绝,但他是老国公手底下出来的,对方拿着赦公的门贴,他不能忘本,所以只能含泪收下银票。

  马匹一路运送到了泽州。

  如果在别处时还算是有所遮掩的话,那么当马匹到了泽州后就完全变成了明目张胆。

  贾琏面容苦涩的看着这支商队。

  一万两千匹马,一眼看过去无边无垠,再加上大量看管马匹的人员,甚至还有军队护送,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草原大军南下了呢!

  这如果被上边发现了,他就是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吧!

  这次负责行商的人是薛蝌。

  此次马匹较多,任务又急,薛三年纪大了,不方便总是长途跋涉,所以方永将任务交给了薛蝌。

  薛蝌看出了贾琏的苦恼,笑着和贾琏说道:

  “放心吧,上下都是我们的人,给朝中上边的打点比这批马匹的总价值都要多,就算真的出了事,也能压下去!”

  贾琏闻言苦笑着道:

  “话虽如此,可一直这样下去,我心里实在是没底。”

  薛蝌道:“若真出了事,贾大人可直接来淮州,将军大人最重情义,绝对不会忘了你的功劳的!”

  贾琏闻言顿时露出喜色,有了这句话,他心里就有底了。

  商队顺利出了泽州。

  之后,剩下的路线虽然也已经上下打点好了,但却不能像泽州那样张扬。

  马匹重新化整为零,分批运送出去。

  数量越多,耗费的时间也就越长。

  上次的八千匹战马耗费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才顺利运送到了徐州,而这次的一万两千匹战马则无疑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期间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天文数字,也只有方永这样庞大的地盘和薛氏商会强大的动员能力才能支撑。

  而且,这次方永还要求薛蝌尽量在晚稻收割前将马匹运送回来,也就是在十一月左右运送到淮州,这对商队来说又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淮州,早稻顺利的迎来了收割。

  之前,徐州到淮州区域的水域曾出现了大量的鱼类死亡情况,并且降雨不断,河道的水位也迎来了多次大涨。

  方永的手下商议后判断是地震或者洪水,因此还让这段区域的百姓提前收割了水稻等粮食作物。

  不过最终灾难却并未发生。

  如今水位又快速下降了下去,而且比往年的最低水位还要下降的多的多,看上去似乎已经没有了危险。

  粮食顺利的收割了上来,粮库里去年的粮食还没有用完就又一次被填补的满满当当。

  徽州的粮食收割要比苏州稍晚一些,但也很快就达到了收割的时节。

  百姓们看着相当于以往两倍的收成,对方永的崇拜直接开始无限制的增长。

  没有什么比实打实的收成更实在的了。

  尤其是那些因新政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们。

  失去之后才更懂得珍惜。

  他们再清楚不过,是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是谁给予他们土地耕种,又是谁让他们吃饱肚子。

  湖南。

  何艾带着百姓正在对方永的神像进行祭拜。

  以往时,百姓们对此多少有些敷衍,而现在,他们一个一个比谁参拜的都真诚。

  甚至在江西、湖北、湖南、浙江一带,已经开始有人出售方永的神像。

  神像的模样和方永有四五分相似,身穿神官袍或者将军袍,手持神弓、宝剑,骑麒麟,掌管司雨、农事、六畜等。

  在淮州地区,人们参拜时直接称呼神像为将军大人,那些后来收复的地区,如徽州、姑苏,有的叫淮阴侯,有的叫永淮公。

  而在朝廷管辖的区域里,这些称呼就不太方便了,因此百姓们创造出来了一种称呼,唤做司雨大农神,福佑厚土真君。

  不过拜归拜,在这些没有被方永掌控的区域里,即便是参拜方永的神像,也并不能得到双倍的收成。

  因此依然有很多人认为那些所谓的天佑传言是淮阴贼为了蛊惑人心,杜撰而成。

  在这段时间里,浙江的徐少宝再次向方永索要钱粮。

  他表示已经收买了杭州城门的城门尉,只需要再多招揽一些人手,就足以在杭州发动起义,攻破杭州城,届时淮阴军顺势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攻入浙江!

  徐少宝向方永索要白银两万两用来招揽手下,另外索要一千件刀剑装备,外加500张弓弩。

  方永收到消息后摇了摇头。

  这已经是徐少宝给他画的第三张大饼了。

  在此之前,徐少宝已经从他手中讨要了两次钱粮。

  第一次他给了五千两,外加一些粮食支援。

  第二次给了一万两,外加许多武器。

  这次对方又要两万两,方永是断然不能答应了。

  遂派人做出回信,除非对方能拿出实际的成绩,否则将停止对其的支援。

  七月中旬。

  许奉如往常般下乡视察田亩。

  他是丰县知县,丰县位于徐州的最北段,临近山东济州,从区域上看已经靠近北方,这里种植的大部分都是小麦,成熟时间和两淮略有不同,如今已经在一个月前完成了收割。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整理田地,在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因此粮食收割完成后必须要好好料理田地,不然一旦土地肥力大量流失,良田就会变成劣田,劣田就会变成废田。

  踏入田间,走在青梗之上,百姓看到许奉的身影后纷纷和许奉问好。

  许奉笑着挥挥手,继续走着,不远处有一条宽阔的河流,叫做小沙河,是“大沙河”延伸出来的一节支流,也是丰县百姓的衣食所依。

首节 上一节 132/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