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33节

  曾经,军师大人就在这里大败官军,奠定了夺取徐州的胜机。

  这次,许奉再次踏足这里,却发现小沙河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远远的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不同,可是一靠近,却可以清楚的看到小沙河的水位大量下降,但是其高度却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抬升。

  原来是大量的泥沙淤积在小沙河中,致使水位的高度抬升,但是水量却下降了!

  那么水哪去了呢?

  许奉将目光看向远处“大沙河”的位置。

  大沙河,当地百姓的戏称。

  普遍来说,中夏的百姓更习惯称其为,

  黄河!

第148章 ,山河之怒

  黄河有可能要决堤!

  许奉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将黄河之事上报了上去。

  方永得知后非常重视,自古以来,黄河稍微有所动作所影响的就是亿万生灵,所以他立刻派遣大量人手开始检查徽州和苏州境内的各个堤口!

  事实上,在此之前,鱼类出现大量死亡的那个时候方永就已经派人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然而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不过涉及到黄河,再小心都不为过。

  于是,这次方永又派遣了大量的人手,沿着河道及分支一点一点的进行检查,一定要做到排除任何危险。

  时间流逝,一番检查下来,各方都传回了没有危险的消息。

  所有境内的河道堤口都没有问题,有些老堤虽然年久失修,但水位尚处于安全状态,只需修缮一番即可。

  而且相较于往年,今年的水位反而普遍要低一些。

  越往东,水位越低,尤其是到达淮州附近之后,黄河的水位下降的非常明显。

  这种极低的水位,除非是那种百年难得一见的,连续下一个月的暴雨致使水位暴涨,否则几乎不可能出现决堤事件。

  而淮州最近虽然多雨,但尚且处于正常范畴,并没有极端情况出现。

  因此经过综合判断,两淮地区应该不会出现黄河决堤的事件。

  所以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方永不清楚。

  但是为了有备无患,他还是命人提前准备了大量物资、药物,以防备天灾突然出现。

  而与此同时,处在徽州隔壁的河南,开封的官员看着头顶的黄河,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在开封有一种独特的奇景,那就是黄河的河床比城市更高。

  由于黄河中常年累月的泥沙积累,河床的高度不断抬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地上悬河的奇景。

  而在今年,这种情景尤为严重。

  连续的大雨让泥沙以极快的速度积累,堵塞住了河道,黄河的水位一再抬高。

  官员急忙征派纤夫赶往清理疏通河道,然而或许是因果循环,得益于新政的颁发,大量纤夫失业改行,根本难以征派到足够数量的纤夫。

  而大雨还在不停的下,水位一天天上涨,犹如一条咆哮的巨龙,不知何时就要倾巢而下。

  开封尹上报给隆庆帝的奏折中写道:

  “黄河河床高出开封城堞三丈,漕船桅杆与城楼齐平,纤夫在堤上行走时靴底与城中屋顶平齐。”

  得知情况如此严重,隆庆帝极为重视。

  黄河除了是天下万民的衣食所依外,还是中夏这片土地上的一种精神象征,其干系重大,绝不能有失!

  隆庆帝遂紧急召集群臣商议。

  最终所得的结果,无非是广招民工,修堤筑坝!

  定下基策后,紧接着派工部官吏前往实地勘察,计算所需钱粮,工程规模,如何采购等等。

  然而官吏到达河南后,不先前往黄河,而是先被当地的各大家族宴请贿赂,黄河决不决堤尚且未知,但眼前的这口肥肉却不能不吃。

  各方势力你争我夺,为了工程份额之事互相攻讦,刚刚确定下来的工部主官还没上任就被再三弹劾,修堤一事被越拖越后。

  如此一来二去,时间到达了八月。

  此时正值汛期,天公又不作美,连续下了几天的暴雨,河南上下都变得紧张无比。

  铜瓦厢。

  这里是黄河的一处堤口,位于开封府东面一百二十里,地处河南和山东的交界,往北是山东,往东则是徽州的丰县,也就是方永的地盘。

  在这堤口下,有一处茅草屋,屋里有个独居老头,叫做李有根,村里人都叫他有根叔。

  李有根没有孩子,独自过活,便搬到堤坝下,负责看堤。

  八月一到,连续下了数天的暴雨,百姓心中不免有些恐慌,害怕堤坝出现问题。

  好在,堤坝尚好,并没有溃堤。

  这日夜,暴雨渐停,云开月出。

  人们的心中松了一口气。

  虽然还没有到十五,天上的月亮却已经又大又圆。

  李有根咂了咂嘴,不由得想起小时候,那时的大熙还很昌盛,他家里还有土地,母亲也还在世。

  每逢中秋,父亲就会从镇上买回来一大块月饼,全家人围在桌子上,将月饼切开,一人一块,象征着团圆。

  月饼的中心最甜,切的时候,中心因为受力不均匀,总是会碎掉,母亲这时就会把那块碎掉的月饼送进他的嘴里。

  那股滋味……

  夜风一吹,李有根打了一个寒碜,眼前的家人全都消散掉了。

  李有根摸了摸口袋,还有百来个钱,这原是他攒着娶媳妇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任凭他怎么卖力,钱反而却越攒越少。

  都这个岁数了,媳妇看来是娶不到喽。

  再过几天就到中秋了,去镇上买个月饼吧。

  多少年没吃,都忘了是什么味了。

  这般想着,李有根提起油灯,往堤上走去。

  今夜的风着实凉,风中仿佛还夹杂着许多水汽。

  李有根紧了紧衣裳,走上了堤岸。

  今晚的月亮特别亮,即使没有油灯也能看清楚路。

  想着省些灯油,李有根便把油灯掐灭了。

  月光下,堤岸下方的河水诡异的平静着,其实现在河水的高度已经非常危险,但李有根上报上去后,上面却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好在今天雨水已停,想必水位会慢慢下去吧。

  月亮映照着上面,出奇的好看。

  李有根看着水中的圆月,多少有些出神,他走在堤坝上绕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李有根回去睡觉了。

  梦中他梦到了自己的小时候,睡得格外香甜。

  外界,天色骤变。

  阴云重新遮盖住了月亮,暴雨毫无防备的倾盆落下。

  先是风声在外呼啸,紧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轰雷。

  李有根在睡梦中皱着眉,外面轰隆隆的很吵,可他的梦境太美好,他实在不愿意脱离。

  北岸的堤坝上,水位在连续的暴雨下继续暴涨。

  水浪翻滚着,暴躁的向着堤坝冲去,夯实的坝体在无穷无尽的冲击下逐渐出现溃口。

  水乃天下至柔,亦乃天下至刚!

  万顷黄河携天崩之势,无穷无尽,势无可挡!

  当河水的水位超出堤坝之时,这早已经摇摇欲坠的堤坝便再也支撑不住。

第149章 ,黄河改道

  彼时的开封,官员们已经开始警觉的逃离。

  雨势太大,河水眼看就要决堤,暴躁的黄河急需一个出口来进行宣泄,谁也不知道那堤坝可以顶住多久。

  一但真的决堤,整个开封都要被黄河之水淹没。

  官员士绅百姓争先恐后的往城外逃去,城门口被大量的百姓车马挤的拥堵不堪,就连开封尹的家眷都被堵在了后面。

  开封尹见此情景十分着急,亲身赶往城门,号召百姓不要恐慌,老实回家等待,堤坝坚固,绝对不会轻易溃堤。

  百姓们其实也不知道坝上的真实情况,只是听别人说要溃堤,这才纷纷选择出逃,此时见开封尹亲自过来劝说,百姓们不由得因此镇定了许多。

  毕竟开封府尹这样的大官都没有逃走,那想来应该没有危险,于是不少人选择相信开封府尹,不再出逃。

  城门渐渐疏通起来。

  开封尹欣慰的笑了,然后赶忙带着家眷财产逃走。

  与此同时,铜瓦厢。

  李有根还在睡觉,忽然,轰隆一声巨响,宛若天崩地裂,震的李有根瞬间坐起。

  这声音,不好,溃堤了!

  李有根惊慌的推开茅草屋的门,只见外面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下一刻,狂风暴雨顺着门户席卷进来,将李有根的茅屋吹的四散。

  李有根顾不上自己的茅屋,赶忙往堤上跑去。

  到了堤上,眼前的情景将李有根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首节 上一节 133/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