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40节

  侍书看向方永,委屈的说道:

  “爷,我想伺候您,我不想去做护卫!”

  方永笑道:

  “你这丫头,知道什么?”

  “来,让我看看你的根骨。”

  说罢,方永查看起侍书的根骨。

  侍书不知道什么是根骨,她只觉得被方永触碰的地方痒痒的,心里害怕自己真的变成护卫,遂不配合。

  方永于是让探春帮忙抓住侍书。

  探春从后面抓住侍书的手臂。

  方永则检查起侍书的手腕、手臂、削肩、细腰……

  侍书不好意思的挣扎着,可是被探春按住,身体动弹不得。

  “姑娘!”

  侍书可怜兮兮的看向探春。

  探春笑着俯下身子,贴近侍书耳边说了几句话。

  侍书被说的耳根发红,满面含羞。

  恍惚之间,侍书身上的衣裳也不知怎么的被半脱了下去,鞋子也掉了。

  方永掐了掐侍书的细腰,道:

  “腰太细了,练武的话容易下盘不稳啊!”

  侍书红着脸,弱弱的道:“爷,我不想练武!”

  方永道:“这可就由不得你了!”

  ……

  半晌,侍书浑身无力的躺在床上。

  “爷,练武好累啊!”

  方永道:“这才哪到哪,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以后还多着呢!”

  侍书小脸一垮,失神的看向上方。

  “不会吧,还有啊!”

  探春在一旁偷笑,结果被方永发现,也一同被拉过来惩罚。

  几日后,

  方永和朝廷正式达成共识。

  朝廷宣旨,即日起,由永淮公全权负责山东灾情,为表彰永淮公的大义,朝廷将在山东灾情平定后把济南地界敕封给方永。

  协议达成后,救灾行动正式开始。

  此时刚刚立冬。

  大批的淮阴军开始踏入山东境内。

  小年镇。

  一个年岁不大的女孩被浑身赤裸的绑在镇中的祭台。

  镇民们围在女孩身边祭拜。

  女孩身边燃烧着一圈篝火,堆积着大量的干柴,炎热的气息烤的女孩浑身冒出汗渍。

  女孩难受的挣扎着,哭泣着喊娘。

  下方的母亲悲痛至极,想要冲上前解救女儿,但是却被其他镇民死死按住。

  一位神婆站在供桌面前,对着一个奇怪的神像跳着诡异的舞蹈,手脚乱舞,口中念念有词:

  五通大神,您的法力至高无上,大恩大德,无所不能,我们全都听从您的指引,紧守您的戒律,现在将一名纯洁的童女献给五通大神,求您施恩,令小年镇洪水退却,五谷丰登,人口平安,六畜繁衍……

  说着,神婆含入一口火油,准备朝着女孩喷去。

  就在这时,马蹄声隆隆响起,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精准的穿过神婆的脑袋,神婆径直倒地。

  一队人马迅速赶来。

  “谁也不准动!”

  梁烈带着全副武装数百名淮阴军赶到镇中。

  神婆的同伙见状要跑,被梁烈一箭射翻在地。

  “敢动者,死!”

  镇中的族老见状气愤的上前,指着梁烈道:

  “你你你,杀害神灵的使者,你会遭报应的!”

  梁烈冷笑,驾马上前,直接踏翻供桌,将五通神的雕像踩得粉碎。

  “我乃永淮公方永麾下骑将,奉命来此赈灾,什么狗屁神灵,凡有阻拦赈灾,谣言惑众者,斩!”

  言罢,一挥手,手下士兵出列,直接抓住那名族老,将其押上了刚刚准备烧死小女孩的那个祭台,准备行刑!

  那族老还有不少亲族,见到此幕,纷纷上前阻止。

  梁烈大手一挥,士兵们拉弓射箭,眨眼间便将这几人全都射倒。

  梁烈道:

  “再有对抗者同罪!”

  说着,将这几个人中没死的也押上祭台,同样斩首。

  粘稠的血液喷出,小年镇的居民全都吓得噤了声。

  梁烈站在台上,高声道:

  “都听好了,我叫梁烈,奉永淮公之命,来此只办两件事:一是杀人,不是滥杀无辜,而是杀那些为祸乡里,趁机作乱之人;二是赈灾,话不多说,如今人已经杀了,马上开始赈灾!”

  听到赈灾,小年镇的镇民们心中的恐惧小了一些,看向梁烈的目光中不由得带上了一丝期盼。

  说实话,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谁又愿意在这祭祀邪神呢?

  梁烈命人在镇上支起三十口大锅。

  小年镇是一个大镇,人口原来有一千五百多口,五六千人,遭灾后逃的逃,死的死,当匪的当匪,如今只剩了三千多人。

  三十口大锅,平均每锅一百人。

  说实话有些少了,不过梁烈带的粮食不多,不可能把这些人全都管够,每人吃一小碗意思意思就得了。

  很快,大锅架起,开始烧水,放入稻米,鸭肉干切碎也放一些,再加上盐,最终煮成三十锅香喷喷的粘稠肉粥。

  村民们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不断的咽着口水。

  若不是有大量淮阴军在一旁看守,他们恐怕早就争先恐后的冲上去了!

  这时,一个村民实在忍不住了。

  他已经饿了不知道多少天了,每天吃些草根树皮充饥,或是去泥里挖螺,再或是去薅狗尾巴草,吃草籽,此时一闻这香味,顿时便忍不住的往前迈步。

  负责看守的淮阴军士兵大声呵斥道:

  “站住,回去!”

  然而那人此时或许已经被饥饿吞噬了理智,或许心中带有一点侥幸成分,总之他对士兵的警告充耳不闻,继续往前走着。

  其余的村民全都直勾勾的盯着那人,如果那人平安无事的吃到了粥,那完全可以想象接下来会发生的事。

  好在,这些救灾的淮阴军每一个都是方永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百战的老兵,来之前翟逊为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告知了他们救灾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因此此时的淮阴军面对这种情况丝毫不慌。

  一名淮阴军平静的拿起背上的长弓,拉弓射箭一气呵成,嗖的一声,那人便倒在了大锅前方。

  百姓们见状纷纷吓得后退了半步。

  有了活生生的例子,所有人都不敢动了。

  很快,肉粥煮好,梁烈命人排队领粥。

  期间有插队的,有抢夺他人的粥的,梁烈的做法毫不留情,通通射杀。

  赈灾不是儿戏,尤其是梁烈他们还是孤军深入赈灾,那更要从严处置,只有这样才能镇住灾民!

第157章 ,闪袭大同

  粥分好了,吃饱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每人都吃到了一小碗。

  等吃完了粥后,镇民们再看淮阴军,眼中不由得少了几分戒备,多了几分感激。

  梁烈站在高台,告知众人,自己明日会再施粥一次,随后便会离开。

  台下的人一听,急了。

  不是说赈灾吗,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

  梁烈告诉众人,赈灾确实是赈灾,但不是在这里赈灾。

  赈灾的地点在沂州,他们要前往沂州才能得到永淮公的赈济,想要过去的,可以随他一起前往沂州,他负责保障一路上的安全和食物问题。

  此言一出,有人相信,也有人不信。

  其中不信者居多,梁烈毕竟是第一次来这里,镇民们不可能直接就相信他。

  次日一早,梁烈又命人煮了粥,百姓们都来吃了。

  吃完后,梁烈开始统计愿意和他一起离开的人数。

  总共643人,大概只占总人口的20%

  到了中午准备正式出发时,可能是怀念肉粥的味道,又陆续多了一些人,有八百多了。

  随后梁烈直接带着这些人离开。

  剩下的镇民们望着梁烈离开的方向,心中隐隐有些后悔。

首节 上一节 140/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