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52节
次日,方永整齐好兵马,出德州,入直隶!
和山东相比,直隶军民对方永的抵抗力度要更大一些。
这里的百姓不像山东百姓那样受到过方永的帮助,他们对方永知之甚少,再加上朝廷的丑化,因此他们对方永的到来多有恐惧。
部分官员利用百姓的这种心理,污蔑方永为乱匪,会率兵劫掠百姓,号召百姓对方永的军队进行抵御。
对此,方永的应对方法很简单。
他一路高竖勤王大旗,严守军纪,对百姓秋毫无犯。沿途所经镇县凡有抵抗者,皆被其冠之以与异族勾结的借口覆灭,金银粮秣尽数充军,田地宅邸亦被没收。
大军一路进入河间府,张远的水军也同样赶至河间府的沧州。
沧州官吏对张远自然说不上欢迎,他们组织了不少人手在运河拦截,想要阻止张远的水军进入。
张远也是毫不留情,直接用武力强行攻破了沧州码头,占取了沧州。
城中的官吏皆被其关押起来。
如果换做其他人,如黎庶出身的周栓,此时免不了将沧州血洗一番,以免日后生乱。
但张远却不会这样做。
或许是因为他出身于朝廷将领的原因,张远对大熙官吏一般不会赶尽杀绝,而是会留其一条性命,除非有方永的直接命令除外。
张远的水军攻破沧州后,方永的陆军也紧随其后,赶到了河间城下。
河间府城是一座非常雄厚的城池,伫立在山东和直隶之间,春秋时期,是齐燕赵三国争夺之地。
昔日晋贼吴胜便是败于此地。
不过现在,方永应该是不用为这座坚城发愁了。
因为在这里,方永却遇到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人。
“郭白拜见将军大人!”
“子升快快请起!”
方永亲切的扶起郭白。
他未见过郭白,不过却已经与其神交已久,早就看过了郭白的画像。
和天生貌丑的吴元相比,郭白是一等相貌,甲字脸,脸型略长,蓄文士胡,属于那种刻板印象中的官员形象。
而对方永来说,郭白数次为他立下大功。
昔日劲敌,纵使是方永都觉得难缠的对手,亦败亡于郭白之手。
虽然因为某种原因,方永得到天下后不可能再启用郭白,但这并不妨碍他重赏郭白。
而且郭白的儿子郭铄和侄子郭钰也都在自己的军中担任要职。
方永这个人不会卸磨杀驴。
即便是真的卸磨杀驴,也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让别人看不出来才行。
“请将军入城!”
郭白恭敬的说道。
第172章 ,居庸关破
郭白一声令下,河间城门大开,城内官吏士绅皆翘首迎接。
为首的有河间崔氏,之前曾送女崔姒向方永示好。
方永其实不好女色,外面的那些传言都是谣言,只是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害怕不收的话对方会误会,所以这才勉为其难的将崔姒收下。
就这样,方永毫不费力的进入了河间城池。
大军进城之后,郭白谈及此番来意,希望方永可以暂停北上行军,先带领淮阴军在河间等候。
方永对此疑惑不解。
“子升这是何意?”
郭白道:
“将军欲取天下大业,难道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吗?”
方永微怔。
郭白奸笑着,这一刻,他的表情像极了平日里向隆庆帝进献忠言的时刻,言道:
“草原大军今困于居庸关外,轻易难以破关。若将军急于北上,恐先草原而入京城,届时将军必成众矢之的,于将军大业不利!”
“何不暂时保存实力,屯兵于河间,坐观草原破关入京,待朝廷与其两败俱伤,将军再出兵北上,那样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吗?”
此时,由于郭白之前离京太早,并不知道赵仕鸿之事,所以在他的眼中,草原一时半会还打不过来,这才劝方永留在河间。
方永思索着郭白的话。
想了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
如果单从利益的角度来看,郭白说的不错。
但有时候,事情不能只从利益的角度考虑。
草原叩关之事他本身就有着一定的责任,如今又如何能再为了利益坐视草原人打进京城呢?
京城的百姓生活已经极为困苦,他怎么能再忍心让他们承受异族的肆虐呢?
最关键的是,方永自信自己有能力堂堂正正的解决这一切。
在没有足够的能力时,迫不得已的用一些阴谋诡计也就罢了,现在有了能力,自然要行的端,走的直!
方永将他的想法说出,拒绝了郭白的提议。
郭白没想到方永竟然会因为这种理由拒绝。
他可是带着邀功的心思来的。
这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竟然会有人拒绝?
那些百姓都是大熙的子民,隆庆帝都不管他们的死活,他方永管那么多干什么?
郭白不死心的说道:
“将军大人,您可知道,如果您执意现在北上进京的话,您很可能先遭遇朝廷的军队,再遭遇忠国公的援军,最后还要遭遇破关的草原大军,难道您要眼睁睁的看着您手下的士卒流血牺牲吗?您不是将他们都视为自己的亲人吗?”
方永闻言道:
“不错,我确实将每一名士卒都视为自己的亲人!”
郭白道:
“既然如此,那些陌生百姓的性命又如何比得上您士卒的性命珍贵呢?”
方永道:
“大江两岸的百姓是我的亲人,大河两岸的百姓是我的手足,中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对他们是没有一丝偏颇之心的!”
郭白闻言不说话了。
他感觉方永是在借他作秀,故意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这样的事,怎么可能做得到……
很快,淮阴军大军开拔,向着津海而去。
居庸关。
赵仕鸿以钦差之名,前来送粮。
同时他还奉旨视察居庸关内的防守情况。
牛继宗、马尚不敢怠慢,赶忙迎接。
赵仕鸿带着侍卫和粮草入城。
一开始,牛继宗和马尚还非常警惕。
赵仕鸿毕竟是高志的舅父……
但很快,看着赵仕鸿运送来的一车车粮草,牛继宗检查了一番,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是省着点吃,足够大军半月消耗了。
牛继宗这几日的忧愁顿时散去,有着这些粮食,他就有信心,可以将草原鞑子挡在居庸关外,不使其踏入关内一步
牛继宗的心情不由得变得好了许多,对赵仕鸿的警惕也下降了许多。
随后,牛继宗和马尚按照旨意带领赵仕鸿巡查居庸关防御。
巡查过程中,赵仕鸿赞叹道:
“两位将军布置果然精密,百无遗漏,本官代陛下谢过两位将军为国为民之举,待本官回朝,必为二位将军向陛下请功!”
牛继宗闻言很是高兴,马尚也露出笑容。
二人对赵仕鸿的戒心大大下降。
巡查结束后,几人下了城墙,赵仕鸿突然道:
“本官此次前来,除了运送军粮外,还有一道密旨宣布!”
牛继宗和马尚不疑有他,还以为是隆庆帝的重要嘱托,遂屏退左右。
赵仕鸿拿出圣旨,牛继宗和马尚跪下听旨,没有丝毫防备。
赵仕鸿身边的数位随从趁机上前,一把按住牛继宗、马尚二人。
二人跪着,使不出力来。
赵仕鸿快速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牛继宗、马尚二人,私通淮阴贼寇,背逆天恩,罪大恶极,行大逆不道之举,实乃大不赦之罪。
今命内阁协办大学士赵仕鸿监斩,诛杀逆贼,夷其三族,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言罢,不给牛继宗马尚二人解释的机会,手下之人拔出腰刀,两道刀光一闪,两颗硕大的头颅落下。
到死,牛继宗、马尚二人仍然带着不敢置信,死不瞑目。
没有了头颅的尸体血液从脖子处喷撒,血液扬起三丈不止,空气中仿佛刮起了一片血风,嗡嗡之声,仿佛英雄之泣。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