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74节

  说实话,陈正都现在已经有点后悔了。

  早知道是这样的局面,他就不该答应隆庆帝再次出征。

  老老实实的待在府里多好。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后悔药可吃。

  现在退回去的话隆庆帝肯定不会饶了他的,他只能硬着头皮顶上。

  当下陈正都退回了直隶的真定古城。

  在直隶的所有城池中,真定的防御能力数一数二。

  但还是那一点,人太少了。

  晋贼的贼兵数量至少在大几十万上下,尽管其中各种匪兵难民混乱不堪,但在绝对的人数优势下,这些问题也都将被磨平。

  而陈正都的手下只有三万京营兵。

  靠着这三万京营兵马想要守住关隘,面临的困难不是一点半点。

  尤其是还有人制约的情况下。

  “陈将军,您擅自更改行军战略,咱家定会如实上报给陛下的!”

  一个干瘦的太监监军威胁着说道。

  陈正都感到无比头疼。

  但他此刻已经无力与其争辩。

  兵部制定的战略是让其驻守在娘子关,依托这座天下雄关,将晋贼拦在直隶之外。

  但现实很明显,他这点兵力连靠近太行区域都做不到,更别说驻守娘子关了。

  只是监军的话不能不听,缮国公的惨剧犹在眼前,于是陈正都不得不从那少的可怜的军费中挤出五千两来拉拢监军,使其可以如实将这里的情况上报,不求为他美言,只求不添油加醋便好。

  将监军的事情解决完后,陈正都立刻派遣士兵,开始准备坚壁清野的工作。

  作为曾经经历过和缮国公一同讨伐淮阴贼的将领,陈正都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提升了不少,尤其在“固守”和“建立防线”这两点上,陈正都可谓是深刻继承了缮国公的思想。

  缮国公最擅长这种打法,当年在辽东就曾用这种办法拖垮了骁勇善战的女真人。

  在淮州,又用这种办法逼得方永束手无策。

  不管其人品如何,这种战略打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如今缮国公虽然死了,这种打法却传承了下来。

  陈正都发现,晋贼的发展模式极其简单粗暴,和淮阴贼的发展模式并不相同。

  淮阴贼的内部有着完整的经济体系,靠着贩盐和耕种两大支柱供养士卒,对抗朝廷,因此其内部稳定性非常强,俨然是一个小国的形式。

  缮国公曾试着建立封锁来破坏淮阴贼内部的经济,然而收效甚微,反而是己方的盐价大量上涨,百姓痛苦不堪。

  最后缮国公不得不下令派兵到对方境内屠杀百姓来达成破坏经济的目的,而这也为缮国公后来的惨死埋下了祸根。

  但晋贼和淮阴贼不同。

  晋贼的发展完全是靠着劫掠来支撑。

  劫掠大户,劫掠百姓。

  被劫掠了的百姓无处可去,最终无奈加入晋贼,进行下一次劫掠,如此越滚越大。

  这种流寇模式没有稳定带来收益的产业,只是不断的无序扩张,这种扩张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极其迅速,但缺点也很明显。

  那就是他们一但停下来,无法再劫掠到东西的时候,崩溃也就开始了。

  陈正都只要坚壁清野,将晋贼死死拦在这里,用不了多久晋贼就要支撑不住,到时候晋贼是退回山西还是南下劫掠就不是陈正都该考虑的了。

  他这三万人,能守住真定就已经是他能力超群了。

  坚壁清野四个字解释起来,无非就是加固防御,肃清野外。

  但说起来简单,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

  一个清字,代表的是将城墙外的百姓、粮食、家畜、甚至是房屋树木全都肃清。

  对于那些普通的黎庶来说,这其实算不了什么。

  因为他们什么也没有。

  鸡鸭猪狗等家禽家畜,他们没有。

  金银铜铁等财物,他们没有。

  绸缎棉布等衣物,他们没有。

  粮食,他们也没有。

  他们唯一有的或许就是那破破烂烂的泥土房和村口的老槐树了。

  一处村子里。

  陈正都的士兵驱赶着一群麻木的百姓往外走去,秉承着什么也不留给敌军的策略,士兵们丢出火把,将村子的破屋子连带着老槐树一起付之一炬。

  小孩看着老树上燃烧起来的火焰失落的道:

  “妈妈,明年是不是吃不到槐树花了。”

  “傻孩子,那槐树今年就被扒光了树皮,已经死了。”

  和百姓比起来,那些富户大户的抵抗情绪要强的多。

  他们不愿意遵守陈正都坚壁清野的命令。

  尤其是他们的宅院,那些高墙大院中凝聚了家族多代人的心血,没有人愿意轻易将其放弃。

  如果是缮国公,此时肯定就要开始杀人了。

  不过陈正都不敢学习缮国公,因为他得顾及自己的九族。

  因此陈正都只能尽力的派人去劝说。

  动之以理,晓之以情。

  然而最终的效果并不好,很多大户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祖业。

  饿死不搬家这种想法根植这些人的心中。

  大不了投靠晋王。

  一些大户在心中如此想到。

第78章 ,科考人才

  坚壁清野之后,陈正都将大量的百姓强行迁入城内。

  这些百姓在城内没有住所,陈正都便让他们在城中就地搭建棚屋居住。

  陈正都每天会发放少量的食物,维持着这些百姓的生命,然后强制这些百姓修筑城墙。

  大量的百姓因为劳累和饥饿死去,期间自然也有百姓进行反抗,但最终都被无情镇压。

  在这期间,牙行的生意大量兴盛起来。

  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往往可以在那些面黄肌瘦的灾民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人。

  例如一些美人胚子、美男胚子等等。

  这些孩子未来最完美的结局大概就是被一些大户人家买走,充做丫鬟奴仆。

  而最差的结局或许是青楼妓院?

  不,那不是最差的。

  最差的是那些没有价值,没人要的孩子……

  “妈妈,等我以后赚到了钱就回来找你,给你盖大房子!”

  一个小女孩挥着手说道。

  妇人噙着泪,强行忍住。

  “好,娘等着阿秋。”

  小女孩被带走了,所换来的只是一袋麦子。

  但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局。

  因为小女孩留下来的话只会更惨。

  城外已经开始出现游荡的小股晋贼。

  陈正都不禁加重了对于城墙的修筑工作,就连妇人也被派去挖坑,帮忙修补城墙。

  直隶总督此时已经提前逃到了保府。

  陈正都向其索要兵马支援,因为直隶总督手里还剩两万左右的绿营兵,虽然战力非常不堪,但至少也算是人,俗话说得好,放屁填风,有兵总比没兵强。

  对此,直隶总督虽然表面上满口答应,但却一直找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派人过来。

  陈正都能猜到对方的想法,乱世之中,兵马为王,对方是在观望局势。如果他能顶住晋贼的进攻,直隶总督就会带兵赶来支援,做大熙忠臣。

  可如果他顶不住,那直隶总督估计就要成为大晋忠臣了……

  “乱臣贼子!”

  陈正都忍不住骂道。

  淮州,

  方永组织的科考圆满结束。

  考生们兴高采烈的走出考场,期待着不久后的放榜之日。

  一些之前投降的县官,如宋应阁等人被充做考官,负责审阅考生的考卷。

  他们将排除掉那些滥竽充数的考生,然后将其中有些能力的挑选出来,交给贾雨村和吴元审阅。

  这次科考总计考生962人,在初次审阅过后,剩余189人。

  贾雨村和吴元再次审阅,同时进行排名。

  这次基本没有再筛人,只挑出了两份在言辞中有些倾向朝廷意图的卷子。

首节 上一节 74/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8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