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106节
工作上,萧光敬是赵孝骞发展的下线,将来作为重要棋子埋在辽国朝堂上的。
但在生活里,赵孝骞并不待见萧光敬。
这种嚣张跋扈的纨绔,赵孝骞在汴京城里揍了一大片了,君不见汴京纨绔们排着队交保护费的盛况,在这个圈子里,赵孝骞属于超流的存在,如今他的层次早已不屑跟纨绔们划为一类了。
而萧光敬这人,吃喝嫖赌,张狂嚣张,他该庆幸自己顶着辽使的名头,不然这种人在汴京城会被赵孝骞一天揍八顿。
汴京城里,赵孝骞不允许有比自己更牛逼的存在。
萧光敬颇感无辜,他没想到赵孝骞对自己居然如此不待见,天知道当他不得不答应做宋国内应的时候,经历了多么痛苦艰难的挣扎。
我都帮你做事了,你却如此嫌弃我……
两国谈判无风无浪地结束,双方都算满意。
当晚,鸿胪寺卿出面,赵孝骞作为主人宴请辽国使团随员。
席间两国使臣杯觥交错,称兄道弟,浑然忘记了白天两国还在剑拔弩张地争吵。
宴席结束后,萧光敬趁着众人喝醉,没人注意,与赵孝骞找了个偏僻的角落,两人密谈了许久。
至于二人谈了什么内容,不可能有人知道。
只不过萧光敬回到席上时春风满面,一脸的轻松惬意,嘴角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下去,也不知赵孝骞暗中给他许了多少利益。
第二天一早,在赵孝骞的陪同下,辽使萧光敬领着几名使臣进宫,觐见了赵煦。
这样的会见,赵煦每年都要经历一次,以往都是说些客套场面话,两国兄弟之邦,睦邻友好,永息刀兵什么的。
毫无营养,毫无意义,但必须要说。
今年赵煦会见辽使,却分明感到辽国使团的态度与以往不同。
说话的语气,表情的管理,都比往年恭敬了许多,再也不复曾经居高临下的傲慢,反而在赵煦面前,辽国使团说话都有了几分小心翼翼的样子。
赵煦的心情非常舒坦,他知道原因。
偌大一个国家的尊严,被赵孝骞以强硬的姿态立了起来。
官家与辽使聊天,赵孝骞一直安静地坐在旁边,从不随便插话,只有在别人问起他时,才简短地说几句,然后识趣地闭嘴。
赵煦的心情更舒坦了。
他喜欢这样的臣子,忠心,低调,且识进退。
明明是他亲手立起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可他却仿佛浑然不觉,只是忠实地行使自己的本分,不逾矩,不邀功,低调得近乎透明。
觐见大宋官家的过程很快,聊完之后赵煦照例留客,萧光敬一行宫中赐宴。
这回萧光敬学聪明了,下意识望向赵孝骞。
他不知道赵煦赐宴是客气话还是真心邀请,万一自己当真了,赵孝骞反过来一句“赶紧滚”,那多没面子。
幸好赵孝骞这次没有反对,只是含笑点头。
萧光敬顿时眉开眼笑,起身行礼向赵煦道谢。
随即萧光敬动作一滞,自己这是怎么了?我堂堂辽使,做事为何要先看别人的脸色?
曾经那个狂放不羁的我,永远回不来了么?
宫中赐宴,尤其是给外国使臣赐宴,是有固定的菜肴的,这也是宫中礼仪的一部分。
一顿宫宴吃得萧光敬甚感无趣,因为宫里的规矩太多,什么时候该端杯敬酒,什么时候可以执箸挟菜,什么时候该放下筷子听官家说话,这些都是规矩。
一顿宫宴用了两个时辰,辽国使团这才向赵煦告辞。
赵孝骞代大宋官家将使团送出宫门外。
萧光敬朝他长揖一礼:“郡侯留步,今日我们便启程回辽国上京了,萧某向郡侯告别。”
其余的辽国使团随员也纷纷行礼。
对于赵孝骞这个人,辽国使团自然是没好感的,据说宋国那种神奇的火枪就是出自他的手,这种火器已然改变了宋辽两国的态势,辽人怎么可能对他有好感?
但不爽归不爽,该行的外交礼节还是不能少的。
赵孝骞也含笑回礼,心中舒了一口气,总算把这群货送走了,自己的使命也告一段落,可以休息了。
该说的话已说过,赵孝骞和萧光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会意一笑。
“今日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见,郡侯保重,若郡侯能来上京,萧某必扫榻以待。”
赵孝骞挥挥手:“俩男人就不必搞得这么深情款款了,有缘再见,该吃吃,该喝喝,该打架就打。”
萧光敬笑了:“若非你我各为其主,想必应能把臂论交,郡侯是条汉子,我们辽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磊落汉子。”
赵孝骞目光变得古怪起来。
这货从哪得出来的结论,觉得自己是磊落汉子?
汉子倒也没错,但“磊落”……
话说早了呀小老弟,那晚你莫名其妙掉入粪坑的事,够你回去研究一二十年了。
萧光敬说完正要转身离去,赵孝骞忽然不知想起了什么,叫住了他。
“贵使刚才说,我们可以把臂论交?”赵孝骞莫名其妙地问道。
萧光敬一怔,点头:“没错。”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算朋友了?”赵孝骞眼睛闪闪发亮。
萧光敬心头不觉浮起不祥的预感,感觉面前有坑,但又不确定要不要一头栽进坑里验证一下。
“是……吧?”萧光敬艰难地道。
赵孝骞目光顿时变得柔和:“……我马上要成亲了。”
萧光敬茫然,下意识拱手:“……恭喜?是要留我在汴京喝喜酒吗?”
“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人可以不来,而且最好别来,但心意一定要到,不然就太失礼了。”赵孝骞叹道。
萧光敬发现自己果然一脚踏空,正往坑里坠落。
“‘心意’是啥意思?”
赵孝骞热情地解释:“就是钱,或是值钱的珠玉珍奇,包括但不限于田产,店铺,宅院等等。我们大宋人都很务实,钱财这些东西才能最直白地代表心意。”
萧光敬懂了:“就是要我给你送钱?”
“你总算懂了,我还担心自己说得太委婉,你那未受教化的脑子理解不了。”赵孝骞欣慰地笑。
萧光敬心中的怒火控制不住地又冒出了头。
你特么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屁话?你只差直接伸手搜身了,这特么能叫“委婉”?
转头迅速瞥了瞥不远处的辽国使团,萧光敬压低了声音咬牙道:“郡侯应知,我已身无分文,还倒欠了你许多,真的没了!”
赵孝骞理解地点头:“我知道,但表达心意的方式有很多,没钱也有没钱的办法。”
“什么办法?”
赵孝骞从怀里掏出一张白色的欠条,上面写满了字,落款竟是萧光敬的名字,你说神奇不神奇?
萧光敬看着欠条上的“一万贯”,顿时一阵天旋地转。
确定了,果然是坑!这张欠条你特么在怀里藏了多久?
“你只要在上面按个拇指印,你的心意就到位了,多谢多谢。”赵孝骞顺势又从怀里掏出一块印泥来。
“你真是个……”萧光敬努力抑制想破口骂娘的冲动,深吸口气,道:“郡侯就不怕我回了辽国后,把这些账都赖掉?”
赵孝骞嗤笑:“你想多了,咱们两家的雪盐买卖,每月我会按比例先扣掉你欠的钱再发货,没意见吧?”
第144章 赎身脱籍
萧光敬会不会签欠条?
他当然会签,不签走不了。
赵孝骞说,大家是朋友,朋友成亲若不表示一下未免太失礼了。
赵孝骞还说,反正你欠了那么多债,在乎多一笔吗?想想未来两家合作日进斗金的美好前景,这一万贯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人情来往,小伙子格局要大一些,不然就是不堪与谋的竖子。
赵孝骞更说,我明明可以动手明抢的,但我还是给了你体面,只让你签欠条,快说谢谢……
萧光敬无法拒绝,也不敢拒绝。
良家百姓走在路上,被一群痞子抢了钱的憋屈感,萧光敬心里有点难受,还他却不敢吱声。
自从这次来到汴京,萧光敬可谓是命途多舛,处处倒霉。
而勇敢坚强的萧光敬,不知不觉已学会了在逆境中生存,成长,蜕变。
他掉过粪坑,被人设计欠下巨额赌债,还被威胁做了宋人的内应……
这么多挫折都没能击倒他,他活得多努力。
跟那些挫折相比,再欠一万贯心意算得什么?
拇指在欠条上狠狠按下指印,萧光敬转身就走,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赵孝骞含笑目送辽国使团离去,并扬手殷殷挥别。
吃相确实难看了一点,但……
一万贯是真的香啊。
…………
辽国使团的来与走,在汴京城里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消息不灵通的百姓只会叹口气,然后说,看吧,辽人又来催要岁币了,窝囊的朝廷还得客客气气地把钱交到辽人手里,看着辽人在大宋飞扬跋扈,这种憋屈的事儿有什么可讨论的。
消息灵通的人倒是知道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情况,具体的内幕不清楚,只知道这次辽人来大宋并未占到任何便宜,可以说是碰了一鼻子灰走的。
为何会碰一鼻子灰?
这可就有说道了,君岂不闻前些日的西郊秋猎?楚王世子知道吧?咱大宋突然支棱起来了知道吧?
都不知道?听我细细道来……
街头巷尾,各种传闻喧嚣尘上,直到辽国使团出了汴京城,蜿蜒向北而行,汴京城的议论才渐渐平息。
然而有个地方关于辽国使团和赵孝骞的传说,却至今未息。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