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119节

  “官家,国子监学子数百人聚于宫门外请愿,他们还联名上疏,请求官家网开一面。”

  赵煦呆怔,不解地道:“国子监学子何事请愿?”

  郑春和低声道:“昨日章相公授意刑部,拿问了门下侍郎苏辙。国子监学子正是为苏辙而来。”

  赵煦正聊得高兴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此事是章惇所为?为何没人告诉朕?章惇简直胡闹!苏辙也是他能拿问的!不怕士子们翻了天吗?连朕都不敢随意处置的苏门子弟,他章惇长了几个胆子,竟狂妄至此!”

  郑春和小心地道:“苏辙是昨日下午被拿问的,官家昨日批阅奏疏太晚,故而无人敢惊扰官家休息……”

  赵煦脸色涨得通红,这一刻他突然怀疑,自己选择章惇为宰相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章惇自拜相以后,行事日渐跋扈专行。

  赵煦的本意是任用章惇打压旧党,他的意思是“打压”,但章惇如今摆出来的架势,是要把旧党赶尽杀绝。

  多大仇多大怨,如此严厉地处置旧党,最后这笔账还不得算到他这个皇帝头上?

  到时候章惇把旧党杀干净了,史书上却给赵煦评了个“残暴不仁”,堂堂天子给宰相背了黑锅,跟谁说理去?

  苏辙是什么人?

  那是赫赫有名的文坛领袖,苏门父子三人皆是大宋文坛的灵魂人物。

  当年乌台诗案那么严重,已经影响到天家的威严和声誉了,当事人苏轼也只是被贬谪地方当团练使,神宗皇帝终究还是没杀他。

  你以为是神宗皇帝不想杀吗?

  是不敢杀啊。

  杀了苏轼,皇帝的名声会臭大街的,文人士子会对朝廷口诛笔伐,后果甚至比乌台诗案更严重。

  今日章惇倒是胆肥,竟敢拿问苏辙,他真是飘得厉害了。

  “传旨刑部,马上释放苏……”

  话没说完,赵煦突然停下。

  对章惇有意见不假,但宰相是他自己封的,含泪也要让他当下去。

  不仅要当下去,他这个皇帝还不得不帮忙维护宰相的威严,朝廷推行新法还要靠章惇和一众新党贯彻呢。

  昨日章惇抓了苏辙,今日皇帝又放了苏辙,事情传出去,朝臣们怎么想?君相不和,新党旧党各种猜疑揣度,不知又会闹出多少乱子。

  赵煦为难了,无神地四顾,这时骤然看到了静立一旁的赵孝骞。

  赵煦突然两眼一亮。

  有些事皇帝不能干,但别人可以干呀,借别人的巴掌扇章惇的脸,不也一样很爽吗?

  至于章惇,最近他狂得没边儿,也该给他一个教训了,赵煦任用章惇的目的是要他帮自己做事,不是让他给自己添堵的。

  目光瞥处,赵煦突然绽开了微笑。

  “子安,苏辙被拿问,你怎么看?”

  赵孝骞老老实实地道:“臣用眼睛看。”

  赵煦被堵得一滞,不由赞道:“你真会聊天呀。”

  赵孝骞苦笑道:“官家和相公们的事,臣是宗亲子弟,不便置评,更不便参与。”

  赵煦低声道:“如果朕要你参与一下呢?”

  赵孝骞一副茫然不解的样子:“官家的意思是……”

  “经你的手,把苏辙从刑部大狱弄出来。”

  赵孝骞大惊失色:“官家,臣只是个七品的勾当公事,怎敢与章相公作对?官家这不是要臣的命吗?”

  赵煦气道:“有朕在背后帮你撑腰,你怕啥?”

  赵孝骞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章相公权势甚盛,一根小指头就能把臣碾死,臣这岂不是螳臂当车吗?纵是官家撑腰,臣恐怕也难捋章相公之虎须呀。”

  赵煦沉下脸道:“你尽管去做,章惇若加罪于你,朕一定为你撑腰,任何人都不敢动你,包括章惇!”

  “救出苏辙是其一,章惇这人,朕也想敲打一下,不然愈发无法无天了,子安明白朕的意思吗?”

  赵孝骞仍在迟疑不定,赵煦又扔出一块筹码。

  “此事过后,章惇兴许能收敛一点,而你提出的兵役法,便有破局立法的可能,子安,可愿一为?”

  提到兵役法,赵孝骞终于提振起了精神,忐忑地道:“既然官家说了,那么……臣试试?”

  “一定要保苏辙无恙,不然朕会被天下文人士子唾骂,朕可不想将来死后,被后人上一个恶谥,朕九泉之下都恶心透了。”

  赵孝骞犹豫半晌,终究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从命。

  见赵孝骞答应下来了,赵煦也松了口气,这桩麻烦事扔出去后,他又无忧了。

  告辞出殿,走过福宁殿的拐角,赵孝骞不甘不愿的表情渐渐变化,竟露出了诡异的微笑。

  高端的猎人,会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自己主动向赵煦开口求情救苏辙,终究落了下乘。

  而让赵煦主动把救苏辙的差事交给他,性质就不一样了,这叫为君上分忧,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国子监学子请愿,是赵孝骞授意蔡攸暗中安排的,它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个契机,赵煦不会主动把救苏辙的差事交给他。

  现在有了赵煦的支持,赵孝骞终于有了硬刚章惇的底气。

  走出宫门,等候在外的魏节和陈守迎了上来。

  赵孝骞站在宫门外,看着二人沉声道:“魏节,召集皇城司所属,半个时辰后随我进刑部,接苏辙出狱。”

  魏节一愣,迟疑地看着他。

  赵孝骞嘴角一勾:“我奉旨行事,任何人不得阻拦,违者拿入冰井务治罪!”

  魏节又愣了,然后渐渐露出五体投地的眼神。

  进一趟宫就能得到官家的支持,郡侯圣眷之隆,也是没谁了,不愧是官家的亲兄弟,有牌面!

第161章 破门而入

  皇城司麾下是有军队的,这个机构最初就是由军队发展而来,后来明朝的锦衣卫成员构成也是效法皇城司。

  只是皇城司的军队不能随意调动,勾当公事也不行,必须要有官家的旨意。

  今日赵孝骞在赵煦面前绕了一大圈,拿到了赵煦的旨意和调令,那就不必顾及什么了。

  魏节仔细查验了调令后,当即与赵孝骞回到皇城司。

  赵孝骞在皇城司里翘着二郎腿喝茶,魏节办事。

  半个时辰后,皇城司麾下两个指挥约千名禁军集结,在皇城司大门前列队肃立,等候赵孝骞的命令。

  不仅如此,皇宫里也出来了一位宦官,点头哈腰谄媚地在赵孝骞面前拍着马屁。

  这位宦官三十来岁,面白无须,连喉结都是平的,说话的声音尖细难听,如裂丝帛,大约是当年阉完后没好好保护嗓子。

  长得娘里娘气,说话声音也难听,在赵孝骞面前一脸殷勤讨好的模样,就差摇尾巴了。

  但赵孝骞可不敢小看他。

  刚当上勾当公事时,赵孝骞与皇城司麾下所属都打过交道,这位宦官正是冰井务的主管,内侍都知刘单。

  冰井务隶属皇城司,理论上刘单是赵孝骞的下级,但冰井务主职核查审问,直接对皇帝负责,所以这位刘单也算是赵煦是心腹亲信了。

  今日去刑部救苏辙,赵孝骞不仅动用了皇城司的军队,也动用了凶名赫赫的冰井务。

  主打就是一个降维打击,身份官职名气压不住人,进了刑部大堂跟官员一通拉扯,又是扯皮又是揪头发撕衣服,跟原配抓小三似的,未免太不成体统了。

  所以动用军队和冰井务很重要,可以省却很多麻烦。

  刘单不愧是宫里的人,眼力见方面无人能及。

  他的容貌并不出众,但眼睛却一直在悄悄观察赵孝骞的举动。

  赵孝骞手指刚动,刘单立马双手捧上茶水,赵孝骞咳嗽两声,刘单立马掏出手帕递到嘴边让他吐痰,甚至赵孝骞喉头蠕动几下,刘单都立马捧来一碟点心……

  全身瘫痪式服务,令赵孝骞颇不自在,如果是个美女倒还算享受,可这不男不女的侍候自己,委实有点……

  “刘都知不必忙活,你……好好坐着。”赵孝骞苦笑道。

  “是是,奴婢生来好动,闲不下来,郡侯与官家是亲兄弟,奴婢侍候郡侯也是应当的。”刘单点头哈腰笑得灿烂。

  奴颜婢膝的样子看起来可笑,但赵孝骞不敢轻视他。

  这家伙的分裂状态比赵孝骞还严重,莫看在他面前各种殷勤讨好,一旦进了冰井务,他就是王者归来。

  但凡进了冰井务的犯人,不死也得脱层皮,犯人的口供不管是真还是假,都是刘单一手炮制出来的,每年从冰井务抬出去埋了的犯人,都是受刑不过当场嘎了的。

  在外人眼里,刘单可是心狠手辣的大魔王,可不是什么奴颜婢膝的宦官。

  “皇城司向来不插手朝中刑狱案,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定下的案子,皇城司按理是不应管的,但今日苏辙一案是例外,刘都知想必也得到了旨意吧?”赵孝骞笑吟吟地道。

  刘单躬身道:“是,奴婢刚得了旨意,官家嘱奴婢一切听从郡侯差遣,按说官家做事就是心细,其实不下这道旨,郡侯也是奴婢的上官,奴婢怎敢不听郡侯的吩咐呢。”

  “甚好,今日的任务,就是从刑部大狱提走苏辙,先安排他在冰井务住几日,风头过了再说。”

  刘单迟疑道:“提走苏辙不难,但刑部官员若是阻拦,皇城司如何处置?是一并拿下问罪,还是任其叫嚣,我等不理不管便是?还请郡侯先拿个章程,奴婢也好照章办事。”

  赵孝骞想了想,道:“若有阻拦者,拿两个跳得最欢的官员治罪,其他人想必便不敢发声了,既然拿了人,就莫虎头蛇尾,总要坐实几桩罪,也好杀鸡儆猴。”

  刘单明白了,忙不迭点头,顺手一记马屁送上:“郡侯高瞻远瞩,奴婢远不及也。郡侯既然发了话,一切便看奴婢的。”

  魏节这时来报,皇城司麾下禁军已集结完毕。

  赵孝骞看了看天色,喃喃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宜劫狱。”

  看着魏节和刘单,赵孝骞沉声道:“传令,出发刑部大堂。”

  …………

  皇城司门外,千名禁军披甲执刀,赵孝骞领头,魏节和刘单跟随,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街过市,朝刑部大堂走去。

  队伍刚出皇城司,路过围观的官员和百姓见这队人马杀气腾腾的样子,百姓不明所以,只当是热闹,官员们看着队伍行进的方向,却渐感不妙,急忙派人飞奔传信。

  赵孝骞并不在乎有没有人通风报信,他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

  皇城司和刑部官署很近,两者的官署都在御街边,一炷香时辰便走到。

  禁军来到刑部大门外,大门外原本站着两排差役,差役本来踮着脚看热闹的,见皇城司的人马出动,还以为他们要去干什么大事。

首节 上一节 119/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