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287节

  赵孝骞今日的阔绰大方,二女先是高兴雀跃,后来赵孝骞越买越多,二女渐渐开始惶恐不安,最后在大街上忍不住哭了起来。

  赵孝骞惊愕之下,一问才知。

  原来二女以为赵孝骞今日对她们如此大方之后,就要送她们回日本,要抛弃她们了。

  “我特么……对你们好也错了是吧?”赵孝骞气坏了:“非要每天晚上狠狠扇你们的屁股,你们才高兴?”

  二女双颊羞红,慌乱地四下张望,平氏红着脸小心地道:“郡公大人,这些话不能……可不可以不要在大庭广众说?您若是想,我们现在就回府,好好服侍您行吗?”

  赵孝骞老脸一热,刚才嘴快了,自己这点小癖好情不自禁脱口而出,造孽呀,对一衣带水的邻居如此不友好……

  抬眼不经意地一扫,发现前方有一堆人聚集。

  赵孝骞两眼一亮,有热闹看?

  拉着二女快步上前,隔着人群便见一位穿着寒酸的中年闲汉模样的人,正指着地上一片发黑的土地,眉飞色舞地讲故事。

  “……那天晚上你们都不敢出门,可我是谁?我生平什么都不怕,也不怕死,那晚我偏就出门看了。”

  “这里,看见没?就在这里,龙卫营的将士人人手里抄着一根古怪的铁棍儿,那铁棍儿还会发响,会喷火。”

  “砰的一下,刘谦谅那狗贼招揽来的高手,连人家汗毛都没碰到就被打死了,隔着百步打死的,厉不厉害?”

  “你们看,这片地的颜色是不是不对?那是干了的血渍,过来闻闻,哎,你他娘的怕啥,就闻闻!……是不是闻到一股血腥味儿?这么多天过去了,血腥味还没散呢。”

  “那晚刘谦谅的人马,活脱脱被杀了三千,三千!咱们新来的这位知府厉不厉害?够不够狠?”

  人群里发出一阵赞叹声,甚至还听到了欢呼。

  赵孝骞的脸上露出了笑意,看来收拾刘谦谅没错,至少得了民心。

  显然民间对刘谦谅和那群犯官的民怨极大,以前是敢怒不敢言,如今刘谦谅倒了,百姓们仍不敢光明正大地庆祝,于是聚到事发地点来指认现场,挑一个口才好的活灵活现地重现当日的情景。

  不太理解百姓们这么干的意义在哪里,但赵孝骞选择尊重。

  这时人群里有人辩驳,指着闲汉道:“不懂就不要乱说,当心官差治你个造谣之罪,那晚龙卫营杀的岂止是三千人,明明是一万人!”

  “你们知道刘谦谅的罪名是什么吗?是‘谋逆’!他要带兵造反,咱们新来的知府一点也不惯他,就在此处,轰轰一阵响,刘谦谅的一万反军半个时辰就全被收拾了。”

  “当时的尸首啊,堆成山啊,那晚下的雪落到地上都变成了红色,那是反军贼子们流的血啊,你们见过啥叫真正的‘血流成河’吗?那晚就是!这里,那里……整条街道,全都是反军的尸首,全都是血啊。”

  人群沉默了一阵,不知为何气氛突然更热烈了,而且莫名其妙冒出许多“知情人士”。

  关于那晚龙卫营杀的究竟是三千人还是一万人,此刻人群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后来更夸张的数字冒出来了,又有人说是三万人马,还有人说是十万……

  赵孝骞原本笑吟吟地听着,但听到最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僵硬。

  这特么越传越离谱了,十万反军,你们也真敢说!

  就连身边的二女也被人群的情绪所感染,一脸敬畏又崇拜地看着他。

  源氏凑在他耳边悄声道:“郡公大人,你好厉害呀!”

  赵孝骞揉了揉她的头,小萝莉的身材惹人疼爱,乖巧的样子更是令人想亲亲抱抱举高高……

  “不要盲目崇拜。”赵孝骞认真地道。

  “嗯嗯!”二女乖巧地点头,但眼中的崇拜却不曾消散半点。

  知情人士们嘴里的数字越来越夸张,渐渐朝玄幻仙侠的方向发展,居然有人说那晚龙卫营剿贼,天上出现了十万天兵天将,脚踏祥云助新来的知府平乱,四面八方还有神佛梵唱,威力加持什么的……

  赵孝骞终于忍不住了,再传下去,这群碎嘴子怕是不把他当人了。

  舆论再这么发展下去,万一百姓强行把他说成是什么什么转世下凡,什么什么真龙,谣言传到汴京,会要了赵孝骞的命的。

  于是赵孝骞站在人群外围,放声辟谣。

  “都住嘴!那晚龙卫营在此只剿灭了五百人,其中一半还是活捉,什么十万反军,你们那么闲,房贷交了吗?孩子奶粉钱赚到了吗?下个月全家老小的伙食费到手了吗?”

  人群陡然一静,所有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外围的赵孝骞。

  众人见他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旁边还站着两位绝色女子,三人都脸生得紧,确定不是附近的街坊。

  静谧之后,人群立马开喷,千夫所指。

  “你是何人?”

  “黄口小儿,折我王师威风,不怕治罪么?”

  “什么剿贼五百人,你亲眼见着了?明明是剿灭十万反军,我亲眼见到的,问问大家,信你还是信我?”

  “报官!必须报官!此人必是刘谦谅之余孽!”

  赵孝骞咬牙,犹豫要不要调龙卫营进城,再杀几个碎嘴子闲汉,十万反军都杀了,不差这几个了吧?

第395章 载舟之水

  民间多高人,但比高人更多的,是卧龙凤雏。

  人群一旦聚集,精神就上头,一张破嘴没个把门儿的,啥话都敢往外说,为的只是博眼球,渴望被冠上“消息灵通人士”的光荣称号。

  赵孝骞没想到自己只是出来澄清了一下事实,竟被千夫所指,搞得自己居然成特么刘谦谅余孽了。

  生气归生气,赵孝骞倒也真不能把这群人怎样,自己身份不一样,跟这群愚民计较啥?

  就像老郭说的,有人非说发射火箭要烧煤,专家但凡多看他一眼都算他输。

  面对众人的指责,赵孝骞生气过后,突然嘻嘻一笑。

  “好了好了,我错了,龙卫营那晚确实杀了十万反军,真的,我也亲眼瞧见了。”

  众人见赵孝骞居然一点也不反驳,反而毫无原则地立马改口,这打不过就加入的德行委实有点无耻了。

  众人想继续攻击下去,却已没了理由,人家都加入了,能咋办?

  于是众人悻悻一哼,不再搭理他,继续议论他们关心的时事。

  “……咱们新来的知府,似乎跟别的官儿不大一样呢。”

  “就凭他到任才数日,便将真定府衙的官儿一锅端了,这手段,这心计,定与别的官儿不一样。”

  人群中又出现了神秘的知情人士:“你们只知他是新来的知府,却不知他在汴京是何等的显赫尊贵,人家爵封郡公,是当今官家的宗亲兄弟,这分量是刘谦谅之流能比的?”

  “去年的宋夏之战,知道吧?尔等可知率军攻破西夏都城的将军是谁?没错,就是咱们这位新来的知府,赵郡公。”

  “尔等是否知道,跟随赵郡公破西夏都城的将士是谁?没错,就是如今驻守在咱们真定城东郊大营外的龙卫营,这三万余龙卫营将士几乎已成了赵郡公贴身的禁军,赵郡公无论到哪儿都带着他们。”

  人群中顿时发出惊叹声,也不知惊叹赵孝骞的身份,还是惊叹这位知情人士的消息之灵通。

  赵孝骞仍低调地站在人群外,笑吟吟地听着他们的议论。

  挺有意思的,就像看着别人拍摄的镜头下的自己,有一种陌生又熟悉的分裂感。

  “这位赵郡公,可不是凡人,宋夏一战,逼得西夏国主对咱大宋俯首称臣,割地让城,年年岁贡,大宋开国百余年,何曾占过这等便宜,都是赵郡公的功劳呀。”

  “官家对他可宠信得很,当朝宰相都要看他三分薄面,收拾刘谦谅这等恶徒还不是手到擒来,人家刚到任才几日,便对刘谦谅下手了,可见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赵郡公挥手可灭之。”

  赵孝骞正兴致昂然地听着别人吹嘘他,感觉爽歪歪的时候,人群中突然有人叹了口气,道:“王侯将相之功,与我等草民何干?赵郡公固然厉害,可人家终究是当朝郡公。”

  “他眼睛里看到的只有社稷天下,却不知百姓疾苦,但愿啊,他不是第二个刘谦谅,不然咱们真定府的百姓还得继续受苦受难呀。”

  众人一愣,纷纷望向说话的人。

  说话的是一位老人,脸上布满了皱纹,寒冷的冬天只穿了一件比较厚且处处打了补丁的衣裳,佝偻着身子双目无神地站着,那种受尽贫苦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赵孝骞也凝神看着他。

  老人淡淡一笑,道:“老朽活了这些年头,这些年来来去去的官儿见过不少了,到任时都喊着为民谋福,为民立命,可最后呢?该贪的时候还是贪,对百姓征税加赋毫不手软,最后离任,满载而归。”

  “老朽算是看开了,当官的立了多少功劳,不过是他自己的平步青云,能让百姓们受惠,多为百姓谋些福祉,让百姓吃饱穿暖,不虞温饱,那才是真正的好官儿。”

  “尔等吹嘘了这么久,老朽就问你们一句,旧人走了,新人来了,咱们百姓可曾得到益惠?”

  “没有对吗?那就别忙着吹嘘这个,追捧那个,莫等到哪天,你们同样聚在此处,却异口同声痛骂当初吹嘘的人,那才叫好笑,可笑,哈哈!”

  人群一片寂静。

  刚刚还在眉飞色舞吹嘘赵孝骞的知情人士们,顿时哑口无言。

  赵孝骞静静地看着人们的表情,然后再深深地看了一眼说话的老人。

  是个明白人,这把岁数确实没白活。

  千百年来,民间朴素的观念是,如果换了个官儿,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这种天真的想法是很普遍的,然而事实是他们的期盼一次次被打脸,一次次重新燃起希望,等待再下一个官儿的到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这识字都是极少数的年代,能看透这一点的人实在太少了。

  静谧的人群已失去了刚才兴高采烈议论的气氛,转而一片压抑的情绪,如阴云笼罩在众人心头。

  那位新来的赵郡公比刘谦谅的身份尊贵得多,换个角度来看,是不是胃口也比刘谦谅他们大得多?

  刘谦谅倒下了,结果赵郡公比刘谦谅更贪婪,手段更毒辣,真定府的百姓岂不是更没了活路?

  人人都在担忧自己和亲人的未来时,赵孝骞忍不住又开口了。

  “各位放心吧,新来的知府应该不坏,他不仅长得英俊风流,而且心地也很善良,不会对百姓干缺德事的。尤其是……他长得真的很英俊!”

  人们又纷纷望向他,不由皱起了眉。

  “你这黄口小儿,哪儿都显着你了?你见过赵郡公吗,就这么红口白牙胡说八道。”

  赵孝骞认真地道:“我见过,真的。不然我哪来的底气评价他‘英俊风流’?”

  人们纷纷嗤之以鼻。

  赵孝骞身旁的姐妹俩却一左一右搂住他的胳膊,咯咯直笑。

  “说真话他们却都不信,这群人没救了。”赵孝骞无奈地朝姐妹俩苦笑。

  源氏凑在他耳边轻声道:“郡公大人英俊风流,我们姐妹是一定信的,别人信不信有什么打紧,每晚承受郡公大人恩泽的又不是他们。”

  赵孝骞不由心旌一荡:“大白天不要胡说,成年了吗就敢随便开车……”

  这时街道的尽头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欢呼声。

  赵孝骞和人群不由一愣,不自禁地朝街道尽头望去。

  一群百姓正大声欢呼雀跃,每个人脸上洋溢地狂喜的笑容,更有人发泄似的仰头长啸,有的人在笑,有的人在哭,原本不太热闹的大街,此时却已人潮涌动。

  众人正在惊愕之时,却见一名百姓发狂似的奔来,一边跑一边兴奋大呼。

首节 上一节 287/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