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286节
于是章惇也不得不开始衡量利弊,相比免赋三年,自己的名声好像更重要,免赋又如何?又不是从我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免就免吧。
章惇只好苦涩地叹了口气,道:“臣无异议,安乐郡公此议甚妥,为民谋福正是我朝官之本分,臣欣然许之。”
赵煦愤怒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缓和,点头缓缓道:“安乐郡公心系黎民,不负社稷,是为我朝官之表率。”
“既然诸位皆无异议,安乐郡公免真定府三年农商赋之请,可允也。政事堂正式发下文书吧。”
众臣皆领旨。
至于真定府那些犯官和靠山如何处置,赵煦没说。
这本就不是一件能公然告之的事,等着看结果便是。
大宋绍圣二年末,在这个即将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赵孝骞等来了赵煦和朝廷的回复。
允真定府辖下九县,尽免三年农商赋税,至于辖下徭役人丁田亩等诸役法,真定知府酌情自定后,复奏朝廷可矣。
第393章 天降横财
赵孝骞赴任真定府,是身负巨大使命的,使命是赵煦赋予他的。
赵孝骞与其他的地方官不同,他的背后有靠山,而且是一座超级靠山。
真定府官场这点事,说来震惊,但在赵煦的眼里,比不上收复燕云十六州重要。
所以真定府官场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赵煦还是给了赵孝骞最大的面子,以及充分的自主权。
这是当初赵孝骞赴任之前,当面向赵煦提的要求之一,他要权。
免真定府三年赋税,不得不说,赵煦也是大手笔,为了燕云十六州,他是真豁出去了,什么都愿意给,哪怕燕云十六州如今看来收复的希望仍然渺茫。
至于刘谦谅张岚等犯官的处置,赵煦令宣旨的官员传达了口谕,所有涉事犯官押解汴京,打入大理寺问罪。
同时,这些犯官的靠山也被处置了,不过情况出乎赵孝骞的意料,赵煦只拿问了民间与刘谦谅等人有勾结的地主和巨贾,朝堂上户部和吏部的两名涉事官员赵煦却没有任何表示。
听宣旨的人说了以后,赵孝骞隐约明白了什么。
自己终究还是太保守了啊。
赵煦的意思,分明是想把真定府官场一案的影响力降到最低,毕竟案情太严重,整个官场都烂了,传出去对皇帝对朝廷都不光彩。
如果再传出汴京朝臣还有人当他们的保护伞,就更不光彩了,赵煦要面子,丢不起那人。
再说赵煦这么做,多少也有几分保护赵孝骞的意思,捅出这么大的篓子,几乎连根拔起了一张严密的关系网,赵孝骞不知又触动了多少人的蛋糕,如今赵孝骞使命在身,不宜在京师再结政敌了。
虽然朝堂的涉事官员没被处置,但赵孝骞知道,这些涉事的朝臣恐怕也好不了,过不了多久,赵煦一定会寻个别的由头,把他们该治罪的治罪,该贬谪的贬谪。
圣旨已下,赋税已免,赵孝骞最挂心的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由衷地舒了口气。
心底里还是非常感激赵煦的,就任真定府任重道远,若没有赵煦在汴京的信任和帮助,赵孝骞做事不知比现在难多少倍。
如今能够如今轻松地解决真定府内部的事,不是因为他多有本事,而是因为他……踩在赵煦的脑袋上?
府衙后院被烧成了焦土,赵孝骞只好招待宣旨的中书舍人住在真定城内的驿馆。
宣旨的中书舍人勉强算熟人,名叫张商英,当初宋夏谈判结束后,也是他来宋夏边城宣旨,与赵孝骞同归汴京。
这次宣旨的还是他,也不知中书舍人专门干出差外地的活儿,还是赵煦使他太顺手了。
张商英对赵孝骞很恭敬,大约只有汴京来的人,才深刻明白赵孝骞的分量有多重。
赵孝骞也很客气,笑容一直没停过,天使嘛,全国可飞的那种,伟大且亲切,当然要对他客气。
张商英去了驿馆后,赵孝骞伸展了个懒腰,仰头看着头顶一轮白茫茫散着冷光的太阳,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
李清臣从后院绕了过来,刚才宣旨的天使在,李清臣不敢偷听,直到张商英走了才敢露面。
“赵郡公,官家的旨意怎么说?”李清臣小心翼翼地问道。
“哦,官家觉得我在真定府太辛苦,生活又不能自理,决定送十个绝世大美人给我,照顾我的起居,包括但不限于穿戴梳洗,出入仪仗,不含而立,上炕生娃……”
李清臣瞪大了眼,倒吸一口凉气。
这……官家关心的重点是不是不对?
只关心赵郡公的私人生活,就一点正事都不提的吗?
终究还是认识赵孝骞的时间太短,李清臣根本不了解他的德行。
不敢置信地看着他,李清臣嘴唇嗫嚅几下,小心试探道:“郡公莫非……是在玩笑?”
赵孝骞乐了,人与人之间互不了解,乐趣似乎更多,换了在汴京,别人一眼就认出他的胡说八道,然而被狠狠怼回去,想嘴贱一下都没市场客户了。
“官家顺便还说了一件事……允我所请,真定府辖下九县三年免赋,此事虽不如送我十个绝世美人那么劲爆,但对百姓们应该是个好消息?”
李清臣呼吸突然急促,脸庞因激动而迅速涨红:“这,这这……此话当真?”
赵孝骞眨眨眼:“要不,给你十天假,你亲自去汴京延福宫问问?”
李清臣急忙摇头:“大可不必!”
接着李清臣兴奋地搓手,来回踱步,嘴里喃喃道:“三年免赋,三年免赋!真定府的百姓总算有喘息之机了。”
看着激动兴奋的李清臣,赵孝骞含笑道:“圣旨已下,你快安排人手将它颁布出去,让整个真定府的官员百姓都知道。”
“另外,告诉全城的酒楼酒肆和饭堂,就说是真定知府的命令,今晚不准打样,让百姓们彻夜庆祝。”
李清臣答应一声,喜滋滋地转身就走。
走了两步突然回过身,面色严肃地整了整衣冠,很正式地朝赵孝骞长揖一礼。
“赵郡公活民无数,功德无量,你是活菩萨。下官代辖下十六万余百姓多谢了。”
赵孝骞嘻嘻一笑,食指拇指比心,耶!
“帮我把这颗真心回礼给百姓,爱他们哟!”
…………
刘谦谅等人还在真定府大牢里关着,明日就要被张商英押解进京了,他们的生命也进入了倒数。
好消息接踵而至,皇城司经过多日核实,终于查清了刘谦谅等犯官名下的田产和赃银,犯官八人,名下田产总计三万顷,至于赃银,数量大得就连见多识广的赵孝骞也倒吸了口凉气。
黄金珠玉银子铜钱及所有值钱的物事加起来,共计八百万两。
这特么……
楚王府也没这么富过呀。
赵孝骞这位楚王世子,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堂堂世子竟还不如几个地方官。
格局再大一点,熙宁以后,整个大宋一年也就九千万到一亿两的国库进项,真定府这几个犯官这些年捞了国库收入的近十分之一。
这群人真特么是人才啊,赵孝骞差点都舍不得杀他们了,甚至萌生让他们在大牢里给自己开个总裁培训班的念头,传授一下搞钱的经验和门路,临死前最后一次给他做个贡献……
随即赵孝骞感到一阵狂喜。
八百万两,三万顷地,能干的事太多了,如果用之于军民,套句历史书上的官方语言,它能够“极大地缓和日渐尖锐的阶级矛盾,为封建王朝暂时续命”……
“田产和赃银全都封存起来,谁动谁剁手!……除了我。”赵孝骞面目狰狞地盯住赵信。
赵信被他的表情吓坏了,忙不迭地答应,并表示皇城司一定日夜监守,绝不让任何人靠近府衙库房,当然,如果是赵孝骞私人进入,皇城司一定会全体眼瞎,什么都看不见。
第394章 民生民声
有个很困惑的问题是,当事人查抄犯官的赃银,算不算自己的劳动所得?
查犯官也是很辛苦的,赵孝骞难道没劳动吗?怎么就不能算劳动所得?
不好回答,赵孝骞个人偏向于“算”,法律的解释可能跟自己的理解有冲突……
无论如何,真定府眼下的困局,在多了这么多的土地和钱财后,突然变得明朗起来。
站在官府的角度,有钱就能发展地方经济,给百姓补贴,士农工商都能受益,再加上朝廷准许的三年免赋,可以说,真定府迎来了历史上最重要的黄金三年发展期。
如果在这三年里,赵孝骞还能给辽军几次迎头痛击,让他们从此不敢犯边,真定府更拥有了和平的环境,发展更是不可限量。
天时地利人和若不利,那就人为地创造它。
心情极度舒爽,男人这种生物,不管遇到什么高兴的事儿,都想找个途径宣泄一下,不宣泄会憋出病的。
赵孝骞当即便窜进了租下来的二进院子,后院正房内,俩日本女人正在打扫屋子。
新搬来的院子破败简陋,屋子也谈不上干净,俩女人已打扫两天了,可却任劳任怨,甘之如饴。
有时候赵孝骞都忍不住骂自己太渣,这俩女人对他明显已非利益联姻那么简单,赵孝骞似乎连她们的心也顺便收了。
可他本人对二女却实在谈不上体贴温柔,大约只是真的将她们当做服侍自己的丫鬟。不一样的是,这俩丫鬟什么都干,包括解决男人的各种需要,以及满足他各种羞耻的听都没听说过的花样。
动心?
或许有吧,但说实话,不多。
男人的心可以分裂成很多碎片,每一个碎片都能装进一个喜欢的女人,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居然是一颗完整的心,神不神奇?
对这两个日本女人,赵孝骞不是不喜欢,或许是两世为人,经历的感情太多,属于她们的碎片不是没有,但很小,比别的女人小。
没有感情基础的男女之交,欲大于情也不奇怪了。
见二女在屋子里忙活的样子,赵孝骞不由一笑,上前一左一右搂住了她们。
本来打算宣泄一下心情,跟她们来个白日那啥啥的,但不知为何,此刻赵孝骞突然改变了想法。
“休息一下,来真定城这么久了,你们还没上街逛过吧?今日我发了笔横财,咱们上街去,看上啥买啥,走你!”
二女愕然,身子不由自主地被他搂着,踉踉跄跄地出门了,因为没有化妆,二女有点抗拒,但赵孝骞的霸道总裁气质加持下,二女稍微挣扎了一下,也只好顺从地跟他出门了。
出门后,赵孝骞左右环视一圈,决定朝人多的地方走。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真定城经过那一晚的变故后,整个城池已开始缓缓恢复活力。
赵孝骞走在街上,发现今日与自己当初进城时最大的区别是,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且街边的商铺大多数也开门营业了。
人流多了,百姓依然穷苦,商铺开门却基本没啥生意。
但,总的来说,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是么?
今日的赵孝骞特别大方,或许觉得对二女有亏欠,赵孝骞不管她们乐不乐意,遇店就进,看着顺眼的就买。
没过多久,二女的头上,手上多了不少东西,有花簪,脂粉,首饰,衣裳等等。
女人喜欢的东西,数千年来就没变过,她们永远追崇跟容貌身材有关的任何物事,就像游戏里的道具似的,配上这个首饰,美貌+1,配上那件衣裳,身材+1……
女人一生追求的就是游戏神装,用各种史诗级道具凑成一身攻防完美,无敌于服务器的神级套装,从此享受被各方大佬和菜鸟的各种追捧。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