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308节
“耶律淳定是为了等待上京援兵,于是遣使和议,故意稳住咱们,一旦辽国援兵至,耶律淳马上就会发起进攻。”
赵孝骞嗤笑:“你们都看出来了,我难道没看出来?耶律淳使缓兵之计,显然他对麾下的四万兵马没有信心,更忌惮咱们的火器,不敢轻举妄动,若等辽国派遣援兵,至少要等半个月。”
说着赵孝骞的面色突然严肃起来,冷声道:“咱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赶在辽国援兵到来之前,将耶律淳这四万兵马吃掉!至少要歼灭大半。”
帐内众将顿时沸腾起来,人人神情振奋,摩拳擦掌。
赵孝骞环视众人,道:“我召尔等回营,是为了集结主力,不使兵力分散,诸位,真正的大战要来了。”
“先前制定的诱敌战术,本来是建立在耶律淳所部继续行军的基础上,如今耶律淳既然驻兵不动,咱们的战术也要改变了。”
赵孝骞说着望向张嵘和折可适二人,道:“你二人各领五千兵马,明日一早出营北上,朝耶律淳所部逼近,五十里外分兵,一左一右呈犄角夹击之势,扼住耶律淳所部的两翼。”
然后又望向真定府厢军两位指挥使邵靖和冯晟,道:“你二人明日率部五千北上,正面逼近耶律淳驻兵大营,袭扰之后马上后撤,引耶律淳出兵来追,无论他出不出兵,你们厢军都马上回撤。”
邵靖二人起身抱拳领命。
最后赵孝骞望向种建中,道:“剩余两万龙卫营兵马全交给你,明日也出营北上,在厢军后方十里左右列阵,无论厢军是否成功诱敌,两万龙卫营都列阵向前推进,直逼耶律淳大营。”
种建中兴奋地领命,随即有点忐忑道:“郡公刚才不是答应辽使,两国暂时休兵罢战么……”
赵孝骞嗤笑:“我答应的话能信?我特么发毒誓都跟吃大白菜似的,谁信谁傻,你问问我家几个婆娘,现在谁还信我的山盟海誓。”
种建中:“…………”
赵孝骞顿了顿,道:“当然,名义上还是要有个说法的,明明答应了人家的事,毫无理由就变卦,这样不好,搞得好像我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似的,我不希望世人对我有这样的误解……”
种建中嘴角扯了扯,别那么谦虚,您把“好像”俩字去掉行吗?
“这样吧,对外就说咱们宋军有一支百人的营队在耶律淳大营附近失踪了,嗯,没错,失踪了!”
“大宋的赵郡公勃然大怒,下令全军尽出,必须找到这支营队的下落,谁若敢拦,谁就是不打自招,我大宋王师必刀兵击之。”
帐内众将面面相觑,惊愕不已。
别的主帅用兵,要么谨慎,要么激进,咱们这位赵郡公用兵的精髓似乎俩字就能概括。
无耻。
…………
第二天,天还没亮,龙卫营已是一片喧闹。
将领严厉叱喝,骂骂咧咧地点兵,准备粮食军械,清点火器弹药,喂马披甲,忙碌不停。
半个时辰后,天边已现一抹鱼肚白,三万龙卫营将士列队出营,将士们精神抖擞,士气振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以及大战来临前的狠戾。
这次赵孝骞也跟随种建中所部出营了。
没办法,再懒的人在如此重要的大战关口,心也不能太大,总还是要临阵亲自督阵的,不然胜了败了都不好交代。
大军出营后,立马便被分为三个部分,张嵘和折可适各领五千兵马,与主力大军脱离,分别朝东西两头而去。
剩下的两万兵马,则仍在种建中的指挥下继续北进,直逼两百里外的耶律淳所部。
赵孝骞跟随大军,骑马走在队伍中间,他的表情很淡定,对胜负似乎并不怎么担心。
这个时候作为主帅,他最关心的是什么?
当然是个人的安危,不然呢?难道是江山社稷吗?
一边骑马行进,赵孝骞一边扭头对并肩而骑的陈守和贾实殷殷叮咛。
“两军开战后,你们记得一定要保护我,当然,我更不可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只会留在大军后方那啥……嗯,运筹帷幄,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纵是后方比较安全,你们还是不能稍有懈怠。”
陈守和贾实神情凝重地点头应了。
赵孝骞不放心地继续叮嘱道:“记住,如果我军稍微露出败退的迹象,你们一定要二话不说,拉起我便往真定城方向逃窜,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谦虚的说,我就是那座巍峨的‘青山’。”
陈守和贾实的表情已经有点绷不住了,但还是老老实实应了。
赵孝骞继续道:“如果你们拉我逃窜时,我装模作样挣扎,嘴里大呼什么‘不要拉我,我誓与将士共存亡’之类的屁话,你们千万不要信,都是场面话,你们只管遵从我内心的呼唤,没命逃窜就对了。”
正在细细吩咐二人,赵孝骞的身后传来一道无奈的叹息声。
扭头一看,种建中正满头黑线地骑马跟在他后面,脸颊抽搐得如同中风。
“郡公,您这实在是……咱们先不提您这番话要不要脸的事儿,只说郡公这番丧气话,是不是对龙卫营袍泽兄弟太没信心了?”
赵孝骞尴尬一笑:“老种莫见怪,我这人向来思虑周全,未虑胜,先虑败,未雨绸缪一番总是没错的。”
种建中再次叹息,战术是你部署的,兵马是你安排的,就连开战的无耻借口都是你想出来的,现在两军还未开战,你都已经打算逃窜了,这主帅当的……
赵孝骞当然不会在乎他怎么想,两军交战的当口,自己的小命必须是第一位的。
于是赵孝骞扭头对陈守和贾实正色道:“你们不要被老种干扰了,总之记住我的话,该逃窜时一定要杀伐果断,绝不可有半点犹豫。”
陈守贾实乖巧地点头如捣蒜:“嗯嗯!”
种建中跟在后面,默默地仰头望天,苍凉一叹。
…………
路上积雪未化,道路崎岖难行。
大军开拔已两日,才勉强走了上百里,距离耶律淳大营仍有一百里左右。
宋军全营出动,到了一百里的距离,终于令耶律淳所部炸开了锅。
因为这个范围内,已有无数辽军斥候巡弋查探,宋军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当然不可能瞒得过辽军斥候。
消息回报给耶律淳,耶律淳首先是不敢置信,然后勃然大怒,第一时间将萧正由叫进了帅帐,劈头盖脸破口大骂。
不是谈好了两国暂时休兵罢战吗?现在是怎么回事?
算算宋军开拔的时间和路程,几乎可以断定,就在萧正由离开宋营的第二天,宋军便全营开拔,直奔辽军大营而来。
所以,你们到底谈了个啥?谈了个寂寞吗?
赵孝骞答应的事,转头就毁诺,他的诚信算什么?比特么脱了裤子的渣男还不如。
渣男至少只在事后提上裤子才毁诺,赵孝骞呢?
你特么进去了吗?就这么迫不及待毁诺了。
第423章 退无可退
别人都在关心赵孝骞究竟渣不渣,只有耶律淳在关心他究竟进没进。
真爱。
自从赵孝骞上任真定府以来,宋军的行动根本是肆无忌惮,赵孝骞不知给宋军注入了什么魔力。
向来软弱可欺的宋军,如今竟然像一头头出笼的猛虎,天下似乎没有他们害怕的人和事,不管面对什么敌人,一个字,就是干。
不仅如此,宋军还比以前更不要脸了,准确的说,是宋军的主帅更不要脸了。
刚谈好的休战协议,转过脸就撕毁,然后立马出兵。
搞得萧正由这位辽使去一趟宋营,不像是和议,反而像是宣战一样,耶律淳真开始怀疑萧正由在宋营到底说了什么,这货究竟是不是二五仔……
宋军已至百里内,耶律淳如何选择?
他的选择非常清醒冷静。
他选择了撤军。
得到宋军逼近的消息后,耶律淳二话不说,下令四万辽军北撤五十里扎营,并派人紧急向上京禀报,同时向析津府和飞狐兵马司调集援兵。
不得不说,耶律淳是个战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将,他很清楚这支宋军不好惹,四万辽军对阵三万宋军,耶律淳仍然没有把握。
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做,哪怕被人质疑,被人耻笑,他不在乎。
只要能保存实力,只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胜利之前别人对他的耻笑,只会成为他最后的勋章。
于是,宋辽史上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软弱可欺的宋军步步逼近,天下无敌的辽军仓惶后撤。
这一幕从未发生过,双方在逼近和后撤的同时,将士们的脑子都有点懵。
太不习惯了。
宋军将士不习惯,他们都没想到自己居然如此强大,辽军竟不敢试其锋芒。
辽军将士不习惯,他们习惯的是进攻,杀戮和摧毁,却从未如今日般撤退避敌。
一日后,宋军与辽军又拉开了距离,双方距离一百多里。
然而双方的斥候却已各自放出五六十里外,于是在河北平原上,两军的斥候不期而遇,双方斥候无可避免地接战。
可悲的是,斥候的接战都呈现一面倒的情势。
辽军斥候惊愕地发现,如今的战争已经不必面对面厮杀了,宋军斥候隔着老远便取下火器,气定神闲地瞄准,放枪。
当辽军斥候策马逼上来时,宋军斥候策马后撤,一边后撤一边在马背上装药填弹,随即勒马转身,瞄准,放枪……
就这样边跑边撤,辽军斥候不知不觉间死伤大半,余者终于惊恐地发现,自己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双方的距离是恒定的,怎么也追不上,但对方的火器是要命的,隔着数百步就能轻松击杀他们。
这还怎么玩?辽军斥候只觉得自己成了没脑子的猎物,被经验老道的猎人戏耍,猎杀。
辽军斥候终于胆寒,毫不犹豫地拨马转身就跑。
辽军斥候刚撤,宋军斥候也转身,从后撤变成追击,继续射杀辽军斥候。
两军还未交战,双方的斥候已分出了胜负。
轻骑兵对轻骑兵,终究还是先进文明碾压落后文明。
辽军斥候被点名式射杀的消息传到辽军大营,耶律淳神情愈发凝重,此刻他更是觉得自己下令后撤的决定是正确的。
宋军的火器,似乎成了辽军的天敌,两军若正面对阵,赢面实在不大。
耶律淳现在在等,等上京和析津府的援兵。
如今的情势,只能依靠人数以及辽军骑兵迅疾如风的战术,来对抗宋军的火器。
又过了两日,天气渐渐好了起来。
大雪已停,阳光渐渐穿透云层,光线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仿佛在告诉世人,春天即将到来。
这两日里,宋军每日坚持行军,继续向辽军逼近。
耶律淳终于下令停了下来,他不能后撤了。
每撤一步,他的压力便重一分,辽军部将也纷纷反对,向来目空一切的辽军将领认为耶律淳这位主帅太丢人了,简直折辱了辽军的风骨。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