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376节
军令与政令不一样,政令颁下后,尚有拖延怠惰和阳奉阴违的余地,但军令如山,主帅在军令上说的每个字,下面的将士们都必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等待他们的便是森严的军法处置。
种建中接令后不敢怠慢,当即便下令点兵出营,两万兵马分成八路,对拒马河南岸形成密不透风的撒网式搜索。
距离拒马河南岸大营百余里的一片平原上,韩维和王垣带着二十余名官吏,正在丈量这片肥沃的良田。
这片土地曾经被辽国所占,但辽国是农耕与游牧结合的国度,他们所占下的土地原本适宜耕种的,但很多都被他们浪费了,有的放置荒芜,有的用来种植苜蓿牧草,用来放牧牛羊战马。
赵孝骞和麾下龙卫营占领这片土地后,对大宋来说,这些都是上好的良田,尤其是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处于平坦广袤的平原地带,更适合耕种农作物。
韩维和王垣越看越心喜。
这片肥沃的土地,他们本人自然是占不到多少利益的,一个转运使一个户部侍郎,以他们的身份,根本不够资格参与到这个瓜分土地的游戏里来。
但大佬们吃肉,韩维和王垣多少都能尝到一点汤汤水水。
这点汤汤水水也足够养肥了他们了。
别的不说,仅是大佬们瓜分的耕地良田,但凡从他们手指缝里漏出一点点,就足够他们子孙数代吃喝不愁了。
更何况,二人出面帮汴京的大佬们办成了如此漂亮的大事,以后的仕途简直不要太顺风顺水,这些隐性的利益更令他们充满了干劲。
“好一片良田啊!辽人也真是愚蠢,如此上好的良田,却没多少用来耕种,真就以为放羊放牛能世世代代富裕下去?呵!”韩维的脸上露出讥讽之色。
王垣也冷笑道:“终究是未曾开化的蛮夷族类,未受我圣贤教化,做事也登不得雅堂,也就刀剑锋利一点,最后还不是败在河间郡王的手下。”
提到河间郡王,韩维不由露出担忧之色,低声道:“也不知郡王对我们的举动是否知晓,听说此人在汴京时,就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都敢跟章相公对着干,甚得官家宠信,此事若不慎被他知道,可就不妙了。”
王垣却有些不在意地笑了笑,道:“郡王再受宠信,脾气再不好,但别忘了,他终究也是‘官’,是官儿就该懂事,此事可是被汴京数十位权贵的眼睛盯着呢,河间郡王纵是不满,又能如何?”
“郡王在汴京时不结党,不参事,是谓‘孤臣’也,就算此间事泄,他除了告到官家面前,还能如何?”
“可这些土地关系到数十位权贵的利益,众人施压之下,纵是官家也不得不妥协,依我看来,最后不过是不了了之,官家也只能默许。”
“官家都不能追究,郡王还能如何?”
听王垣这么一分析,韩维也渐渐放了心,脸上的担忧之色一扫而空,胸膛也不知不觉挺了起来。
当数十位权贵一同犯法时,所谓的是非黑白就无法分辨了。
权贵们本身就是国法,法纵森严,遇到这股滔天的权力,也必须要让路。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所以百姓们遇到不公时,常常挂在嘴边的所谓“法律”,所谓“公正”,其实是无力且天真的,这个世界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模样。
韩维眯着眼,看着远处正在辛苦丈量土地的二十余官员,心中愈发欣悦。
这些,都是传承世代的良田啊!简直不敢想象大佬们的子孙后代会过得多富足。
他们的快乐就连转运使和户部侍郎都想象不到你知道嘛……
接着韩维不知想起了什么,扭头压低了声音道:“从河北诸城迁来的农户流民,安置的地方没问题吧?”
王垣漠然一笑,道:“安置那些贱民太简单了,随便找个避风的山谷,扔给他们一张草席,每日发两顿野菜粗粮足矣。”
“这批农户最后还要挑选一批老弱病残分配土地,做给郡王和朝廷看,但其余的青壮劳力,会逼他们签下死契,成为汴京诸位权贵大人们农庄里的农奴……”
“将来不仅可以免掉多少税赋,耕地所产也不必分给贱民们,权贵们独拿,你我又是一桩大功。”
韩维低声道:“安置农户的那些地方,死了多少人?”
王垣淡淡地道:“死人在所难免,有的贱民不服不公被打死,有的还痴心妄想朝廷真会给他们分配土地,还有的老弱妇孺不耐路途劳累,或者生了病,至今二十余处安置地,大约死了四五百人罢了。”
韩维闻言冷淡地道:“稍微对他们好一点,莫死太多人了,不然不好对汴京交代,河间郡王若发现了,更不好应对,莫忘了咱们可在他面前保证过的。”
王垣嗤笑一声:“郡王知道又如何?你我不过是帮人办事跑腿的,郡王若欲查问,除非把汴京那些权贵都揪出来法办,他怕是没那能力。”
韩维与他相视一笑,二人的神情愈见自信。
丈量偌大的耕地是体力活儿,二十余官员量了大半日,却连一小半都没量完。
韩维正在琢磨今晚又要在此地搭帐篷勉强凑合一夜了,这时众人却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马蹄隆隆,节奏明快,众人甚至能从马蹄声中听出一股子焦灼的意味。
广袤的平原尽头尘烟滚滚,一支大约两千人的骑兵朝韩维等官员们冲来。
韩维眯眼打量了一会儿,随即神情一变,没来由的,心头浮起几许不安。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支兵马来意不善,隐隐间似有大事发生。
渐渐地,这支兵马越来越近,漫天的黄尘随着马蹄起落,也渐渐弥漫到韩维等人附近。
朦胧的尘烟中,只听得对面骑队中有人兴奋地高呼。
“禀将军,发现一群来历不明之人,他们皆着朝廷官服,应是郡王殿下要找的人!”
韩维和王垣心中顿时咯噔一下,立觉不妙。
接着韩维便听到对面一道粗犷的大嗓门哈哈大笑。
“老天有眼,活该我老折又立一功,把他们围起来!”
须臾之间,漫天黄尘铺天盖地,将韩维等人笼罩其中。
韩维王垣被呛得咳嗽不止,听马蹄移动的声音,这支骑队已将他们全部包围起来。
马蹄落定,尘烟渐散,韩维一边挥散黄尘,一边四下打量,却见为首一位骑在马上的魁梧将军身着铁甲,正目光冰冷地注视着他们。
韩维心中忐忑惶然,但仍壮着胆子摆出官架,凛然喝道:“来者何人,卑贱武夫竟敢对朝廷官员无礼,理当问罪!”
骑在马上的武将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坐直了身子,单手扶着马鞍,语气冰冷。
“我,河间郡王麾下龙卫营,都指挥使兼前锋官折可适,奉郡王殿下之令,追缉拿问草菅人命的犯官,现在,报上尔等姓名,官职,然后束手就擒,违捕者立斩!”
韩维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河间郡王要拿问我们?”
“没错,要将尔等押赴真定城,过堂问罪。”折可适盯着韩维的眼睛冷冷一笑,道:“尔等若听不懂人话,我亦有棍棒伺候,帮诸位加深理解。”
第503章 解救农户
韩维直到此时仍不敢相信,赵孝骞居然会派兵追缉拿问他们。
不可能!
他们受汴京朝廷委遣,说是钦差也不为过,赵孝骞哪来的胆子跟朝廷对着干?
两千龙卫营将士将官员们团团围住,韩维却一点也不害怕,神情反而更倨傲,眼神里充满了轻蔑。
都是粗鄙武夫,有何可怕?
重文轻武是大宋立国以来就有的规矩,文官生来比武将高贵,这是朝野上下的共识,武夫再厉害,他真敢杀文官么?
“尔等是河间郡王麾下,却不问缘由,上来就包围我们,仅这一条就足够罢你的官了。”韩维盯着折可适道。
折可适冷冷地打量着他,缓缓道:“尔等可是从汴京来的?在此丈量耕地,迁徙农户流民?”
韩维点头:“没错。”
折可适也点头:“那就没找错人,就是你们了。”
韩维和王垣神色一惊,飞快对视一眼,眼神里有些不安。
难道赵孝骞这么快就发现了什么?
然而想到自己身后的汴京大佬们,韩维的胆气又壮了。
“我乃河北西路都转运使,品阶比你高多了,粗鄙武夫莫非敢对本官动手不成?”
折可适懒得跟他废话,挥手道:“全部拿下,拒捕者杀!”
两千将士立马围了上来,韩维不禁后退了一步,厉色道:“你敢!我受皇命差遣,政事堂诸位相公亲笔委任公函,是为汴京钦差,你敢抓我,形同谋反!”
折可适冷笑道:“我不过是粗鄙武夫,嘴皮子斗不过你,你有任何冤屈不妨回真定城,与我家郡王殿下当面说。”
两千将士围上来,伸手便扣住了大部分官员,然后将他们绑了起来。
官员们大惊失色,没想到折可适竟然玩真的,许多官员一辈子没被如此对待过,脸色立马苍白如纸,也有的官员一边挣扎一边大声怒骂。
其中一名官员趁将士不备,奋力挣脱了他们的钳制,拔腿就往野外跑。
折可适见真有人敢拒捕,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低喝道:“杀了!”
一骑快马飞驰而出,追上那名仓惶逃跑的官员,手中的棹刀猛地一刺,官员来不及惨叫,后背便被戳了个对穿,倒在地上抽搐惨叫,很快没了声息。
这血腥残酷的一幕,顿时令所有官员噤若寒蝉,不敢再反抗,老老实实任将士们将他们捆绑起来。
一名官员瞪着韩维,突然骂道:“你不是说来真定府绝无闪失吗?你不是说此行之后,必有大好前程吗?姓韩的,这就是你说的大好前程?”
韩维和王垣浑身颤抖,刚才那名官员被杀的画面仍停留在他们的脑海中。
此刻他们才意识到,赵孝骞拿问他们的决心如此坚定,这是打算跟汴京的权贵们翻脸了?
可是,为什么?
明明提前知会过他,明明将所有的利益都摆在他面前。
如此巨大的利益,又是在赵孝骞的地盘上,汴京的权贵们根本没打算绕过他,大家都有诚意拉他一同分享这块蛋糕的。
为什么赵孝骞还要捉拿他们?
韩维想不通,打死他都没往普通百姓身上想。
他脑子里的游戏规则,是上层人物才有资格玩的,所以直到此刻他仍固执地认为,问题出在上层人物的利益分配上。
“我回去,我跟你们回真定城!”韩维毫不犹豫地道。
刀剑之下,他已不敢再摆文官的架子,被杀的官员鲜血未干,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眼前的龙卫营将士不吃这一套,他们的眼里只有军令。
暗暗震惊于赵孝骞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同时韩维也果断认怂。
如果他再反抗或不服,他丝毫不怀疑折可适的刀会将他戳个对穿。
承平已久,官员们从未见过这般阵仗,今日终于领教了大宋王师的冷血残酷,跟朝堂上打嘴仗不一样,人家是真的一言不合就动刀啊。
见韩维服软,折可适满意地点头,随即扭头吩咐道:“那个被杀的官儿,把他的头割下来,用石灰保存好,殿下有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个都不能少!”
韩维等官员遍体生寒,神情惶恐不安。
他们终于察觉到,从此刻起,自己的命运已不由掌控,掌控他们命运的,是这块地盘的主人。
…………
真定城府衙。
府衙内的官吏忙了好几天,赵孝骞索性在府衙里住了下来。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