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3节

  “难道现在不是吗?”聂杰人有些疑惑。

  聂宇摇头:“爹,这不一样,别看现在咱们轻而易举拿下了宜都县,就连张正谟那杀才,也慑于孩儿的军威,而退走长阳,并相约枝江、宜都尽归我聂家,而长阳归他张正谟,但这只是在清军没来的前提下。”

  “我们现在是在造反,而且已经打下了县城,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也不可能守着宜都县城过一辈子,要么打出去,推翻这大清,要么就被清军彻底镇压。”

  “爹你要是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在去北京砍脑袋的时候,见到那位乾隆皇帝!”

  开头还说的好好的,突然就扯到了砍脑袋的话题上,瞬间就给聂杰人吓了个激灵。

  “砍……砍脑袋?”

  “确切地说,咱家是在造反,抓到了可能不会砍脑袋,而是直接凌迟。凌迟就是活着的时候,给您千刀万剐!”

第19章 先改天换地吧!

  聂杰人已经睡意全无,在认真思忖片刻后,开口试探着问道:“宇儿,你想要为父这边配合你什么?”

  聂宇说是要忽悠老爹,但肯定不能真的去骗,最多就是半真半假的语言诱导,能做到乡镇首富的,也不可能真被他三言两语就骗过去了。

  聂宇也不客气,说道:“爹,咱们现在毕竟是在造反,所以很多规矩都得重新定下来,儿子这边同样也有一些章程需要爹支持一下。”

  听到要说正事,聂杰人连忙正襟危坐。

  侍立于聂杰人身侧的刘管家见势,连忙就要躬身退下避嫌。

  聂宇说:“等等,刘管家,这事也需要您来参考。”

  刘管家有些犹疑:“老爷……”

  聂杰人摆摆手,也不在意:“老刘,你便留下听听吧!都是自家人。”

  “好。”

  刘管家也不矫情,乖乖回到聂杰人身侧站定。

  聂宇这才接着说道:“首先,我们如今已经拿下了宜都县城,虽然还不满一天,但这也算是拥有了第一块地盘,所以我准备先设立一个大将军府,代替原本的县衙,确立新的秩序法度。”

  “嗯,这很合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县衙既然已经没了,那自然也不能让全县失了治理。”聂杰人对此表示赞同。

  刘管家好奇问道:“既是大将军府,那开府选址何处?谁来做这个大将军?”

  聂宇道:“开府选址还是在县衙,现在咱们手头上没多少闲钱,也没空真的搞什么开府,就在县衙凑活一下就算完了,至于大将军,自然是由我来亲领。”

  “那爹这边应该做什么?”

  聂杰人有些失望,他其实也想过过这大将军瘾的,但儿子来做也没啥大问题,只是他要该干什么?

  “很简单,我做大将军,但只管军务,剩下的民政都由爹你来负责。”

  聂宇想了想,又补充道:“就像曾经的县太爷那样,爹你来当咱们宜都县新的县太爷,儿子这边目前就只管操持军国大事。”

  这不算是放权,纯粹是术业有专攻,自己目前一没啥经验,二也没那么多闲工夫,把管理县城政务的事情先交给老爹,他则全力整顿军队,准备应对马上打过来的清军。

  “让我来做县太爷?”

  聂杰人顿时心思又活络起来,他本来都做好心理建设,不当大将军就不当大将军,反正这大将军也是他儿子。

  现在,儿子又让他来做宜都县的县太爷。

  聂杰人虽然号称一方首富,但也只是局限乡镇一片,跟县城豪强都难以比较,因为他没有功名在身,最低一级的秀才功名也没有,更别提当官了。

  可以说,要是换成造反前的他,告诉他只要散尽家财,就能换来一个县太爷的官身,那他肯定是百分百乐意。

  聂宇淡淡说道:“爹,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了,让您来当县太爷可以,但儿子这里也是有条件的,咱们得约法三章!”

  “哪三章?”聂杰人问道。

  聂宇又说道:“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除开新设立的大将军府,用于取代原来的县衙,代行官府之职外,我还准备在县以下,乡村以上设立一个全新的官府衙门,我先给其取名为镇衙门,镇衙门按照各自所属的村庄进行划分,镇衙门的最高官员暂且就叫镇长。”

  此话一出,不论是新“县太爷”聂杰人,还是一旁的刘管家,都是震撼不已。

  因为严格来说,在历代王朝,虽然地方上多有乡镇,也时常能在各种文章记载中看到,但在朝廷官府的统一律法制度里,是没有镇这一级的行政区划的。

  真正的镇级行政区划,首次出现还是在清朝灭亡前夕(也就两年了),才被正式承认确立。

  聂宇这三言两语,就要直接改掉国家的基层行政区划,这已经不算是一般的反贼了!

  因为从古至今,唯有一朝开国皇帝,才有能力,有那个魄力,去修改地方的行政区划。

  聂杰人震惊之余,却是并没有立刻反对,反而迅速进入到了“县太爷”的角色,认真思量过后问道:“那镇长设立了,时都按照村庄进行划分,也就是我们聂家镇也要设一个镇长?这么多镇长从哪里来,大将军府任命,还是这些乡镇自己选拔,而且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聂宇解释道:“镇长先按照乡镇人口户籍去划,实在划不过来,爹你再去进行调解,尽量不要发生矛盾。至于镇长谁来做,地方可以自己选,但不能都由那些地主来选,实在选不出来,大将军府可以直接任命,且就算地方选出来的,大将军府也有任免之权,这些都要牢牢抓住。”

  “这么做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更方便管理,原来的那一套制度下,地方的乡镇又多又杂,县衙几乎不可能进行有效管理,就算我设立一个大将军府,实际也没多大区别,必须对基层区划动手。”

  听到这里,聂杰人没有什么问题了。

  聂宇接着说:“设立了镇长以后,镇长原则上归县令管辖,但因为目前宜都没有县令,所以镇长暂时统一归大将军府管辖节制。”

  “大将军府未来会以‘宜都县-地方各镇-乡村’,来重建新的税收体系,力图尽可能恢复原来的税收秩序。而税制也要更改,原来的苛捐杂税这几天需要整理出来,把其中的摊派暴敛都废除,并且广而告之,要让百姓都知道,大将军府来了,狗官没了,他们的好日子也来了。”

  “说的直白点,就是收买人心!”

  “改天换地,减少赋税,只要能够落实下来,那咱们宜都县的民心都将尽归大将军府了!”刘管家由衷赞叹道。

  先别说能不能办到,至少这份心,已经让他对自家少爷有些刮目相看了。

  聂杰人同样也很满意,作为父亲,谁又不想望子成龙呢?

  “还有呢?”聂杰人笑着问道。

  聂宇道:“成立农民公会,以拯困扶危和办理教育,同时组织农民闲时操练,建立民兵乡勇。”

  刘管家发表意见:“只怕要消耗不少钱粮,普通百姓之家很难承担得起啊!”

  聂宇笑了笑:“只要能把前面说的去除苛捐杂税办到了,那百姓就能负担得起了,而且,我还有没说呢……”

  农民公会,是不是很眼熟,眼熟的去看看资政新篇(doge)

第20章 聂宇:“大清快没了!”

  聂宇早就想好了:“设大将军府、设镇长、设立农民公会,这是已经定好的大方针,接下来我们说更细化的法令。第一,大将军府要想办法迁移安置流民棚户区……”

  “等等,这恐怕不容易吧?”聂杰人皱眉打断道。

  流民棚户区只是笼统的说法,前面提到过,这些棚户区的流民差不多九成九都不是来自本县,甚至不是来自本省,多为陕西、河南中南部、四川、湖南、以及两广的流民都有。

  这些流民加起来,已经不能说是百万之众,而是数百万之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流民?

  那得问北京城里的那位“十全老人”。

  哦,这位“十全老人”现在应该还在忙活着,准备明年正月才开始的千叟宴,算是正式交接自己的皇帝位,同时再以太上皇身份摄政朝纲。

  聂宇笑了笑:“正常来做确实不容易,但我这边已经有了一套方案,只是需要爹主动带头牺牲一下。”

  “怎么牺牲?”聂杰人有些诧异。

  聂宇说:“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跟爹,还有刘叔说的。我需要我们聂家,带头不再使用家奴。当然,也不是完全不用,而是今后不再有奴婢,所有家奴一律转为雇佣契约关系,契约年限要定下规矩,不能签死契或者半死契。契约到期,佣工可以选择续约,也可以选择不续约,主家不得阻拦,要是阻拦者,佣工可以选择报官。”

  “还能这样?要是有人反对怎么办?”聂杰人听到聂宇讲的东西,第一反应不是抵触,而是觉得有些新鲜。

  毕竟,这年头基本不存在什么佣工,清一色都是家奴,因为就连朝廷里的皇上他老人家,也是都在搞这一套家奴模式。

  鞑清鞑清,这是一个欲求为奴而不得,伪装成了封建王朝的奴隶制国家。

  刘管家倒是愣了片刻,匆忙拜服道:“还请少爷、老爷不要驱赶老仆离开!”

  聂宇连忙起身上前搀扶:“刘叔,我不是这个意思,您快先起来,先听我把话说完。”

  刘管家面上虽还有疑虑,但听到这么说,也只能先乖乖站起。

  聂宇这才转头看着自家老爹,问道:“爹,你是想做皇帝,还是只想过把县太爷的瘾,之后被清军抓去北京凌迟?”

  这话问的,聂杰人脸色一黑,但想到这是自己儿子,还是刚干成了大事的麒麟儿,也只能忍了忍,说道:“自然是要做皇帝的。”

  聂宇又问:“既然如此,那爹以为,以我们目前的地盘实力,换成您是这天下的地主士绅,您会选择支持我们吗?”

  聂杰人一愣,还真换位思考了一下:“额……应当是不会的。”

  聂宇点点头:“既然地主士绅不会支持我们,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考虑地主士绅会不会反对?我们是在造反,不是在请客吃饭,就算请客吃饭,人家都压根不会来吃我们这顿饭,我们为什么还要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去反省做的饭合不合人家的胃口,这特么不是贱吗?”

  我去,这么一讲,聂杰人顿时明白了。

  对啊!老子现在是在造反,又不是在请客吃饭,就算请客吃饭,自己请客了,人家不来,他还这么上赶着求人家来,这不就是贱吗?

  聂宇也不等老爹开口,继续说道:“但那些家奴则不同,他们多数都为灾荒年间,吃不饱饭,为了活命,这才卖身为奴。也因此,这些人的身家性命都被握在主人家手上,他们的生命、待遇都得不到保障。只要大将军府能为他们撑腰,还他们自由身,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与待遇,那这些家奴百姓必定会对大将军府拥护感恩。”

  “不得罪地主,地主不会拥护大将军府,百姓不会拥护大将军府,得罪了地主,地主还是不会拥护大将军府,百姓却会拥护大将军府,这笔买卖划算的很!”

  嗯,的确,确实划算的很!

  饶是刚才还在祈求不要被赶走的刘管家,此刻也是连连点头。

  这下他明白自家少爷的意思了,前面的农民公会、减免赋税、改制建立乡镇,都是在恢复统治、安抚人心,现在则是更进一步的收拢民心了。

  聂杰人大手一挥:“好,既如此,为父便带头做这个牺牲。”

  聂宇闻言松了口气,他其实也不想把步子一下迈那么大,但反复思量过后,还是决定要这么干。

  因为矫枉必须过正!

  在有能力、也可以无所顾忌的前提下,还不去改革,等未来地盘壮大,那改革的阻力也只会无限放大。

  聂宇接着又道:“第二,爹你要带头把隐匿的田产拿出来,交给大将军府来清丈,并且由大将军府进行分田落籍,用于安置那些流民百姓……”

  “这不可能!”聂杰人几乎条件反射喊了出来。

  说完,又补充道:“宇儿,你若是真这么搞,爹这边倒是无所谓,可全天下的士绅怕是都得恨透了咱家。”

  聂宇冷笑:“说的就好像我不分土地给那些流民,这些士绅便会高看咱家一眼。我们现在是反贼,是遭到全天下士绅唾弃的反贼,因为我们的出现就已经破坏了他们的安稳日子。我们要想打开局面,就必须兵行险着。”

  “而且,我也不全拿这些土地,就以咱们家为例,土地可以保留每人三百亩,咱们父子加起来就是六百亩。若是有山地贫瘠,可以至多再加一百亩,那就是八百亩地。这么多土地,都足够养活一个村的人口了,再加上咱们家还有不少产业浮财,这些产业浮财我不会去动。”

  “若是有地主主动把土地分出来,并上报自家隐匿田产,那我可以再做主给他们多留五十亩地,并且承诺土地免征三年赋税,后面十年赋税减半。”

  聂杰人闻言认真思考一番,接着又摇了摇头:“宇儿,不是爹舍不得这些田产,这些田产本来也是将来要留给你的,但这些田产当中有不少多为祖业,而且咱家也还有族人在外经营,真把田产都交出来,他们岂能愿意?

  “就连咱家都是如此,其他那些有着更多田产的地主豪绅岂不是更难办?”

  “难办?那就都别办了!”

  聂宇轻叹一声:“爹,我明白你的顾虑,但还是我刚才说过的,咱们这是在造反,已经没有退路了。而且,您老真以为,现在的满清江山,还是几十年前的盛世景象吗?”

首节 上一节 1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躺平全靠分身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