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40节

  后勤、军粮、民夫全都要提前筹备,还有战术规划,研究地图方案。

  总之,先把荆州统一了再说。

  手肿的消不掉了

第63章 荆州一统

  新年加班的第一天,汉军便定下了先统一荆州的战略决策。

  但定下归定下,聂宇没有立刻动兵。

  因为筹备粮草需要时间,而且还要征集大量民夫、船只、骡子,用于调运军需后勤辎重。

  别想了,聂宇没那么多钱去搞汽车运输,汽车运输对古代战争确实是降维打击了,但他自己弄一辆开都够呛。

  不说这些古人会不会开车,就算会开了,这古代的道路条件是汽车能走的?

  聂宇这边忙着征调民夫、船只和骡车,他也不白征,能来做民夫的都给一份口粮,不用民夫自备,干多少天算多少天的工钱。船只倒是还够用,因为都是前面在清军手上缴获的,也没有归还给商人,剩下的骡车同样按市价算工钱。

  大将军府要征召民夫的命令一下达,百姓们几乎是抢破头的去报名。

  因为汉军给他们分田,帮他们打土豪地主,为他们减税,让他们有了活路奔头,如今就连打仗要招民夫,都不用他们自备粮食,还能算一份工钱。

  百姓争先恐后报名当民夫,既是对汉军的拥护,也是对汉军的信任,同样还是趁着闲时,多赚一份工钱口粮。

  呵呵,没错,在百姓们看来,跟着汉军打仗,那不是去冒险送命,而是去赚口粮工钱。

  后勤民夫的征召很顺利,粮食筹措也在稳步推进,因为荆州半府地盘拿下的很早,所以导致秋粮都没递解出去,再加上荆州又是湖南战场的军需转运重镇。

  荆州府库囤积的粮食武器金银,就是让荆州围城一年,都吃不完的。

  如今拿来打仗,倒是刚刚好,也省的粮食都烂在了府库里头。

  期间,聂宇又重新调整了地方的行政区划,主要是落户分田的流民太多,部分村镇容纳的人口已经超过上限,土地也变得不太够分,必须重新移民安置。

  而且,大将军府的辅政官陈兴怀,也专门算了一下目前汉军的财政开支。

  看起来似乎是够用的,因为之前抄家抄了许多浮财,再加上荆州府库和那些满人八旗的家财积蓄,拢共加起来便是一笔不费的财政进项。

  可实际上,大将军府的财政开支,从去年至今年,都是财政赤字,并且赤字很大。

  一部分是军费开支(买兵器、防刺服),另一部分就是官员的工资,聂宇大搞分田落户、分家析产,还搞出了真正的村镇行政区划,弄出来许多基层官吏。

  这些官吏不乏有着读书人,好处就是聂宇的草台班子,也没那么草台了,好歹是成了建制,坏处就是财政开支比起伪清时候还要更大。

  为什么满清会有“嘉道中衰”?

  直接原因是白莲教起义,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长下,满清朝廷官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庞大的乡村集镇了。

  皇权不下乡,就算满清也不能例外。

  满城压制的只是缙绅大地主和地方官僚,真正的乡绅地主,是没办法控制,也没办法打败的。

  这也是雍正摊丁入亩的局限性,摊丁入亩真就只是让朝廷得到了税收,百姓只会因此变得更贫困。

  可以说,聂宇整出来的村镇,在行政区划上属于破天荒,同样在权力深入上,也比历朝都要来得更强大。

  缺点也很明显,财政开支变得更大,目前的财政赤字不显,在于前面打仗的战利盈余还够用。

  这下,聂宇准备打仗的心思也来的更迫切了,之前以为自己很有钱,现在发觉自己还是很穷。

  前后花了半月时间,调整行政区划,又抽调基层官吏。

  这些基层官吏,多为前面清丈分田,给大户宗族拆分析产,如今各县村镇都已经分田、分家结束,许多官吏都是空着没事干,现在抽出来,正好放到新占地盘上。

  没有官吏因此抱怨,反而一个个都非常兴奋,他们之前还有些不愿意,觉得汉军是反贼,还让他们给百姓分田,得罪了地主,回头汉军被灭,可能还得被清算。

  可一连半年等下来,汉军被灭没等到,反而还越打越强了。

  荆州知府没了,湖北巡抚也被汉军打跑了,连荆州满城八旗都被屠了,朝廷不也还是到现在连屁都没出一个?

  这些基层官吏中不乏有着读书人,他们科举考不上,郁郁不得志,与其这么继续蹉跎浑噩下去,倒不如脑袋系在腰间,跟着汉军一起梭哈搏一把。

  聂宇把这些人集中召回府城,也不给他们画什么大饼,直接把高仿玉玺拿出来亮了一下。

  高仿传国玉玺,那也是传国玉玺,放到乾隆当面,都可能看不出真假来,拿给这几个一辈子连湖北都没出过的本地读书人来看,那就是天命在汉军了!

  甭管是不是都全信,有了玉玺在手,那也是有着争霸天下的本钱底气了。

  玉玺画饼之后,聂宇又对这些官员说道:“本将军已经决定,要出兵统一荆州府了,待到荆州统一,便由你们前往公安、监利、石首三县主持分田落户,对地主士绅进行分家析产。我也不与你们画饼,但能保证,只要分田之事办好了,不苛待盘剥百姓,不贪污行贿犯法,都可按功劳升迁。”

  “那方玉玺你们也是看到了,本将军也不与你们说什么天命加身的空话,只告诉你们我的大志,不是什么割据一方,犹为夜郎王国,而是真正反清复汉,驱逐鞑虏,恢复我汉家江山!”

  这话才是重点,差不多就是直白与这些人说,等他聂家有天坐上皇帝位,他们这些都是从龙功臣,能够登阁拜相,名垂青史的人物!

  事成,身前富贵,身后名望,全都有了。

  不成,不成就不成吧!

  大丈夫好歹也跟着“雄主”拼了一把,不枉在这世上走了一遭。

  二月初,清军没来,汉军先发,而且是兵分两路。

  一路是何顺安带兵,其部大军先是过江,而后沿着虎渡河,直取公安县。随同的还有一众官员,以及早已出发的劝降书信。

  另一路则是白楠领军,他的任务比较重,需要沿着长江溯流而上,先后攻取石首、监利两县。同样也带上了随从安排任命的基层官员。

  徐三郎、陈有年与聂宇的本部汉军,外加还在操练的炮营、掷弹营,全部留守坐镇府城。

  荆州统一战争打的动静不大,但比之去年攻取府城出动的军队、民夫,却要多得多。

  手还在肿,nice

第64章 摆烂县令

  “太爷,反贼杀来了!”

  公安知县张翼正在县衙内院逗鸟耍乐子,他实在没啥事情可干,治下乡镇不是从贼了,就是完全不鸟县衙。

  一听说反贼杀来,张翼立刻放下鸟笼子,前往城墙查看情况。

  来到城墙上,就见到外面已经陆续来了许多穿着红衣的贼兵,还有绣着汉字的红旗正在迎风招展。

  公安县属于小县,所以同样没有县丞、主簿作为佐贰官,仅有一员典史作为辅助。

  “大人,反贼已经杀来,我等该当如何退敌?”公安典史问道。

  张翼闻言心中不由叹息,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倒霉蛋,他是乾隆五十八年来的公安县,虽说不算肥缺,但好歹也是实授。按清朝县令三年一计(考察)定制,今年就能回京述职,之后只差花钱运作,打通人脉混个绩优考评。

  谁能想到,荆州居然出了反贼,还刚好就是去年年末反的。

  哪怕这反贼忍忍,今年反了也行啊!

  张翼初闻反贼造反,真是担惊受怕好几月,跟武昌的巡抚求援,完全没人鸟他。

  时间一久,张翼也就彻底摆烂了,他又不是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知道自己这是被放弃了,离得反贼那么近,不被放弃才有鬼了。

  就这么天天逗鸟耍乐,啥正事也不干,连师爷都被辞走,辖区内有乡镇从贼,也是权当没看见,愣是混到了今年初。

  反贼终于打来了,煎熬的日子到头了!

  张翼颇为悲愤说道:“本县自履任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本以为今年可述职回京,却不想遭此无妄之灾。”

  听到这番话,在旁的典史以及一众县衙文吏,都是有些无语。

  他们是来问怎么办的,不是来听太爷你在这自怨自艾,跟老天发牢骚的。

  “大人,便是无妄之灾,如今也是大祸临头,应当立刻开仓放粮,募兵守城啊!”公安典史硬着头皮说道。

  张翼一回头,面无表情说道:“怎么守城?本县没有募兵之权,擅自募兵形同造反,而且就常平仓里的那点粮食,撑死了都不够咱们募兵挡住反贼的。”

  “大人,事急从权,就算常平仓不够,我们也可与城中富户筹措捐粮。”有文吏出主意道。

  “找富户要钱?”张翼嗤笑道,“他们若是愿意给钱,反贼也不至于这么快坐大了,这些人都是国贼,眼里只有自己私利,而无国无家。”

  “大人,我记得之前反贼似乎送来一封劝降书信……”公安典史忽然提了一嘴。

  张翼当即怒斥道:“住口,那些都是无君无父的国贼,见了反贼不思报国,反而只知苟且偷生,居然还妄图以同窗情谊,来劝本县一道归降了反贼,简直可笑!”

  “本县既食君之禄,理当也要为国尽忠!”

  说罢,便一甩衣袖,从城墙上走了下去,留下了典史在内的一众县衙文吏面面相觑。

  好家伙,他们的这位太爷,还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

  有个文吏开口问道:“司爷,太爷走了,咱们现在咋办?”

  公安典史同样有些头疼:“千古艰难唯一死,太爷这是心存死志了,怕是等城破之日,便是太爷殉了这大清国之时。真真是叫个什么事,连死都不怕,居然不敢募兵守城,还不敢找富户们要钱。”

  那文吏接着问道:“那我们是现在募兵守城,再找富户们讨钱?”

  “募什么兵?”

  公安典史一声呵斥:“太爷都不募兵,我们几个募的什么兵,就算事急从权,那也是在越权行事,便是守住了城,回头上面也饶不了我们。”

  “那我们?”

  “先等等看吧!”

  “……”

  县令摆烂,没人担责了,这位典史同样也不敢随便乱搞,万一要是真守住了县城,回头遭到富户们清算怎么办?

  典史与这些文吏不同,虽然是末流的佐贰官,那也是有品官员,跟县令一样都是经过了吏部铨选,皇帝批复的朝廷命官。

  这可马虎不得!

  县令心存死志,准备摆烂到底,典史同样也做了甩手掌柜,不想担责。

  底下的文吏们还能怎么办?凉拌呗!

  一连好几天,公安县既不开城投降,也不募兵守城,城楼上就几个衙役清兵战战兢兢,每天看着汉军动向,而后回去跟衙门里的老爷们打报告。

  嗯,真就只是打报告而已。

  因为这位文吏老爷们,跟着典史老爷一起,一大票人就这么围在衙门前堂,瞅着桌上那副简陋的县城图,半天崩不出一个屁来。

  没有兵,没有钱,没有粮,拿什么守城?

  而且也没办法守城了,光是衙役回报的汉兵数量,那个营帐的密集程度,都起码得有上千人了。

  县城与府城不同,虽说县令号称百里侯,但实际的县城,能容纳的百姓很少,大部分县城的总人口都在万人上下,而且还包括了围绕城墙外围聚居的百姓,他们也被算在了城市人口内。

  真正一个县的人口大头,都在下面的乡镇村落。

首节 上一节 4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躺平全靠分身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