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66节

  消息没有得到严密封锁,反而还在清军内部大肆传播,闹得人尽皆知不说,连湘西苗子都听闻风声。

  用屁股想都能猜到,这里头少不得有和琳这位大军副帅的手笔。

  谁让和琳是和珅的弟弟,和琳能来到湘西跟着福康安平苗,就是和珅对福康安做出的利益退让,好让兄弟能在后面捡捡军功,也是看看能不能抓到福康安的一些把柄,再不济也能交好福康安。

  现在,福康安轻敌冒进战死了,就算不是自己动的手脚,难免也会引来朝中敌对派对他们“和家军”的攻讦猜忌。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事情做绝了,把利益全都落到实处了。

  和琳的做法很简单,先上奏福康安是积劳成疾病逝在了军中,隐瞒福康安是死在了苗人之手,不给朝中政敌攻讦他们和家的由头。

  而且,和琳现在只是大军的副帅,就算将在外也得听万岁爷的君令,不能随意调兵动兵。

  清军按兵不动,主帅福康安战死,再加上有意不封锁消息,那山里的苗子就是再傻,也能出来扑腾两下。

  湘西苗子死灰复燃,那乾隆只要没有年老昏聩,就不会临阵换将,那和琳理所当然,就是十万清军的主帅了。

  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至于湖北的白莲教反贼?

  一群只知道糊弄百姓的邪教头子,闹得再大也是疥癣之疾,跟他们和家的权势富贵相比,那都不算什么。

  ……

  五月份的岳州城,大将军府。

  “福康安病死了?”

  聂宇有些吃惊,福康安会死他知道,但死的这么快却出乎他的意料。

  这都快提前一个月了吧?

  湘西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总不能是蝴蝶效应下,福康安的身体免疫力都下降了吧?

  聂宇当然没那么自恋,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连老天都帮自己,他连忙确认道:“消息属实吗?”

  负责报信的不是汉兵哨骑,而是一个穿着粗布衣的中年商人,对方脑后还留了个金钱鼠尾辫子,明显不是汉军治下的商贾,而是从其它地方跑来。

  听到聂宇的问话,中年商人点头如捣蒜:“回大将军的话,小人得到的消息,湘西的朝廷大军……额不,是清军的主帅福康安,确实已经病逝了,估摸着已经病逝半个多月。这事在湘西几乎人尽皆知了,而且小人还有个朋友,与军营里面有些生意往来,也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那福康安大帅似乎不是病死,而是战死的……”

  聂宇没有在意福康安到底怎么死的,现在的问题是福康安死了,确实死了,真死了,不是什么谣言,也不可能是有人在收买商人,故意蒙骗自己。

  因为他有史书可以证明,福康安就是这个时间段病逝,时间已经很接近。再加上这商人也是他偶然逮住,也不能说是逮住,只是恰巧对方碰上了山贼土匪。

  汉军为了操练实战能力,也是恢复治下地盘的治安,这段时间一直在扫荡各地土匪贼寇,这商人就是扫荡途中顺道救下来的一伙幸存商贾。

  聂宇挥手让那商人退下,接着反复思量再三,决定召集文武过来开会。

  对,召集文武开会,不再是跟秘书阁单独开小会,而是召集目前搭起来的所有班子,都来大将军府开会议事。

  不多时,岳州城里的汉军文武陆续到场。

  汉军目前加上秘书阁和军队,共有10个司衙门。

  秘书阁、陆军司来的人比较多,因为前者是聂宇这大将军的私人秘书机构,后者则是此次开会主旨,来的都是军中高级将领。

  又有其余各司衙执掌(相当于尚书),连带副手官也纷纷到场,得亏聂宇的大将军府是在原来的知府衙门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充合并房屋,还裁撤了大量仆役佣工,好歹还能坐得下这么多人。

  一众文臣武将都被召过来,有些还是从军营骑马奔来,都不晓得出了什么大事。

  聂宇也不卖关子,当下就把新得到消息与众人都说了。

  “福康安居然死了!?”

  众臣里面最震惊的当属冯修永了,也只有他对福康安的身份最为敏感了解。

  陈有年看着别人都在惊讶,忍不住疑惑问道:“冯先生,福康安是谁?”

  没办法,他是这里面为数不多的粗人,压根不认识,也没法接触听说,福康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冯修永也不多怪,耐心讲解说道起了福康安的身份背景,还有过往的各种辉煌战绩,从乾隆三十七年镇压大小金川、乾隆四十九年镇压甘肃回民之乱、乾隆五十二年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六年进攻西藏廓尔喀(尼泊尔)、乾隆六十年扫平黔贵苗民,并继续东进协兵镇压湘西苗乱……

  这些战绩打出来,饶是粗人的陈有年,都不免有些佩服:“清狗里头居然也有这么厉害的人物?还好他现在死了,嘿嘿!”

  “对啊!伪清的一代名将,也是唯一能压的住湘西十万清军,慑服那些骄兵悍将的福康安福大爷,他死了!”

  “死得好啊!”

  冯修永话音刚落,便起身出列,正色说道:“大将军,天赐良机,是时候该誓师南下了!”

  一百章了,奖励自己休息一下bushi

第103章 誓师南征

  南下!

  这是在场汉军文武的一致想法,有福康安统领十万清军坐镇湘西,那汉军再能打也得先掂量掂量。

  可现在,福康安已经病死,十万清军群龙无首,就算有首,也不可能压得住。

  这可是七省联军,没有特别牛逼的战绩、背景,是不可能做到七省清军令行禁止,光是语言地域歧视,就够统兵将官喝一壶的。

  这也是为何和琳没有匆忙夺取军权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自己多少斤两,没有了福康安压着,还没有乾隆的圣旨任命,他很难控制的了这十万大军。

  控制不了,那就干脆不控制,原地龟缩,按兵不动,慢慢等朝廷的旨意再说。

  长江没被汉军切断,那从湘西到北京城虽然远,但快的话两三月也能下来旨意,可现在长江已经被汉军、清军双向切断,光是往返来回一趟就得小半年。

  福康安四月份死的,距离五月也才不到一个月,也就是说汉军起码还有半年的安稳时间!

  半年啊!

  湘西的十万清军连动弹一下都难。

  只要汉军不打湘西,也确实不用打湘西,汉军在湖南其它州府动兵,就能变相断了湘西清军的后勤补给,没了后勤支持,湘西苗子就能帮他们解决清军的后顾之忧。

  听完冯修永根据当前局势,做出的一连串战略分析,饶是不怎么懂军事的官员,也都看到了机会。

  难得的机会!

  福康安死的太是时候了,正好是汉军兵强马壮,新军练成、大造火器的档口,也刚好是汉军军费财政压力要爆炸的档口。

  再不动兵,这四万大军的军费,还有大批基层官吏、完善内政建制,财政开支就能把汉军的底盘炸开!

  难道汉军真有天命加身,大将军真的是真龙天子?

  是了,不是真龙天子,哪里来的传国玉玺?

  不是真龙天子,怎么可能短时间内起兵壮大,迅速坐拥三州之地,拥兵四万众,还杀败了伪清的巡抚、总兵。

  这些汉军的文官,不乏有着投机分子,他们确实是真心拥护汉军,但心里也只是把汉军,给当成了极有可能成事的起义军。

  可现在,有些人的心思莫名起了变化,他们真的有点相信汉军是秉持天命在起义了,要不然福康安怎么死的这么是时候,这不就是连老天都在帮他们?

  天都在帮他们,那还不赶紧抱住了大腿,争做从龙功臣!

  古人迷信有时候也是好事,在特定时期还真就能增加队伍的凝聚力,统合内部的财力物力。

  聂宇也不立刻回答,微笑着开口问道:“诸位都认为我汉军应该南下?”

  “大将军,请下令南下吧!”

  连着都察司执掌官在内,在场汉军文武全都齐刷刷起身拜下。

  “好!那就南下吧!”

  大将军点头了,南下大战略正式敲定。

  接下来,会议继续召开,商讨南下的钱粮军需消耗,还有火器弹药的储备,民夫、船只、骡车等征调,总之一切为了大战服务。

  从上午一直议事到了下午,连午饭都是在议事厅食用,吃的挺简单,只有四菜一汤,家常便饭。

  那些文官对此倒是颇为惊诧,没想到堂堂大将军,坐拥三州之地,麾下拥兵数万。虽没称王,但也算一方枭雄诸侯,居然平日里吃饭还如此简朴低调。

  嗯,聂宇保持后世的饮食习惯,就吃四菜一汤,还有两道是素菜,在手下文官的眼里,已经算是相当简朴低调了。

  毕竟,咱们大清的皇帝,动不动就一顿饭几十、上百道菜,这不是慈禧老妖婆的专利,而是大清皇室的传统艺能。

  用更专业的词汇,这叫“万岁分例”,就是清朝皇帝饮食,必须得有这几十、上百道菜的排场,否则就是违背祖制。

  其中,包括风评最好的雍正,人家标榜勤政节俭,但在饮食上可从没削减过“万岁分例”,连带还会在常餐外各种增添,光是饮食用度上比“人间富贵花”乾隆都要奢侈。

  这实际上也是出于统治需求,吃那么多菜不是为了吃菜,就是为了铺张浪费,形成高汉人皇帝一等的政治排场。

  (别说我尬黑,满清的一切制度,包括饮食菜品数量,实际都是为了铺设森严的阶级体系,让汉人士绅形成压抑,不敢造反)

  经过一天的商定,南下战略总算定下。

  正式的出兵时间,定在了五月底。

  因为要等税粮入仓,还有征召民夫、船只和骡车,以及召回散出去剿匪实战的军队。

  光是军队的召回,就花了不少时间,召回以后还要重新整装,拉到军营校场集中操练一段时日。

  主要操练新军与火炮营、掷弹营、弓弩营,还有新设立火铳营之间的协作配合,不说各军如同整体,起码也得练出跟清军九进十连环大阵差不多的战斗力。

  清军的这套大阵呆是呆了点,但能经久不衰,也确实证明了它的战斗力。

  全赖火器犀利,那只要汉军火器比清军火器更犀利,同样的阵法下,清军只能被打的满头包。

  “这就是我大汉的军队,果然是气势磅礴!”

  民政衙执掌官刘骏,此时正站在校场外的瞭望台上,看着下方的大军操练演武。

  这家伙办事认真负责,还敢说话敢干事,正好赶上了内政建制调整的风口,又得到冯修永的推荐,顺理成章提调做了民政衙执掌官。

  虽然有着考评期,考评不合格就得被撸掉,但也算是目前岳州官吏中,提拔升官最快的那一批了。

  运气占了一部分,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身边的副执掌谢志远,也点头恭维:“刘执掌官说的对啊!我大汉天兵军强马壮,又有如此多的巨炮火铳,此番南下必定能够旗开得胜,彻底扫平湖南的伪清大军,光复湖南全省!”

  说是恭维,却不全是恭维,因为他真认为汉军能打败清军,把湖南省给拿下来。

  刘骏都没怎么见识过清军,只是看到了汉军的军势,才发出惊叹感慨。

  而谢志远不同,这家伙出身的谢家在岳州府算是不大不小,刚好有幸见到过几次本省、外省来的官兵,不能说惨不忍睹,只能说就是帮花架子。

  满洲兵什么样他不好说,但要说满清的地方绿营,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打的过汉军。

  不论是军备、火器,还是军队战力,二者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产物。

  “谢副执掌所言极是,如此强军精卒,我汉军足有四万多人,有这四万强兵在手,湖广之地何愁不定?”刘骏笑道。

  谢志远先是点头,又继而摇头遗憾道:“只可惜我与刘执掌官,同属民政衙,却是不能像秘书阁那样,可以随军出征,没法见识到我大汉军威扫平湘南,光复湖广的盛况了。”

首节 上一节 66/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躺平全靠分身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