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135节

  而且朝廷不仅没给船,更是在双方协商好延期协议后,连延期协议也被朝廷给玩出了别样的花活来!

  直白点说就是,朝廷不仅没给汉世子新船队,还用旧船队把汉世子给耍了!还是那种光明正大,毫无顾忌的耍了!

  此刻,广西布政使殷时的脑子里,已经把朝廷的那些办理此事的官员给挨个的骂了个遍!

  你们难道不知道,汉王爷正在造反吗?!

  你们难道不知道,汉王和赵王都打到济南城下了吗!!?

  你们难道不知道,汉世子手里还有十余万的精锐大军吗!!?

  你们难道就不怕,汉世子真的会发兵攻打两广之地吗?!

  你们难道就不怕,把汉世子给逼急了,他也直接带着麾下的十余万大军,跟着汉王爷造反去吗!!?

  不怕大明再来一次靖难吗!!?

  但此刻,不管殷时怎么想,怎么骂,他都知道,今天这事太复杂了。

  今天这事,就是说破天,也最多就是汉世子被朝廷欺辱,逼迫后,无奈选择了起兵报复朝廷。因为这事,朝廷毫无悬念的理亏了!

  现在这件事,要是说的再难听一点,这事都拖的熬死了两任皇帝了,事情都还没解决!

  往小了说,这就是官员不作为,再大一点说,就是朝廷不作为!

  可要是再往大了说,那事情可真的就大条了!

  有心人甚至会说,这就是太宗皇帝的继任者,罔顾先帝圣意!

  真要是有人这样说了,那可就是关系到,仁宗皇帝皇位继承的正统性和法理性了,这就是超级大事了好不好!

  因为出了这样的事,在多数人的观点里,大家都会质疑永乐皇帝的继任者,继承皇位的正统性和合理性!加上现在汉王和赵王的起兵事宜,会发生什么事,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更不用说,现在汉世子手里,还有一枚象征着永乐皇帝绝对认可的,可怕至极且无解的金龙令!这可是能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直接调动皇宫一半宫廷禁卫的金龙令啊!

  有这东西在,就算现在仁宗皇帝没死,汉世子直接站出来说仁宗皇帝得位不正,要派兵攻打皇城,那京城的各位大佬都得好好考虑考虑,在仁宗皇帝和汉世子之间的站队问题了!

  更勿论,现在仁宗皇帝已然驾崩,在皇位空缺的情况下,要是汉世子手持金龙令出现在皇宫,那他绝对有直接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尤其是那些宫廷的禁军们,到时候,汉世子手持金龙令出现,他们会站谁的队,还真的就未可知了!

  仅仅片刻,殷时的脑袋里就闪过了无数的思绪来。但突然,有一道闪电划过了殷时的脑袋。

  难道,汉王爷和赵王爷起兵造反,真的是另有隐情!!?

  可汉世子为什么不参与到造反中!?

  难道是为了稳定朝局吗!?

  一瞬间,殷时和刘按察使只觉的头脑发晕,他们两个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艰难的咽了咽口水,两人的眼光里满满的都是恐慌,他们好像无意中,卷进了无比可怕的事情来了!

  汉世子还提前写信告知,要攻打两广之地,现在看来,汉世子也是个有仁心的皇室子弟,此次出兵怕也真的是被逼无奈的选择!看着背对自己二人的朱瞻壑,殷时好似突然有些理解汉世子的被逼无奈了。毕竟,此事实在是朝廷理亏在先,任何说辞都站不住脚的!

  “两位大人,事情本世子说完了,不知两位大人可有解决的办法?”眼看殷时和刘按察使二人神情呆愣,不知所措的样子。朱瞻壑很是不合时宜的上前去,开口直接询问二人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殿下.”对于汉世子的开口提问,广西布政使殷时一时间张嘴无言,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解决办法!所以,殷时满脸羞愧的低下了头。

  “刘大人呢?可有办法?”眼看身为布政使的殷时无言以对,朱瞻壑只好将目光又投向了另一个刘按察使身上。

  “殿下.”一时间,刘按察使也是无言以对,他只能用满是恳求的目光看向朱瞻壑,以期望朱瞻壑能大发慈悲,不要发动战争。

  “求殿下慈悲!”刘按察使看着朱瞻壑那平静的目光,不由得心里一阵抽搐,略微思考一阵,接着。刘按察使没有丝毫的犹豫,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径直双腿一软,直接就跪倒在朱瞻壑面前以头炝地,大声的祈求着。

  “刘大人”看着直接跪地开始向朱瞻壑祈求的刘按察使,身为布政使的殷时一时间呆愣住了。他从没有想过,脾气暴躁,说话呛人的刘按察使,会为了老百姓向其他人跪地祈求。

  “求殿下慈悲!”当殷时看见了跪地祈求的同僚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是直接跪倒在汉世子面前,大声的祈求着。

  “看来两位大人都没有办法了呀。”朱瞻壑看着跪在地上,向自己求饶的两位广西主官,朱瞻壑缓步来到自己的座位前,慢慢的坐下,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接着对二人说道。

  “殿下.”眼看汉世子丝毫不为所动,殷时和刘按察使也是心里焦急的不行。满是祈求的用膝盖在地上挪动几步,对着朱瞻壑喊道。

  “小喜子,请两位大人起来,再给两位大人换上热茶。”轻轻的喝了一口茶,朱瞻壑发现茶水已经有些凉了,于是安排小喜子干活了。

  “是。”对于朱瞻壑的安排,小喜在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同时,他对着门口侍奉的小太监一挥手,立刻就有小太监转身盛热茶去了。

第247章 朱瞻壑:我全都要!

  “两位大人,快请起来吧。”只见小喜子来到殷时和刘按察使面前,小心的搀扶着二人,想让他们赶紧起身,他自己好赶紧去再给世子殿下换盏热茶。

  实际上此刻,小喜子对于面前这两个广西官员的感官好了许多,手上的动作也显得很是温柔。毕竟,能为了百姓舍弃颜面下跪磕头的读书人,又有几人呢?即使他们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两位大人,我们殿下,不喜欢让人跪着和他说话。“小喜子看着两个依旧倔强地跪着,丝毫不肯起来的两个广西主官,心里对二人称赞之余,嘴上却很是隐晦的对着二人提醒了一句。

  “谢殿下赐茶!”听了小喜子的话,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布政使殷时,他眼睛一亮,大声的对着朱瞻壑道了一声谢,接着顺势在小喜子的搀扶下麻溜的起身。与此同时,他还不忘用眼神示意边上的刘按察使也赶紧起身。

  “谢公公。”殷时在被小喜子扶起来,又给刘按察使眼神示意后,殷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小喜子刚才的好意,所以他低声的对着小喜子道了一声谢。不过,小喜子却是微笑着并未搭话。

  反而,小喜子又径直来到一旁,将刘按察使轻轻的搀扶了起来,因为有了刚才殷时的眼神示意,刘按察使也是顺势赶紧起来了。毕竟,与其他事情相比,现在跟汉世子谈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谢殿下!”起身后的刘按察使,很是恭敬的对着朱瞻壑鞠躬致谢。也不知道此刻他是感谢朱瞻壑愿意与他们交谈,还是感谢朱瞻壑让他们起身以及再次赐茶呢。

  这时候,船舱外的小内侍们,已经捧着几盏热茶走了进来。小喜子很是恭敬的先是给朱瞻壑端了一盏过去,又分别给殷时和刘按察使端了一盏过去。

  “谢世子殿下赐茶。”殷时和刘按察使耐住心中的急切情绪,很是自然的接过了小喜子端过来的热茶,恭敬的再次向朱瞻壑道谢。

  “两位大人,我明白两位大人此刻的心情。

  所以,本世子作为晚辈,想了几个要求,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不知两位大人可愿意听上一听呢?”端着小喜子奉过来的热茶,朱瞻壑很是满意的品了一口,瞬间只觉得满嘴留香。放下茶盏后,朱瞻壑饶有深意的对着殷时和刘按察使说道。

  “不敢不敢,世子殿下太客气了。

  下官等愿听世子殿下吩咐!”眼看汉世子自称晚辈,还举茶向自己二人遥遥一举,殷时离开隐蔽的与刘按察使对视了一眼,同时轻轻的抿了一口热茶,算是回应了汉世子的举杯。虽然嘴上对朱瞻壑自称晚辈连称不敢,不过还是马上激动地回应着,愿意听从汉世子的吩咐。

  此刻,殷时二人并没有开口,具体的问汉世子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但对他们二人来说,此刻无论汉世子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只要汉世子愿意谈,那就是最好的现象!

  起码,殷时他们知道汉世子是有意愿要谈判的,起码他们有了基础的谈判方向!

  所以,此刻殷时二人显得非常激动,满眼期待地看着汉世子,侧耳倾听着汉世子即将提出的任何要求。

  “除了名义上广西依旧隶属朝廷之外,其他广西的一切,我都要了!”朱瞻壑悠哉哉的喝了一口茶,接着,毫不避讳的说出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话来。

  “什么?”殷时还以为他自己听错了汉世子说的话呢,下意识的开口又问了一句。接着,他撇眼就看见了同僚刘按察使那呆若木鸡的神情,不由的神情一滞。

  “本殿下说,要想让我退兵出广西也可以。

  只要这广西之地,自即日起,除了名义上归属朝廷以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归属我汉王府所有!”朱瞻壑起身来到殷时和刘按察使面前,伸手按着二人的肩膀,一脸严肃的对着二人又说了一句。

  “在朝廷将船队交付本世子之前,不仅仅是你广西,连同广东之地,尽数归我汉王府所有!

  尔等不仅要全力为我造船,还要将赋税交给我,百姓归我调遣,官员任免也要得到我的同意”朱瞻壑按着殷时和刘按察使的肩膀,一脸认真的又解释了一句。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朝廷将船队交付给了本世子,什么时候,此协议才会作废!”朱瞻壑说完,轻轻的拍了拍二人的肩膀,不等殷时和刘按察使有所回应,就自顾自的再次回到椅子上坐了下去,端着茶水轻轻的品了起来。

  “当然,到时候,至于百姓是否还愿意与你们一同回归朝廷,就要看天意了。”品了一口茶后,朱瞻壑撇着眼,满脸调笑的对着殷时二人说道。

  “你这是谋反!”听见了朱瞻壑的话后,殷时和刘按察使直接就一时直接呆住了,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汉世子的胃口居然这么大!这哪有谈判的诚意,分明就是来直接兼并的!但很快,殷时二人就反应了过来,心直口快的刘按察使更是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用手指着朱瞻壑,满脸愤慨的大声斥责道。

  “两位大人。”看着愤怒直视着自己的两位广西主官,朱瞻壑依旧是毫不生气满脸的笑容,慢慢的放下了手里的茶盏,从椅子上起身。

  “莫不以为,本世子在与你们商量吗!”忽的,在朱瞻壑放下手里茶盏的一瞬间,一声似龙吟般咆哮声毫无征兆地响彻在整个船舱里。这突如其来的龙吟之声,让船舱里的空气都肉眼可见的震动了起来,让人突然窒息的压迫感直让所有人一时间呼吸困难,站立不稳。

  “噗通!噗通!”朱瞻壑的突然爆发,让毫无防备的殷时和刘按察使直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殿下息怒!”实际上,朱瞻壑突然的变化,让小喜子也是一时心脏骤停,慌乱之下,小喜子毫不犹豫的直接跪倒在地,以头伏地,急切的开口说道。

  而一旁从未见过这等情景的王景弘和夏瑄,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给震慑,直接呆愣住了。还是小喜子的呼唤声让他们惊醒过来。接着,二人也是毫不犹豫的直接也是跪倒在地,垂头俯身。

  跪下去的时候,二人才发觉,仅仅刚才的一瞬间,无数的汗水就湿透了身上的衣服。

  此刻,夏瑄的脑海里突然想起临近出海前,父亲夏元吉说过的话:瑄儿,你素来稳重,但为父还是要嘱咐你一句,虽世子妃是你的嫡亲妹妹,但面对世子殿下,万不可起任何的轻慢之心。世子殿下威严浓重,有真龙之相!切记!切记!

  时值此刻,跪在地上的夏瑄才明白父亲的嘱托,是多么的准确!那恐怖的龙吟之声,这让人窒息的压迫感,即使是他第一次面对永乐皇帝时,夏瑄都未曾有过这样战栗的感觉!

  “哈哈哈哈哈。”就在船舱里的气氛凝重到冰点的时候,朱瞻壑突如其来爽朗的笑声打破了船舱里的平静,瞬间,就好似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耀在众人的心中,驱散了刚才让人紧张的阴霾。就好似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幻觉一般让人恍惚。

  但,众人那浑身湿透的衣服,战栗的身体,却是无不昭示着,刚才的一切并是真的!

  “好了,本世子与大家开个玩笑。还请大家莫要介意。”朱瞻壑依旧是笑眯眯样子,说出了让人只感到轻快无比的话语来。

  但此刻,却没有一个人开口回应,都只是静静地俯身跪着。

第248章 胡田:两位帮忙劝降吧

  “小喜子,扶大家都起来吧”朱瞻壑也是知道,自己突然的爆发,肯定是吓坏了眼前几个没见识过的几人,所以,他先是自己坐在椅子上,减少大家的压力,又开口吩咐小喜子将几人扶起来。

  “是!”对于朱瞻壑的话,小喜子执行的毫不犹豫,他先是将夏瑄扶起来,接着是王景弘,再然后才是殷时和刘按察使。

  “两位大人,时间过得很快啊,你们看,这都五更天了,天也都快亮了,时间可是不会等人啊”朱瞻壑扭头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的海面上,却见外面的天空已经开始微微的泛起一抹亮光了。

  “殿下,广西境内可是有近乎百万的百姓啊!”刘按察使也发现了窗外那即将放亮的天空,他再次跪倒在地上,满是颤抖的大声对朱瞻壑劝解着,那紧张颤抖的声音听得直让人一阵心酸。

  “两位大人且放心,本世子只占领,不会乱杀人的。

  毕竟,我还要靠着广西百万的百姓收税,造船,征兵呢。”朱瞻壑手上喝着茶,一脸笑容的对着殷时二人说道。

  这一瞬间,殷时和刘按察使直接瘫软的跌坐在地上,因为他们知道,汉世子所谓的谈判,只是想兵不血刃的拿下广西之地而已。而他们根本就没有谈判的筹码,不仅是连防守的兵力都不够,更是可能连抵挡对方的一次攻击,都是幻想!

  更重要的是,汉世子是铁了心的要两广之地了,而且汉世子要的不仅仅只是占领,更是要从政治,到军事,到民生的全面接替!

  天也逐渐亮了起来,而殷时和刘按察使的心也是直接降到了谷底!

  因为天亮时刻,就是汉世子大军发动攻击的时刻!

  另一边,镇安城外的云南陆军大营里。

  “两位大人,天也快亮了,殿下下达的攻击时刻也即将到来,军令所在,还请两位大人见谅。”胡田的主帅大营里,朱瞻圻,钱仲财,蒋小虎,沐家兄弟俩都聚集在此,而他们所面对的人,正是从广西快马而来的季左布政使和王右布政使二人。眼看发动攻击的时刻即将到来,胡田也是毫不犹豫的对二人说了声抱歉,军令如山!

  “胡将军,三殿下,诸位将军,广西可是有百万军民啊,一旦开战,毕竟死伤无数,请诸位将军,三思啊!”眼看自己二人苦口婆心的劝解了半天,却依旧无法撼动云南大军进攻的决心,王右布政使焦急的站起身,大声的对着胡田喊叫道。

  “两位大人,若是两位真的想减少城中百姓的伤亡,还请让城中军民放弃抵抗,我云南大军保证不伤害一军一民!”面对广西官员提出的百姓会遭受战火伤害的问题,钱仲财毫不犹豫的给出了他认为最合理的解决方式。

  钱仲财的这话一出,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了过来,一个个都忍不住赞叹钱仲财的话有道理。

  “钱将军言之有理,这样吧,两位大人,你们辛苦跑一趟也不容易,我就做主给两位大人个面子,稍微延迟一下进攻的时间。”胡田对于钱仲财的话眼神一亮,随即他就想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对着广西的两个布政使说到,但他那满脸的坏笑,却是让人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胡大人请讲。”季左布政使一眼就看出了胡田的不怀好意,但他略微犹豫了一下,他接着就一脸慎重的对着胡田拱手说道。

  “两位大人为了城中百姓安危,能不远千里奔波而来,也让鄙人看到了两位大人的为民之心。

  所以,敝人决定,稍后在发起攻城前,就麻烦两位大人随我等一起前往城下劝降!

  若城里放弃抵抗,届时,不仅仅是大人保护了城里的百姓,我也完成了世子殿下交付的军令,岂不是两全其美!

首节 上一节 135/1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下一篇:凭啥说我是战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