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48节
若是占了两个位置呢?!”朱瞻壑伸出两根手指在永乐皇帝面前比划了起来。
“你想让我收学生?!”永乐皇帝虽然很是心动,但却有些疑惑,毕竟一个人也收不了几个学生的!怕最后又是一群权臣!
“皇帝一人收不了几个学生的,而且效果还未可知!
壑儿!你是想……!”太子朱高炽不愧是大明有数的几个聪明人,立刻就想到了关键所在,他咽了咽口水,一脸惊恐,不敢置信的不敢说出后面的话来。
而一旁的汉王爷等人却是疑惑的看向了二人,满满的都是一头雾水!你俩这猜哑谜呢?一个都没说完,一个就知道了?我们怎么不知道啊?!
“大明国子监,为朝廷培养文官,输出英才无数!
既然如此,我大明何不建立大明武院!或者皇家武院!或是大明讲武堂之类的学院!专门培养军中将官!讲解古往今来无数战例!定能为我大明培养无数将帅之才
而爷爷一生纵横沙场!集将帅与帝王于一身,定有独到之见解!
届时,爷爷担任院正之位!即使每年只进行一次授课,那也是有师之名!
后世帝王,若无将帅之才,也当入其中学习,无统军之能,也有无数的师叔,师伯,师兄,师弟,师侄帮衬!
军中将官年迈,入得武院授课,也当是无上荣光!
至此,大明军方将永远效忠皇室!”朱瞻壑的这话,直说的永乐皇帝满脸激动,好似已经看见了无数的殷勤学子称呼老师了一般!
“阿弥陀佛!君亲师三占其二!文武并立!文武制衡!无上阳谋!”一直沉默的道衍和尚,突然开口说话了,却是打断了永乐皇帝的臆想。同时也打断了现场众人的呆滞神情!
“大明讲武堂!”所有人都紧盯着这五个大字沉默不语!
第98章 大明亡国十二论10
“大明亡国第九论:后宫干政!”朱瞻壑看着有些沉默的众人,也是撇了撇嘴,顺手拿起了一壶酒就喝了起来,毕竟这叭叭叭的说了半天,确实渴的厉害。
众人无语的看着眼前这个一边喝酒,一边提笔书写的家伙,满满的无语,却没人开口阻止,毕竟还是正事重要!
“后宫干政分两大块,原因我们就不重复的说了,我们先说宦官乱政!”朱瞻壑提着酒壶就指到了宦官专权这四个大字上。
“宦官乱政,实际上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
先控制宦官的人数,定下具体的数量来!宫里每年走几个,再招几个,要有数量限制!只要人少了,他们自然也就没那么多的事情了!
然后,弄一个专门管理宦官的机构,衣食起居怎么管,当值工作怎么管,等等一切都要有明确的人负责!谁出了事,就要有人担着!
这实际就跟监管军队的一样,再安排几个密探混进去就更好了!
最后,只要别让他们参与任何政事!
历朝历代的宦官专权就是因为那些宦官们参与了政事,这让他们尝到了权利的味道!
所以,只要别让他们参与政事。
就行了!”朱瞻壑总结起来,宦官专权,只要别让他们参与政事,再有人惯着他们,他们专权个屁!
朱瞻壑这话说的同样让大家很是认同。
看着一脸认同点头的朱瞻基,朱瞻壑忍不住心里徘腹道;大哥,你不用点头,你以后只要不让那些残疾人识字就行了!
“后宫干政的第二大块内容——真正的后宫干政以及外戚专权!”朱瞻壑说到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关乎皇后,皇太后专权问题,以及引发的外戚专权问题。
“这事目前为止我大明朝没有!
但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有幼帝的问题!”朱瞻壑说到了关键,幼帝导致的皇太后临朝听政,然后开始专权!
“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汉武帝!
直接赐死!不留余地!
若皇帝猝然驾崩,继任者年幼的,也直接陪葬!不可例外!”朱瞻壑说出了一番杀气腾腾的话来,引得众人一脸的呆滞。
细细想来,这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了!
“大哥!弟弟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若您登临大宝!有突发意外,幼子几个,可舍得太孙妃和太孙嫔独留与世?!”朱瞻壑突然将矛头指向了朱瞻基。
他清楚的知道,就是因为眼前的狗小子突然离世,才造就了一代大明战神,堡宗大帝!
朱瞻基猛的眼神一突,惊愕原地,他根本没想到这个矛头会突然指向了自己!
太子朱高炽也是一阵惊愕,但他却知道,这是儿子必须经历的!也可能会直接经历的问题,所以他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看着。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了太孙身上。
“若是你,你会怎么做呢?!”朱瞻基脸色一阵变换,将问题又抛给了朱瞻壑。
“一母有幼子,殉葬!
二母有幼子,二人殉葬!
余者依然如此!”朱瞻壑回答的斩钉截铁,杀机凌然,不禁让现场所有人咋舌。
“你这是……?!”朱瞻基很想问为什么,杀一个不行吗,为什么要全部杀死?!
“诸子年幼,匆忙登临大宝,谁人合适犹未可知!
再留遗诏,命辅政大臣培养管教,若不堪造就,持遗诏还了便是!”朱瞻壑的话让永乐皇帝眼前一亮,精光乍现!
“大哥!国本!国之根本!以国为本!”朱瞻壑看着一旁呆愣的朱瞻基坚定的说道。
哎!一旁的太子朱高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局太孙朱瞻基输了,输得一塌糊涂!
从朱瞻壑开始讲解第一个论断的时候,太子朱高炽就很认真的在听,在看,他能从朱瞻壑的表情中看得出来,这个问题只是侄子临时想出来的而已。
而这个临时想出来的问题!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太孙朱瞻基却回答错误了!
是的,在太子朱高炽看来,没有回答,就是回答错误!
此刻,朱瞻壑默默地抚摸着自己的胸口,两个青春美丽,有着露水情缘,被盘过的少女,居然被自己这样狠心的要陪葬?!朱瞻壑心里有些不舒服,赶紧揉了揉胸口,喝了口酒压压惊。果然好了许多!
果然,一扭头,太子朱高炽就看见了永乐皇帝那失望的眼神。
“还有什么办法?”永乐皇帝压下心中的失落感,继续问了起来。
“只有这个办法最简单,也最好操作!
其他的办法,要么难度太大,要么风险太高,根本不合适用!”朱瞻壑轻声说道。
“说来听听。”永乐皇帝沉默了片刻,决定了解一下不靠谱的方案。
“哎!
除了刚才的那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军方,文臣,皇室等多方势力……”朱瞻壑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话。
“好了,不要说了!”永乐皇帝打断了朱瞻壑的话,只听一半,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多方出面维护黄帝的权威,但若是皇帝昏庸,会被架空的。
“唯杀以止,别无他法!老大,刚才的方法不要记!”永乐皇帝看着满头汗水的大儿子,心里知道,这个劳心劳力的太子爷肯定是在拼命的将眼前的问题全部记下来,要回去想办法解决的!
作为爹他真的很心疼这个儿子,但作为皇帝,他知道太子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他满是心疼的提醒着。
“爹,我知道轻重,没事的!”太子朱高炽也是感受到了老爹永乐皇帝的眼光,心里一暖,默默的又将眼睛挪到了朱瞻壑写的满满的白布上。
“至于外戚专权这个问题,我大明的皇后选择都是有要求的,基本地位都不太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外戚的问题。
还有就是通过文臣限制!
朝廷立法限制等方式来解决!
不过,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后宫干政问题,只要没有后宫干政的情况出现,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外戚专权的问题!”朱瞻壑又将问题扯回到了后宫干政问题上,因为这个问题才是外戚能够专权的根本!
第99章 大明亡国十二论11
“大明亡国十个论:皇帝怠政。”朱瞻壑用手指着第十个问题,又看了看永乐皇帝,心里有些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说。
“看我干嘛!直接说办法!你爷爷我可是勤劳的很”永乐皇帝对于孙子投过来的目光很是不满,偷看了太子朱高炽一眼后,立刻就挺着脖子说了起来。
“爷爷,孙儿是说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解决!
是有这些办法,但这些办法都有太大的隐患!
所以不知道该怎么说!”朱瞻壑确实不知道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毕竟古代还真没有好办法!而现代的办法在这个封建王朝又行不通!
“没有好办法?!”永乐皇帝摸着胡子思考起来。
“简单的说一说你的想法吧”永乐皇帝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弄,所以决定还是听一听意见。
“爷爷,皇帝怠政问题,究其根本还是选择皇帝的问题!
而皇帝的选择自古以来都有立嫡长和立贤德两个说法!”朱瞻壑抬头看了看皱着眉头的永乐皇帝继续开口了。
“大家之所以选择立嫡长子,除了最年长以外,还有母族势力,朝廷势力等等原因。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标准最容易执行,不会有争执!
而立贤德的标准太宽泛,杀伐果断是贤德,仁慈有加是贤德,读书懂礼是贤德,明察秋毫是贤德,勤俭节约是贤德,礼贤下士,用兵如神等等等等都可以是贤德!
所以贤德的标准实在太多!
为了国家的有序传承,大家都默认的选择了立嫡长这个更加容易接受且鲜明的标准。
但这个位置是天下至尊之位,不是谁都能坐的了的!
一个不好就是天下动荡,宗庙倾覆!
所以,从选择的角度只能由皇帝自行决议!”朱瞻壑看着一脸为难的永乐皇帝,也知道他的纠结,太子朱高炽贤明仁厚,汉王朱高煦杀伐果断。所以永乐皇帝无从选择。
“办法!”永乐皇帝询问起办法来。
“有三个办法!
第一个,由皇帝总揽统治,执掌军队,由大臣执掌内政,双方相互钳制!”朱瞻壑说出了日本明治时期的天皇制度。
“下一个!”永乐皇帝直接就问下一个。
“第二个,皇帝是国家的象征,至高无上!所有权能下放!国家崩坏之时,更换当权执政者!”朱瞻壑含蓄的说出了现代日本推行的天皇制度,皇帝只是国家象征,没有任何实权!
“还有吗!”永乐皇帝听懂了朱瞻壑的话,只觉得眉头直跳,咬牙切齿的问道。
“第三个,皇帝统而不治!与大臣共同治理国家!……”朱瞻壑再次说出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好了,不要再说了!”朱瞻壑第三个君主立宪制还没说完,就被永乐皇帝打断了话语。
“要放弃权力才行?!”就连太子朱高炽也是一脸不情愿的问道。
“大伯,皇帝和权利是对等的!而要想解决皇位传承中,皇帝本身的问题,就必须让他们对权利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行!”朱瞻壑无奈的开口说道。
“别无他法!”朱瞻壑看着永乐皇帝的眼睛,叹了一口气,轻声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