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49节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汉王爷在一旁骄傲的说道。

  “说下一个问题,这个放过去!”永乐皇帝眯着眼睛思考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不讨论这个问题,毕竟实在没什么好办法!

  对于永乐皇帝的要求,朱瞻壑依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立刻就转移了话题。

  “大明亡国第十一个论:异族入侵。而从我大明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最大的可能就是草原部落了。”朱瞻壑开始说到了异族入侵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历史上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异族入侵的原因刚才说过了,现在直接说办法。实际上这里的办法有很多种,有快的,慢的,好的,坏的不一而足,我会挑重点说一些思路给大家。

  “小说坏的办法,人只要没有底线,那就无敌了!比如说,草原多牛马,只要牛马都死了,他们也就离死不远了,最简单的办法,在他们的水源里投毒,下药!病死的牛马污染水源,让他们的牲畜都染病!或者最简单的,用投石车把病死的牛马投给他们就行!”朱瞻壑的这个话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大家只是让你说办法,没说让你说这么恶毒的办法呀,你这也太狠了吧!

  “咳咳,壑儿,咱们天朝大国,用正经的办法,这些歪门邪道的办法别乱说”太子朱高炽捂着胸口,咽了咽口水,对着自家侄子柔和的说道,就连汉王爷都不好意思的捂住了脸,觉得这儿子实在是有些丢脸!

  “那好吧,我们换一个长期的办法!在边关建立几座城池,专门跟他们交易,我大明朝缺牛少马,就花大价钱跟他们买牛马!还跟他们换取盐巴,茶砖等物资,等时间长了,他们贵族想打仗,他们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再说了,每过个一二十年的,我们就继续深入建几座城池,慢慢的餐食他们,等过个几百年的,他们不就是我明朝的边疆百姓了吗?这个慢一点,还不用死人”朱瞻壑又说了一个慢慢蚕食的办法。

  “这个好,这个好!”永乐皇帝听到这个办法,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这个办法好太多了,简直比刚才的好一百倍!

  “还有就是狠一点的,让他们绝种的!先把草原各部分化成各个部落,给他们划分土地,互不打扰;接着给他们划分贵族等级,不同等级的每年给与金银丝绸之类俸禄;第三步,把佛教引入草原,让他们都信奉宗教,信奉宗教的可以免除各种徭役!这样过个百十年,他们不都成了天天阿弥陀佛的和尚了,谁还来打仗啊”朱瞻壑最后说出了清朝对付草原异族的办法。

  这里就不得不说,清朝不愧是鞑子出身,把草原异族研究的明明白白的,整个清朝,基本上草原都安分的很!

  “阿弥陀佛!好手段!瓦解部落,分化贵族,精神控制,削弱野性,出家免税,减少人口!

  如此这般,百年之内,整个草原人数怕是百不存一,到时候他们即使想打仗,也没人了!”道衍和尚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道理,微微合掌,对着朱瞻壑说道。

  “大师谬赞了!”朱瞻壑随口回了一句。

  “这些办法可以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

  但我们需要将他们打怕了才行!他们才会乖乖的听话!”永乐皇帝也觉得这些办法不错,于是他更加的坚定了要出征的想法!

第100章 大明亡国十二论12

  “说最后一个吧!”永乐皇帝坚定了心中征伐草原的决心之后,就再次要求说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爷爷,这才是真正的天命!

  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办法,能够直接的解决这个天时问题的!”朱瞻壑看着信心满满的永乐皇帝,说出了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话来。

  虽然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个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但还是忍不住的伤心满满。

  “壑儿,什么办法都没有?”太子朱高炽不死心的开口问道。

  “大伯,要想改变天时,只能通过慢慢的办法来,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千年!乃至更多!”朱瞻壑对于改变天时是真的没有办法。

  “几千年?!”听了这个话,就连跪地的赵王爷都忍不住失声起来。

  “虽然没办法改变天时,但要想应对天时,还是有些办法的。只是……”朱瞻壑看着大家一脸失神以及失落的眼神,朱瞻壑再次给了大家希望。

  “什么办法,你说,只要能做到就行!”永乐皇帝听了这话,立刻站起身来,急切的问道。

  就连一旁的太子等人也急切的看了过来。

  “百姓生活,柴米盐!

  柴排第一位,既然天气更冷了,那么百姓就需要更多的取暖!

  而取暖只能从两个方面来,一是多穿衣服,二是取暖柴火!

  要想渡过难关,太祖高皇帝推广的棉花就要大面积推广种植,起码要做到无论新旧,百姓人手一套棉衣才行!

  而棉花的种植是需要土地,百姓只有吃饱肚子,才有多余的土地去种植棉花!

  百姓现时都吃不饱,即使知道棉花能御寒,怕也是不会种植的!”朱瞻壑从怀里掏出让家里丫头做的棉袖套,来到永乐皇帝面前,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直接戴在了永乐皇帝的手上,并将永乐皇帝的两只手都塞了进去。

  “所以,这就又回到了土地的问题上,只有土地足够,才能在种植粮食的过程中种植棉花!

  至于减少人口的办法我就不提了!”朱瞻壑再次说到了棉花种植的问题上。

  “接着就是百姓家必备的柴火问题了!!尤其是冬天天冷,需要的柴火肯定更多!

  孙儿看京城周围的山林都快被砍光了,就知道柴火怕是不足!

  而山林多是私人财产,私自砍伐对百姓来说也是重罪,所以我们要找柴火的替代品!”朱瞻壑说出了内心的想法来,寻找柴火的替代品,也就是使用煤炭!

  “这柴火咋替代,不烧柴火烧啥啊?”朱瞻基一脸诧异的问道。

  “石碳!”朱瞻壑说出了一个让众人惊悚的目标来。

  “石碳?!那玩意有毒?!除了没钱人家,谁会用那玩意啊!

  壑儿,可别乱说,那玩意最多也就兵仗局用!”汉王爷听了儿子的话,只觉得头皮发麻,立刻就开口反对,他可是知道的,石碳那玩意每年都有无数的百姓死于非命!

  “壑儿,说说你的想法!”永乐皇帝知道眼前的孙儿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所以询问起来。

  “爷爷,我大明朝石炭矿脉怕是不少吧!”朱瞻壑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是询问起煤炭的矿脉资源来。

  “多的很!还有不少是露天的!”太子朱高炽直接开口回复道。

  “石碳资源既然如此丰富,那么,若是石炭也能被大量开采,必当能够广泛使用!

  若是也能利用这个矿产,那么大明的税收必当再次增长!

  而这,只需要爷爷下一道求才诏书,只要能解决石炭有毒问题,封妻荫子不在话下!”朱瞻壑再次向永乐皇帝和太子朱高炽,抛出了让他们无法抵挡的诱惑!

  “有道理!为了天下百姓!朕又何吝一道诏书!”永乐皇帝听说这玩意又能收税,立刻来了兴趣。毕竟倭寇的金银还是有点远,可这石炭要是解决了,那可是真正的真金白银。

  “皇上英明,所言甚是!”太子朱高炽对于这个建议非常赞同!只是一道诏书而已,若是真的解决了石炭有毒问题,那绝对是功在千秋!朝廷绝不吝啬封妻荫子!

  “哎?我的手怎么出汗了?!”正当太子朱高炽还在幻想石碳中毒问题时候,永乐皇帝突然开口了,只见他将手从平平无奇的袖套中拿了出来,众人定眼一看,只见永乐皇帝的手心还真的有一层细密的汗珠。

  “壑儿,这是什么?!”太子朱高炽看到了永乐皇帝的手后,脸上一阵惊愕,顾不得许多,直接从老爹永乐皇帝手中夺过了袖套,把自己胖乎乎的双手伸了进去。

  “暖和!”刚把手伸进去,太子朱高炽就惊呼了起来。顿时,太子朱高炽立刻就将目光转向了朱瞻壑。

  “你别给我弄坏了!”永乐皇帝看见袖套被儿子抢走了,嘟囔了一句,同时也将目光转向了朱瞻壑。

  “外层棉麻布,内衬棉花!”朱瞻壑看见自己的袖套起了作用,于是看了看周围大家的目光,于是开口解释了起来。

  “这就是棉花?这要是做成棉衣棉,还怕什么冬天呀!”太子朱高炽从袖套里掏出自己胖乎乎的手,让大家看着自己微微出汗的手,满满的都是惊喜。

  “太祖高皇帝推广棉花,真的是千秋万代之功!”看着胖大伯带着汗珠的手,朱瞻壑忍不住开口说道。

  “老大,棉花要推广种植!”永乐皇帝看着大胖儿子手里的袖套,不禁对着太子朱高炽说道。

  “爹,孩儿下去就准备!”太子朱高炽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而保暖的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吃的问题了。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坑,北方的土地产量肯定会大幅度缩减,就连南方的土地产量估计也会减少!也就是说,每年百姓家的口粮减少了!”朱瞻壑再次说出了关键问题来!

  “嘶!”汉王爷忍不住抽了一口凉气,扭头一看,却见太子朱高炽也是一脸的愁容。

  粮食减产,也就意味着百姓家的口粮减少,同样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土地才能养活家里人,也就是说,在没有足够土地的情况下,国家税收会减少!那到时候,在吃不饱的情况下,真的有人会去种棉花吗?很显然,汉王爷能想到的问题,太子朱高炽也能想到,所以他才一脸的愁容。

第101章 大明亡国十二论终

  “天寒冻死人!天寒粮不足!况且现在连土地都不够!所以我大明的百姓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吗!”永乐皇帝此刻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浓郁的杀机!

  “继续说,不要停!”永乐皇帝看自己一说话,孙子就停下了,于是继续督促着。

  “这问题除了土地问题,就又回到了粮种的问题了。”朱瞻壑再次将手指向了之前说过的粮食问题上。

  “所以,到了最后,还是要去抢!要去杀吗!”永乐皇帝盯着眼前写的密密麻麻的白布,眼神里冒着数之不尽的杀机。

  “爷爷,这场天灾不仅仅是如此而已。这样的天灾还会加剧草原异族的入侵。近些年,草原异族连年入侵,其中原因不无天气寒冷,草原各部族过不下去,只能来中原打包谷的情况!

  孙儿推测,若是草原继续寒冷下去,只怕草原各部会迫于压力进行联盟!”朱瞻壑再次说出了让众人眉头紧锁的话语来。

  “雪上加霜吗?!”太子朱高炽听了这个话,也是忍不住心头一跳!扪心自问,若是以上的所有问题真的出现,那么到时候草原异族入侵,这大明朝真的能扛得住吗?太孙心里忍不住狠狠的打了一个问号!

  “爹,看来,这草原是真的必须给灭掉了!”永乐皇帝还没开口,汉王爷就大咧咧的开口了。而汉王爷的话却是深得永乐皇帝满意。

  ”爷爷,大伯,爹,三叔,道衍和尚,好了,一共十二项,我已经说完了!”朱瞻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将手里的笔顺手丢到了一旁的桌子上,提着酒壶就又喝了起来。

  “终于说完了!”永乐皇帝看着写的满满当当的一整张白布,恍然若失。抬头一看,居然已经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了。

  “皇上,我等已经全部听了一遍,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商量一下,这里面的哪些问题先施行,哪些问题后施行!?”太子朱高炽一点也不想耽误时间,眼前的问题直让他头皮发麻!

  所以,此刻的太子朱高炽只想赶紧把问题解决,而且一些能现在就做的事情,就要立刻就做!

  “老大说的对,壑儿,你再重头说一遍!

  这一次,你说着,我们一起讨论着!

  看看有哪些能立刻施行的举措,就直接给定下来!

  有哪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也要定下来!”永乐皇帝听了胖儿子的话后,也是没有一点意见,他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永乐皇帝最后说话的时候,那满满的杀机,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永乐皇帝怕是真的要搞事情了!

  “壑儿,这一次慢慢说,一条一条详细说,别说这么快!”永乐皇帝此刻自言自语结束后,扭过头看向朱瞻壑,立刻就换了一副和善的面孔。

  “对对对,壑儿,你慢慢说”太子朱高炽也是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从最开始的时候,他就在看着脑袋不断的记忆着白布上的内容,还不断的拼命回想着脑海里出现的相关记录,事件。这一刻,太子朱高炽终于是稍微放松了一下。

  一个踉跄,紧绷神经放松的太子朱高炽差点跌倒,幸亏是朱瞻基离得近,直接抱住了,要不然,此刻太子只怕是直挺挺的摔在后面了。

  一旁的汉王爷,很有眼力劲的端了一碗药过来,帮着朱瞻基喂给了太子爷。

  过了片刻,太子朱高炽终于是缓了过来,不过,却开始咳嗽。

  “咳咳,咳咳……”太子的咳嗽声让永乐皇帝有些烦躁。

  “啪,去!把那张白布给展开,挂好”看着缓解了的胖儿子,永乐皇帝终于是放下心来,不过依旧是烦躁得很!

  只见永乐皇帝一脚踹在跪着的赵王爷身上,让汉王爷去把另一张白布给挂起来,这时候一旁的朱瞻基也很有眼力劲的上前帮忙。

  “那好吧,再说一次,天寿和国运只有……”朱瞻壑在重新展开的白布上,又重新开始一边书写,一边讲解的过程。

  这一次朱瞻壑讲解说的非常详细,过程中,永乐皇帝,道衍和尚,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自己未来的太孙朱瞻基几人不断的讨论着每一条措施的可实施性……

  当然了,别看朱瞻壑说的头头是道的,但实际上眼前的所有这些内容,哪里是朱瞻壑他自己能想到的。

  所有的内容,完全就是朱瞻壑对前世时候的知识,总结,提炼,再加上一些清朝时候施行的政策,结合大明的实力情况来定的!甚至,一些内容都是照抄的原版内容!

  而朱瞻壑重新讲解这一遍,就又是一整天过去!

  在这一天里,所有人的吃喝拉洒都在永乐皇帝的寝宫里!也算是间接的满足了一次汉王爷当皇帝的梦想!

  终于,第二天的傍晚时分,所有的问题都讨论结束了。永乐皇帝亲自将两匹写的满满当当的白布收了起来。

  而此刻,永乐皇帝心里也是知道,对于这十二项,每一项都能亡国的问题,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只能把几人临时拟定的方法用先试试了!

首节 上一节 49/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