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03节

  “李公,今日可有雅作?”

  周遭有胆子大的文人不时发出疑问。

  李白对此毫不在意。

  他作诗乃是随性而为,如今已然为这云韶阁赋诗了好几首,自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杜甫的心思显然也不在此地。

  就这样直接跟着李白而去,朝着顾氏为他们所提供的住所而去。

  杜甫一路都在看着周遭。

  感受着巨鹿的安定,他整个人的眼神也是不由得愈发复杂,忍不住的不由叹气。

  他一路而来,实在是见过了太多的辛酸社会矛盾。

  这一切都和巨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让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

  李白毕竟已经在巨鹿呆了一段时间,对此早已是有些习惯了,甚至还时而和走过的孩童笑着打招呼。

  二人遂离了云韶阁,一路向顾府行去。

  将至府门时,忽见一队披坚执锐的甲士肃立府外,刀枪在暮色中泛着寒光。

  “这是……?”

  杜甫骤然驻足,面上难掩惊愕,声音里透着难以置信:“何人竟敢在顾府门前陈兵列刃?”

  李白亦蹙紧双眉,目光扫过那些甲士,冷哼一声:

  “哼,定是那安禄山又来‘拜谒’顾氏历代先贤了。”

  他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讥讽:“此胡儿所为,不过‘养望’耳!”

  “欲借顾氏门庭清誉,妆点自家门面。”

  随即,他神色稍缓,带着几分了然与轻蔑补充道:“顾公早有明言:任其来去,不必理会。虚礼而已,不足挂齿。”

  听到这话,杜甫的表情才稍微缓和了些许。

  看着周围那明显要比其他地方多出来不少的百姓,瞬间便感受到了一阵莫名的肃杀之气。

  哪怕才刚刚得知此事,但他也能确定。

  只要安禄山敢有任何的妄动。

  那周围的这些人绝对会在第一时间便杀上来,哪怕他们手中只有平日里耕种的工具!

  两人就这样一路走回了住所。

  但杜甫的心思却始终都在关注着外面的状况。

  直至傍晚时分,才看到安禄山带着人朝着外面而去。

  他的表情愈发复杂。

  很显然,早已是得知了不少的消息。

  与此同时。

  巨鹿城外,安禄山策马而行,史思明紧随其后,数十亲随簇拥左右。

  安禄山脸上原本挂着的和蔼笑意,在踏出城门的那一刻骤然消失,眼底掠过一抹骇人的狠戾。

  “河北这帮刁民,当真不识抬举!”

  他声音低沉,带着压抑不住的怨毒,说话间不由勒马回望,目光如刀:

  “本使在顾氏坟前做足了功夫,竟连半分好脸色都换不来!”

  “安公息怒。”一旁的史思明面色亦是凝重,低声劝道,“遥想昔年汉末之时。”

  “那袁绍袁本初便是借此养望而扎根于河北。”

  “显然如今河北百姓早已是有了防范,安公也无需再如此费神了。”

  “若想效仿,非一日之功可图。”

  “安公.或不必在此徒耗心力。”

  安禄山眉头紧锁,目光死死钉在史思明脸上:“当真.要弃河北?”

  他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从齿缝里挤出话来,“杨国忠那厮在长安日日进谗,诬我谋反!”

  “如今连顾氏都起了疑心.陛下虽仍信我几分,可长此以往”

  话未说尽,其意昭然。

  反心,他早已暗藏。

  在原本历史之中同样也是如此。

  只不过他一开始想的是等到李隆基死后再反,因为局势被迫提前了。

  如今他所面对的局势更加严峻。

  河北的阻力太大了!

  安禄山所感受到的危机感就远远不是原本历史之中的他能够相比的。

  他心中早有盘算,岂会不留后路?

  “安公!”史思明并未直接回答,反而目光灼灼地逼视着他,“我们.还有多少时日可耽延?”

  安禄山呼吸粗重了几分,沉默如铁,压得周遭空气都凝滞了。

  良久,他才从齿缝间挤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又是片刻令人窒息的寂静。

  终于,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凶光毕露,声音斩钉截铁:“明日,回范阳!”

  “即刻遣快马,八百里加急,将本使密信送往吐蕃!”.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这个月月票确实有点少,求兄弟们抬鱼一手,鱼万分的感谢!!!)

第202章 连诸夷,安史之乱起

  其实若是可以的话,安禄山是不愿放弃河北的。

  作为顾氏数百年来的大本营。

  且不说如今的河北到底有多么强势,就光凭着顾氏的声望便有了太多的意义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

  安禄山想要的东西也不仅仅只是表面上这么简单的,他真正想要的还有李世民的遗诏。

  说白了,就是想要顾氏的支持。

  但如今这种局势,他就必须要做出取舍了。

  与其一直这样耗费下去,去等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结果,还不如果断一些,早日做出决断。

  这虽然会让他的行事之路变得无比艰难。

  但对于安禄山这种从最底层杀上来的人而言,他往往最不怕的便是困难。

  吐蕃。

  如今吐蕃掌权之人乃是赤松德赞。

  早在天宝十三年年末之时,此人主导了弑君政变,杀掉了赞普赤德祖赞,掌控了整个吐蕃的大权。

  其中的因素有很多。

  不仅仅是因为赤德祖赞晚年崇尚佛教,有意放弃对外的扩张策略,并且激发了贵族矛盾。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因为赤松德赞与安禄山之间有着些许联系。

  这就是历史的变动了。

  顾氏的出现终究是影响到了太多东西,逼得安禄山不得不做出许多选择,才能让自己安下心来。

  除了吐蕃之外——

  他对于辽东三国同样也有着筹划。

  尤其是高句丽,这个昔年差点被顾靖灭掉的国家,如今都是他的盟友。

  可见安禄山的心性藏得到底有多深。

  三月,逻些城,王宫深处。

  赤松德赞的目光落在那风尘仆仆的安禄山使者身上,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并未寒暄,径直用吐蕃语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威压:

  “看来,安禄山是应允了本赞普的条件?”

  他微微前倾,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丝毫不掩饰那攫取天下的野心:“河西九曲之地,西域万里疆域从此尽归我吐蕃?”

  河西的丰饶水草,西域的丝路咽喉,这些皆是吐蕃历代赞普梦寐以求的膏腴之地。

  只恨昔日大唐强盛,更有那顾靖杀神坐镇,令吐蕃铁骑不敢东顾。

  即便如今大唐渐露颓势,吐蕃步步蚕食,所得也终究有限。

  这也是他和安禄山能够走到一起的原因。

  两人都是有所图谋。

  那使者深谙吐蕃礼数,立刻垂首,用同样流利的吐蕃语沉声回应:

  “我主有言,大事若成,承诺必践!”

  “万望赞普.早日挥师东进!”

  ——挥师东进!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空气骤然凝滞,旋即沸腾!

  几乎所有的吐蕃贵族脸上都迸发出难以遏制的亢奋,眼中燃起嗜血的渴望。

首节 上一节 503/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