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20节
此乃顺势而为并非逆天改命。
以顾氏的这些准备,再加上他脑子里所储存的知识,至少如今再次兵踏高原已并非是绝路了。
大军的速度并不算快。
这亦是顾易亲自要求的,他先是挑选出了一批身体好的将士提前运送粮草。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将士们的压力。
但也必须要控制好路线,以免吐蕃大军来烧毁粮草,这一切都必须要在严格的把控制中。
除此之外——
包括将士们的行军速度。
顾易并不急着行军,是也想给将士们身体一定的适应时间。
有的人身体好有的人身体差。
高原反应就是这样,并不会出现在所有人的身上,也身为三军主帅,他也必须要制定出一个严格的规矩来。
值得一提的是,顾氏的资源确实极为骇人。
此行所跟来的行军医师更是每一个都已经适应了高原,且人数极多,每个营内都有着对应的医师。
这些人不受任何人管束,而是直接与顾轩对接。
并且顾易给他们的要求亦是十分严格。
那就是只要出现了足以致死的“高原反应”之时,那无论此人是谁都必须要立刻下山,甚至就连郭子仪高仙芝等人都不例外。
当然,这也包括了顾轩这个主帅。
不过在有着“药到病除符”的情况之下,高原反应就不可能出现在顾轩身上。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唐军的行军加速度自然是不可能快到哪里去。
逻些城。
作为吐蕃的王庭所在,此地在整个青藏高原的位置亦是极为卓越。
其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处于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四面环山,北部有念青唐古拉山作为天然屏障,布达拉山、药王山、磨盘山等环绕四周。
易守难攻——
可谓是天赐所在。
吐蕃自是早已收到了唐军入境的消息,对于这个消息整个吐蕃显得惊诧不已。
无论是任何部落的贵族也好,亦或是赤松德赞这个赞普也罢,对此的第一想法就是唐军疯了。
不信仰高山之人,竟然敢如此大张旗鼓的穿过高山。
这不是疯了又能是什么?
而就在这种情绪之下,赤松德赞随之而来便嗅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红山宫。
此乃吐蕃赞普所居之地,其建筑极为恢弘,并未如同其他外族一般去效仿中原的建筑,反倒是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此时,红山宫之内。
赤松德赞立于红山宫高台之上,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各部首领与贵族,声音如雪山寒风般凛冽:
“唐人此番妄入神境,实乃狂妄无知,亵渎山灵!”
“彼辈不敬雪山护法,不惧天神之威,竟敢踏足我吐蕃圣地,此等悖逆之举,足见其骄矜已极,自取灭亡!”
“那顾氏小儿,视我雪域雄鹰为何物?”
“莫非以为我吐蕃,是那草原上任由驱驰的羸弱羔羊,或是辽东林间那等不堪一击的狐兔之辈?”
“我等乃雪山之子,受天神眷顾,有万山神灵护佑!”
“凡不虔心敬畏高山神灵者,胆敢以凡躯玷污神山净土,便是对天地神祇之大不敬!”
“其罪当诛,其行必遭天谴!”
他的表情十分愤怒,说着更是又不屑的笑了笑:“那顾氏小儿终是太过年轻而无知。”
“遥想昔年之时,那被称之为人屠的顾靖又能如何?”
“还不是不敢踏入我吐蕃神境。”
“这顾氏小儿难不成真的觉着他顾氏能够踏破我吐蕃神山?”
在他的话语之下,在场一众吐蕃贵族亦是纷纷点了点头。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在外面对顾氏之时他们会感觉到畏惧,哪怕就算是顾氏屹立在大唐边疆,就亦如昔年顾靖所做的一般,他们同样也都会忌惮。
但,当这些人踏入吐蕃境地便完全不同了。
在没有切实感受到顾氏恐怖之前,这种信仰的力量足矣盖过一切。
尤其是这些人常年生活在高原。
他们很清楚不适应高原之人贸然进入高原身体会变成什么样。
当然,他们亦是不可能去懂什么科学道理,只会是觉着这是所信仰的神灵给与他们的庇护。
而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没有任何犹豫。
赤松德赞的决断在电光火石间便已下达。
各部贵族毫无半分犹豫,尽皆应声追随,随着唐军铁蹄真正踏上高原,这些吐蕃贵族们的心,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齐整。
至德元年,六月十二。
随着唐军的不断推进,终是在这一日遭受到了吐蕃的反攻。
不出顾易的预料——
吐蕃第一针对的仍旧是唐军的粮草。
也好在郭子仪高仙芝等人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顾易这种制定大方向将细节交给他们的做法,终是将这些将领的所有本事都给激发了出来。
双方于西倾山展开了大战。
各有损伤。
虽然唐军的实力确实不差,但是在这高原之地下,身体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这自然而然的便会影响到战力。
不过好的就是唐军粮草仍在。
这对于顾易而言,便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好消息了。
值得一提的是顾易此次制定的战略,与以往的顾氏子弟们完全不同。
没有丝毫的奇袭这一套,主打的就是一个稳扎稳打。
从陇右之地动兵,经洮河谷地,再翻越西倾山控黄河九曲,锁喉逻些。
其中细节仍是有不少。
并且这也不是固定的战略,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总言之,顾易此行的策略就是尽可能的避免海拔太高,以影响到将士们的战斗力。
当然,他也未曾奢望过一战便能彻底搞定整个吐蕃。
这完全是不现实的。
对于当前的九州而言,能让整个吐蕃如同西域那般一点点的融入九州便不错了。
不过这倒也让顾易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顾氏如今这种让各个领域相继提前融入九州的行为,给后世的皇帝压力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昏君什么的就不说了。
但凡明君,这统一整个天下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本历史了,更别说关于后续的治理了。
这绝对会是让他们头疼的所在。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还是那句话,顾易如今已经完全不在乎原本的历史发展如何了,随着顾氏的辉煌时间越来越久,那对历史的改变绝对会越来越大。
至于原本历史之中的那些皇帝还会不会出现,谁又能完全知道?
大战持续不断。
随着唐军的不断深入,吐蕃的进攻也是愈发的大胆,并且军队内部亦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
纵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但高原反应仍是不可控制的相继出现,只不过是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而已。
不过这亦是影响极大。
普通将士也就罢了,但随着大军不断深入的状况下,各个将领也是相继有人出现了这种状况。
而在吐蕃直接开始还手的情况之下。
顾易也是不得不选择更为稳健的打法,让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更加的慢了下来,给予将士们更多适应的时间。
战局演变至此,粮草供给便成了决胜的关键。
赤松德赞能坐稳赞普之位,绝非庸碌之辈。
他深谙此刻不宜与唐军正面决战,转而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唐军的命脉——粮道。
以当世的眼光看,此策堪称明智。
毕竟唐军越深入高原,那无形的“高原之厄”便越可能成为致命的枷锁。
然而,这正是赤松德赞的思维局限所在。
顾易这看似迟缓的“徐徐图之”,恰恰是在为大军争取宝贵的适应期。
吐蕃的袭扰粮道战术,竟意外地契合了顾易的盘算。
——他并不惧怕拉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