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21节

  顾氏筹备了数十年的所在,粮草供应方面亦是早已成熟。

  而且顾易甚至都开始教导起了将士们如何在高原屯田,且不说这在此次的征途之中能不能起到作用,至少在未来是一定会有用的。

  而顾轩的内政本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虽然在明面之上,各种局势都十分的严峻,但顾易却是丝毫不乱,甚至都觉着此行的计划十分的顺利。

  唐军行营。

  各营医师例行巡查,帐中顷刻间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喊与争执:

  “我没病!我要随太傅杀敌立功,身体好得很!”

  “本将的身体岂能有恙?休要多言!”

  “大夫!求您了!我真没事,这几日已觉好多了!让我上阵吧,我要立功啊!”

  营区内一片嘈杂,所幸尚未演变为乱象。

  待喧哗稍息,各营将领便纷纷赶来,面色凝重地向中军呈报各自帐下的减员实情。

  众人皆是表情各异。

  这已经是唐军每日都要面临的状况了,总是有将军的心腹有了极为严重的高原反应,不得不原路返回。

  他们也早就已经和顾轩求起了情。

  但顾轩的回答却始终是一句话,“是愿意让你的弟兄们必死,还是想让他们冒险立些功勋。”

  这是一个很好做出选择的问题。

  高原反应在如今的这个时候可不是如同现代那般轻松的。

  “太傅。”

  待众将士日常求情结束,高仙芝亦是直接起了正事:“吐蕃近日以来扰我军日重,我等还是要如此徐徐图之嘛?”

  他等不及了。

  此话一出,帐中不少将领亦是频频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同样的焦灼与不解,连素来沉稳的郭子仪、封常清也眉头紧锁。

  他们终究未能全然理解这高原反应的可怕,只觉拖得越久,那“高山之厄”只会愈发沉重,将士们萎靡不振的状态便是明证。

  顾易神色平静,对此毫不意外。

  他们终是不理解什么叫做高原反应。

  只觉着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越久而愈发的严重。

  听到这话,顾易丝毫都不意外,随着他心念微微一动,顾轩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问道:“诸位将军以为,当如何?”

  “太傅!”一员将领按捺不住,抱拳高声道,“末将以为,当集结精锐,直捣黄龙,强攻逻些!”

  “正是!这‘高山之厄’避无可避,何须再耗下去?徒增伤亡!”

  “……”

  众将立刻纷纷进言。

  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们也早已了解了顾轩的性格,知道谏言不会受到处罚。

  待众人说完,顾轩这才再次开口,但却并未去回答众将士们可能的疑惑,“诸位莫急。”

  “且再等等——”

  说着,他看向了郭子仪:“再过些时日,败给他们一场又能如何?”

  ——这便是顾易洞悉全局的关键!

  认知上的信息差,他又岂能不用呢?

  就比如.如今所面对的高原反应!

  (Ps:月末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的感谢。)

第212章 筚路蓝缕,以血为路(上)

  战事愈频。

  眼睁睁看着唐军没有退去的意思,这无疑是更加刺激到了赤松德赞,不由得开始愈发频繁的进攻起了唐军的先锋。

  其实若单从表面上的种种情况来判断。

  吐蕃如今绝对可以说是占据了上风,毕竟这些人本就是高原之人。

  相比于唐军而言更加的适应高原。

  哪怕是装备有些落后,这亦是可弥补期间的差距,数次交锋下来虽未曾取到决定性的胜果,但也一直都占据着上风。

  若是换做往常,或者是其他势力来犯。

  赤松德赞此时就绝对不会留手了,定会直接发起全面的进攻。

  但这毕竟是顾氏子弟。

  在这一代代的传闻之下,顾氏在他们这些外族的眼中也早已披上了“谶纬”的外衣。

  作为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不得不多想一些。

  当然,虽是如此不过他却也不会停下动兵。

  而至于其他的吐蕃贵族,则是丝毫都没有任何的动摇。

  源于高山的信仰给了他们绝对的自信。

  哪怕就算是面对顾氏,他们亦是没有半分的畏惧。

  双方就这样展开了绝对的拉扯。

  也好在顾氏的声望还足够,并且在明面上顾轩还打败了安禄山还对将士们十分的不错,这才足以稳住局势。

  如若不然的话,换做任何一个将领。

  都不可能稳得住这种局势。

  长期的轮换式作战,且始终处于下风,并且还时刻处于身体的异常状况之下。

  这种仗,换成任何一个人来打都不可能稳得住军心。

  也唯有顾氏之人才能如此。

  但哪怕就是这样,顾易也不得不操控着顾轩日日出营,于将士们面前稳定军心。

  顾轩都无需做些什么。

  只需要效仿昔年顾琛所做的那般,就普普通通的和将士们待在一起,与他们去诉说顾氏一代代先人所做之事。

  “筚路蓝缕.纵死无悔”

  那一代代先人的故事,终究能撼动人心。

  而每每讲到最后,顾轩总会掷地有声地宣告:“我顾氏子弟,向来不惧生死!我顾轩在此向诸位立誓,此战必胜!”

  “我将带领诸位踏破高山,建不世之功!”

  “如若不然,我顾轩,必先诸位一步,战死沙场!”

  简简单单的话总是会起到作用,并且迅速便会传遍整个军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顾旋即的态度。

  顾易并未让顾轩去许下什么诺言。

  这完全没有必要。

  顾氏自起势至今,每一代人间对于麾下将士们的待遇从始至终都未曾变过,这一点早已是天下共识。

  将士们为何愿意跟着顾氏征战沙场?

  那些将军们还能抢功,可对于最底层的将士们而言,他们所追求的便是这个。

  顾易根本没有必要去强调这些,将士们自是始终都记在心中。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整个大唐军营之中的气氛虽然不算特别热烈,但至少军心确实逐渐稳定了下来。.

  至德元年,六月二十七。

  双方再度会战于西倾山间。

  唐军以折损近五百将士的代价,终是护住了粮草辎重;而吐蕃方面,伤亡不过二百。

  将一具具同袍的遗体葬入冰冷的高山后,这五百条性命换来的,仅仅是唐军不足五里的艰难推进。

  随即,面对更高海拔的严峻挑战,大军不得不在一处易守难攻之地扎营休整。

  战火旋即重燃——

  接连十日,吐蕃大军如跗骨之蛆,轮番侵扰,攻势凌厉,誓要摧毁唐军的命脉辎重,唐军将士唯有以命相搏,浴血奋战,方才一次次击退强敌,堪堪保住命脉。

  十日血战,双方伤亡累达数千。

  唐军居大半。

  待到将士们稍稍适应了这炼狱般的环境与节奏后,大军才得以再次拔营,向着前路挪动。

  每一步,都浸透了血汗与艰难。

  听着将领们一次次呈上的伤亡奏报,甚至就连顾易都不由得开始动摇了起来。

  “自己会不会有些太急了?”

  他如今所做的这一切,完全可以称之为顾氏至今所做的一切当中影响最大的之一。

  其艰难险阻,更远非昔年经营西域可比。

  究其根本——他这是想要整个吐蕃提前数百年,彻底纳入华夏的版图与血脉之中。

  而如今正是吐蕃最为强盛的时期!

  但仅仅瞬间顾易便将自己有些动摇的想法完全压制了下去。

  这世界上又何来绝对的对错,与绝对完美的时机?

  顾氏既已绑定了九州。

  那这条路,便始终都要有人踏过。

首节 上一节 521/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