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26节

  这其实也是古代冷兵器大战的关键所在。

  能够稳住大军阵型者便可称之为名将。

  而能够保证大军不乱者,则是可为兵仙。

  在原本历史之中,韩信是如此。

  而在如今的发展之中,顾琛亦是如此。

  但,他赤松德赞并不是!

  大局已然无法扭转。

  纵使赤松德赞付出万般的努力,亦是不可能扭转当前的败局。

  顾易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大唐的将士们亦是不可能给他这种机会。

  当局势彻底崩溃之时,纵使赤松德赞再怎么不甘,但他的亲卫也好,亦或是那些吐蕃贵族们也罢。

  都不得不选择将他抬了出去。

  而随着这些人选择开始突围之后,结局已经彻底敲定。

  “报——!”

  斥候马蹄踏碎烟尘,带着战场最前沿的消息,飞驰至顾轩所在的高台:

  “禀太傅!赤松德赞已率残部,突破鹰嘴峡,向西倾山深处溃逃!”

  “高将军已率精骑追至峡口,欲衔尾急追,毕其功于一役!”

  “请太傅示下!”

  闻言,顾易操控着顾轩缓缓摇头,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传令高将军,穷寇莫追。”

  “全力清剿涧内残敌,务求——全歼!”

  他微微一顿,深邃的目光仿佛已穿透群山,看到了更远的未来:“——赤松德赞,不过一丧家之犬,不足为虑。”

  “此战之后,吐蕃脊梁已断。”

  “其内部诸部,必为争权夺利、推诿罪责而自相倾轧,我大唐,只需静待其乱,坐收渔利即可。”

  此言一出,杀伐果断,更显战略格局之高远!

  ——这些人终究还是不足以入顾易的眼。

  吐蕃人的秉性还摆在那里。

  这一战的伤亡,足矣让他们内部陷入绝对的混乱,无论是各个部落相互之间的争斗也好,亦或是他们部落内部的争斗也罢。

  所谓的贵族在这种情况之下便不值一提了,而这些可战之兵才是其中关键。

  “喏!”传令兵心领神会,快速退去。

  而这一刻,顾易亦是不由得深深的吐了口气,悬着的心终是渐渐安下去了些许。

  整场大战持续了数日之久。

  吐蕃伤亡不计其数,各部精锐几乎全灭,纵有逃跑者亦是完全再没有了任何胆量,再也构不成半点的威胁。

  而唐军的伤亡同样也不在少数。

  顾易此行带来了近十五万的大军,加之陇右的人马,足足近二十万。

  在这持续了数月的拉扯以及这一场大战之后。

  如今也只剩下了不到十五万人。

  其中伤亡可见一斑。

  但此一战所立下的功勋亦是难以计量。

  ——吐蕃完了。

  一个明明正处于最为巅峰时期的部落联盟,自这一战之后彻底衰败,百年之内绝无任何外扩的能力。

  至于百年之后

  顾易同样也不会给他们这个安心修养的机会。

  就在大战结束的当日,他便已经派出了使者,直奔逻些城而去。

  所传达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

  “交出赤松德赞等其一众心腹贵族。”

  ——仍旧是攻心。

  他需要让吐蕃一退再退,而顾易也十分确定吐蕃这些人会做出最为正确的抉择。

  纵使赤松德赞或许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

  也终究是不可能挡得住人心。

  而事情也并未出乎顾易的判断,就在唐军还在修养之际,吐蕃内部便再次爆发起了一阵内乱。

  诸部谋反,与赞普赤松德赞及其心腹之间开始了相互攻杀。

  因为接连大败的关系。

  赤松德赞终究是失去了太多太多的声望,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包括其一众心腹子弟,人头就这样被送来了唐军大营。

  而随后,吐蕃各部贵族更是接连来见。

  带来了无数供品,决议向大唐俯首称臣,以祈求大唐的原谅。

  这还是自大唐建国以来头一遭。

  以往的吐蕃都是依靠着地势,一直与双方共同交好的联盟形式与大唐建交,哪怕就连太宗时期都同样也是如此。

  而如今.则是明确的俯首称臣。

  虽然顾易明白这是必须要答应的,以当前的情况大唐根本不可能完全控制的了吐蕃,最多也是以明清的方式间接控制整个青藏高原。

  但他也并未直接答应下来。

  至于其中缘由,同样冷酷而明晰——他要掘断吐蕃所有可能复燃的战根!

  吐蕃这雪域高原,迥异于中原沃土,更不同于草原大漠。

  其地势之险、民风之悍、气候之恶,使得历代中原王朝欲行犁庭扫穴之举,无不代价惨重,常得不偿失。

  既然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

  他又岂能不做好一切?

  就在一众吐蕃贵族都心惊胆战之时,顾易操控着顾轩直接带领着大军直奔逻些城而去。

  紧张恐惧骇然

  万般的情绪不断围绕在所有吐蕃贵族的身上。

  他们不知道顾轩到底是什么想法,唯有那悬顶利刃般的死亡预感和生死尽操于他人之手的极致无力感,如影随形,日夜煎熬。

  而随着唐军愈发靠近逻些城。

  也终是不出顾易的预料,亦有部落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了逃跑,甚至还有人选择了抵抗。

  而这些人这样做的原因也有很多。

  有人是真的因为畏惧,有人亦是因为自己那纯粹的信仰,亦是有赤松德赞的余孽。

  而对于这些人,哪怕是明知道其中会有着无辜之人,顾易亦是不得不选择痛下杀手。

  甚至就连吐蕃内部想要讨好顾氏之人都主动的帮起了忙。

  在这一番清洗之后。

  顾轩这才答应了吐蕃众部的请求,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而随着此事渐渐传开。

  整个吐蕃内部更是无不感恩顾轩之德。

  现实就是如此,当顾氏这种在他们眼中乃是世间最为狠辣的家族,如今竟留了他们一条命,便足矣让他们感恩无比。

  顾易倒是并不在乎这些。

  当世之人的评价如何,本就不是顾氏所在乎的。

  顾氏所在乎的向来都是万世之名。

  当大军抵达逻些之后,他带着人马细细的观看着这座闻名于后世的雄城,脑海里不由得便盘算起了该如何治理吐蕃之事。

  他自是不可能完全采用明清时期的策略。

  时移世易。

  当前的局势与那时所面临的处境完全不同,他需要考虑出一条更为适合当前情况的制度来。

  在这种时候,顾轩此人的内政才能便完全体现了出来。

  当顾易心中生出一些想法之时,他便会结合如今的局势来生出更为妥善的办法来。

  羁縻、分化、以利诱之这些最为基础的方略暂且不提。

  顾易在这其中所想到的另一个想法便是——架空赞普,形成以各方势力相互制衡,相互分化的制度。

  这其实也是顾易的一次尝试。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时间以来已经见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了,顾易很想试一试踏出另一条不同的道路来。

  就亦如昔年顾煜所想到并将其封存在顾氏之中的制度。

  ——分割十方征渡使之权,以制约皇权。

  这个制度在九州之内是不可能直接开展的,千百年来的禁锢会瞬间吞噬掉一切,顾氏若执意要做,甚至可能会让顾氏数百年积累毁于一旦。

  但吐蕃则完全不同。

  九州文化确实影响极大,但在这高山之间,亦是还不足以形成桎梏。

  其实顾易清理掉潜在威胁留下乖顺的部族便有着这种心思。

  这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会导致未来走向何处,顾易亦是不知。

首节 上一节 526/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