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50节

  宗教这种东西就是统治的工具罢了,至于顾氏在此期间扮演什么角色,那便无需在意了。

  顾易就这样坐在电脑前,细细的看着一个个网页上的内容,包括所有人对于这一切的评价。

  不仅仅皆是宗教,最多的仍是关于顾氏学院。

  毕竟此事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

  其中又包括了各地的人,也包括了种种知识的归属。

  这一切就注定会造成许多的争议。

  “顾氏学院明明就是我们棒子国的!早在华夏还未曾出现顾氏学院之前,顾氏学院便已经在我们这儿扎根了,我们对此有着清晰的历史记载。”

  “虽然.嗯.当时可能确实有顾氏的授意。”

  “但事实就是事实!”

  “顾氏学院无论怎么说也不可能将其称之为华夏之物,而是我们棒子国的!”

  “包括其中知识的原由种种也好。”

  “别跟我提什么华夏那个‘轩公’晚年著作,那个年代的人怎么可能懂那么多超前的东西?”

  “就算真懂,他为什么没改变世界?这明显就是后人虚构的神话!”

  “所谓的‘百年之谜’?”

  “哼,不过是些在当时可能有点新奇、但现在根本不值一提的普通内容罢了!”

  “真相就是——那是我们棒子国天才智慧的结晶!”

  “看看顾氏学院历史上出了多少我国的人才?这就是铁证!”

  这是一个棒子国人在网上所说的东西,热度极为高甚至还火到了国内。

  顾易原本只是淡然地看着这番荒谬的言论,但紧接着刷出的网友评论,却让他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经典咏流传——‘我家的!’”

  “好家伙诗仙李白刚‘移民’完,这就又开始了?”

  “万物起源思密达!”

  “省流:宇宙都是棒子的。”

  而在众多或调侃或讽刺的评论中,一条高赞回复显得格外突出,甚至带着点“行为艺术”的味道:

  “旗插好了,你们搞快点.!”

  配图是一面旗帜。

  虽然与昔年所定下的旌旗有了些许不同,但顾易还是立刻便认了出来,那正是顾氏的旌旗!

  (Ps:跪求月票,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感觉最近状态真的好了不少,兄弟们感觉如何?)

第228章 盛极必衰,我花开后百花杀!

  寂静的房间之中,顾易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直至良久之后这才重新回到了床上,再一次拿起了游戏机。

  就在瞳孔对准屏幕的刹那。

  眼前这熟悉的场景便如水面一般再次泛起了阵阵涟漪,旋即黑暗。

  下一刻——

  待视野再次恢复,熟悉的俯瞰视角已然呈现在了眼前。

  而道道记忆也在这一刹那融入到了顾易的脑海之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盛极必衰。

  现实里虽只是片刻光阴。

  然在这游戏之内,距离顾轩薨世转眼已近二十载。

  对顾氏家族而言,二十年不过弹指一挥,算不得什么。

  但对一个人,乃至对整个大唐王朝来说,这二十年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彻底落幕。

  李豫早已驾崩。

  作为一位守成之君,他终究克制住了自己的本心。

  即便在顾轩薨世之后,他也未曾像许多帝王那样去追逐缥缈功勋,只是竭力维持朝堂格局,借顾氏的大势来影响整个大唐。

  ——不错,正是借顾氏之势。

  顾轩虽逝,其所带来的影响却不会骤然消散。

  尤其在李豫有意重用顾氏子弟的情形之下。

  纵使顾氏子弟才具或有不足,但太傅之位依旧稳固。

  凭借顾轩遗留的威望,顾氏子弟才能上的欠缺也渐渐被掩盖,大唐由此迎来了真正的鼎盛之世。

  只可惜世事难遂人愿。

  顾轩会离世,李豫亦不能例外。

  尽管李豫竭力为未来铺垫,试图推动太子与顾氏交好,以期避免重蹈覆辙,但这终究是避无可避之事。

  究其根本——

  顾氏掌权,势必侵染君权;而君权,向来是不可分割之物。

  即便明知顾氏无反心,对许多帝王而言,终究难以全然接纳。

  这就是历史与人心的必然性。

  纵使历史所给予的结果摆在那里。

  但这些人终究会认为自己是最为特别的那一个。

  而当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再加上顾氏子弟的才能严重不足,那事情便再也没有了扭转的可能性。

  对此,顾易并未多做什么反应,只是默默打开了“家族信息”,细细的看向了每一代人的属性,旋即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果然,家族所受到的限制仍在。

  这瞬间便让顾易压下了想要再次去操控的心思,只能于冥冥之中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

  洛阳,宫门前。

  顾氏第二十四代家主顾健固执地伫立着,满脸决然。

  “太傅.”一名宦官在他身前焦急地劝说,“您这又是何苦呢?”

  “陛下有意建功立业,此乃我大唐之福啊。”

  “您何必非要阻拦,徒惹陛下不快?”

  顾健充耳不闻,只是紧攥着手中那道奏疏,身形纹丝不动。

  如今,大唐的天子已传至李豫的皇孙李诵手中。

  皇室与顾氏的离心离德,也愈发显露无遗。

  李适当年尚会顾忌顾氏几分,而如今的李诵,自登基伊始便再无半分好颜色,明明白白摆出了要收回一切权柄的姿态。

  如今便是如此。

  海贸的持续发展就注定会滋生出许多的海贼来,以往的帝王对此皆是采用严加看管,并配合琉球海兵的战术来剿灭。

  但李诵此次确实要大张旗鼓的动兵。

  谁都能看出他的想法。

  他这是意指琉球。

  其实如今的琉球与大唐的关系十分错综复杂,李承乾昔年未曾称帝的举动让琉球始终都保持在唐土之中。

  但奈何其与九州有着汪洋相隔,很多的问题也自会展现。

  当然——

  这其中最关键的仍是顾氏。

  别忘了,如今在琉球之中顾氏的影响力可谓已经通天。

  李诵在这种时候做出这个决定,显然就是在针对顾氏。

  而顾健此番劝他的原因同样也很简单,那就是如今大唐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绝对不能如此的大张旗鼓。

  没错,就是不好过。

  顾轩确实给大唐打出了百年的和平来,让大唐免于了四方的侵扰。

  但不可避免的东西仍旧有许多。

  比如吏治上的变化。

  才能不足的问题终究会显现出来,当朝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乃至于皇位上的那位态度都有着明显转变之后。

  便会有人会去试探顾氏。

  而只要当所有人都发现顾氏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般无懈可击之后。

  那顾氏于朝堂上的地位便会迅速受到影响,乃至于牵扯到整个的御史台,进而扩散到整个大唐天下之间。

  但这也只是基础。

  最为关键的东西仍是天灾

  这是无论任何时代都不可能避免掉的东西。

  纵使大唐再怎么强大,但在接连数年的天灾之下,一切便会成为表面上的强大,实则处处危机。

  顾氏确实是有着影响力。

  但是琉球海兵可不在顾氏的手中。

  李诵如今做出这般决定,极有可能便会带来不可控的影响。

首节 上一节 550/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