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61节
只不过,朱温又与黄巢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他要更加的务实。
而也正是因为黄巢的惨败,让他意识到了很多东西,正式踏上了一条枭雄之路。
懂得趋利避害,与他人联手,不再是那么的残酷。
天祐四年,四月。
朱温接受百官劝进,行三辞三让之举,接受掌中天子李柷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开平,国号大梁。
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
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废李柷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
随着消息的不断传开,这也再次推动了整个时代向前而去。
一个个属于李唐的皇帝被废。
各方人士于这一年齐齐登场,改元称帝。.
——————
“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
僖宗乾符初,岁凶盗起,巢聚众应王仙芝,转寇河南十五州,众逾数万。
仙芝死,巢收其众,自称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
南陷虔、吉、饶、信等州,纵掠淮南。
复趋浙东,刊山开道七百里,直趋建州。
时天下饥馑,民多附之,众至数十万。
广明元年,巢自桂州编大桴,沿湘下衡、永,破潭州,戕官军十万,湘流为赤。
进逼江陵,唐将不战而溃。
十一月,犯东都,唐帝儇登城督战,血战数月。
二年三月,洛阳陷,帝自尽于凌烟阁,唐室遂绝。
巢入洛阳,戮宗室百官,即皇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尝语左右:“攻陷宫阙易,登科甲第难。”
闻者默然。
然巢性残戾,虽据两京,不修政理,唯以抄掠为资。
四方节度使皆起兵讨之,粮道绝断。
金统五年,洛阳民变,诸镇合围。
巢困守长安岁余,粮尽啖人,街衢尽骸。终为群雄所所破,斩首数万级,战死于长安城内。”
——《唐书.黄巢传》
第234章 七岁天子,何以君天下
这依旧是一段璀璨的大世。
虽不同于三国时期的人尽皆知,亦充满了数不胜数的人间悲剧。
但无可置疑的便是。
乱世——
向来便是英雄崛起之时。
各方枭雄各施手段,于这璀璨的大世之中朝着那唯一的至尊之位发起冲刺。
或璀璨赴死,或黯然收场。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在这乱世的交替之中思考着关于整个九州接下来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顾易通过通灵玉对家族子弟进行了干涉。
野心终是人性无法避免之物,包括顾氏子弟同样也是如此,想着利用顾氏的滔天声望,于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事业。
这同样也是一条不同的道路。
不过顾易终是不可能去这样做,无论是为了让顾氏早日恢复过来也好,亦或是为了对得起那一代代先人的所作所为也罢,他都需要将这一图火给压下来。
其实并非是顾易强制让整个顾氏做出了这个选择。
相反,这是顾氏一代代人自己的选择。
他当初操控顾啸引领整个顾氏起势,而随后的顾康面对先帝托孤而放权,顾熙更是数扶龙庭,包括后续的顾氏子弟同样也是如此。
这是顾氏之中一代代最为惊艳的天才为顾氏做出的选择。
以他们这种能力的人都是如此。
就且不说如今的这些子弟了。
当然,这也只是一方面。
顾易真正在乎的还是整个家族的快速恢复。
别的不说
九州之地接下来的数次外族入侵,乃至于立国于九州之地的大乱,顾氏就不可能再避开。
这是一定的。
顾氏起势于九州,根亦融九州兴衰。
它护佑了整个顾氏数百年。
而顾氏也终将在它最为虚弱的时候站出来,这是顾氏无法逃脱的责任。
这,才是顾易最为在乎之事。
时光匆匆。
乱世向来就是如此,它会让整个天下人都忘却时间的流逝。
今日还是这个年号明日便已经换成了另一个年号。
正所谓大浪淘沙,时代更迭从不等人。
九州的大一统之念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灵性,也推动一代代枭雄崛起,吞没那些乱世中的配角。
这个乱世确实是太乱了。
远非原本历史之中的五代十国可以比拟。
海贸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经济的进步,让各方大族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
而这,也同样更加推动了他们的野心。
甭说其他地方。
甚至就连河北之地都有着大族起了其他心思,甚至还发生过一众大族要推动顾氏向前之事,这也是顾易不得不选择出手的原因。
很显然。
相比于上次的汉末乱世,顾氏已然无法再保持着绝对的避世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最为关键的便是民族大融合后所产生的种种连锁反应。
总是会有人想要拖顾氏下水。
其中有善有恶,同样也是顾氏如今必须要面对的种种,顾易必须要去亲自的干涉这一切才可安稳。
当然,也不仅仅是亦如此。
顾易亦是选择通过顾氏学院来再次宣扬起了“大一统”的概念。
这同样也是顾易的一点点私心了。
虽然于九州之内,这一切都无需顾易来担忧,但这样做或许终是能加速乱世的结束,且还能让顾氏免于其中,无论怎么样顾易都必须要试试。
值得一提的是,顾氏学院如今的发展效果还不错。
虽然天下大乱至此。
但这种乱世同样也会带来学术方面的蓬勃发展,而无论是顾氏学院也好,亦或是云韶阁也罢。
这两处顶尖的圣地在这种时候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甚至已经有了可以牵动天下风云之象,这确实是有些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除此之外,他还对琉球岛进行了些许干涉。
顾易一直都在通过顾氏来避免让琉球岛参与到九州的乱世之中,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避免其中可能会引起的分裂。
可惜的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顾氏的影响确实是在不断变小。
也唯有琉球还可以控制。
而对于四方的外族,当他们发现无论是九州也好,亦或是顾氏也罢都陷入了虚弱期后,他们也终是脱离了顾氏的掌控。
而或许也正是受到了中原的影响。
甚至就连以往最多只是以联盟制为主的外族们竟然也开始相互厮杀了起来,想要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集权王朝。
一个全新的时代就在这种混乱之下,缓缓展开。
四方大乱不止。
无论是九州之内也好,亦或是九州之外也罢。
鲜血浸染了每一片土地。
哭声与刀剑之声交织,仿佛天地之间再无声息可归于宁静。
而在乱世的阴影之下,也有人开始摸索新的道路。
诸侯并起,豪强割据,有人在血火中称帝称尊,有人在暗夜里点灯,流民聚散,士卒倒戈,忠诚与背叛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而顾氏.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悄然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