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大明第一国舅 第142节

  马寻点头,又问道,“禄从何来?”

  吕本愣了一下,下意识的说道,“自从是陛下恩赐。”

  “民为何?”马寻问道,“你嘴里但凡说出‘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我即刻斩了你。”

  不是自称文盲吗,怎么现在又知道《周易》了?

  这个《周易》的‘民’,在有些时候被人引申为‘上古指臣,在官位者’。

  可是同样是《周易》,也是将‘民’定义为广大的基层劳动者。

  马寻指着吕本,说道,“你的俸禄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地里长出来的?”

  这也算是胡搅蛮缠,这些官员的俸禄高,确实主要是靠朝廷的税收等。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些也是官员们的能力体现。

  寒窗苦读、仕途浮沉,拿到薪水也正常。

  无非就是这些俸禄拿到手的时候要心安理得,不能拿着俸禄还想着巧取豪夺、以权谋私。

  马寻继续指着吕本的鼻子问道,“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你可知道这些道理?”

  吕本只能回答说道,“下官自然知道。”

  “陛下现在就在犯愁,有些人还要怂恿陛下和亲,你如何不感觉到屈辱?”马寻一把揪住吕本的衣领,“家中可有子女?”

  吕本被马寻的胡搅蛮缠给弄怕了,“徐国公,从未有人提及和亲!”

  马寻声音加大,“我问你,家中可有子女?”

  吕本羞愤异常,只能开口,“无子,只有女儿。”

  马寻将吕本丢到一边,“秦王与我为质时,必召你女为婢。诸位大人也记得分忧,你们的嫡子、嫡孙,你们的嫡女、嫡孙女,我势必也都带着。不能是我大明宗室诸王之长受辱,你们就可以高枕。”

  这一下詹同、陶凯等人急了,马寻这混账东西不为人子!

  明明没有和亲这回事,他三番五次的非要将秦王与王保保之妹联姻的事情定义为和亲。

  现在更进一步了,如果只是气话倒也罢了。关键是有些话说出来了,几乎是绝了一些人‘上进’的机会。

  在场的这些文官的子女,以后想要成为驸马、想要成为王妃,几乎是不可能了。

  没听到这马国舅说了吗,一旦秦王娶了王保保的妹妹,其他文官的嫡子、嫡女等,只能‘为奴为婢’,只能是‘当小的’。

  哪怕马寻只是气话,可是以他如今在大明皇室那边的特殊地位,也有些事情皇帝皇后都会多考虑。

  这一下也算是触碰到一些人的实际利益了,他们还没有打开门路,马寻这混账东西居然是想要全都给堵上,起码是在洪武朝给直接堵上。

  午门这边十分热闹,乾清宫里就十分冷清。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埋头批阅着奏章。马秀英背对着朱元璋,在纳着鞋底。

  这两口子在怄气不说话,朱标也为难。

  帮着娘亲说话,老爹要骂人。帮着老爹说话,娘要怪他没良心。立场中立,那就是和爹娘都不贴心,更是白养了!

  至于朱橚早就跑了,我去年就开府了,现在在宫中单过。

  朱静茹和朱静娴就小心翼翼的在做着女红,她们是跑不了的。

  忽然一个侍卫跑来跪下,“启奏陛下,徐国公动手了,揪着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衣裳。其他勋贵武将也动手了,曹国公和镇国将军似是掐了文官的脖子。”

  从马寻去堵门的时候,朱元璋他们就知道了。虽然有些延后,不过几乎是现场直播。

  马秀英又低着头纳鞋底,后宫不得干政,现在这些事情轮不到她管。

  朱元璋有些恼火的合上奏章,直接在午门动手成何体统?

  只是看到马秀英不说话、不表态,朱元璋冷哼一声。你的弟弟你不管教,那我也不管!等你弟弟真的闯出来祸的时候,还不得是我护着!

  又来了!

  马寻堵门,或者是先前的一些说辞,朱元璋他们都听到了汇报。

  朱标觉得继续闹下去事态要大,只能开口,“传陛下口谕,召徐国公觐见,其余文武各回本衙理事。传皇后懿旨,小曹国公与镇国将军行事无礼,乾清宫外候着。”

  侍卫小心的看了一眼皇帝和皇后,既然帝后没反对,那就抓紧去传旨。

  “朕是老了还是昏聩了,用得着你代我传旨?”朱元璋有些生气的看着朱标,“你是大明储君,朕做的那些还不都是为了你,用得着你来装好人!”

  马秀英也不高兴的说道,“国事不是国事,家事不是家事,你就是这么糊涂的断官司?”

  朱标刚想说什么,还是算了。

  气鼓鼓的坐在一边,“静茹,倒茶。”

  “自己没手?”马秀英的声量变高,“没看到你妹妹在做事?”

  朱静茹放下女红,连忙先给朱元璋和马秀英倒茶,随即给朱标倒茶。看到大哥连连使眼色,也心里明白了。

  “父皇、母后,没茶水了。”朱静娴立刻说道,“我和静茹去倒茶。”

  理由虽然拙劣,可是看着两个女儿脚下生风、丝滑的溜出去,朱元璋和马秀英也是无可奈何。这老大也真是,是怕一会打起来还是怕吵起来,先清空家里人了?

  在午门,马寻有些咄咄逼人了,“礼部尚书,我就问你。让秦王纳异族女子为妃,你到底是想要和亲,还是想要绝他后路?”

  “慎言!”陶凯气急败坏,“徐国公无状,我必奏报陛下弹劾于你!”

  李善长先前既然已经现身,就只能出面,“小弟说笑了,岂有皇子和亲的说法?”

  马寻不高兴的看着李善长,“李相,现在是在朝上,我可不是你小弟!真要是小弟,他们如此折辱卫国公、羞辱我外甥女,你为何不说话?”

  也就是仗着帝后作为靠山,马寻现在是火力全开,逮着谁都是一顿喷。

  现在就是直接在说李善长和淮西勋贵不是一条心了,现在就是在责怪他没有为邓愈、邓氏说话,是在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了!

  李善长虽然此前丢了执掌中书省的权力,可是他如今的权柄依然滔天,也就是这么勇的马国舅才这么不给面子不说,甚至是直接打脸了。

  李善长虽然是记仇、小心眼的人,可是表面一直都是宽厚长者,“小弟,朝堂之上一向都是有些政见不合。这事情也没定下来,还在商议。”

  “就不该提起这些事情!”马寻更加不高兴了,“偏偏选这个时候提起,是欺负淮西人都出去打仗了,想要直接欺负没长大的小子,还是欺负没见识的丫头?”

  这又是诛心之言了,大将在外头打仗,这些文官在想着欺负大将的子女。

  这传出去多让人寒心啊,这简直就是将文武官员直接给彻底的弄到泾渭分明的程度,这是不打算让这两大群体有任何机会走的近一些!

  华高和郭德成等人一下子恼火了,是啊,这些文官就是阴。可不就是选在徐达、常遇春、邓愈不在京的时候才敢说这些吗,这不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吗?

  李善长本来想解释,可是忽然间反应过来。

  这个马寻,这小子要是没有帝后的授意,只怕是存了其他心思。这是护着秦王不假,这是在为淮西人说话,可是这小子也是铁了心的想要进一步分权。

  分权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让皇帝以后好集权!

  无赖,用无赖的嘴脸去得罪人、去笼络一些人,让一些无赖无耻的手段去做事,好帮皇帝进一步的去瓦解、分化中书省和大都督府。

  军政现在分家了,以后的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权力,肯定也会削弱!

  “陛下口谕!”

  一个太监慌慌张张的跑来,“陛下召徐国公觐见,其余文武各回本衙理事不得耽搁。皇后殿下懿旨:曹国公与镇国将军无礼,赴乾清宫以待问罪。”

  文武百官们都要哭了,徐国公堵门的闹剧现在是暂时告一段落。

  可是皇帝的处置方式不对啊,徐国公觐见?

  不该是先定下来他胡搅蛮缠、行事狂悖吗?怎么只是觐见,没提罪行的事情?

  李文忠和沐英犯了错,他们是掐着文官的脖子了。但是这事情明明是徐国公的主意,凭什么他们习先被定性?

  最主要的是行事无礼,被皇后叫去问话,那就是家事了,这是甚至打算直接不作处罚?

第195章 劝离不劝和

  闹剧算是要结束了,因为马寻这个罪魁祸首就要被皇帝叫走了。其他人自然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办法继续闹下去了。

  马寻有些不甘心,对李文忠说道,“要不是陛下召见,我非得继续和这些人掰扯一番。”

  “舅舅,差不多就行了。”李文忠是好脾气,“真要是继续掰扯下去,我怕礼部尚书给气的背过气。”

  名义上的六部尚书之首的陶凯被马寻揪着衣领,实质上的六部尚书之首詹同也是被马寻揪着衣领怼脸狂喷,老人家的体面和官威等碎了一地。

  马寻还是心有不甘,不过随即说道,“我惹得事情,倒是连累你们了。”

  沐英就笑着开口,“舅舅见外了,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做什么。”

  李文忠也跟着说道,“舅舅,这些事情本来是该我出头。现在你在前头,我只能躲在后面,这本就是我做的不对。”

  三个人有说有笑,也没必要太见外。至于被皇帝召见,也没必要感觉到压力。

  到了乾清宫,马寻直接进去了。倒是李文忠和沐英,这两个是在门外罚站。

  马寻顿时感觉到了压力,因为他觉得气氛诡异,皇帝和皇后现在明显是在怄气。而太子一副隔岸观火的样子,也可以说是插不上话。

  马寻垂首而立,先不管有没有事情,认错的态度要有。

  大概站了十来分钟,朱元璋忽然将一份奏章扔了过来,“好大的威风,尚书说打就打!常说勋贵跋扈,那些勋贵哪个真的打了尚书?”

  马寻连忙解释,“我没有动手打人!”

  只是有些肢体接触、只是语气有些激烈罢了,怎么就上升到打人了呢?

  谣言,这就是谣言,这就是对马寻的污蔑!

  马秀英也开口了,“既然这么无礼,罢爵去职、赶出朝堂。到时候就没人敢对皇帝违逆,关进大牢最好,朝廷律法在那,正好合你心意!”

  气氛更加不对了,马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算遇到了无妄之灾,这是皇帝和皇后现在在斗气,他是被牵连到无辜了。

  也有可能自己是个催化剂,让原本就有些火气的皇帝、皇后更加恼火了。

  朱标只能投上爱莫能助的眼神,这时候他要是开口也就是引火烧身的下场,到时候火力就全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朱元璋更加恼火,这时候能拆台吗?

  重重的怒哼几声表达不满,朱元璋质问道,“不在中都,谁让你回来的?”

  “太子召。”马寻就实话实说,出卖外甥也得心应手,“臣奉诏回京,不知是不是有罪?”

  朱元璋和马秀英立刻瞪向朱标,这事情自己不想法子解决,将舅舅叫回来、让他卷入其中,有这么当外甥的吗?

  朱标心虚喝茶,我要是能搞定那些事情,用得着如此吗?

  再说了,有些事情想要办成,那就真的只能是让舅舅、让姑父出面了。

  可惜姑父不太愿意管这些事情,也就是舅舅真的护着老二几个了。

  马秀英看向马寻,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平时不爱上朝,不喜欢卷入朝堂之争。这一次回来做什么,你不知道这些事情多难办?”

首节 上一节 142/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