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143节
“那怎么办?”马寻就不客气的说道,“你们不心疼老二,我心疼。”
朱元璋豁然起身,直接骂道,“我儿子我不心疼,轮的着你这个当舅舅的心疼?”
马寻看向朱元璋,气场不弱,“真心疼老二,能有这事?现在在朝堂上吵了起来,还不是你动了心思?”
“他是皇子!”朱元璋更加气愤,“你们一个个的都只想着老二,为何不考虑社稷?老二真要是有心,纳了邓家的为侧妃即可!”
马寻瞬间更加来气,“老二只比标儿小了一岁,姐夫还是觉得老二是威胁吧?”
“混账!”朱元璋抓起茶杯重重的砸在地上,“你,你是何居心?”
朱标一下子冲到朱元璋身前,抱着他的老父亲劝道,“爹,歇歇气。”
马秀英挡在马寻身前,连忙劝道,“你少说两句。”
马寻还是继续说道,“明知道王保保是降不了,降了也不放心。现在弄这么一出,无非就是想绝了老二的路!”
“这么做有错?”朱元璋指着马寻质问,“他是皇子,能对那位子没心思?”
马寻气场不弱,“从哪看得出老二有心思了?他现在是长大了,就不放心了?到底是老二有其他心思,还是标儿压不住老二,还是你偏袒的没边!”
朱标就更加着急了,发力拦着他的老父亲,“舅舅,少说几句!”
朱元璋有些恼羞成怒了,他确实有这样的心思。以前兄友弟恭,那是因为岁数小。现在孩子长大了、接触的事情多了,心思说不定就变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小时候就矛盾很深吗?
李承乾和李泰小时候就没有兄友弟恭?
还不是身份在不断的变化,对于有些事情的认知也就是在不断的改变吗!
“老二什么时候有权力了?”马寻就说道,“他和卫国公结亲不妥,那其他皇子是不是都要和文官家的结亲!”
朱元璋更加愤怒,“别用那套说辞诓我,我不是那些秀才!”
朱标这时候也开口了,“爹,老二几个都本分。”
“这都是为你好!”朱元璋直接怼道,“社稷稳固才是大事,你是储君、要当皇帝,婆婆妈妈如何能坐稳江山?”
马寻就抢先开口,“为标儿好是应该,那就不想想老二?他那么执拗的性子,逼着他低头。那以后呢,让他故意犟着,让他和你们怄气,这就是帮标儿?”
“敢!”朱元璋更加理直气壮,“他是我儿子,富贵都是我给的!”
马寻顿时有些火冒三丈,“他命是你给的、富贵也是你给的,就该事事依着你?”
马秀英这时候也有些来气的说道,“江山社稷给标儿是应该,老二也是你儿子。如果没有心仪之人也就罢了,非得这事也不让他如愿,这叫什么?”
“给了他秦王还不够?”朱元璋更加生气,“妹子,你也是明事理的人。我这么做有错吗?我问问你,有错吗?”
马秀英有脾气就直接发了,“你朱皇帝什么时候做过错事了?说了这事私下商议,你非得闹到朝堂上。现在小弟打了人,怎么善了?”
马寻连忙解释,“姐,我没打人!”
“不放朝堂上议,事情能办的成?”朱元璋就说着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有事定下来了,老二和邓愈才没说法。事后再补偿他们,有何不可?”
马秀英一下子将心中的愤怒倾泻出来,“你朱皇帝越发霸道了!老二就不是你儿子了!”
这一下变了,是马寻赶紧拦着马秀英,皇帝和皇后现在是真吵起来了。
“妇人之仁!”朱元璋大声说道,“为一女子,值得如此?”
马寻就不太认可的说道,“姐夫,这要看人!老二执拗,就认准了邓家的丫头。”
“都说了,让她为侧妃!”朱元璋调转火力对准马寻,“这有你什么事,朕的儿子婚配,轮得着你说话?”
马秀英极其恼火,“他是老二舅舅,如何不能说话?”
朱标这时候是最头疼的,只希望姑父早点过来。
愤怒到达顶点的朱元璋指着马寻说道,“你的富贵也是朕给的,你记好了!”
随即看向马秀英,朱元璋说道,“后宫不得干政,朕早就说了!你一再干涉朝政,还有理了!”
朱标觉得事情不妙,自家老娘和舅舅可能要跑!
马秀英盯着朱元璋看了几眼,随即转身就走向卧室。而马寻也不拦着,先站在一边就好,这都在强调君臣了。
片刻后马秀英背着个包袱出现,“小弟,咱们走。”
朱元璋慌了,以前就算是吵的再厉害,也没这么一出啊。
马寻立刻起身接过马秀英的包,转身就要走。
“去哪?”朱元璋指着马寻,“你住的是我给的,穿的也是我给的,你去哪?”
马秀英直接去摘发簪,随即去扯马寻的朝服,“都留给你!给我姐弟留个颜面,用不着全都脱了还给你,行不行?”
朱标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娘,爹说的是气话。”
“气话,我看他说的是心里话。”马秀英非常生气,“他就是看不上你舅舅!救了常遇春的功劳不念,给你医病的功劳也不算,让他办事就兢兢业业办了!这都不算,都是他朱皇帝开恩,我姐弟才有活路!”
朱标就赶紧劝着说道,“娘,爹不是那么意思。”
马寻就开口说道,“我会点医术,能混口饭吃。叫着姝宁,咱们仨走。”
马秀英直接说道,“不回宿州,那边地是他给的。吃他的米就该受他管,咱们不受那个气!”
朱元璋是真慌了,吵架就吵架啊,以前都是吵了就吵了。
现在怎么还回娘家了,真是有了弟弟、有了娘家,底气就足了。
“马寻!”一个不太愉快的声音传来,李贞一脸的不高兴,“你姐夫、你姐两口子的事,你掺和什么?劝和不劝离,偏偏是你煽风点火!”
下一刻李贞更为愤怒,“有如此当家媳妇你不惜福,有能耐冲着外人,冲你媳妇嚷什么?朱重八,你好大的能耐!”
朱标算是松了口气,老娘不会回娘家了。
至于老父亲,肯定要被批评了。
第196章 一致对外
李贞伸手将马寻拎着的包拿走,而马秀英也只能带着马寻先回去。
刚进屋,板着脸的李贞更加不高兴了,“骂媳妇、欺负小舅子,现在还砸杯子!怎么,是不是要打媳妇、打小舅子,这才威风?”
“姐夫,哪有的事!”朱元璋就告状说道,“姐夫,真不是我和他们一般见识,我是皇帝,得想着社稷。”
李贞直接问道,“社稷?社稷就是你朱重八的?我弟媳是皇后,什么事情她不能说?你是天,她是地,有事不和她商量,这能行吗?”
看到朱元璋还要开口,李贞继续开口,“真要是社稷之事,老朽这就告罪。不该在皇帝跟前倚老卖老,臣有罪!”
朱元璋慌慌张张的搀扶着李贞,“姐夫,这是哪一出啊!”
“重八,你是皇帝。”李贞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置气归置气,哪能乱说话。恶语伤人六月寒,你就是再有火气,也不该对着你媳妇说那些话!”
看到朱元璋不说话,李贞继续说道,“妹子的事情咱不说,你小舅子那般品行。他护着老二有错了?君臣君臣,你只说君臣不论亲近,还有没有点人情了?”
朱元璋急忙解释,“姐夫,真不是我不讲理。我这不是为了标儿么,再者也确实该收拢蒙古人心。”
朱标就开口说道,“爹,这么一来只会让老二对我有意见。”
朱元璋立刻狠狠的瞪向朱标,要不是你私下传信,事情会闹到这一步,你娘都要回娘家了!
李贞就看向马秀英,和颜悦色说道,“弟妹,我就托大了。重八有重八的考量,你和小弟也有自己的心思,咱们和气的说话。哪能回去,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随即李贞调转火力,对马寻就是严厉了,“还有你,帝后因朝政争辩,你不帮着参谋也就罢了。有怂恿皇后回去的吗?打了尚书就打了尚书,有什么难办的?”
马寻都要哭了,“大姐夫,我真没打尚书!”
李贞立刻松了口气一般,“没打尚书就好,那就不是朝政大事。那你姐夫就不为难了,老朽拼着脸面不要,就说是我指使的,他们不会和我为难。”
朱标就是最开心的了,有个德高望重的姑父就是好。三言两语的,争吵的事情就变成了自家舅舅打尚书的事情了。
先前争吵的理由也变了,变成了对马寻处罚导致的帝后意见不一致。
马寻有些时候是打岔的高手,可是现在再看看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李贞才是捣糨糊的高手,一时间大家就算是想要解释,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理头绪。
李贞哪里不知道一些矛盾的源头,无非就是现在仗着身份和年纪,先稳住局面再说。
我七十岁的老头平时就稀里糊涂的,唯独知道不该在火气大的时候争吵,那只会越吵越凶、伤了情分,先坐下来和气的说话。
李贞就先坐下,看着朱元璋问道,“重八,要是家事,那我托大就厚着脸皮听听。要是国事,那臣就告退。”
朱元璋更加无奈,“姐夫,是国事也是家事。”
朱标连忙说道,“姑父,先关起门来议事,以往也是这般。就是这次有些出入,声量大了点。”
李贞好像明白了,“那咱们先自家人说清楚,然后再去朝堂论,如何?”
朱元璋点头,马秀英就坐下,李贞这个姐夫在场,大家都不好发脾气。
李贞就开口说道,“重八,事情我大概听说了些。你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朱元璋说道,“姐夫,老二是秦王,有些事情该为社稷考虑。我也不是偏心,实属无奈。”
看到马寻要开口,李贞直接拦住,“等你姐夫说完再说,有理不在声高。炮仗脾气,这事情完了得罚你俸禄!”
俸禄,马寻根本就不靠俸禄生活。
再说了,今天被罚了俸禄,明天说不定皇后就找到理由给了赏赐。
朱标就觉得姑父还是厉害,三言两语的就将舅舅的事情再次给降格了,所谓的处罚就是走个过场。
朱元璋指了指马寻,说道,“他只知道一味惯着老二,老二是秦王,怎么也该为社稷考虑。”
“他护着的可是你儿子,这还有错了?那是晚辈,不护着能行?”李贞先不同意了,不过随即说道,“不过你说的也是在理,老二是秦王,不能只看私情。”
朱元璋顿时扬眉吐气,还是姐夫识大体。
马寻这才开口说道,“大姐夫,老二性子如何大家都清楚。他是秦王不假,我也知道陛下良苦用心。只是这么对老二,以后让他如何做人?让标儿如何处置老二?”
朱元璋顿时就来了火气,“老二还敢做什么?啊?”
“你先不说话。”李贞立刻看向朱元璋,“火气这么大,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马寻就继续说道,“陛下和姐一直偏向标儿,我觉得这是不错。老二这些年一直本分,也从不敢有其余心思。这是他懂事,也是陛下和姐教的好。”
朱元璋微微点头,老二在有些事情上的表现确实让人满意。
马寻继续说道,“皇子肯定是和勋贵联姻,这事情大家都知道。到时候偏偏是老二不能和邓家丫头成亲,明摆着就是说你们不信他。”
朱元璋不高兴的说道,“不信他,那他能是秦王?”
“秦王是他能选的?”马寻立刻怼道,“他是皇次子,只比储君小一岁。看看朝堂之上,有哪个是老二有心去结交的?提起老二,除了喜欢打仗,他什么时候对朝政感兴趣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