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30节
‘护士’,没人觉得这是有必要出现的职业。
马寻就开口说道,“大将军这么想就不对了,真要是有一些擅长护理的,将士死伤能减少很多。就说伤口化脓这些,我看能控制一下。”
徐达立刻认真起来了,“国舅爷真有法子控制伤口化脓?”
伤口化脓对于军中之人是闻之色变的存在,就算是止了血、拔了箭,可是能不能挺过来也难说,一个化脓就会要人命。
所谓的伤口迸裂等,有一部分就是因为伤口感染、化脓。
“我现在也没有良药完全医治,回去想法子试试控制住。”马寻就说道,“回了京,我就忙这些事情。”
徐达有些诧异了,“虽然知道小弟是杏林高手,只是小弟倘若醉心医术,陛下肯定不会答应。”
马寻开始犯愁了,他知道徐达这么说没问题,实际情况差不多也就是这样。
他这个国舅爷在很多事情上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不管是朱元璋还是马秀英,不断的提拔他,不单纯的就是照顾这个弟弟,这也是处于对朝堂格局的考虑。
马寻的医术好没问题,但是如果他只是想要当一个郎中,皇帝和皇后肯定不会答应。
马寻看向徐达,虚心求教,“徐大哥,能不能找些法子让我去做些我喜欢的事情?”
徐达笑着说道,“小弟喜欢医术,也尽可去和太医钻研,这也不耽误小弟做大事。”
徐达的话就是他的一些态度和观点了,马寻这个国舅爷喜欢医术,这可以是爱好,没有人会阻止。
但是这绝对不会是‘主业’,这位国舅在朝堂上还要有些地位和分量。
哪怕是不做什么事情,人也得在朝堂上站着。
马寻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内心里也是认可徐达这样的看法。
徐达就笑着劝道,“陛下和殿下也都会为小弟考虑,小弟也该为太子殿下、为徐王后裔着想。”
马寻忽然间觉得徐达可能是收到了皇帝、皇后的旨意,所以也是在劝马寻做些‘正事’。
正事,自然是指以后要辅佐太子朱标,要为马氏一族的延续承担起来责任,一个郎中显然不太够格,哪怕成为了孙思邈那样的人物都不行。
从政,在如今的封建王朝才是正途,尤其是马寻这样的外戚,在天下初定的时候还要做不少事情。
看看现在的大明就知道了,李贞、李文忠父子虽然也算淮西勋贵,但是外戚的属性更重。
除了他们,现在找不到外戚了,直到马寻蹦了出来。
而且李氏父子还是属于皇帝那边的外戚,马寻这个外戚是属于皇后那边的,这就是留给太子的人了。
李氏父子大概率是忠诚于‘朱’,马寻这个外戚就要为‘标’尽心尽力。
颇为头大的马寻说道,“徐大哥,我这人不聪明,给人卖了可能都要给人数钱。”
徐达笑着宽慰,“小弟也用不着多想,陛下和殿下雄才大略,太子殿下也英明睿智。小弟只要安心办好吩咐的事情就行,没人会去坑骗你。”
在官场和那些宦海浮沉的人斗,马寻自认为没那个本事。李善长、胡惟庸这样的人就不单纯的是政客,而是政治家。
马寻也从来都不敢小看古人,尤其是这些当官的古人,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更是人中龙凤了。
沐英兴冲冲的来了,“大将军、舅舅,本部兵马得胜归营了。”
徐达笑着下令说道,“那就安排将士们休整,一会儿自然会有酒肉送去。小弟,你也下令去催一催辎重。”
马寻从善如流,他不懂一些事情,好在知道听话。
不过他随即问道,“徐大哥,辎重不是送上来了吗?”
“小弟写信回京城,去催陛下。”徐达笑着解释,“到时候陛下自然会去催李相国,军中越冬的物资越多越好。”
似乎是怕马寻多想,徐达说道,“我此前已经奏报陛下了,小弟也要奏报。”
这么说马寻就理解了,“你我就去书信奏报陛下,到时候还请徐大哥帮忙看看。”
徐达笑着点头,这位国舅爷来了,他可是觉得压力小了很多。
就算皇帝、皇后不下达命令,他也会将这位国舅爷放在身边。
自己的功劳足够多了,可是徐达觉得自己还能继续为大明出力,还没有打败王保保呢,还没有俘获元帝呢!
第45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
关陇已定,大明在北方的版图已经达到了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一线。
但是这不代表大势已定,但王保保仍驻扎在甘肃的沈儿峪,火儿忽答驻扎河北云州,纳哈出有大军二十万屯兵辽东金山,失喇罕驻军西凉州。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隐患,接下来的几年大明肯定要持续用兵。
在伤兵营忙了一天的马寻骑着驴回到了中军大帐,这是他的日常生活状态了。
看到马寻,徐达笑着说道,“小弟,准备收拾收拾,三天后回京。”
马寻立刻来了精神,“陛下的旨意到了?”
徐达笑着点头,“旨意到了,命我等班师。”
马寻抓紧问道,“是大军凯旋,还是只有我们几个回去?”
徐达就回答说道,“大军自然不能班师,要不然王保保必然进犯。冯胜驻守庆阳、节制诸军。顾时担任静宁州经略,杨璟、傅友德等也都留守各处。”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徐达,都明白这一次的班师只是几员大将回去,大军还是要继续扼守要塞,全面的战争还会持续下去。
马寻就说道,“徐大哥,我觉得如果王保保知道你回京了,必然会趁机攻打兰州。”
徐达笑着赞许说道,“小弟说的不错,我料定他也必会出兵,留下大将张温镇守兰州。倘若王保保敢来犯,冯胜得也能驰援。”
马寻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徐大哥,就不怕有人擅自班师?”
徐达刚刚还高看马寻一眼,觉得能看出王保保可能进犯是有了长进。可是下一刻提出来的问题,白痴都不会去想。
擅自班师?
马寻也知道这个问题有多白痴,正常人自然不会这么做,可是有些人他就不是正常人!
马寻只能说道,“大军一路高奏凯歌,士气正旺不说,不少将士也有些得意忘形了。现在觉得关陇已定,虽然后方的辎重还在运送过来,只是还有不少人叫苦连天。”
对于马寻的这个说法,徐达回应道,“小弟说的也是,军中上下是有些自满了。”
但是对于班师这个可能性,徐达不认为有任何的可能性存在。
因为明年还要继续对王保保用兵,现在谁敢擅自班师、打乱现在的防线呢?
这都是军中战将,都是从乱世当中杀出来的,这么点战局还是能够看明白。
现在班师了,那关陇的防线就乱了,明年要重新抢一些要地,又要多死伤了!
马寻就跟着说道,“保儿现在还在马邑,他能不能过来?”
徐达果断说道,“不行,文忠得留在那边。明年用兵他那一路有大用,这边只是冯宗异节制大军就足以。”
马寻问道,“那留下汤大哥怎么样?汤大哥在军中威望高,可以限制冯胜。”
徐达不免多想,他是一个谨慎的人。现在马寻这个国舅爷一再的表达了对大军的一些担忧,明显就是不放心一些大将。
徐达谨慎回答说道,“小弟,按理来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陛下下达的旨意。”
马寻也明白,赶紧解释说道,“徐大哥用不着多想,我就是担心军中有人太过得意忘形。冯胜节制大军,这是陛下的旨意,只是也有人得辅佐他。”
徐达回答说道,“那也不行,汤大哥有其他安排,留不住。”
马寻立刻说道,“那就让沐英和蓝玉留下来,他们还是归冯胜麾下。只是有些事情,也能及时报给陛下或者保儿。”
徐达觉得马寻多心了,“小弟,军中自然会有这些安排。”
在徐达看来也确实用不着多想,军中现在是归他这个大将军统帅,可是或多或少也会有皇帝安排的人,有些情况一旦出现会立刻飞马去奏报皇帝。
不过看到马寻坚持,徐达说道,“只要小弟能说动沐英就好,蓝玉留下也就留下。沐英就难说了,他到底身份不一样。”
蓝玉是军中将校,归徐达调遣。但是沐英不一样,这是皇帝义子,而且又是身怀任务。
马寻就自信说道,“那倒没事,我随大将军回京,他能有什么不放心的。他也渴望建功,在京城有些浪费了。”
随即马寻看向刘璟,这个准二舅哥也是渴望建功,只是一路上几乎没有任何施展的机会。
徐达也心领神会的说道,“那这样吧,小弟的部属留在军中,归蓝玉和沐英调遣。”
这些看起来就是最好的安排了,和皇帝的旨意并不冲突,也可以让马寻‘交差’,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没有人会多想,马寻的身份和任务是摆在明面上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一次他来到战场,就是监军以及分功劳。
既然准备回京了,该安排的事情自然需要继续安排,只是这一切和马寻的关系谈不上大。
将沐英叫过来,马寻仔细叮嘱,“军中的事情你清楚,我也没本事吩咐你。只是你得盯着人,除非是战事,要不然不准撤军。”
沐英对此自然心里有数,“舅舅尽可放心,军中上下都知道这些。”
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了,正常人都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偏偏他就会发生。
“如果事情紧急,立刻派人去报陛下。”马寻说道,“你和其他将军不同,你是陛下义子,有些事情你能做。”
沐英反而糊涂了,不解的问道,“舅舅,外甥愚笨,还请舅舅明言。”
马寻压低声音说道,“冯胜节制大军,正常军令你自然是听他的。可是如果他贸然去打王保保,你得及时去报陛下。”
沐英一本正经得说道,“舅舅想的周到,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必劝谏,再派人飞马去报陛下!”
别看沐英说的一本正经,可是心里根本不认为这类情况会发生。
冯胜节制大军不假,不过没本事去直接打王保保。就算是立功心切,现在也没打王保保的条件。
马寻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他不打王保保,想要去接应你二哥,你也得拦着。他要是想要退回关中,你还得告诉陛下。”
沐英还是在认真听着,不过也都认为自家这位舅舅是真的一点都不了解军中的事情。
因为舅舅假设的种种情形,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马寻希望自己所担心的那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真的是他杞人忧天了,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如果有些事情可能还会发生,他希望自己留下的这些小小后手,能够稍微的扭转一下不利局面。
三天的时间很短暂,马寻骑着马、带着旺财跟着徐达就要回京了。
这一次出征他转战数千里,但是手里的善良之枪一次都没有刺出,甚至都没有见到一个拿着刀枪的敌人。
就要回京的徐达心情很好,笑着问道,“小弟,明年可要随我继续出征?”
马寻好奇问道,“徐大哥,明年要打王保保吗?”
徐达笑着说道,“王保保自然是要打,我要是没猜错。这一次回去后必然是商讨出兵的事情,你到底是随我出征,还是随老常出征?总不能是文忠吧?”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