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594节
刘彻一直也在想办法避免。
只是没有头绪,也只能暂时不让霍去病去军营,而是留在自己身边休息、赏天幕,养精蓄锐。
但这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总不能因为霍去病在漠北打坏了身子,英年早逝。
就一直压着霍去病,不让他出征吧?
而现在,终于在这段科普山泉水、生水和烧开水的重要性的视频里。
稍微的有了一点眉目。
在汉末,荆州的公安港里。
诸葛亮带着刘禅,和一些陪读们一起看天幕。
刘禅作为古代的贵族,自然是条件比较优越的。
但刘禅有的时候,喝的是开水,有的时候也是直接喝山泉水,喝井水。
但现在即使刘禅并不聪明,但刘禅也知道了,并且对一旁的诸葛亮说道:
“原来如此。相父,朕明白了。”
“还是要喝开水呀,不仅是想喝的时候喝。”
“而是要一定保证喝开水!不能喝那些未经烧开消毒的水。”
诸葛亮也面带微笑的点头。
“的确如此,我们得在民间,也大力推行宣传烧开水。”
基本上经过这一段天幕的侧面科普之后,
古代有条件的人,都会更倾向于喝开水了。
即使是夏天,面对清澈冰凉的井水、山泉水。
也是如此。
当然大部分的穷苦的古代普通百姓,即使知道了喝开水更好。
即使知道了喝生水,有患病甚至身亡的风险。
也只能凑合着过。
偶尔喝喝开水,大部分时间还是喝生水。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位不是没道理的。
柴,也是普通百姓的重要财富。
即使有足够的木材,也得存着或者拿去市场上卖。
除非是真的遍地都是柴的地方,否大部分的老百姓还是舍不得花钱烧柴生火烧水的。
诸葛亮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于是诸葛亮也在思考,要如何在国家政策方面下手。
能让百姓们也用得起开水?
或者说,至少在军中推行开水,从而减少疫病流行导致军队溃败的情况。
以治军擅长的诸葛亮,心中也渐渐地有了规划。
先军营推广烧开水,试验方法,并控制成本。
再在整个势力范围内推广。
如果真的能率先的,实现辖区内烧开水覆盖的话。
那亦是不浪费自己天赋的一大善政!
西晋。
司马衷完全看懂了天幕。
然后司马衷端起一杯用开水煮的上好茶水,学着周围人的样子,优雅的品了一口。
“不错,还是有温度的水舒服。”
司马衷乐呵呵,“朕从小就喜欢喝开水,看来朕真是有先见之明。”
周围群臣们,都是纷纷的附和,称赞道:
“陛下天资聪明!陛下圣明!”
本来就喜欢喝烧开了的水的司马衷,这下更加坚定了,不喝生水的信心。
然后司马衷却又想到。
“开水的口感更好,而且烧开水好处这么多。”
“连朕都从小喜欢喝开水。”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老百姓,他们喝生水呢?”
“何不喝开水?”
司马衷又做恍然大悟状,“哦,对了!肯定是缺乏官府的命令!”
“为了大晋子民的健康,朕是不是该颁布圣旨,让全天下百姓都只准烧开水喝呢?”
第466章 诸葛瞻这么菜,为什么没人嘲讽他?
新的天幕视频出现。
画面里响起了悠扬又苍凉的背景音乐。
海阔天空!
而画面中出现了一位穿着盔甲的战将,虽然是战将,但此时他浑身血污,面目狰狞,步履蹒跚。
在他的脚下是本方士兵的尸体。
天幕上标注。
此人乃是蜀汉政权的将领诸葛瞻。
而在诸葛瞻的脚下,他的儿子诸葛尚也已经战死沙场。
整个战场上,除了诸葛瞻之外。
就是周围芒芒多的魏军。
诸葛瞻奋力的拼杀了一波,看了一眼战场。知道也是大势已去。
他于是收起了剑,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诸葛氏祖孙三代,世受国恩,今日一死以报先帝!】
说罢,诸葛瞻拔剑自刎,和自己儿子诸葛尚的尸体躺在一起。
壮烈殉国。
而随着诸葛瞻的兵败身亡。
邓艾大军抵达成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
天幕外。
汉末。
公安港内。
刚才还十分放松的,看着天幕科普喝水知识的刘备势力众人。
沉默了。
虽然现在的刘备,距离正式的建立割据蜀中的蜀汉政权,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但是之前看天幕,大家也知道。
自己势力以后的发展,将正如诸葛亮所规划的那样,朝着蜀中方向。
甚至还因为天幕剧透了,导致事情有点麻烦。
蜀汉会灭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并且天幕之前也讲过,蜀汉最后也没有能够北伐成功。
甚至连皇帝刘禅都投降了。
在当时,刚看到这消息的时候,
刘备也是给众人做了思想工作。
而现在,又再次看到蜀汉灭亡的场景,众人是心情都有些压抑。
并且把目光都盯向了军师诸葛亮。
因为天幕上的主角诸葛瞻。
正是诸葛亮的后人。
而诸葛亮看到天幕上蜀汉灭亡,甚至包括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战死沙场的场景。
一开始倒是没什么表情。
而最后则是怅然,但荡气回肠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淡然的说道:
“当一个国家灭亡的时候,甚至没有人愿意为其殉葬,那这个国家是相当可悲的。”
“正如天幕所说。”
“我诸葛氏祖孙三代人世受国恩,社稷崩塌之际以身殉国,也算是不负江山,不负主公。”
诸葛亮的心态是很好的,毕竟在诸葛亮看来。
如果灭亡无法避免的话,那轰轰烈烈的灭亡壮烈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