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595节

  总比苟且偷生要好。

  ……

  看到诸葛亮作为当事人都这么说了,周围的众人也都是心情放松了不少。

  毕竟国家灭亡,皇帝投降的事,都已经在天幕上出现过了。

  看到诸葛亮的儿子,孙子们战死沙场。

  其实也就是没那么难以接受的。

  而天幕也在继续播放,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

  【诸葛瞻带着蜀汉最后的机动部队,兵败身死,导致刘禅无兵可用,只能投降。】

  【但为什么,后世很少有人嘲笑指责诸葛瞻呢?】

  【特别是诸葛瞻,他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天生就带着诸葛亮的光环。】

  【结果却不堪一击。】

  【可就是这样一个才能平平的诸葛亮之子,为什么在葬送了蜀汉最后的军队,加速蜀汉灭亡之后。】

  【却没有遭到后世的讥讽?】

  天幕提出了一个问题。

  然后天幕立马自问自答做了解答。

  【有人说:笑他什么呢?】

  【虽然诸葛瞻的确能力平平,没有能够在国之将亡时力挽狂澜。】

  【但他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国大军,没有逃避,没有投降。】

  【带着人去拼了最后一波,最终战死,壮烈殉国。】

  【他没有辜负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

  【也没有失去诸葛家的气节,给诸葛亮丢脸。】

  【诸葛瞻是完全有机会活的,但他却选择勇敢的战士。】

  【战死沙场,壮烈殉国,这是中国人传统里最顶级的死法。】

  【不管他是什么人,之前做过什么,但只要能够做到沙场殉国,立马罪减一等。】

  【中国人民的历史观有一点是极好的,那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

  【别看诸葛瞻似乎表现的很差,但在殉国的人当中,比他差的人大有人在。】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陈不占的齐国人,他被称为最胆小的勇士。】

  【他是怎么殉国的呢?】

  【是发生崔杼弑其君事件之后,陈不占准备出门营救国君。】

  【但他是一个胆小的人,出发的时候因为害怕,手拿不住饭勺,上车后抓不紧车把手。】

  【但他却坚持去救援国君。】

  【周围的人都奇怪,你这样胆小,去了又能干什么呢?】

  【结果陈不占瑟瑟发抖的说道:我胆小是我个人的私事,而营救国君是道义的准则,是公事。我要公私分明,不能因私废公。】

  【赶到战场之后,陈不占直接就被血淋淋的战场活生生的吓死了。】

  【结果就这样一个什么都没干成的胆小鬼,他得到的评价是:】

  【仁者之勇。】

  【又比如同为三国时期的吴国,最后一个丞相张悌。】

  【他效忠的皇帝是昏君,暴君。】

  【他自己也是欺上瞒下,结党营私。】

  【包括最后作战的时候,张悌指挥军队也是昏招频出,很快就全军覆没。】

  【但在最后战败的时候,张悌却拒绝撤退。】

  【表示:自己一直担心的是不能死得其所,辜负大家对我的认可。】

  【如今能够为了社稷献身,为什么要逃了?】

  【而最后,这个吴国最后的丞相,也死于晋军的刀刃之下。】

  【但是他实现了自己说的话:就是如果吴国上上下下都投降了,国家灭亡,但如果一个为国死难的人都没有,那实在是耻辱!】

  【蜀汉诸葛瞻殉国。】

  【于是对应的吴国张悌殉国。】

  【结果就这样一个能力、品行,以及效忠对象是暴君的张悌,最后都得到了评价:“张悌死忠怀食禄,为臣到此是男儿。”】

  【只要是为国死难之人,甚至是反派势力,也会得到华夏民间的认可。】

  【金朝实际上的末代皇帝金哀宗。】

  【他所在的金朝,在传统历史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最后金朝覆灭,也算是还了靖康之耻的债。】

  【金哀宗能力有一点,但也是喜爱享受的人。】

  【就这样一个传统反派国家金朝的异族皇帝,就因为他坚持抵抗,最后也是自杀殉国。】

  【就因此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认可。】

  【还有,明朝的崇祯皇帝,虽然很多人骂他没能力,骂他瞎搞胡搞,还不如不干。】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他没有骨气,也没有人说他对不起大明。】

  【可以说,崇祯皇帝最后的自杀殉国。】

  【不仅挽回了个人的体面,同时也为大明画下了一个体面的句号。】

第467章 死国!蜀汉最后的意难平!

  天幕介绍了几位历史人物。

  明末。

  崇祯皇帝看到自己最后殉国,但是也为大明画下了体面的句号。

  虽然崇祯不想当亡国之君。

  但在看到了天幕对殉国之人的解说之后,

  崇祯也是更加下定了决心。

  “如今大明风雨飘摇。”

  “虽然在天幕出现之后,有所调整和改革,做了少许针对性部署。”

  “但毕竟积重难返。”

  “大明的局势,其实依然非常的糟糕。”

  “如果大明的灭亡无法避免。”

  “那么,就让朕以死明志!”

  天幕继续。

  【回到诸葛亮身上,诸葛瞻他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

  【但是他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没有得到诸葛亮,这位千古贤相的贴身教导。】

  【而他又继承了丞相的光环,在整个蜀汉政界可谓是平步青云。】

  【像这样从小没有父亲教导,又超级顺风顺水的官二代。】

  【他没有成长为一位纨绔子弟,也没有丢失自己的气节。】

  【最后战死沙场,壮烈殉国。】

  【用他的死为诸葛丞相一家,在三国时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天幕视频结束,网友们也纷纷议论。

  《嘲笑什么?嘲笑他战死殉国吗?》

  《诸葛父子到死也没投降,也不算给诸葛亮丢人。》

  《诸葛瞻其实也没那么菜,中期一度差点打崩邓艾,但邓艾毕竟是当世第一名将,调整了过来。》

  《没办法,诸葛瞻手上的兵,和邓艾的精锐野战军相比差距太大了。》

  《诸葛瞻第一次打仗,带着新兵,能和邓艾僵持,一度优势。》

  《诸葛尚才20岁,就一打二邓忠、师篡,冲锋陷阵,不差了!》

  《这么说来,其实还是缺少了历练啊,否则的话可能不比邓艾差!》

  《诸葛瞻以他诸葛亮之子的地位,即使投降也能高官厚禄!但他没有。》

  《史书原话: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

  《这一战太惨烈!黄权之子黄崇,殉国。

  张飞之孙,张遵,殉国。

  李恢之侄,李球,殉国。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殉国。

  诸葛亮之孙诸葛尚,殉国。》

  《蜀汉政权二代三代们,集体殉国啊!》

  《就是,诸葛瞻都战死殉国了,也没过分的降智操作,当时的灭亡也是大势所趋,还怎么黑?》

  《太监历来都被人看不起,但吊友王承恩例外,穿越小说里都把这太监写成好人。》

首节 上一节 595/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