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601节
【挥不掉英雄泪,忘不了家国恨。喝不完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
在铿锵有力的喊声中。
一位使刀的侠客,犹如鬼魅,有如游龙!
在军营里狂砍鬼子。
一刀连斩五人头!
又扔出飞刀,斩杀鬼子指挥官。
但个人的勇武无法改变整体的战局。
侠客看到,队伍里的其他兄弟都已经战死。
而侠客也只能在杀了鬼子军官后,含泪的离开。
个人勇武又如何?还不是只能看着国家惨败,国土沦陷?
画面一转。
天幕上出现了法场的场景。
被标注为谭嗣同的人跪在法场上。
背后插着斩立决的牌子。
谭嗣同表情淡定,甚至面带微笑。
而准备砍下谭嗣同人头的刽子手。
正是之前一人杀穿鬼子军营的侠客。
他带着尊重的口吻说道:
“谭兄,我送你上路。”
而谭嗣同面对屠刀,也是淡然一笑。
“能够死在黑旗军大刀队队长,大刀王五的刀下,岂不快哉?”
嬴政没想到,天幕还要播放相关的戊戌变法的内容。
也是认真的看着。
一旁的扶苏看到谭嗣同被押在法场,即将斩首。
但依然视死如归的样子。
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尊重。
他没有多说什么,也是继续认真的看着天幕。
想要看看后世,在国家危亡之际的英雄儿女们。
只见画面一转。
谭嗣同意气风发,穿着精致的服装,在随从的带领下走进了一间铁匠铺。
于是众人猜出了。
刚才谭嗣同在法场上被斩首的场景,是以后发生的事。
而现在播放的,应该是变法失败前的谭嗣同。
谭嗣同在铁匠铺里,对着身材十分精壮,正在打铁磨刀的大刀王五说道:
“请问兄台,你背上所纹的纹身,是不是黑旗军的徽号。
大刀王五没有掩饰,直接承认。
表示自己正是黑旗军的一员。
谭嗣同:【“我想要一把刀。”】
王五:【“什么刀?”】
【“大刀一把,重六十九斤!”】
此时,跟着谭嗣同一起行动的,被天幕标注为袁世凯的人,从一旁走出来。
【“这位谭先生他想要的刀,其实就是兄台您呢。”】
王五:【“还未请教阁下大名。”】
【“谭嗣同。”】
【“哦,你就是那个维新派的谭嗣同。”】
第472章 星星之火!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
王五显然听过这些维新派领袖人士的名字。
而一旁的袁世凯也自我介绍。
自己乃是京城陆军兵营的统领。
王五知道,这是谭嗣同在试图招募自己。
黑旗军曾经是一个抗清的民间组织。
后来先是在越南抵抗法国殖民者,
又在甲午战争中与日军血战。
王五作为黑旗军的一员,自然对朝廷没什么好感。
但更痛恨那些入侵华夏的洋人。
他曾经为这个国家出过力,但现在他已经心如死灰。
王五:【“刘永福将军刀重千斤,最终还不是无能为力。”】
谭嗣同:【“兄台,此一时彼一时,况且就算不能开天辟地,亦能扬眉吐气。”】
面对本身就是官僚家庭出身,并且以维新之名,在全国声名鹊起的谭嗣同的招募。
王五只是淡然的指着火炉。
【“谭兄,你看。”】
【“这火炉里已经没什么火了,试问又怎么能打出一把好刀呢?”】
晋朝。
司马衷看到这里,不解的说道:
“这个大刀王五怎么回事啊?”
“人家谭嗣同明明在问他要不要去维新变法,结果这王五还真的以为谭嗣同是想要打一把刀啊?”
“真是笨呢!”
大晋皇帝闹麻了!
本来,晋朝的朝堂之上,一些人都打算发表评论的。
但现在皇帝这句话一出,顿时把所有的人都梗住了。
群臣都有些尴尬。
因为谁都看得出来。
大刀王五的回答虽然指的是火炉,但实际上是指整个朝廷。
火炉里没有火,打不出好刀。
而大清已经是病入膏肓,救无可救。
在这个烂到根子的国家里。
又怎么能够靠变法维新,而让国家重新富强呢?
毕竟王五是黑旗军出身,对这个朝廷丝毫没有好感。
压根就觉得。
烂到根的清朝就是无药可救的。
天幕。
谭嗣同知道王五的比喻,但他没有反驳。
而是顺着王五所表示的炉子里没有柴,没有火的情况。
伸出了自己的手。
直接果断的将手伸到了炭火中。
【火炉不够火候,我就直接以手代柴,令它足够!】
袁世凯连忙把谭嗣同的手拉出来,表示人各有志,算了算了。
没必要非为一个王五,一介武夫而这样强求。
【“八千里河山,千万黎民,多一把刀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谭嗣同十分认真的说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旁的王五没有接话。
但他的眼神已经彻底的变了。
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介武夫。
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他只是一个星星之火。
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谭嗣同似乎并不觉得如此。
谭嗣同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即使像自己这样,一个普通的,只知道打打杀杀的一介武夫,一点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