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72节
短短七天内,被石弹击死击伤的魏军,数量就达两千之众。
照这样的死伤速度,汉军无需强攻晋阳,只需再轰击上一两个月,魏军就要在重创之下,不战而崩。
这还是肉体上的杀伤,精神上的压力,更令魏军难以忍受。
几万魏军,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状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巨石击中丢了性命。
这就如同死神的镰刀,时刻都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不知何时就会割下。
那种被死亡时刻笼罩的恐惧,对魏军而言,是何等痛苦的折磨。
汉军轰城半月,晋阳城还未倒塌,魏军已是精神接近崩溃…
入夜时分。
累了一日的夏侯惇,终于从城墙上撤了下来,退至了神雷炮射程之外。
入帐后,夏侯惇顾不得拭去脸上灰渍,抓起案几上的茶壶便仰头一饮而尽。
郭淮,王凌几人,也陆陆续续的步入了大帐。
众人彼此对视,眼神皆是灰暗绝望。
王凌干咳几声,率先诉起了苦:
“真没想到,那大耳贼竟能一口气造出这么多神雷炮,这般日夜不停的狂轰,就算城墙支撑得住,将士们也支撑不住啊!”
“大将军,咱们就这么被动的任由刘备轰击下去,早晚士卒们得精神瓦解,不战而乱。”
“这么死撑下去,不是个办法啊!”
王凌一开口,诸将皆是开始大吐口水,各种负面情绪迅速填满了大帐。
“大将军,诸位同僚言之有理。”
“淮实没料到,刘备会用这样无赖的打法来对付我们,先不说将士们承受的精神压力太大,光这七日的功夫,我们就死伤了近两千人。”
“照这个速度来估算,不出两月,我们至少要损失半数兵马。”
“到时刘备二十万大军强攻,我们根本无力抵挡!”
“大将军,我们不能这般坐以待毙,必须要有所做为才是!”
郭淮亦是满脸凝重的劝说道。
夏侯惇脸色铁青,拳头紧握,嘴角微微抽动,眼眸中已隐约可见绝望之色。
被狂轰烂炸了七天后,夏侯惇先前那份与晋阳城共存亡的决心,已被轰了个稀巴烂。
此时的他,对守住晋阳已不抱希望。
面对众将七嘴八舌的诉苦抱怨,他是束手无策。
“你们一个个只会抱怨,那你们告诉我,我们该怎么办?”
夏侯惇终于忍无可忍,一跃而起,冲着诸将一声咆哮怒吼。
大帐内瞬间沉寂下来。
夏侯惇脸色悲愤,厉声道:
“到了这般地步,我们除了死守之外,还能如何?”
“纵然城墙为大耳贼轰破,大不了就是一死,为大魏尽忠,为天子死节,与晋阳城共存亡便是!”
众将一凛,抬头瞟向了夏侯惇。
显然这位大魏大将军,已放弃了挣扎,抱定了必死决心。
你夏侯惇是曹魏宗室,你要为曹家陪葬,凭什么拉上我们?
诸将彼此对望,嘴里嘀嘀咕咕,眼神中明显流露不满。
这时。
郭淮犹豫良久后,腾的起身,再一拱手:
“大将军,晋阳既不可守,我们何必做无谓的牺牲?”
“淮以为,大将军当率我等突围,保住我们这些有用之身,再为天子而战,岂不更好?”
突围二字一出,众将皆是精神一振。
就连夏侯惇,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曙光。
只是那曙光不过闪而逝,旋即又灰暗了下去。
“突围?”
夏侯惇冷哼一声,手往帐外一指:
“城外包围我们的是数十万汉兵,三道壕沟,两道围墙,你告诉我,我们如何杀出去?”
王凌也一声叹息,说道:
“大将军言之有理,再者就算我们能成功突围,又有何用?”
“整个并州已为刘备所占,蔺县渡也在其手中,到时我们后有追兵,前路被封,又如何退往关中?”
众人窃窃私语,皆对郭淮的提议嗤之以鼻。
郭淮却不为所动,正色道:
“不突围,就只有等死,最多两月,晋阳必破,我们所有人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突围,虽希望渺茫,却总归还有一线希望!”
说着,郭淮往雁门方向一指:
“并州北部雁门,云中,代郡诸郡,刘备皆是传檄而定,其驻军定然不会太多。”
“如果我们能成功突围,便可一路向北猛冲,还是有希望冲破并北诸郡汉军阻挡,冲入漠南草原。”
“漠南乃鲜卑人领地,其单于轲比能尚未与大魏反目,若是他肯放我们过境,我们就能一路向西,由居延入凉州,成功的逃回大魏。”
郭淮洋洋洒洒,为夏侯惇指了一条出路。
夏侯惇灰暗的眼神,渐渐重新被点亮,听着听着突然间跳了起来,扑向了地图。
“雁门,云中,漠南草原,鲜卑领地…”
夏侯惇指尖戳着地图所在,口中喃喃自语,眼中渐渐燃起一丝微弱的曙光。
第448章 跪于刘备,生不如死!此计不义,你总得问问我愿不愿意吧?
“大将军,郭伯济所言极是。”
“向北突围,虽机会渺茫,我们却还有一线生机。”
“大将军若执意死守晋阳,到时城池若破,大将军如落于刘备之手,必遭其羞辱!”
“大将军,凌也以为,我们当放手一搏,突围北上!”
王凌第一个跳了出来,极力鼓动夏侯惇突围。
众将炸开了锅,纷纷站了出来,力主突围。
夏侯惇负手而立,脑海中却全是王凌那句“为刘备羞辱”。
他是谁,他可是曹魏宗室第一人,是曹操的兄长,是大魏的大将军啊。
若只是战死倒也罢了,他从来就不是惧死之人。
且为国尽忠死节,死得其所,青史之上必留英名,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关键则是,若非战死,而是被刘备生擒,又当如何是好?
以俘虏的身份,跪于那织席贩履之徒的足下,任其高高在上的羞辱吗?
若真到那一步,当真就是生不如死了!
“吾乃天子之兄,大魏大将军,吾焉能跪在那大耳贼脚下?”
“若真有那一日,吾宁死~~”
夏侯惇拳头渐渐握紧,眼眸中燃起悲决。
许久后。
夏侯惇拳头缓缓松开,深吸一口气,厉声道:
“你们说的没错,吾绝不能困守孤城,坐等城破之日,沦为大耳贼之阶下囚。”
“吾意已决,弃城突围!”
“就依郭淮之策,我们从北面突围,冲入草原,借道鲜卑领地退回大魏。”
众将皆暗松一口气,如同溺水之人,终于抓到了一根浮木般。
话锋一转,夏侯惇却又道:
“只是郭伯济你有没有想过,城外可是有二十万汉军,就算我想突围,我们就能突围得出去吗?”
刚刚如释重负,抓到救命稻草的诸将,因夏侯惇一席话,立时又感觉到了窒息。
原本支持突围的王凌,亦是打了个寒颤,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夏侯惇顾虑的没错。
城外汉军二十万,围城工事是里三层外三层,岂是你想突围就突围的?
你城中兵马,不过区区四五万而已。
精锐不及汉军,士气不及汉军,战斗力不及汉军,你凭什么就能突围汉军的铁壁?
郭淮沉吟不语。
思虑再三后,郭淮眼眸中一道精光闪过,拱手道:
“大将军若真决心突围,淮倒是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或许能让我们有一线突围成功的机会。”
此言一出,众将精神为之一振。
夏侯惇眼眸随之一亮,灰暗之中看到一丝曙光。
“伯济,你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