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73节

  夏侯惇声音中透着一丝急切和兴奋,略显激动的盯着郭淮问道。

  郭淮压低声音,拱手道:

  “淮此计,便是由牵子经向刘备诈降!”

  郭淮的目光,望向了诸将之中的一员。

  众人神色一振,目光齐聚向了那员武将。

  牵招。

  幽州豪士,本是袁氏武将,后袁氏败亡后,为曹操重用。

  刘备北伐河北,攻取幽州时,牵招就奉命镇守晋阳。

  如今晋阳被围,牵招做为镇守晋阳的魏将之一,自然也被围困其中。

  “伯济,吾不明白。”

  夏侯惇茫然的目光看了眼牵招,尔后又转回了郭淮。

  诈降计他能听得懂,可这诈降之人为什么是牵招,这他就有些想不通其中玄机了。

  “如果淮没记错的话,牵子经与那汉帝刘备自儿时便相识,二人间有刎颈之交。”

  “有这一层关系,牵子经在现下被围孤城,走投无路之下,选择背魏降汉,向刘备这个曾经的刎颈之交伏首称臣,不正合情合理吗?”

  郭淮洋洋洒洒一席话,点破了其中玄机。

  夏侯惇眼眸一亮,忙看向牵招:

  “牵子经,你与刘备,当真还有这等关系?”

  牵招眉头微皱,眼神之中,暗暗透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郭淮此计,显然是令他心下颇为不满。

  只是面对夏侯惇质问,他却不敢隐瞒,只得干咳几声后,如实道:

  “招不敢欺瞒大将军,招与刘备确实自幼相识,曾有刎颈之交。”

  “这一层关系,招当年也曾向天子禀明,天子则大度不予计较,仍旧敢用招镇守晋阳。”

  牵招如实交待,言语中顺便强调,自己并非有意隐瞒与刘备这层关系,事先是跟曹操打过招呼的。

  听得牵招认可,夏侯惇精神大振,惊喜的目光看向了郭淮。

  郭淮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

  “淮的意思是,牵子经可借这一层关系,令刘备对其诈降深信不移,顺势承诺将暗中联合意图叛魏投汉之众,以举火为号肆机夺取城门,放汉军主力入城。”

  “到时我们就在西南东三门之中一门举火,将刘备主力引去,我们却趁势由北门突围。”

  “彼时北门外的汉军,多多少少会被抽调,我们不就多了几分突围成功的胜算?”

  夏侯惇精神大振,脸上更是掠起一抹久违的神彩,目光再次转向了晋阳城防图。

  郭淮此计,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一出诈降计加调虎离山计。

  利用牵招与刘备的刎颈之交,骗取了刘备的信任,成功实施诈降。

  接着再以调虎离山之计,将北围营的汉军调往南门,造成北面汉军兵力空虚…至少也是削减。

  如此就给了他可趁之机。

  这时他就能集结城中所有兵马,出其不意从北门杀出,拼尽全力杀出一条血路。

  整条计策推演起来,似乎确是万无一失。

  夏侯惇盯着地城防图,心中权衡良久后,猛的一拍地图。

  “好,伯济此计,确实是绝地求生的妙计。”

  “吾和这四万余将士,若能顺利突围,你郭淮便为大魏立下盖世奇功,吾必亲自为你向天子请封!”

  夏侯惇欣喜若狂,啧啧大赞,给郭淮画起了大饼。

  “淮身为大魏之臣,此乃为臣者之本份,万不敢望功。”

  郭淮却正色谦辞,尔后话锋一转,目光转向牵招:

  “不过这一计能否实施,还要看牵子经是否愿接此重任。”

  说话时,郭淮眼神暗示。

  夏侯惇立时会意。

  人家牵招与刘备乃刎颈之交,你让人家利用这层关系去骗刘备,本身就有不义之嫌,也得看人家牵招愿不愿意才行吧。

  夏侯惇遂目光如山,正色问道:

  “牵子经,你可愿实施这诈降之计,救吾与四万将士的性命?”

第449章 我可死节,却不可不义!你不诈降,我杀你全家!

  牵招沉默不语,并未立时回答,显然眼神中流露出了犹豫不决。

  正如郭淮所暗示,此计有失君子之风,有背义之耻。

  不说他牵招,换作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痛痛快快,毫无负罪感的去实施。

  牵招的顾虑则要更多。

  行此不义之事,天下人会怎么议论他?

  成功便罢,若是事败,落入刘备手中,该当如何面对那位年少时的刎颈之交?

  行此计,就是不义啊!

  可若不行此计,那就是对大魏,对天子曹操的不忠!

  此刻的牵招,在选择忠还是选择义之中,陷入了纠结之中,自然是一时犹豫不决。

  眼见牵招迟迟不表态,夏侯惇脸色一沉:

  “牵子招,你这是何意,莫非在你心中,与大耳贼的所谓刎颈之交,竟不及天子与你的君臣之谊?”

  “你别忘了,刘备虽与你是好友,现下却是我大魏死敌。”

  “你身为大魏之臣,焉能以私废公,误了国事?”

  听得夏侯惇的指责,牵招眉头一皱,拱手道:

  “招身为大魏之臣,自当为国尽忠,只是招以为,以这样的不义手段来为国尽忠,即使成功也实为不耻。”

  “招斗胆请大将军能体谅招的苦衷,可否收回成命?”

  夏侯惇勃然变色。

  牵招竟然拒绝了他的命令?

  为了维护所谓的义气,竟枉顾四万将士的生死存亡,将对大魏的忠心抛之脑后,公然拒绝了他的诈降之命?

  “牵招!”

  夏侯惇一拍案几,怒斥道:

  “忠义忠义,忠永远要排在义之前!”

  “你身为大魏之臣,食我大魏之禄,怎敢为了你的小义,就忘记了对大魏的忠诚?”

  “你如何对得起天子对你的恩遇?”

  面对夏侯惇斥责,牵招面无愧色,正色道:

  “天子有恩于招,招铭刻在心,招也从未忘却臣子该有的忠诚。”

  “若晋阳城破,招自当死战以尽为臣之道!”

  “只是,大将军令招以这等不义手段,来对大魏尽忠,恕招实难从命!”

  左右众将皆是吃了一惊。

  牵招不止是抗命,竟然还敢慷慨凌然之词,将夏侯惇狠狠反驳了回去。

  胆儿还真肥啊。

  只是他句句在理,一时竟驳到夏侯惇哑口无言,虽满面忿怒却无从发作。

  “牵招,你嘴上倒是说的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我看你其实是想等着晋阳被破,你才好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投降那大耳贼吧?”

  “你也说了,你与刘备是刎颈之交,你若降了刘备,必得其重用,只怕荣华富贵还要远胜于现在!”

  一旁的王凌,却是一通阴阳怪气的讽刺。

  牵招眼眸一聚,怒瞪向了王凌。

  还未开口,夏侯惇却已被惹毛,怒道:

  “牵招,莫非当真如王凌所说,你早有降大耳贼之心,所以才敢拒绝用此诈降之计?”

  牵招心头咯噔一下。

  夏侯惇显然是被王凌煽风点火,竟也对他的忠诚产生了质疑。

  牵招当即欲辩。

  夏侯惇却不给他机会,摆手喝道:

  “来人,速将牵招在晋阳的妻儿家眷,统统给我收押起来!”

  牵招大惊失色,急道:

  “大将军,你好端端的,为何要收押我的家小?”

  夏侯惇目当森冷,沉声道:

  “你只需听吾之命,老老实实写下诈降书给那大耳贼,为吾顺利实施了这诈降之计,吾自然不会为难你的家小。”

  “若你再推三阻四,便是你作贼心虚,有背魏降汉之心,休怪吾心狠手辣!”

  牵招打了个寒战,蓦然省悟过来。

  夏侯惇这是直接不耐烦,不想再听他的辩解之词,要拿他的家眷做威胁,逼他就范,实施诈降计去欺骗刘备!

  他不从命,就杀他全家!

首节 上一节 573/6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