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75节
萧和一笑,替刘备解释道:
“翼德将军,牵招这段密语,显然是想说他是受了夏侯顿威胁,不得不违心写下这道降书,实则乃是诈降。”
“这后一段话的意思,应该是想说夏侯惇此乃调虎离山之计,诈称牵招将夺门献城,实则想将我军调往南门,他却趁我北营兵力空虚,从晋阳北门突围。”
听得萧和这番解释,张飞方始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我误会牵招这小子了,原来他是被夏侯惇所逼。”
“夏侯惇这狗贼,当真是既阴险又无耻,俺非得亲手宰了他不可~~”
想明白的张飞是大为恼怒,口中骂骂咧咧起来。
萧和则见怪不怪,只冷笑道:
“夏侯惇也好,曹仁也罢,眼中只有曹家江山,其他一切他们皆不在乎。”
“当此走投无路之下,利用牵招与陛下的关系,威胁其用此诈降之计,也不足为怪。”
刘备微微点头,深以为然,遂问道:
“现下既是识破了夏侯惇诡计,伯温,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应对?”
萧和手一拂,不假思索道:
“自然是将计就计,两日之后,全歼出逃魏军,一举拿下晋阳,结束并州之战!”
第451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骗不骗得过萧和,以性命豪赌这一次吧!
晋阳城内。
夏侯惇高坐上位,正捋着细髯,笑眯眯的审视着一封书信。
那是刘备的亲笔书信。
当然,这封书信,乃是写给牵招这个刎颈之交。
其中叙旧之言就不必多说,最令夏侯惇窃喜的则是,刘备接受了牵招的归降,并约定两日后将调集重兵于南门,等着他里应外合夺门而入。
“郭伯济,你这一道诈降之计,当真是精妙绝伦,大耳贼果真中计!”
夏侯惇笑容讽刺,将那一道书信传阅给了郭淮。
郭淮精神一振,忙是接了过来,逐字逐句的细细的审阅。
直到确认无误后,郭淮如释重负,长松了一口气,拱手笑道:
“天不亡我大魏,天佑大将军,我们这几万将士求生有望了。”
夏侯惇哈哈一笑,尔后走下了高阶,来到了牵招面前,将刘备的书信递了上去。
牵招双手微微颤栗,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将那书信接了过来。
当看到信中熟悉的字迹时,牵招是暗自叹息,心中五味杂陈。
眉宇之间,悄然闪过一丝羞愧,亦搀杂着几分无奈。
“牵子经,你于国有功,放心吧,待我们成功突围后,吾必会向天子为你请功!”
夏侯惇拍着牵招肩膀,笑呵呵的画起了大饼,俨然将先前以家小威胁对方之事抛在了脑后。
牵招暗暗咬了咬牙,迟疑些许后,嘴角却强挤出一丝笑意,拱手道:
“此乃招…招之本份,万不敢望功。”
见得牵招这般态度,夏侯惇满意的点了点头,尔后转身扫向了诸将。
他的脸色陡然肃厉起来,眼中燃起慷慨,豪然道:
“诸位,牵子经的诈降已成,两日后大耳贼定然会将重兵调于南门一线,其北门定然兵力空虚。”
“这是咱们突围北上的天赐良机。”
“尔等可有信心,随吾浴血奋战,杀出一条血路?”
众将看到了生之希望,斗志已是被点燃,无不战意昂扬大作。
王凌第一个跳起来,慨然叫:
“凌愿誓死追随大将军,杀出一条血路!”
众将轰然而动,皆是跳了起来,慷慨响应。
扫望着斗志如虹的诸将,夏侯惇满意的点了点头,拂手道:
“那就这么定了,尔等早做准备,两日后,我们全军突围!”
众将轰然领命。
计议已定,诸将怀揣着希望,一一告退。
当牵招走出堂门时,回头暗瞥了夏侯惇一眼,嘴角却钩起一抹森冷。
“我本欲为魏国死节,可你夏侯惇却不择手段,以我家小生死要胁,逼我行不义之举。”
“天子,非是我牵招要负你,实乃你的兄弟相逼,你要怪就怪你的好兄弟吧…”
牵招冷哼一声,眼神刚决如铁,转身大步离去。
…
两日之后,午夜。
晋阳,北门城楼。
夏侯惇扶刀傲目,如光如刃,死死盯着北门外的汉军围营。
灯火依旧通明,却虚实不辨。
而脚下的这一道城墙,现下已是千疮百孔,看似弱不经风。
脚步声响起,王凌兴冲冲登上城楼。
“禀大将军,我主力兵马全都集结于北门,只留了三千不到老弱伤兵于南门。”
“一切已准备就绪,请大将军下令。”
夏侯惇回头望向南门。
为了把戏做足,他必须要留下一队人马,于南门营造牵招“夺门”的假象。
思来想去,只有牺牲那三千失去战斗力的老弱残兵。
于是,那三千人马,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调往了南门,执行一件“必死无疑”的任务。
“若非迫不得已,一兵一卒,吾都绝不会舍弃呀…”
夏侯惇口中叹息,眉宇间流露出无可奈何之色,眼中甚至是泛起了一丝泪光。
郭淮欲言又止,只得一声叹息。
王凌则神色如常,宽慰道:
“大将军此举,也是为了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那三千将士,乃是为大魏社稷而牺牲,他们是死得其所,死的光荣。”
“大将军无需太过自责,还是速速率咱们主力突围才是。”
有了台阶下,夏侯惇又是一番叹息感慨后,便顺水推舟走了下来。
话锋一转,夏侯惇目光转向郭淮:
“伯济,吾想再问你一句,你有几分把握,那大耳贼确已中计,北面围营必是兵力空虚?”
事到临头,夏侯惇突然这一问,岂非显得有些心虚。
郭淮却知道,夏侯惇在担心那萧和。
他在担心,自己这诈降计,是否真的逃过了萧和那双“天眼”。
毕竟无数血淋淋的教训,可是历历在目啊。
郭淮沉吟良久后,深吸一口气道:
“说实话,那萧和神机妙算,若神仙在世,淮实不敢保证此计是否逃过萧和的眼睛。”
“淮只能说,照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此计成功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只能放手一搏了。”
夏侯惇眉头一皱。
郭淮耍了个滑头,给了个模凌两可的回答。
什么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就是说,你也没有把握,不敢打保票呗。
那这一战,真就是在豪赌了。
以四万多将士的性命,以他这大魏大将军的性命,来赌萧和这一次会失算!
可是,万一呢…
万一这一计失利,这四万将士的性命,他这大将军的性命,岂非…
夏侯惇打了个寒战,不敢再想下去。
“大将军,此计若失利,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若不用此计,我们同样也不过是等死。”
“无非是早死晚死而已,没什么区别。”
“既然都是死,那我们自然要放手一搏,好歹还有一线生机!”
身后响起王凌豪猎的叫声。
夏侯惇心头一震,那一丝犹豫担忧,顷刻间烟销云散。
眼中,只剩决厉。
“你说的没错,与其坐以待毙,何如放手一搏!”
夏侯惇豪狂一啸,挥手喝道:
“速传令南门,点起烽火!”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