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88节

  绝大部分守军最终无可奈何,选择了投降。

  当天傍晚时分,浍河堡战斗完全结束,铁木真正式入驻浍河堡。

  浍河堡城守府,就成了铁木真的中军所在。

  晚上,蒙古军战后总结会议,正常进行。

  忽难首先汇报战果,道:“此战,我军俘敌四万二千有余,全是金国的正规军。

  缴获了铁甲十一万三千具,甲骑具装一千三百具,马六万匹,神臂弓六千七百具,床子弩一千三百具。金一万三千两,银七万八千两,各种布帛五万匹,粮食三万石。

  其余皮甲、旗帜、兵刃,数量太多,还没来得及清点出来。”

  浍河堡也是金军重要的后勤基地,铁木真对这么多缴获,并不感到奇怪。

  他说道:“那咱们就按照事先说好的,所有战利品,我拿三成,阿朔拿七成。”

  “呃……那两个降人怎么办?他们可是立下了献城的大功。”忽难提醒道。

  这就是蒙古朝廷和中原朝廷的不同之一了。

  对于中原朝廷来说,投降了就投降了呗,你那是被形势所逼,无奈投降。不杀你,就算我们够仁慈了,还想要赏赐?即便是确实立下大功,也就是给个三瓜俩枣就打发了。

  在历史记载中,金国陷入颓势时,宋军占领了故都开封,百姓欢欣鼓舞,自己的军队回来了,箪食壶浆相迎。然而,宋军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为了抢掠,直接将开封城内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类似的事情,不断在原金国占领区上演。

  以至于,当时和宋国结盟的蒙古人都看傻了眼。

  那都是你们汉人啊,以前都是宋国的子民。你们宋国大军打不过金国,把这些人割让给金国,人家有什么错?现在,好不容易打回来了,不好好补偿也就罢了,还烧杀抢掠?这是人干的事?

  蒙古大将速不台,曾经非常鄙视地对南宋将领孟珙说道:“汝宋人好杀降人,吾蒙古不然也。“

  在蒙古人看来,既然归降了,那就是自己的百姓了,不能再杀了。

  对于领兵来降的敌军大将,更是会给予足够的礼遇。

  现在郭宝玉和石抹明安立下如此大功,不分战利品,在蒙古人看来,是说不过去的。

  铁木真恍然大悟,道:“对了,还有两个降人,让他们进来。”

  “是。”

  郭宝玉和石抹明安就在外面等候,迈步走入了大厅。

  石抹明安和铁木真是老熟人了。

  他表达了对铁木真的忠诚,铁木真温言勉励了几句。

  郭宝玉不通蒙语,由石抹明安做翻译。

  铁木真问郭宝玉,对蒙古怎么看。

  郭宝玉表示,当初蒙古人先击败西夏,夺取了西夏大量的军械物资武装自己,然后再打金国,是非常正确的。现在,要进军中原,最重要的是少杀人,和金国争夺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是到哪都能说得通的大道理。

  铁木真连连点头,说郭宝玉的建议很好。

  当然了,也就是仅此而已了。

  铁木真心里相当不以为然。

  蒙古诸将,来中原干什么来了?往大里说,那就是为蒙古人报血海深仇,都要报仇了能不杀人?往小里说,就是来抢掠了嘛。抢掠而不杀人,开什么玩笑?

  铁木真赞了郭宝玉两句,但心里面却对郭宝玉有些看轻。

  最后,铁木真道:“本来攻破浍河堡前,我们蒙古人做了决定。此战三成的战利品归我,七成的战利品归赵朔驸马。现在,既然你们两个立下了如此大功,那就都归属于赵朔驸马麾下吧。该怎么分战利品,也由赵朔驸马决定。”

  “遵旨!”

  石抹明安对铁木真的这个安排,是非常高兴的。

  他总不可能指望,刚投降蒙古,就和那些蒙古世袭千户、万户们平起平坐吧?铁木真直属的怯薛军,他就更不可能混进去了。

  赵朔驸马是铁木真麾下五大万户之一,又有草原第一勇士之称,加入他的麾下,是非常不错的出路。

  郭宝玉就更是高兴了。

  赵朔有汉人血统,首先就解决了,他和蒙古人语言不通的问题。

  赵朔驸马的能力,他更是非常认可。

  赵朔对这两个新进手下,也非常满意。

  在历史记载中,这石抹明安,不仅是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而且不贪财。正所谓“其得金府库珠玉锦绮,明安悉具其数上进,未尝以纤毫为己有。”

  而且此人不好杀戮,蒙古军攻破中都后,石抹明安不但不多做杀戮,反而拿出粮食来赈济百姓。

  郭宝玉就更不用提了,他本身就是名将,又是大名鼎鼎的郭侃的爷爷。相当于白捡了个卫青,后面还跟了个霍去病。

  第二天早上,赵朔将二人招来,问起他们的家眷。

  石抹明安的家眷就在桓州,不需赵朔操心。郭宝玉的父母老婆在老家华州郑县,那里郭家的势力根深蒂固,也完全不用担心。不过,他的儿子郭德海已经从军,如今在山东和当地起义的农民军交战,手下有一个谋克。

  郭德海的儿子郭侃,今年才两岁,也在山东。

  尽管郭德海也有些自保之力,但郭宝玉对儿子和孙子的安全还是有不小的担忧。

  赵朔马上表示,可以派一队夜枭前往山东,将郭德海和郭侃接来。

  郭宝玉千恩万谢。

  然后,才谈起了战利品分配问题。

  郭宝玉不懂蒙古人的规矩,小心翼翼地道:“其实,我手下的千户,八成披了铁甲,兵刃也不缺,就不必分战利品了吧。”

  “嗯?”

  赵朔微微皱眉,道:“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我蒙古军,最重赏罚公平,难道我还能给开个特例?”

  “下官不敢!”

  “那该拿多少战利品,你就收着。”

  赵朔想了一下,道:“这次浍河堡的战利品,本驸马拿了七成。你们两个就分这七成中的一成,郭宝玉你是首功,拿六份。石抹明安,你是次功,拿四份。”

  郭宝玉能拿总战品百分之四。

  听起来是不多,但是战利品多啊,绝对数量相当不少!

  铁甲四千五百具,甲骑具装五十具,马两千四百匹,神臂弓二百七十具,金五百两,银三千两,各种布帛两千匹,粮食一千二百石。

  这是什么概念?

  不说别的,单说这铁甲。

  郭宝玉麾下总共才一千人,其中有八百人穿了铁甲。

  赵朔却直接给了他四千五百具铁甲。

  现在平均下来,一人穿五件铁甲都有富余。

  更何况,赵朔还给了他非常珍贵五十具甲骑具装

  等根据账册,把应得的战利品清点出来,郭宝玉被这么大笔财物砸得脑袋晕乎乎的,直觉这次投蒙古真是投对了,投在赵朔驸马麾下更是投对了!

  人家分钱,是真大方啊!

  石抹明安虽然分的战利品,比郭宝玉少了些,但绝对数量也相当可观。

  再说了,谁让人家郭宝玉领先一步立下了首功,他石抹明安拿的是次功呢?

  这是人家郭宝玉应得的。

  当即,和郭宝玉一起,谢过赵朔的赏赐。

  赵朔非常高兴,将自己手下的千户们什么格日勒、海日格、苏和、塔马赤、朵儿伯多黑申……都叫来,和郭宝玉、石抹明安一起,开怀畅饮,增进感情。

  换句话说,就是组织了一场吃吃喝喝的团建。

  团建结束,已经是下午时分了,赵朔喝的不少,脑袋晕乎乎的,就准备好好睡一觉。

  不过,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外面来了一群杂兵,为首之人叫史禀直,是特意来投奔他的,问他见不见。

  见!

  当然要见了!

  既然被蒙古军称为杂兵,这群兵肯定是无论是装备还是战力,都不怎么样。

  但是,这可是史秉直啊!

  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一大家子!

  他的三个儿子史天倪、史天安、史天泽,他的兄弟史进道,他的侄子史天祥,无不是能征惯战的大将。

  尤其是史天倪,在历史记载中,为蒙古的马步军都统,管领二十四万户。后来,又攻略山东、河北诸郡,都是马到成功。要不是被叛将武仙杀害,死的太早,此人的名气当还在史天泽之上。

  史天祥也很好啊,“长身骈胁,膂力绝人”。

  在历史上,木华黎称赞道:“天下未定,天祥智勇之士,不可离吾左右。”

  一连串的名将,都送到嘴边了,赵朔岂有不一口吞下的道理?

  “小人史秉直,参见驸马!小人早就得闻驸马的大名,仰慕驸马久矣。今日能见驸马,真是三生有幸。”

  咚咚咚~~

  史秉直跪倒在地,连给赵朔磕了三个响头。

  “免礼,坐吧。”

  赵朔穿越蒙古久了,对史秉直如此谦卑而繁琐的话语,颇不适应。对,史秉直是比赵朔地位低太多了。但是,在蒙古,即便是普通牧民,虽然尊敬赵朔,但绝不会如此谦卑。

  赵朔道:“听说,你是特意来投奔我的?”

  “是,小人久慕驸马,渴望在驸马麾下效力。听闻驸马兵进中原,特意从老家永清县行五百里至此。另外,小人还给驸马准备了一件礼物。”

  “什么礼物?”

  “金国参知政事完颜承裕,活的。”

  好吧,最后这句话,暴露了史秉直的本性。

  他实际上平时也不是这么说话,而是不知赵朔的脾气,为了荣华富贵尽量谦卑地表现自己。说到自己立的大功之时,忍不住心中得意起来,“活的”二字脱口而出,眉宇间隐现得意之色。

  “哦?你把完颜承裕活捉了?怎么捉到的?”

首节 上一节 88/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