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89节

  “是这样的。小人为了打探金军的虚实,曾经和一些当地的土豪一起,面见完颜承裕。结果,完颜承裕不问我们手下有多少兵马粮草,只是问通往宣德的小路。小人就留了心了,特意在那条小路上埋伏,活捉了他。”

  赵朔还是有些疑惑,道:“完颜承裕乃是金国名将,身边又有大军保护,你能活捉了他?”

  “不敢欺瞒驸马,完颜承裕身边,没有什么大军保护,也就是二三十骑而已。小人特意在那小路上设好了陷阱,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活捉了。”

  “原来如此。”

  完颜承裕早就做好了准备逃命,当然不会穿什么拉风的铠甲,而是和普通金国骑兵一样的装束

  蒙古大军不断围追堵截逃出汇合堡的金军,完颜承裕不断分兵逃命。

  虽然最后,虽然蒙古军没有捉到他,但最后身边只剩下了二三十骑了,被史秉直占了这个便宜。

  其实,对活捉不活捉完颜承裕,赵朔不怎么看重。

  虽然他是金国名将,但是被蒙古人三番四次的击败,胆气已丧。

  丧了胆气的大将指挥大军,恐怕连普通人都不如,以后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在历史记载中,完颜承裕虽然回去之后,蛰伏了一段时间,又统领大军。但是,别说蒙古人了,连东北造反的契丹人都打不过,郁郁而终。

  不过,再仔细想想,完颜承裕,毕竟是金国群相之一啊,把他钉上木驴,对金人的士气打击,肯定是相当大。

  而且,完颜承裕和完颜赤虎,父子两个人都如此下场,对金国贵人们的心里震撼更强。

  总得来说,这史秉直此次确实立功非小。

  然后,赵朔又问史秉直要什么赏赐。

  史秉直说别无他求,只要在驸马麾下效力即可。

  赵朔当即面色微沉,告诫史秉直以后,以后要有话直说。自己看重的能力,而不是虚伪的客套。

  然后,问清楚了史秉直麾下的具体人数。

  七百九十八人。

  当即,赵朔给他发下一千具铁甲,一千六百匹马,铁枪、盾牌、强弓、硬弩各一千具,并且赐下了五头牛,两百只羊,并且白银两千两,绢两千匹。

  这些赏赐,当然要少于对郭宝玉的赏赐。毕竟,人家郭宝玉是力战献门,麾下的军士死伤甚多。史秉直不过是运气好,占了个大便宜而已。

  但是,对于史秉直来说,这赏赐就着实太多了。

  他麾下的八百人,之所以自己都认为是杂兵,就是因为连五十具铁甲都没有,

  现在,赵朔直接给了他一千具铁甲,连替换的都准备好了,这是何等的大方?

  当即千恩万谢。

  赵朔又带他见了铁木真,将完颜承裕献上。

  铁木真大喜,另外赏了史秉直两千两银子。

  对于史秉直归入赵朔麾下之事,更是没有任何意见。

  本来嘛,史秉直不过是一个有些私兵的乡间土豪而已,中原每个县里都会有几个,算什么稀奇?以后兵进中都,这样的人简直是要多少要多少。他愿意跟着赵朔,就跟着好了。更何况,史秉直还立下了活捉完颜承裕的大功?

  铁木真甚至在考虑,以后攻入中原,类似的降人实在是太多了。是不是干脆下一道旨意,麾下诸将谁收拢到就算是谁的?免得像今天这样,赵朔收一个小小的史秉直,还来特意给自己汇报。

  这也太麻烦了。

  赵朔却是知道史秉直的价值的,当天晚上继续团建。

  “郭宝玉、石抹明安,史秉直,现在都是我的人了。没想到,这刚到浍河堡,还没兵进中原呢,就多了这么多得力的手下。这金国果然就是个巨大的经验宝宝啊!”

  赵朔醉眼朦胧地向诸将看来,手里举着酒樽,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第103章 跟着蒙古人干,杀金狗,抢富户,痛快

  赵朔在浍河堡的收获,当然不仅仅是三员大将,以及那些甲胄金银的战利品。

  最大的收获,还是巴鲁营。

  浍河堡之战后,赵朔原本的巴鲁营战士,只剩下一万两千人。

  但是,浍河堡之战四万二千俘虏中的七成,又归属于赵朔,这就是两万九千四百人了。

  凑个整吧,一千四百相对弱小的女真俘虏,成了两万八千俘虏的投名状。他们的头颅,被做成了一片颅林。

  现在,赵朔的麾下巴鲁营,达到了恐怖的四万人之巨。

  而且这四万巴鲁营战士,全是金、夏两国的正规军!

  再加上赵朔本部一万三千多兵马,石抹明安的一个契丹千户,郭宝玉的一个汉军千户,以及史秉直的八百军,赵朔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万六千。

  这已经是灭国之军了。

  如果完颜永济想不开,拿着金国的全部野战兵力和赵朔决战,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当然了,完颜永济没那么傻,蒙古大军还得一步步打。

  休整半个月后,总兵力达到十四万的蒙古大军,冲入了平原地带。

  当日即攻占了宣德府全境。

  宣德府后面是德兴府。

  德兴府知府完颜朝赖弃城而逃,知事黄秉九率八千州郡兵誓死抵抗。

  金国军制,分本族军、其他族军、州郡兵三种。前两种是正规军,是金军的主力。州郡兵是地方的守备力量,是金军的辅助。

  这八千州郡兵的誓死抵抗,当然没什么用。

  七日后,蒙古军全面占领德兴府。

  德兴府后面就是居庸关了,在后世的京都昌平区内。

  此时后世大名鼎鼎的山海关还未修建,只是附近有一个叫渝关的重要关隘而已。

  居庸关才是天下第一雄关,守护着燕京的安全,地势险恶,易守难攻之极。

  这次是哲别任先锋。

  哲别没有动用巴鲁营,而是率一万蒙古军诈败,丢弃了大量财物逃走。

  居庸关守军大喜,出关追击。

  哲别使了个回马枪,将追军全部歼灭,顺势取了居庸关。

  然后,十四万蒙古大军全部涌至燕京城外,铁木真的金帐设立于龙虎台(昌平南口的一座高山)。

  此时,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领的一万蒙古军,也从西方赶来,和铁木真会师。

  他们这一万军的进军非常顺利。

  金国的西京留守胡沙虎率领麾下七千精锐以及三万签军,与术赤等人战于安定(后世甘肃定西)之北。

  血战一日后,胡沙虎自知不敌,不但放弃了阴山防线,连西京大同都不要了,率仅剩下的三千精锐连夜逃往中都。

  术赤等人连破云内、东胜、武、朔等州,并且攻入了大同,大肆劫掠一番后,向东而行,和铁木真的大军会师于此。只是术赤三人连战连捷,不重视巴鲁营,现在军队的总数还是一万。

  现在蒙古人的大军达到了十五万之众。

  不过,现在金国的中都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蒙古人通过审问居庸关的俘虏,得知了中都的防御情况。

  野狐岭之战后,中都全面戒严,任何男子不得出中都城。

  金国皇帝完颜永济连番下旨,调兵遣将,加强中都的防御。

  秦州刺史术虎高琪,带领麾下三千飐军,紧急来援,驻于燕京通玄门外。飐军主要是契丹人,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金国的精锐正规军,都是一人三马的骑兵。

  胡沙虎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中都后,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升了右副元帅,权尚书左丞。完颜永济给他增兵禁军五千,屯兵于中都北门通玄门外。

  河北山东河南金国正规军,紧急调入中都的是三万人。

  原本中都的禁军也是三万(其中五千人拨给胡沙虎了)。

  如果一切正常,现在中都的守军,是六万六千人,跟蒙古人事先估计的差不多。

  不过,这里出了一个重大变故。

  东北军南下了。

  金国屯驻在东北地区的正规军,不过是三万左右。

  如今蒙古人入侵,金国国内的契丹人蠢蠢欲动,想要借机恢复大辽。东北地区的契丹人闹得最为厉害。金国朝廷特意下旨,每两户女真人夹着一户契丹人居住,防止契丹人发动叛乱。

  然而,过了近百年的好日子的女真人,虽然人数多些,还未必有这些贫苦的契丹人有战斗力。

  东北地区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必须要靠这三万军镇压。

  另外这东北的三万军,还有防备东面高丽国的战略任务,压力非常大。

  按说,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抽调不出一兵一卒的。

  但是,野狐岭大战后,金国的上京留守徒单镒当机立断,派同知乌古孙兀屯统领两万金国正规军,南下保卫中都。

  完颜永济大喜,升徒单镒为参知政事,命他再率领五千正规军来援。

  到了现在,守护中都的正规军,达到了九万一千人。

  再加上金国紧急在中都附近签军五万,总兵力达到了十四万一千人!

  “现在,绝不是攻打中都的时候!”

  这是铁木真率领麾下诸将,绕着中都长达三十六里的护城河转了一圈回到金帐后,说的第一句话。

  木华黎马上表示赞同,道:“中都城全长三十五里有余,光城门就有十三座,经过六十年的经营,城防完备,易守难攻之极。城内有军民百姓百万以上,其中正规军超过了九万,就算把巴鲁营都耗光了,恐怕都奈何不得他们。”

  “不攻中都怎么办?总不能现在就退兵吧?”脱栾道:“现在中都不好攻打,等金国缓过这口气,各地的援兵的到了,就更难攻打了。”

  铁木真处置了阔阔出之后,脱栾没受任何排挤,现在不但是世袭千户,还是铁木真麾下的六大扯儿必之一,每每参与重大军国事务的决策。

  “哼,他们缓不过来这口气。”

  铁木真冷然一笑,道:“这次咱们不但要打他们的援军,而且要把援军的家都抄了!我意已决,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守中都的敌军。然后,分出大部分兵力,攻略山东、山西、河北和东北地区,让金狗无兵可调,无饷可征!”

  “分兵?”

  忽难有些担忧。

  当初术赤的确是分兵了,但他的任务是别让胡沙虎捣乱,只破了山西部分城池。现在分出那么点兵马,就要控制一个省,谈何容易?

  他说道:“这样一来,咱们一个方向也就是两三万的兵马,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口都差不多有一千万。虽然金军的正规军调开了,但是还有不少州郡兵。如果这些人拼死抵抗的话,恐怕不大容易。”

首节 上一节 89/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