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90节

  “无妨。”

  铁木真向赵朔看来,道:“当初浍河堡一战,你为了鼓舞签军的士气,给每个幸存的签军都发一块木牌?”

  赵朔点头道:“是有这么一块木牌。我在那木牌上写清楚了,他们算是对蒙古有功之人,回家之后,如果遇上蒙古军劫掠,只要拿出我给的木牌,就可以保全家性命和财物的平安。

  如果他们回去之后,能聚集乡邻,投靠蒙古军,只要给蒙古军提供粮草,连他们的乡邻都不会劫掠。如果他们聚拢的人更多,就有可能被蒙古任命为当地官员。

  这些待遇,不但在木牌上写好了,并且盖上了我的万户金印。”

  铁木真道:“阿朔的办法很好。我以为,咱们完全可以效法阿朔的办法。每次攻城之前,可以征集城池周围的民壮。家里没有男丁的就算了。如果有男丁,就让他们服徭役,帮咱们攻城。别管家里有几个男丁,只要出一个男丁,就给他们发木牌,保证他们家性命和财物的安全。”

  赵朔补充道:“如果财物过多,可以分给这些男丁一些。以后咱们再去攻打,可就会容易多了。”

  蒙古军人数太少,只能攻下城池,劫掠一番就离去。

  所能带的物资,只不过是些金银细软罢了。

  其他东西,包括珍贵的粮食,多数情况下只能付诸一炬。

  但话说回来,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城外的贫苦农民,就意义太过重大了。

  金国现在是王朝末年,贫富差距极大,恐怕稍微漏出点东西,就是这些贫苦家庭一年的收入。

  而这次蒙古军到来,那些贫苦农民不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赚了这么大笔钱。等蒙古军再来的时候,他们会干什么,那还用问吗?恐怕蒙古军还没到,就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

  铁木真瞬间秒懂,向着赵朔赞赏地点了点头,道:“阿朔的法子甚好,就这么办了。”

  他甚至懒得再费唇舌,说如何攻城,而是道:“发动起民壮来,就该攻城了。咱们到底该怎么办?阿朔,你说说。”

  赵朔其实早有预案,道:“首先,咱们应该派人喊话,如果肯投降献城的话,咱们就只征金狗府库中的财产,以及家产在一万贯以上富户七成的财产,和一万贯以下富户的一半财产。

  所谓富户,就是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上的人家。

  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咱们不会收一文钱。非但如此,如果他们举报富户隐匿财产的话,就能得到那些隐匿财产的一成。想必,那些富户是肯拿钱买命的。”

  其实,三十贯钱的标准,就是金国官面上签军的标准。

  朝廷总是要脸面的。

  三十贯钱以上的家庭,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出一丁从军,家庭还是能活的下去的。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再出一个丁,那就真的要逼死人命了。

  不过,在实际执行上,这些兵役其实就是被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承担了。

  以至于,金国几乎每次大规模签军,都会爆发农民起义。现在山东的农民义军“红袄军”,还和金国朝廷的兵马激战正酣呢。

  赵朔干脆就定下了三十贯钱的标准。

  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是真的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了,还不如直接拉到蒙古一边。

  至于说,如果那些富户舍不得一半的财产怎么办?

  那没办法,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舍不了财,就只能舍了全家的性命了。

  “如此甚好。”忽难连连点头,道:“这样以来,城外的农民,城内的平民,都成了咱们的盟友。一个地方千万人口又如何?恐怕帮咱们的,比帮金狗的人都多。”

  “那就这么定了。”

  铁木真原本的计划,是投降的城池给予优待,不投降的城池就按照老规矩直接屠城,只有美人、工匠还有不超过车轮的孩子能够幸免。

  现在赵朔定的这些细则,比他预想的好多了。

  毕竟,蒙古军的劫掠,实在太粗疏了,破坏力很大,但抢掠到的只是一些浮财。富户把财物藏起来,还真找不到。

  现在,赵朔这么细致的办法一出,所获肯定比原来多得多,中原人的抵抗也会比原来小的多。

  铁木真面色一肃,道:“你们都听清楚了吧?其一,赵朔驸马当初发给那近三万签军的木牌,都是我认可的。谁不按照木牌上的办法去做,就是挑衅我的威严,格杀勿论。

  其二,攻打敌军城池之时,直接给予参军的壮丁木牌,保证他们家人和财物的安全。

  对于主动投降的城池,只收取金狗的府库,和一万贯以上富户的七成财产,和一万贯以下富户一半的财物。三十贯以下的人家,不收一文钱。

  带不走的财物,就分给那些出了力的壮丁。

  允许乡邻告密,赏赐他们隐匿财物的一成。

  隐匿财物者,视为罪人,诛其家中所有男丁,妻子掠为奴隶。

  无罪之人,不得妄杀一人!

  如果谁不按照这法子执行,同样是挑衅我的威严,格杀勿论!

  其三,如果该城依旧拒不投降,且城内无人响应我军号召,城破之后,杀光城内除工匠外的所有高于车轮的男丁。如果谁不按照这法子执行,还是挑衅我的威严,格杀勿论!

  咱们要让所有人知道,遇到我蒙古大军后,除了投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说到这三个“格杀勿论”,铁木真的语气已经是杀气腾腾。

  他身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然明白兵易散而难聚的道理。

  这么多兵马撒到几千里外,如何强调纪律都不为过。

  “遵旨!”

  诸将肃然应声。

  他们都明白,这些措施,不仅能大大的减轻他们攻城的压力,更是在中原百姓中建立信誉的大好机会。

  蒙古朝廷说话是算话的。

  金国朝廷说话,连狗屁都不如。

  那金国大部分百姓人心,到底是向着蒙古还是向着金国,还用问吗?

  事关国家大事,他们丝毫不敢含糊。

  赵朔道:“如果咱们攻城的过程中,城内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要献城,一股要守城,是不是赏赐献城的,诛杀守城的人?”

  铁木真道:“那是自然。”

  赵朔又问道:“还有,就是攻略地方的时候,有人来投降我们,我们能否自行处置?”

  “当然可以。”

  这个问题铁木真已经考虑很久了,本来就准备下旨的,道:“此次出征,务必善待降人。谁收拢的降人,就算谁的部下。如果人家要越过你的防区,去投别人,那就是你干的不好,不得有丝毫阻拦。”

  忽难道:“那要是有降人朝三暮四怎么办?今天投了一个贵人,明天又想去投奔另外一个贵人?”

  铁木真毫不犹豫的道:“以投奔的第一个贵人为准。对于朝三暮四之辈,直接杀了就是。”

  “遵旨!”

  最后,铁木真又向赵朔看来,道:“你当初放回去的签军,是不到三万人吧?他们也都算你的部下。”

  “谢父汗!”赵朔微微躬身。

  然后,铁木真才开始调兵遣将。

  他高声道:“术赤、窝阔台、察合台!”

  “在!”铁木真的三个儿子齐声答应。

  铁木真道:“我给你们增兵一万,其中巴鲁营五千,草原战士五千。连同你们原本的部下,总数是两万人,再去扫荡一回山西。”

  “是。”

  没错,术赤等人已经攻破了山西不少城池,连大同都攻破了。

  但是蒙古打仗和任何朝代不同,是不会留守兵力的,只是劫掠了一番就走。

  术赤等人走后,山西全境被金国收复,又成为了金国的领土,能为金国提供兵源和物资。

  现在,铁木真要他们率领大军,再狠狠扫荡一次山西,消除山西的战争潜力。

  铁木真又命令道:“哲别!”

  “在!”

  “我给你增兵两万,其中巴鲁营一万,草原军一万。再加上你的本部兵马,就是两万一千人。你给我趁着金狗在东北地区防御空虚的时机,把金狗的什么东京(后世的辽阳),上京(会宁府),全给扬了!”

  “遵旨。”

  然后,铁木真又给木华黎增兵一万,其中巴鲁营五千,草原军五千。再加上木华黎本部兵马一万一千人,总数是两万一千,扫荡金国的山东地区。

  最后铁木真又向赵朔看来,道:“阿朔,你给我留下两万巴鲁营战士。我就驻守这里,看住中都城里的金狗。他们一兵一卒,都别想出来。你率领其他兵马,去扫荡河北。”

  “是!”

  现在铁木真的调兵遣将,已经很明显了。

  铁木真自己,率领五万两千军,看住中都城。

  哲别率两万一千军攻东北。

  术赤率两万军攻山西。

  木华黎率两万一千军攻山东。

  赵朔率三万六千军攻河北。

  另外,河北距离中都最近,赵朔还有就近支援铁木真的任务。

  只是这个任务如此明显,铁木真就不必特意说明了。

  铁木真道:“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没有?”

  “没有了!”

  “那么,明日一早,咱们就按计划行动。”

  “是!”

  轰隆隆~~

  第二日一早,近十万的蒙古大军,离开了中都城,向着东北、山东、山西、河北进发。

  哲别首先攻打东北最富庶城池东京(辽阳),虽然此城只有三千正规军,但还有一万州郡兵以及一万签军,城防也甚是坚固。哲别攻打两日后,就意识到仗不能这么打。

  当即,哲别率军接连撤退七日,总共退兵五百里。

  就在辽阳守军以为打退了蒙古军,放松戒备的时候,哲别又率领麾下大军一昼夜急行军五百里来到辽阳城下,一举破城。

  然后,哲别率领大军,兵围金国的上京会宁府,正在攻城。

  木华黎攻略山东,术赤等人攻略山西,也都非常顺利。

  铁木真出了点小问题,他本来只是想看着中都守军的,不让他们出城增援其他地方就好。

首节 上一节 90/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