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135节
“水镜先生既然向昭推荐了寒门子弟戏志才,昭想要与之一见,能否唤来!”
李昭与司马徽商量完联姻的细节后,突然说到了一开始推荐的三人之一的戏志才,笑道。
司马徽微微一怔,看着李昭,点头笑道:
“侯爷对人才真是求贤若渴啊,不仅谋划颍川大族大才,同样对寒门子弟也不放过啊。”
“不过既然侯爷又如此求贤之心,徽这就让人把戏志才请来。”
说着,司马徽来到门前,让书童去把戏志才请来。
李昭听着司马徽让人去请戏志才的话,脸上却是露出了期待之色。
……
颍川书院内。
因为李昭亲临,让整个书院的学子们并不平静。
一来是因为李昭声名在外,数破异族,发明李侯纸,在大汉内有着不弱于后世巨星级的影响力与受欢迎程度。
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李昭被封为车骑大将军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不知道武睿侯到颍川学院有什么事情?听说是拜访水镜先生去了!”
“这还不清楚吗?水镜先生司马徽可是太史公之后,陇西李氏与司马迁本就有渊源,来到阳翟,拜访水镜先生多正常啊!”
“武睿侯真是英武非凡啊,初至阳翟便覆灭了城外黄巾,武睿侯骁勇善战不下卫霍,时至天下乱起,若是能够跟随武睿侯建功立业便好了!”
……
颍川学院内,三五一成群的颍川学子聚集着,颇为激动、亢奋着议论着到颍川学院的李昭。
在一颗大树下。
一个身穿洗的发白的寒酸十七八岁青年,与一个十三岁身体痩削但眼眸颇为灵慧的少年站在一起。
两人余光皆看向学院深处的一间草庐。
那正是司马徽的草庐。
“志才兄,你也以为这武睿侯到颍川学院是单纯拜访水镜先生的吗?”少年郭嘉听着耳边传来的其他同窗的议论声,对戏志才笑道。
戏志才正看着司马徽的草庐,眼眸中并不平静,甚至有些紧张与期待,听到身边好友郭嘉,这个颍川小太公的话,戏志才摇头道:
“车骑大将军此来颍川学院目的未必如此简单。如今天下各处黄巾乱起,颍川的黄巾大多集中在昆阳城,车骑大将军不前往昆阳城,反而先清扫了阳翟城城外黄巾,这其实并不能够完全说的通!”
“而且,陇西李氏与司马氏早已经多年未有联络,水镜先生又隐居于世,焉能让车骑大将军专程拜访,恢复前旧,因此,车骑大将军此来颍川学院定然有所求!”
“这里是颍川学院,没有其他,只有聚集于颍川的学子。因此,车骑大将军此来颍川学院应该不是单纯恢复与司马氏前旧,应该还有招揽颍川才子之意。毕竟,车骑大将军肩负平灭天下黄巾之重任,当先开府,募集贤才,才好平灭黄巾!”
戏志才眼光灼灼看着水镜先生草庐,另外一边却是轻声对好友郭嘉说出自己的判断。
而正是因为戏志才判断出李昭来颍川学院的目的。此时,戏志才才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他戏志才想要出仕!
相比于颍川其他世家大族子弟如荀彧、陈群等人,有强大的家族背书,自然不差前途。
但是,他戏志才出身寒门,虽然在颍川学院求学,但是就算是她学有所成,也不一定有前途。因为,就算是举孝廉都轮不到他。
只有出身寒门,才更加知道在汉朝几乎断绝了上升途径,想要出仕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李昭若是在颍川学院招募贤才,便是他戏志才的机会啊!这让戏志才如何不紧张!不期待!
少年郭嘉听着戏志才的话,当即眼眸闪过一抹赞赏,笑道:
“知我者,戏志才也,英雄所见略同啊!”
“之前嘉便感觉武睿侯英雄出少年,以十八岁之龄大破鲜卑闻名,另有种种事迹,嘉便好了其应该有些本事。现在看其刚被封为车骑大将军,不仅没有急着进攻黄巾,反而前来颍川招募人才,倒真是令人另眼相看啊!”
少年郭嘉赞同着戏志才的猜测,同样,也不由赞赏起李昭来了。
戏志才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就在戏志才与少年郭嘉交谈之时,水镜先生的书童走了过来,立即吸引了周围颍川学院学子们的注意力。
“戏志才,先生喊你过去一趟!”
书童急匆匆来到戏志才面前,忙说道。
“水镜先生喊吾!”戏志才听着书童的话,整个人又惊又喜,有些不可置信。
一旁的少年郭嘉也是一怔,倒是很快恢复过来,看着震惊与惊喜的好友,不由笑道:
“志才兄,还不快去,你的造化到了!”
戏志才终于反应过来了,被少年郭嘉的话提醒,内心欣喜、激动,不过,戏志才还是忙控制住,道:
“吾这便过去!”
说着戏志才在众颍川学子们羡慕的目光下,向着水镜先生草庐走了过去。
……
戏志才进了水镜先生草庐后,果真不出预料,经过水镜先生司马微推荐,李昭直接对他以“掾属”官职对他进行征辟。
这让戏志才颇为激动与喜悦,掾属甚至只是个两百石俸禄的小官。
主要负责车骑大将军府中的各项具体事务,包括文书处理、行政管理和军事协调等。
但是,这已经是车骑大将军的直系下属了,未来自然有机会提拔上来,并且,他直接从一个没有官职在身的草民成为掾属已经不错了。
草庐内,李昭看着面前戏志才,眼中止不住的欣赏。
【姓名:戏忠,字志才,颍川才俊】
【年龄:18岁】
……
【谋略:96(未达巅峰,可继续成长)】
【政治:91(未达巅峰,可继续成长)】
【好感度:82(对于宿主带领陇西李氏由寒门到辉煌,颇为敬佩,并视宿主为榜样。对于抵挡、大破外族,镇守大汉边疆,也很是敬佩与向往,对宿主未来很是看好。)】
【综合评价:五星,东汉末曹魏幕中隐锋之智囊。其谋如暗夜烛火,于乱世迷局中为曹操点破迷津——破袁绍的“十胜十败”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定鼎北方,平兖州三略稳固根基,虽史笔惜墨,然“志才亡则无计可商”之叹,足证其运筹之绝。后世追慕其智,常以“未展之才,遗珠之憾”誉之。】
李昭看着戏志才豪华的属性面板,也是双眼闪烁光芒,只要把戏志才收到麾下,并且尽可能帮助戏志才续命,又是李氏好大谋士!
“戏志才拜见大将军,愿意追随大将军!”
草庐内,戏志才几乎没有迟疑,便对李昭拜倒,表示追随,若是豪族子弟自然不会如此果断,但是,戏志才却明白这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叮!恭喜宿主,汉末顶级谋士戏志才认主,达到奖励标准,奖励宿主一次大转盘抽奖机会!】
脑海中提示音响起,李昭颇为振奋与开心,立即上前,双手郑重扶起戏志才道:
“吾得志才相助,如鱼得水,未来可期矣!志才之才,吾听水镜先生所言了。此后,吾之军中府内,便托付于志才多费心了!”
李昭眼中满是欣喜与期待,哪里又只是对待一个小小的“掾属”态度。
这让戏志才一时间只感觉受宠若惊。
但是一旁水镜先生司马微看着李昭对人才的态度,心中只感觉欣慰,不过却也眼眸微眯上下打量重新审视着李昭。
……
司马徽行动还是很快的,翌日,第一站先到的便是荀氏。
荀府,大厅内。
荀家主荀绲热情招待了司马徽。
荀爽、荀攸、荀彧等人皆陪同。
一番叙旧。
酒过三巡,宴过五味。
司马徽端坐席间,面色红润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笑道:
“荀公,今日徽前来,实有一桩关乎颍川世家兴衰的大事相商。”
大厅内,荀绲、荀爽、荀攸、荀彧等人心中一跳,暗道终于来了。
李昭昨日刚拜访了司马徽,今日司马徽便到了荀氏,若是说没有重要的事情,他们皆是不信。
只是,司马徽语气倒是让他们皆侧目,关乎颍川世家兴衰的大事相商?
“水镜先生,还请直言!”荀绲捋着胡须不置可否道。
司马徽微微沉吟,斟酌用词,说道:
“今日徽此来乃是为车骑大将军。武睿侯为将门之后,然其心怀大志,因此欲在并州开疆拓土、重振汉室边疆,让并州九郡皆充斥汉家百姓,开垦荒地,安居乐业。车骑大将军欲开天辟地,他希望让已经进入草原的夏胡族一统草原,并与大汉和平共立,让大汉万里边境从此不再有外患!”
“然李氏虽勇武,却缺智谋之士以及擅政务之士,需要求助于颍川众世家大族,故武睿侯有意代表李氏与荀氏结秦晋之好,结为一家。”
司马徽的话一出,让大厅内荀绲、荀爽、荀攸、荀彧等人皆是不淡定了起来。
昨天下午,李昭便已经让人在阳翟城中散布并州现在的情况,朝堂公卿将对并州的开垦事情,以及夏胡族与李氏的关系与李氏的盟约这些消息了。
这些消息昨日已经让颍川众世家无不震惊北方的变化了。却也算是让颍川世家大族明白了并州以及北方情况了。
现在大厅内荀绲、荀爽、荀攸、荀彧等人听着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出李昭在并州志向,以及夏胡族与大汉和平共立,大汉万里边境不再有外患的志向,又是一片震惊。
这若是真的完成了,真是可以造福整个大汉北方,乃至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功绩了!
不过,大厅内几人皆是智谋高绝之人,尤其荀彧、荀攸二人立即眼中绽放精光。
两人却是感觉以李氏在并州地位、功绩、权柄以及与夏胡族内部的关联,其实未必没有希望做到。
大厅内,荀绲眉头微挑,抚须深吸一口气,这消息着实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是荀绲也是聪明人,不提李氏志向如何,单单李昭表现出的优秀,便令人不能拒绝。
荀绲对司马徽道:
“武睿侯,吾亦闻名已久,然荀氏虽非顶级豪门,却也非等闲之辈。联姻之事,非同小可,不知李侯欲以何等礼数相待?”
司马徽闻言,听出荀绲心动,语气恳切,拱手道:
“荀公明察,武睿侯深知荀氏之贵,故愿以侧室之礼迎娶荀氏之女。此外,武睿侯更直言,并州之地虽偏远,然其志在平定边患、安抚胡汉,此等大业,非荀氏之智谋不可成。武睿侯已开府募才,荀彧、荀攸等荀氏俊杰,皆可入幕府参赞军机。若李氏在北方有所成就,荀氏必有功勋,名垂青史。”
司马微言辞恳切,说的荀绲都有些上头,但是,不得不说司马徽的言辞很有说服力。
不过,荀绲也是明白,此事很是重大,笑道:
“正如水镜先生所说,此事事关荀氏未来兴衰,当慎重思虑,今日先生来意,荀氏已经知晓,且等荀氏商议过后再给答复?”
上一篇: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