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38节

娶妻纳妾不在一时,军政要务却不能耽搁。

若非刘牧这一年在并州操劳北伐诸事,今日定要拟下一个治国的章程,方可安百姓之心。

“习惯便好。”

“元皓就是这般性子。”

贾诩耸了耸肩,淡笑道:“军谘司中,也就公与能劝一劝。”

“哎。”

顾雍揉了揉眉心,叹道:“公达先生还在并州操劳州中政务,不知朝廷何时派遣新的刺史,加上宁之也去了并州,骠骑明年是不是还得操劳幽州啊。”

“应该不了。”

“袁基死,袁氏子弟受党禁。”

“今之大汉,随时都有可能动荡,天子不会让骠骑去边疆。”

贾诩扯着大氅,哈了口热气道:“某预计明年骠骑会着重内政,以及三州互市,你们且看着吧。”

“那样最好。”

顾雍,戏志才等人颔首附和。

第132章 华雄立生祠,失控的河东守备营

府中书房。

典韦将火盆看的旺盛。

刘牧沐浴更衣,穿着深衣披着大氅,将窗户推开一丝缝隙。

开窗是冷一些,但火盆用的是木炭,容易让人窒息中毒,此事不得不防。

“骠骑。”

典韦连忙起身。

刘牧挥了挥手,驱散眼前的烟雾,淡笑道:“今日府中无事,你且回家休息,顺路让满宠来一趟。”

“诺。”

典韦点着头走出书房。

“沛国良家女,甘氏。”

“肤如白玉,有贵气在身?”

“陈留贵胄女,吴氏,后当大贵?”

刘牧翻看着桌案上的册子,脸色逐渐变得有些古怪。

老爹找人,都是找身负贵气之人,莫不是有称皇称帝的心思?还是觉得‘吾儿有天子之姿’?

“骠骑。”

不久,满宠叩开书房门户。

刘牧合上册子,准备完了好好挑挑,问道:“汝南今年有什么变化?”

“大迁离。”

满宠思忖道:“有不少士族勋贵南下荆扬,或者北上冀州,家中有田亩之人,都舍弃了耕田,或者直接贩卖给县中士绅。”

“嗯。”

刘牧敲打着桌案,沉声道:“你遣人走一趟豫州刺史府,征荀彧入骠骑幕府,更要着重监察地方,尤其是铁矿开采,矿石流入流出要查清楚。”

“诺。”

满宠作揖而退。

“风雨欲来啊。”

刘牧感受着窗户缝隙吹来的冷风。

洛阳之时。

刘宏收走定业刀,让他止戈。

不知道洛阳朝局,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谓的外戚,宦官之争还会不会出现,董卓现在有胆魄入洛阳祸乱大汉吗?

他不知。

但董卓现在人都快傻了。

华雄,段煨归营,河东便传颂‘骠骑乃天人降生’的话语。

可怕的是,有不少军卒与百姓信以为真,华雄甚至在营中设生祠,每日朝奉。

“君侯。”

“这是不是过了?”

军帐之内,牛辅脸色极为难看。

华雄设生祠朝奉就算了,连他麾下军卒都受到影响。

若非实在忍不了,他又怎么会与功封列侯的华雄对峙。

“牛辅。”

华雄双手叉腰,目光灼灼道:“骠骑南征北战,更是伐灭鲜卑主力,某让人立下一座生祠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军营。”

牛辅拳头紧握,死死压着怒火。

华雄是北伐功成之将,列为亭侯,不可同日而语。

莫说是他一个一营之将,就是董卓来守备营都得客气对待。

“你敢动?”

华雄眸子一瞪,呵斥道:“整个河东守备营,谁若是敢动骠骑的生祠,某杀了他亦无过,不信你试试。”

“罢了。”

牛辅咬牙切齿的转身离开。

刚出军帐,便见一营主将段煨正在生祠前朝拜,还念念有词,说什么‘骠骑在上,加持伟力,祝某封侯’之类的话。

疯了,都疯了…………

段煨这个主将都带头信奉天人降生,谁还能拦得住军卒。

牛辅大怒,准备回城上禀。

段煨,华雄,此二人必须尽快调离京畿重地。

不然只需要一年时间,整个河东守备营将会失去掌控。

“呵。”

华雄望着牛辅远去的背影冷笑一声。

段煨提着衣袍走了过来,凝望道:“怎么,又让你拆骠骑生祠啊?”

“嗯。”

华雄眉头一挑。

段煨捏着胡须,眯着眼笑道:“归营之前,公与先生给你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

华雄哈哈一笑,想要遮掩过去。

段煨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

他是凉州士族出身,华雄是关西草莽参军。

或许正是这样的草莽,才会让骠骑屡次征为冲锋陷阵之将吧!

安邑,太守府中。

牛辅絮絮叨叨的说着生祠之事。

董卓嘴角一抽,难以置信道:“天人降生?”

“是。”

牛辅点了点头,苦涩道:“从并州回来的军卒,都说骠骑可以敕封军卒,征战之时获得伟力加持,某营下有不少人被拉着朝奉,军令都压不住。”

“文优。”

“真不能调离华雄?”

董卓脸色黢黑,再度问道。

这华雄现在都疯魔了,放在河东守备营简直就是刘牧插在京畿的锋矛,随时都能掀起一场杀伐。

“这??”

李儒脸皮微颤,苦笑道:“太守,不如上禀大将军府,让大将军出力,若能调离河东守备营,于他而言是好事!”

“能行吗?”

董卓怅然一叹。

袁氏坠落,何进雄踞朝野。

若是不肯为他而得罪刘牧,此事就难了……

“可行。”

李儒眸子发冷,笃定道:“太守可直言,就说华雄是骠骑心腹,且为列侯之身,影响守备营军卒调动,不如调去镇守地方,或凉州。”

“某看可行。”

牛辅连连点头,附和道:“如果不调离,以后营中谁还听我等的号令。”

“再等等。”

首节 上一节 138/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