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39节

“某觉得此时还不行。”

董卓斟酌道:“华雄刚从并州回来,我们便迫不及待的让他调离河东,莫说天子猜忌何进想要掌控京畿兵权,恐怕何进都会猜忌我们。”

“诺。”

牛辅颔首应道。

李儒猛的起身道:“太守,既然止不住生祠,便亲自前往一观,让守备营之军看到太守亦是以骠骑为尊,而不是与他们背离。”

“可。”

董卓起身前往军营。

“生祠?”

“天人降生?”

数日后,洛阳南宫,刘宏惊愕不已。

为天子之人,对谶纬之学讳莫如深,想要攥在手里为己用,又怕被架空皇权,可刘牧这是什么行为?

“陛下。”

蹇硕低声道:“这种说法最早是从并州开始,传闻出关征战之前,似乎军卒变得有些不一样,在战场上杀敌极为勇武,可是自从骠骑离开便恢复了正常,故而才传说天人降生,可敕封军卒。”

“大势加持而已。”

“不足为重,人心思变耳。”

刘宏将密报投入火盆之中,淡淡道:“自古有为王之人亲赴阵前,为将卒擂鼓助阵;公子牧携纛入阵杀敌,战后冷静下来,自然没有了所谓的伟力加持。”

“奴婢愚昧。”

蹇硕颔首附和。

“华雄。”

“这人不能放在河东。”

刘宏起身行至舆图旁,淡淡道:“何进,董卓都容不得一个骠骑的死忠留在身边,朕若是不调走他,恐怕两三年时间便会离奇而死,你觉得中牟如何?”

“洛阳之东!”

蹇硕抬头看了眼舆图,恭敬道:“若华雄为将,可守洛阳不失。”

“不失?”

“亦能放骠骑入洛阳。”

刘宏捻着手指,眼中充塞着杀机。

他命不久矣,社稷倒悬,大汉倾危,必须要为刘牧铺出一条广袤大道,令大汉中兴,或许会为自己的昏庸添上一笔,权当做最后的疯狂吧!

第133章 公子牧,欲以一世之君,成万世之功

帝陛之下。

蹇硕的心好似被巨锤击中。

他早就知道‘兄终弟及’,陛下想要把大汉传于骠骑。

可是华雄坐镇中牟,必要之时放大军入洛阳,定然不是为了布局篡逆,而是清君侧,杀一个朗朗乾坤。

这一切的前置条件不多,唯有洛阳大乱,太阿倒持。

陛下是要拉着满朝公卿,陷入战火之中,让骠骑扫清天下再继位称帝啊!

“蹇硕。”

刘宏转身道:“监察河东,大将军府,朕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忍不住,李意已经走了,便让吴范佐辅董扶,继续让刘焉筹谋益州。”

“陛下。”

蹇硕斟酌再三,还是问道:“若如此,何须宗室下放州郡。”

“你不懂。”

“要杀,便杀一个干净。”

“骠骑杀九卿,公卿与地方士族,早就按耐不住了。”

刘宏眸子森然,嗤笑道:“朕要让朝中乱,更要让州郡乱,宗室不大规模入州郡,士族怎会投身雄主争夺从龙之功,骠骑又怎能重塑大汉!”

“咕嘟。”

蹇硕肝胆俱颤的咽了口唾沫。

刘宏意味深长道:“本欲让他以名望厚重之身登临帝陛;那日在车舆见到袁基之死,朕方才看清楚公子牧,他是要杀一个干干净净,以一世之君,成万世之功,朕愿为他铺路,送他最后一份重礼。”

“诺。”

蹇硕骇然的退出殿宇。

冷静,擅杀,大汉天子向来如此。

骠骑则更加暴戾,更加擅杀,想要杀一个海晏河澄啊。

“莫要让朕失望。”

刘宏深吸了口气,目光望向北宫。

他的母亲董太后,他的何皇后,他的子,他的女,都在那座深宫之中,可他不是一家之夫,不是一家之子,更不是只为人父。

他是大汉的天子,当撑起大汉王朝,使其不朽于岁月。

十二月中旬。

刘牧翻阅完各府司的公文。

一年时间,陈国各县变化极大,堪比一州之地,徐州的造船工坊,泊港也在建造,预计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工程,慢不得亦快不得。

“骠骑。”

“世子。”

“见过骠骑。”

各府司,各营主副将,汇聚骠骑将军府大堂。

刘牧登临主位,转身单手下压,淡笑道:“诸位且坐,不必如此多礼。”

“诺。”

众文武屈身落座。

刘牧不被俗礼所拘,但他们为人臣,岂能不知礼仪。

“荀文若。”

刘牧目光落下,淡笑道:“你择日组建户籍司,统计陈国三十县户籍人口,以及除商税之外的赋税统计收取,更要承担度支核算!”

“诺。”

荀彧起身作揖一拜。

于颍川之时,他便见过这位宗王之子。

只是没想到数年时间,竟然成长到如此地步,纵观大汉四百年从未有之。

故而,骠骑之征,莫敢不从。

“袁曜卿。”

刘牧沉声道:“你统御陈国农田,总揽舆田司诸事。”

“诺。”

袁涣深吸了口气,起身躬身大拜。

从北伐结束之后,他得知洛阳消息日夜难眠。

总以为刘牧会将他排除在外,或发回洛阳,或遣回家乡,没想到反而被重用,总掌一司政务,有君如此,岂敢负之。

“元皓。”

刘牧思忖道:“你从军谘司迁出,主掌律法司诸事,暂察各县刑狱,总揽商律,民律,军律制定,要多与各府司商讨。”

“臣不负君命。”

田丰利落的起身作揖应下。

刑律诸事,他可掌,谁敢犯,定斩不赦。

“元叹。”

刘牧看向疲惫的顾雍,沉声道:“你除却国相之外,另兼考功司司丞,总揽吏治,查察各县官吏,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愿你有所悟。”

“臣明白。”

顾雍肃然起身恭拜。

若论治吏,堂中不少人在他之上。

尤其是荀彧,有王佐之才,又是豫州名士。

刘牧选他来治吏考功,便是为了遏止豫州士人做大。

警言所谕,便是勿要在乎自己的名誉有所损失,他所为是肃清吏治,不可能不得罪人。

“仲德。”

刘牧看着堂下这位贲育之士,沉声道:“你暂领军谘祭酒,兼厩牧司丞,掌管陈国马政,尤其是马场诸事。”

“诺。”

程昱连忙起身。

军谘司中,只有他身兼两职。

一时之间大幸难承,竟然有种惶恐之感。

“彦明。”

“佑维。”

首节 上一节 139/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