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52节

“你远不如公达豁达。”

郭嘉扶着木台起身,好似早已知道荀彧为何回颍川,朗笑道:“某亦想问,无极甄氏不应陈王下聘,是因为他们处于冀州,被骠骑之敌所挟,你荀氏却是为何?”

荀彧眉头微微一蹙,反问道:“公达回来了吗?”

“是啊。”

“不过,未曾回荀氏府宅。”

郭嘉从不远处取来酒水,给两个人倒满,戏谑道:“他来的时候神色疲惫,只带着阿鹜,还有荀缉,问某要不要去陈国,仅片刻便走了,像是逃荒一般。”

“荀氏有负他。”

荀彧抿了口酒水,自嘲道:“公达之才胜某百倍,说起来,叔父之后,本应该是他当家,此次族事波及他,必须要尽快回陈国自证。”

“何须如此。”

“骠骑非常人之君。”

郭嘉拂袖继续斟酒,意味深长道:“纵然没有荀采之事,你荀氏依旧会被瓦解,先征公达,后征你,并以顾元叹为陈国相,说明你们二人只有一人能立于大汉顶端,你早就输了。”

“说得对。”

荀彧放下瓷杯,复杂道:“你不去陈国求学吗?”

“不了。”

“某已经结业。”

郭嘉指着地上的书籍,淡笑道:“水镜先生言某不需要在水镜庄求学,悟通之日可俯照天下兵事。”

荀彧郑重道:“公羊学宫,稷下武殿,当真不去吗?”

“你不懂。”

“某之思绪,不得被束缚。”

郭嘉抬手点了点自己的眉心,淡笑道:“况且,某非公达之才,若有人将郭嘉当做凡类,不入仕也罢。”

“算了。”

“你需要几年悟通。”

荀彧思忖道:“届时,某在陈国荐你入仕。”

“不知。”

“许是天下大乱之时。”

郭嘉起身摆了摆手,朗笑道:“宗王之子,大汉骠骑,郭嘉之明主早显,惜大宗不闻,已经去了冀州,寒门庶子当提履自赴门前,何须举荐。”

“还是如此失礼。”

荀彧摇了摇头,苦笑着离开院落。

郭嘉所言,颍川郭氏北上冀州,领头之人必是郭图。

所以,他作为郭氏支脉之子,本就是孑然一身,只能提着一双靴子前往陈国,不需要任何人举荐,免得连累举荐之人。

由此可见,远在郊野的郭嘉,已经推演出这场宗室对士族的战争胜败与否。

同一日。

颍川境内,颍水河畔。

荀攸在水中浸湿丝帛手绢,拧干递给一个面容姣好的妇人,回头看了眼车舆,说道:“阿鹜,苦了你们。”

“夫君。”

“妾不苦。”

阿鹜拿着手绢走向车舆。

“姨娘。”

“我们怎么要去陈国?”

车辕上,年幼的荀缉摇晃着双腿,满是好奇的问道。

“哎。”

河畔处,荀攸惆怅一叹。

他从并州而返,在洛阳谢别监州尉的护送。

回颍阴没有去那座郡望府门,而是接上阿鹜和荀缉,便朝着陈国奔赴。

非是他与荀氏切割,而是要告诉骠骑,荀公达别无二心,颍川荀氏亦没有二心。

刘牧纳妾。

哪里来的什么情爱。

于宗室,于天下,只有利益,以及对外释放的政治讯号。

陈留士族的吴苋,此为安抚毗邻豫州的士人;商贾之家的麋贞,是为安抚商贾,更是与徐州加深联系;貂蝉官任家女,代表着对天子恩赐的回应。

沛国良家女甘梅,是对百姓的交代。

士,农,商,三者齐聚,表示刘牧可以容得下大汉所有人。

无极甄氏之女,荀氏之女,皆是为了给两地士商表明态度,让他们有一个抉择的可能,没想到荀氏竟然没有回应。

或者说,荀氏婉拒骠骑,婉拒宗室抛出的橄榄枝。

故此,天子下诏提拔丁原为并州刺史,将他发回陈国……

第146章 殿上殿下,洛阳城不可见的杀机

荀氏之事。

刘牧根本顾不及。

天下乱象尽显,士族,天子在洛阳执棋落子。

双方都想要争一个你死我活,唯独避开三辅。

长安。

骠骑将军府前。

孙坚负手而立,望着两面大鼓苦涩难言。

“将军。”

“每日来此作甚?”

程普扶剑,眼中满是不解。

孙坚神情复杂,转头慢行道:“某以为被骠骑举荐,便是宗室之臣,不曾想最终只得别部司马之职,后受张温所征,来了长安统兵,你说天下之人,是否会唾弃某是忘恩负义之徒。”

“这……!”

程普不知作何回答。

他也不懂孙坚为什么要改换门庭。

若是没有跟着张温,想必早已是骠骑幕府之将了吧。

“你不懂。”

“某别无选择。”

孙坚跃上战马,俯瞰道:“窦家女要许给策儿,荆南,江东,三辅俱有士族许下重利,让某来长安,某生于一隅之处,朝中无人可靠,这些人想要让某成为他们刀,不选择就是死,如今太尉被免,某必被调离长安。”

“将军。”

“为何不问骠骑?”

程普御马陪行,眼中满是疑惑。

孙坚自嘲一笑道:“骠骑征掾属有一个习惯,便是足够年轻,且不为一族主事,某没有资格,策儿又年幼,若是等他长大了,孙氏已经没有了未来。”

“如此啊。”

程普叹了口气。

孙坚来长安,搏的便是一份功业。

追随骠骑是选择,成为各族士族共举之人亦是选择。

或者说,孙坚以骁勇闻名州郡,生来就是追逐功业的性子,在刘牧身上看不到希望,转头另投他门,亦是一种选择。

只是,他背离大汉宗室,与士族站在同一战线而已。

如今的大汉。

朝内,朝外,刀光剑影。

天子与士族都在撬动底蕴,想要将对方扼杀于州郡。

八月中旬,幽州动乱,渔阳人张纯,张举聚众万余反汉。

张举称天子,封张纯为弥天将军,抄掠蓟县,杀汉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妄图覆灭初设之互市,伏杀行商司丞羊衜,幽州牧刘虞。

仅三日,公孙瓒率八千卒平灭叛军,叛贼之首悬于互市。

没有人知道附逆张纯,张举的叛军从何而来,随着二人消亡成为历史中的谜团。

此战之后,公孙瓒受表护乌桓校尉。

九月初时,荆州长沙郡,区星自称将军,聚众万余人,攻打郡县,起兵反汉,还未等刺史府发兵,朝廷便下令,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进剿区星叛军。

随着区星叛乱,荆南各部躁动。

以五溪部为首的部落,举军行山千里,寇杀汉吏。

十月上旬,天子拟诏,免崔烈太尉之职,迁曹嵩为太尉,另迁光禄大夫周忠为司空。

一年两叛。

来的猛烈,来的突兀。

幽州已平,荆州竟然直接惊动洛阳朝廷。

荆州刺史王叡有感,他这个刺史之位长久不了,好似被牵扯进了一件弥天大事之中,往前往后都是步步危机。

首节 上一节 152/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