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55节

刘宠放下瓷勺,擦了擦嘴,叹道:“不是为父说你,你何时能生个子嗣出来,稳一稳陈国的臣民之心。”

“父王。”

刘牧神情窘迫,讪笑道:“该有子嗣的时候会有,孩儿每天都在努力,这种事情强求不得,总不能做一个日夜笙歌的庸主吧!”

“罢了。”

刘宠摆了摆手,嫌弃道:“为父希望你下次带着孩子回来,不是整天蹭吃蹭喝,自从你接手陈国军政,府中都拮据了,每次回来连吃带拿,祖宗传下来的武库都被掏干净了。”

“呵。”

刘牧失笑道:“父王正值壮年,还可以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代替孩儿在膝前尽孝,免得过几年再骂孩儿不孝,都不知回府。”

“生就不必了。”

刘宠叹了口气,说道:“天子传信,明年会遣人送万年公主来公羊学宫找蔡邕学琴,你应该明白为什么送她来陈国吧?”

“孩儿省得。”

刘牧放下碗筷,颔首道:“万年无忧。”

“嗯。”

刘宠点了点头。

他没有天子的魄力,没有刘牧的胆气。

以前,服从天子之政;以后,瞩目亲子独行。

或许,未来做一个颐养天年的宗王,闲暇时照看万年公主,也算不负天子对于陈王一脉的恩宠。

临近下午。

刘宠送刘牧出府。

驻足府门处,目送着远去的车舆。

入府之际,刘牧是他的子,陈国的嗣子;从现在开始,便是陈国的王太子,是称孤道寡之人。

这种家宴,或许从今往后再难复现了。

陈国变天。

一个复前汉封号的王太子,令人敬畏。

骠骑将军府摘下匾额,更替蔡邕所书‘王太子’,此封号凌驾于骠骑将军之上,有争大汉储君的资格,当人前显贵。

“王太子。”

府门两侧,陈国文武作揖恭拜。

“免礼。”

刘牧提袍行至半路突兀驻足,郑重道:“诸位,见父王之际,也当称一声王上,陈王是旧称,可明白?”

“诺。”

众文武作揖再拜。

陈国以前是郡国,陈王礼制受限。

封国全部官吏,名义上隶属大汉,故而称呼陈王。

如今,诏书封刘牧为王太子,刘宠父凭子贵。

陈国上上下下的官吏,将卒,不管是名义,还是实质,尽皆隶属陈国之臣,理应称刘宠为王上,刘牧为王太子。

“仲康。”

刘牧朝着大堂慢行,安排道:“你代孤走一趟无极,征无极甄氏并入大汉商行,迁入陈国苦县落户安家,原门下的冀州商业,全部换为大汉商行商贾执掌!”

“臣遵诏。”

许褚拱手应喝道。

刘牧再度道:“伯觎,自己去书房取海盐之法,明日遣行商司之人赶赴徐州东海郡,征徐州麋家并入大汉商行,在徐州沿海以海盐之法建设工坊!”

“臣遵诏。”

卫觊躬身应道。

“元叹拟王诏。”

刘牧转身道:“明年陈国盐价下降三成,布价下降两成!”

“臣遵诏。”

顾雍躬身作揖道。

“诸位。”

刘牧深吸了口气,目光锐利道:“明年正月初七,孤持陈国王玺更制,军政皆如此,各府司年前做好交接事宜,公文都要批阅,禁止滞存不治!”

“臣遵诏。”

左右文武尽皆俯身大拜。

持王玺更国制,建设封国之基石。

亦或者说,明年便要缔造替代大汉官吏制度的体系。

大汉宗室对士族的战争。

从封刘牧为王太子那一刻,便已经擂动战鼓,吹响号角。

新的官吏制度体系,便是刘牧刺向腐朽制度的锋矛,是汉天子刘宏横扫士族的利刃,将会恒立于世。

他们这些人,是制度的见证者,亦是参与者。

大幸,他们留了下来。

大幸,他们追随了王太子。

唯独,荀彧眼中满是释然,以及些微苦涩!

‘封王太子诏’伴随大雪落在陈国之初,他就明白颍川荀氏失去了什么,是缔造大汉中兴的佐辅之功,是不可求的名留青史……

第149章 单骑入荆州,于南地摇旗的共主

王太子之名。

年关之前,响彻整个大汉。

远在凉州,互市之所的营垒中,传出张济,马腾的畅快大笑。

前汉宗王之子的封号再现,不是为陈国加冕,而是为刘牧加冕,将位格提升到皇子同一档,为追逐储君做出铺垫。

若未来刘牧登上帝王尊位,他们便是从龙佐辅之功。

并州的吕布,张杨为之大贺,丁原负手立于晋阳城楼之上,呼吸着从边塞飘来的寒风,神情逐渐变得冷肃……

幽州的八千卒营地,公孙瓒嘴角扬起笑意。

他是生于边野,但不是不通政事,朝中士卿共举他为护乌桓校尉,执掌幽州边军,看似给予一州军权,实则是离间之策。

捧杀他,让王太子牧为之猜忌。

可他们小觑公孙伯圭,小觑王太子的胸襟。

这一年关。

陈国三十县为之大贺。

桃符,红纸都销售一空,各家各户烹煮着肉食。

荆州。

南郡,州牧府中。

刘表单骑而来,直面荆襄所有士族。

以庞,黄,蒯,蔡为首,下面还有马姓,桓姓……

“诸位。”

“年关之日,某叨扰了。”

刘表不惑之年,依旧怀揣雄气,目光锐利道:“荆州宗贼甚盛,百姓不附,荆南部族因而取乱,祸事已至,州府无雄兵,诸位以为如何?”

“州牧。”

蒯良起身作揖道:“百姓不附,必然是仁政不足,若兴仁义之名,百姓何故遁入山中,荆南各部又如何会叛逆,大汉只有一个骠骑,只有一个王太子,州中恐怕无力翻山越岭平定荆南各部,不才以为当施仁政安抚。”

“附议。”

“末将附议。”

顿时,堂下左右文武,士族之主起身作揖而拜。

刘表的立场,荆襄士人看不懂,若是真的以宗室为重,以天子,王太子为先,对于他们而言,只能彻底倒向长沙太守孙坚。

“此言甚好。”

“然,仁政立于兵锋之下。”

刘表思忖道:“某欲募集乡勇为军,佐辅江夏巡游军,镇守各郡消减兵事,再遣使节前往荆南各部安抚,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枝江霍笃起身恭拜道:“某家中有数百青壮,愿为州牧鞍前马后。”

“好。”

刘表眸子中闪烁着喜意。

只要有人愿意为他攒军卒,荆州可安。

蔡瑁淡笑道:“年关之日,不宜谈论杀伐之事,某看州牧且安定府中要事,提拔州牧属官,某等再定募集军卒之事,如何?”

“不错。”

“州牧心急了。”

众人相继颔首,敷衍着刘表。

一个大将军府出身的宗亲,虽有八俊之名。

可若是刘表心向刘牧,不准备在荆襄士人中择取属官,似霍笃投身为马前卒,岂不是利人损己?

首节 上一节 155/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