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56节

“也好。”

刘表深吸了口气点头应下。

原来王叡属官不可用,想要镇荆州,必须要对士族妥协。

如若不然,他募集不到军卒,说不准哪天便有贼匪冲入襄阳将他砍杀,对朝廷也只是一句‘贼匪暴动,州牧与荆州共存亡,战死于襄阳’。

这就是士族雄踞州郡的可怕。

没有足够的手段,州牧亦是被架空的傀儡。

士人散尽。

州牧府空寂下来。

蔡瑁登上车舆,看着蒯良道:“子柔,上来一叙?”

“可。”

蒯良点了点头。

“寒风朔朔啊。”

“南地都如刀刮一般。”

蔡瑁把一个小铜炉递过去,说道:“陈国的手炉,你取取暖。”

“有意思。”

“很精致啊。”

蒯良抱着手炉,淡笑道:“刘景升是大将军府掾属,黄巾之乱时被征召,我们都不能确定他是什么人,站在什么地方,你以为呢?”

“很简单。”

“试一试便知道了。”

蔡瑁靠着车厢,意味深长道:“某家二姐还未嫁人,他正妻早亡,岂不是恰好?况且我知他亦有小妹,若能嫁为荆襄士人之妻,也是一种盟姻。”

“甚好。”

蒯良点了点头。

联姻,是一种极为亲近的盟友关系。

如果刘表能够接受,便证明真的想要融入荆州,而不是如刘牧一般,取天下之士而治陈国。

“孙文台呢?”

蔡瑁想了想问道:“放弃此人吗?”

“呵。”

“自然要放弃。”

蒯良意味深长道:“一介莽夫,焉能比得上宗室之人,若天子真的敢兄终弟及,刘表亦能争天子之位,我们亦非叛逆,而是匡扶汉室,不是吗?”

“有些道理。”

蔡瑁重重的点头。

孙坚一介草莽,是三辅与江东择取的雄主。

可荆襄士人为什么要随着三辅士族而行,既有刘表作为选择,便可以另举雄主。

只要盟姻一成,天子百年之后,刘表不想争都不成,大势容不得他后退,雄主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背后站着的无数士族。

亦如两百年前,王莽篡逆,大汉倾覆。

光武帝中兴大汉,重塑乾坤,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背后的士族。

子时过。

戊辰,中平五年。

一年时光,如流水般过去,陈国更上一层楼。

正月初六,陈国更制的前一天,满宠匆匆进入王太子府中。

“荆州巨变。”

满宠神情忐忑,呈奏道:“荆州牧刘表遣人对蔡氏下聘,并且发书信回族地,准备将自家的妹妹许给荆襄士人!”

“刘表。”

“刘景升。”

刘牧靠着大椅,坐在火炉一侧,说道:“单骑入荆州,他能用的只有荆襄士族,联姻未必是与宗室为敌,这不是瓦解了孙坚背后的一部分力量吗?”

“王太子。”

满宠脸色一变再变,恭敬道:“臣请出使荆州。”

“不必了。”

刘牧斜睨道:“总有人要在荆州摇旗聚兵,孙文台,刘景升没有什么区别,任由他们闹,最好闹一个翻天覆地。”

“诺。”

满宠听得心惊肉跳。

一句轻飘飘的‘任他们闹一个翻天覆地’,不知有多少人会为此付出生命。

犹记他们初见面之时,刘牧心怀仁义,好似俯照苍生的圣贤,行事有诸多掣肘,自从萧关之战结束,便换了一个人似的。

亦或者说,更有为王的气魄和手段了……

邦野之卒,大汉的臣卿,百姓,乃至草莽匪类,都可以化为手中杀敌的利刃,这便是上位者的术,可定天下,可平逆乱之事。

第150章 新制伐腐朽,一府六部二十四司

如今的刘牧。

于陈国坐看天下风云俱起。

见证一个又一个的士族举出雄主,屹立于州郡之中。

他的基本盘在豫州,广揽徐州,凉州,并州,以及在各地安插的兵卒。

如幽州的公孙瓒,三河守备营,至于刘备到底是什么想法,连他都一时间难以捉摸,不知未来走向会如何。

翌日。

天际大亮之时。

陈国各府司官吏齐聚王太子府大堂。

张鲁披着官袍意气风发,转身小心翼翼的扶着刘洪落座。

议事之地,左右列桌案大椅,主在前,辅在后,亦有人提笔记录议事内容,保证政令通达,不会被遗忘。

“王太子。”

“臣拜见王太子。”

随着刘牧入堂,门户弥漫的光华被压下。

似天地只有一抹不可撼动的身影,促使左右文武起身恭拜。

“坐。”

刘牧龙骧虎步登上主位。

典韦捧着陈王玺,封王太子诏。

许褚捧着皇帝信玺,还有传国玺空诏。

桌案之上,堆砌着一本本书册,还有王太子玺,骠骑将军印,绣衣御史印。

“诺。”

众文武感受着压力,落座正身而望。

“孤受天恩。”

“然,陈国广袤难治。”

刘牧说着话,目光扫过众文武,沉声道:“今设兵部,主陈国兵事,下辖兵籍司,武库司,厩牧司,驿传司;主官未定,暂由沮公与代掌兵部,并兼东阁祭酒,择日陈国军卒兵籍并入兵籍司;兵部主掌军卒禄秩,抚恤,募兵,军械,战马,粮草督运诸事!”

“臣遵诏。”

沮授肃然起身,不卑不亢的作揖恭拜道。

这一刻,文武尽皆屏气凝神。

新制未曾张榜天下,但他们都清楚是讨伐旧制的锋矛。

兵部统辖四司,必然是类比九卿之一的存在,仅如此便将沮授这几年的功勋兑换,令其以乡侯之位,达人臣之极。

“官吏。”

“重中之重。”

刘牧沉声道:“今设吏部,主陈国官吏考功,任免等等,下辖考功司,清吏司,封印司,文选司,主官未定,暂由顾元叹代掌,择日重定三十县官吏,统辖所有官吏擢升,暂停陈国举士,改大考取仕,凡大汉之民,家境清白之人,皆可在陈国参与大考,具体章程,议后分发。”

“臣遵诏。”

顾雍连忙起身恭拜道。

“财政。”

“国之基石。”

刘牧目光落下,引得众人心中猛跳。

户籍司,行商司,皆是关乎赋税度支事宜。

去年荀氏自我孤高,加上羊衜这些年不辞辛劳,到底谁才能登上高位?

“文若吧。”

从幽州赶回的羊衜心中呢喃自语。

论才学治民,他不及荀彧万一,这些年也只是在互市上锤炼,不足以统筹大事。

若非荀氏出了岔子,荀彧最好的职责,应当是掌吏部,位列陈国文官之首,统辖诸多事宜。

首节 上一节 156/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